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4 小(洋)南瓜的栽培方式和季节安排小(洋)南瓜具有耐寒和低温伸长性较强等特性、可进行冬春早熟栽培、春季早熟栽培、一般露地栽培和秋季栽培。冬春栽培应用大棚覆盖及多层保温设施,早春栽培可用小拱棚半覆盖栽培,秋季栽培后期应覆盖薄膜保温。不同栽培方  相似文献   

2.
王军 《蔬菜》1999,(9):10-11
为了提早上市,提高棚栽蔬菜的经济效益,我市利用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即由地膜、小拱棚、草帘、大棚组台覆盖方式,进行丝瓜早熟栽培。丝瓜的上市期比原露地栽培提早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一般在4月上旬即可上市,667m2产量达5000km,产值在8000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3.
塑料拱棚辣椒春季特早熟栽培是指10月初播种育苗,11月中旬定植,3月上旬上市的栽培形式。与传统的春早熟栽培相比,由于采用了多层覆盖,加强了塑料拱棚的保温性能,辣椒的定植期、开花结果期大幅提前,销售价格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近年来,笔者在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实验农场、铜山县棠张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开展了塑料拱棚辣椒春特早熟栽培试验,栽培面积3.4hm^2,每667m^2收入1.36万元。  相似文献   

4.
5层覆盖大拱棚西瓜丰产栽培技术,是近年来推广的一项新兴的种植技术,它利用大拱棚5层覆盖措施及其配套技术,提前育苗移栽,提前采收上市,从而大大提高西瓜的栽培效益.5层覆盖,是指2层大拱棚膜、1层小拱棚膜、1层地膜和1层草苫. 1优良品种选择 用作大拱棚栽培的品种,需要有较强的耐低温、弱光、高湿的能力,即在低温、弱光、高湿的条件下,生长正常、抗病性强、早熟性好、易坐瓜、品质好、产量较高.因此,选用了农欢牌"京欣一号"、农人牌"京欣"2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早熟南瓜栽培效益越来越高。常用的早熟栽培方式主要有温室、大棚、小拱棚栽培,但是这些栽培方式存在投资高、工序繁杂、棚膜易受风害等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河南省安阳市蔬菜研究所进行了保温沟早熟南瓜高效栽培技术试验并获得成功,2004~2005年在安阳地区进行示范推广,每667m^2产量3500~4500kg,收入可达4000—5000元。  相似文献   

6.
<正>小拱棚加地膜双层覆盖是目前各地普遍推广应用的早熟栽培方式。它把地膜覆盖和小拱棚覆盖两者的优点综合起来,在早春低温天气条件下,能比地膜或小拱棚单膜覆盖更早熟、增产,而且成本较低,管理方便。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两膜覆盖基础上增加草苫覆盖和一层膜覆盖2种类型,对3种小拱棚覆盖类型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种覆盖类型均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发育;根据成熟期提前、产量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两膜一苫类型最好,其次为三膜覆盖,最后是两膜覆盖。以育苗方式比较,两膜一苫每667m2的经济效益比三膜覆盖高654元,比两膜覆盖高1100元。两膜一苫类型是值得在宁夏大力推广的小拱棚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大棚蔬菜多层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棚覆盖冬春季节栽培番茄、茄子、黄瓜、蒲瓜等瓜果类,是一项效益较高的蔬菜种植方式。我地菜区推广应用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即由地膜、小拱棚、中棚和大棚组合覆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1年12月20日,山区最低气温为-6℃时,多层覆盖后小拱棚内最低气温也有2℃以上,未发生冻害,而未进行多层覆盖的大棚,受冻则较严重。采用这种多层覆盖可抵御-6~-7℃的低温,而且只有大棚采用新膜,中棚、小拱棚皆可采用旧膜或地膜,成本低、效益好。1蔬菜大棚多层覆盖的方式温州保护地蔬菜定植期一般在12月份。定植前要提早15~20天扣好大棚、中棚,翻地整畦,施…  相似文献   

9.
<正>山东省滕州市早春拱棚马铃薯在4月底至6月初上市,此时鲜食马铃薯售价高、品质优、效益好,每667 m2产值平均在8 000元以上,而其投资成本仅千元左右,小小的马铃薯已经成为滕州市农民发家致富的"金豆豆"。山东省滕州市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1950年前后开始零星种植,1988年开始推广早春阳畦栽培,1991年部分农户将阳畦改为小拱棚,经过多年摸索和总结,现已形成多种拱棚、多层覆盖、多  相似文献   

10.
那丽 《中国瓜菜》2003,(3):22-23
郑抗7号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瓜抗病育种组最新培育的特早熟杂交一代西瓜新品种,是郑抗6号的改良品种。全生育期83~85天,果实发育期25天左右,小拱棚栽培时会适当延长;植株生长势中等,易坐果;果实椭圆形,果皮绿色覆浓绿色条带,外观美,商品性好;耐低温弱光,耐湿性好,是目前保护地栽培的最佳品种之一。小拱棚双覆盖栽培是目前应用面积最大的早熟栽培方式,其有效地结合了小拱棚覆盖和地膜覆盖的优点,早春低温条件下能促进西瓜早熟、增产。郑抗7号采用小拱棚双覆盖栽培,其特早熟性可得到充分发挥,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生产示范,效…  相似文献   

11.
王军  孙加亮 《吉林蔬菜》1999,(6):9-9,11
丝瓜属葫芦科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是盐城市春季蔬菜主栽品种之一。为了提早上市,提高棚栽蔬菜的经济效益,我市利用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即由地膜、小拱棚、草帘、大棚组合覆盖方式,进行丝瓜早熟栽培。丝瓜的上市期比原露地栽培提早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一般在4月上旬即可上市,丝瓜667m2产值在8000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目前,全市大棚丝瓜栽培面积已发展到1500公顷左右,现将该项技术总结如下:1选用品种培育壮苗1.1选用品种大棚丝瓜栽培应选用早熟、丰产、抗病性强的品种。在我市一般选用地方品种盐城早熟棒型丝瓜,此品…  相似文献   

12.
春甘蓝改良式小拱棚栽培,、综合了改良地膜覆盖栽培和小拱棚覆盖栽培的特点,即采取双行沟栽,小拱棚覆盖,提高温度,并使畦内空间较大,昼夜温差变幅较平缓,这种栽培方式可大幅度促进甘蓝早熟丰产,据调查:定植后10天间,平均畦内气温比露地高3~4℃,有利于春甘蓝早期生长,提高单球重,增加亩产。1987~1988两年,在我县长子营等乡采取小拱棚改良覆盖春甘蓝栽培,亩产达3250公斤以上。比一般、栽培高27.7%。采收初期可提早到5月10日,比一般栽培提前7天以上。亩产值达1625元,比一般栽培提高72.9%。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用优良早熟品种,适时播种,…  相似文献   

13.
从1996年开始,我市利用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即由地膜、小拱棚、草帘、大棚组合覆盖方式,进行丝瓜早熟栽培,当年一举获得成功。丝瓜的上市期比原露地栽培提早1个月到1个半月,一般在4月上旬即可上市,亩(667m2)产量达5000公斤(kg)左右,亩产值在8000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1 选用品种 培育壮苗1.1 选用品种 大棚丝瓜栽培应选用早熟、丰产、抗病性强的品种,在我市一般选用地方品种盐城早熟棒形丝瓜。该品种瓜条呈长棒形,长约30~50厘米(cm),瓜皮绿色,瓜肉柔嫩多汁,单瓜重0.3公斤左右。1.2 培育壮苗 大棚丝瓜栽培最好采用电热…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蔬菜设施栽培面积的迅速增加,番茄设施栽培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番茄冬春茬大棚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早番茄上市时间,而且产量较高,种植效益明显。目前我市主要采用地膜、小拱棚、二道幕、大棚等多层覆盖的方式进行番茄生产,其中小拱棚和二道幕采用无纺布为覆盖材料。无纺布覆盖不仅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而且还有透气、降低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和提高产量的作用,其番茄种植每667m^2平均产量达7000多kg,667m^2效益达1.2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5.
 早春茬番茄双层“天膜”覆盖栽培早春茬番茄栽培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的是3层或4层覆盖,即大棚内搭小拱棚、小拱棚下盖地膜或在3层覆盖的基础上再在小拱棚上盖草帘。近年来,笔者在大棚内改用双层“天膜”加地膜;或双层“天膜”加小拱棚覆盖技术,明显地提高了棚温,在最...  相似文献   

16.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是目前鸡东县普遍推广应用的适用增温早熟栽培方式.具有地膜覆盖和小拱棚覆盖两者的优点,能够更好地创造适宜西瓜生长的小气候,西瓜上市期可比地膜栽培提早15 d以上,而且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可提前和延长结果期,因而增产效果较明显.另外,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设备简单,成本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7.
正西洋南瓜个体适中(一般单瓜重1~1.5kg),可溶性固形物、非还原糖及淀粉含量高,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含量丰富,果肉粉糯香甜,食用口感好,外形美观、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目前市场占有量不断上升。此外,与传统栽培的西瓜和黄瓜比较,西洋南瓜还具有病虫害少、抗性强、田间管理简单等优点,栽培效益较高。西洋南瓜性喜冷凉气候,耐寒不耐热,目前主要适用于各地春播大中棚早熟覆盖或小拱棚覆盖栽培,6~7月份上市~([1])。  相似文献   

18.
张燕 《中国园艺文摘》2012,(11):144-145,185
根据苏州地区的环境条件和气候特点,迷你黄瓜的冬春茬早熟丰产栽培应力求标准化和无公害生产。在栽培过程中须采取保温增温措施(冬季育苗采用连栋大棚下搭小拱棚,多层覆盖和电热线加温)、提前育苗等促进早熟的方法,并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运用栽培新技术,如配方施肥、补施CO2气肥、温湿度控制、及时疏瓜等方法,以达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9.
糯玉米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春季利用大棚育苗、地膜加小拱棚覆盖等综合技术,进行糯玉米早熟栽培技术的试验,取得了明显成效。667 m2收获去苞叶鲜果穗784.4 kg,比露地栽培增产64.3 kg,并提早一个多月上市,增收1 305.2元。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播前准备 ①选地 选择有机质丰富,肥力水平较高,排灌便利,有隔离条件的地块。 ②品种选择 目前较理想的品种有苏玉糯1号、浙糯玉1号、鲁糯6号等,但作为早熟栽培,选择早熟品种如东穗早糯较好。 ③农膜选择 实行双行栽培,选用幅宽1 m的超薄地膜,小拱棚选用普通农膜,大棚选用多功能膜。 ④整地施肥 上…  相似文献   

20.
正前期利用新型拱架棚+小拱棚+地膜多层覆盖保温、重施有机肥、增大播种量等技术进行早春苋菜栽培,并套种苦瓜,缓解了连作障碍;后期在新型拱架上覆盖瓜棚网,苦瓜藤蔓上架,立体高效栽培,设施时空利用率高。该栽培模式每667 m2总产值可达1.48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