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与搭架栽培冬瓜制种相比,爬地栽培制种具有节省架材,减少搭架、绑蔓、吊瓜、撤架等环节用工,成本较低,经济效益好的优势。经单双行定植,雌雄株调整,父母本保纯,及肥水、后熟、取籽等一系列独特并与常规措施相结合处理,爬地栽培制种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及效益,为满足日益高涨的冬瓜良种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以小型哈密瓜品种"江淮蜜"为试材,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中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以吊蔓栽培、拱架栽培和地爬栽培为处理,对比了2种设施条件下3种不同栽培模式的网纹甜瓜生长情况和产量品质,以及生产劳动力投入和销售收入的差别。结果表明:在2种设施条件下,与地爬栽培与拱架栽培相比,吊蔓栽培的产量和销售收入均最高,且哈密瓜果实品质差异不显著,是最高效的栽培模式;地爬栽培是最省工的栽培模式,用工量只有吊曼栽培的40%左右,而产量可达到吊蔓栽培的70%左右,适合于劳动力不足的农户;拱架栽培在高产和省工方面均没有优势,是相对最不经济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单壁篱架葡萄立体绑蔓法葡萄单壁篱架栽培,常由于枝叶过密,造成通风透光不良,且易感病害,喷药困难,若减少枝量,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又难以提高产量。为此,我们在张家口市坝下农科所果园,以6-8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经三年试验,总结出单壁篱架葡萄立体绑蔓法,与...  相似文献   

4.
<正>嫁接小西瓜采用网架栽培,可减少搭架、整枝等用工,改善西瓜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西瓜吊在空中,提高了观赏性,适合观光采摘。传统的西瓜栽培方式一般为爬地栽培。为提高西瓜种植密度与观赏性,有的园区采用了立架吊蔓栽培方式,每667 m2栽植株数可达1 200株,产量高,且西瓜表面无阴阳面,商品性好(黄启元和李晓明,2009),但需用搭架吊蔓架材,且费工费力,  相似文献   

5.
红地球葡萄适于小棚架栽培、龙干形整枝和三带整形。在春夏季枝蔓引绑过程中 ,必须严格区分不同枝蔓 ,采取不同的引绑方法。1 主蔓引绑方法红地球葡萄小棚架龙干形的主蔓 ,自幼树期 ,就需要在主蔓基部培养 2~ 3个弯角 ,其目的一是为了顺架引绑 ;二是由于植株基部弯曲限制了叶片光合产物向根部回流的速度 ,促使有机营养的分配趋向于果实 ,提高单粒重、单穗重和含糖量 ;三是在冬季埋土防寒地区 ,第 1个弯角的形成可避免上下架时茎蔓受伤 ,减少根癌病、白腐病等侵染机会。但其弯角培养须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 :(1 )冬季埋土防寒地区。在需冬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葡萄设施栽培面积有很大的扩展,但还存在着许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如8611等无核品种主蔓顶端极性生长过强,难以控制;紫玉、京优、京亚等高产量的品种易引起树体早衰,经济寿命不长;无核白鸡心、京秀等品种则存在花芽分化节位高,不利于密植栽培管理等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些科学的绑条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达到平衡树势、促进花芽分化、降低花芽分化节位的目的。现介绍如下。1主蔓的绑缚方法树势强旺的主蔓要倾斜45°~60°绑在架面上,能显著地平衡主蔓上、下部枝条的生长势,抑制顶梢的极性生长,增…  相似文献   

7.
温室黄瓜绑蔓新法一、搭架:将传统的“人”字式架改为单行立式架。一行黄瓜插一排立架,两架上部不绑在一起,采用两行架杆间距一宽一窄的办法(即一行架杆插在黄瓜的左侧,另一行插在右侧),形成大小行,人在操作时可走大行。二、绑架:黄瓜甩蔓后,第1次上架时要求直...  相似文献   

8.
1出土、上架、绑蔓 在埋土防寒地区,春季葡萄枝蔓出土上架是一项重要工作。通常在春季萌芽前即应出土,并及时上架、绑蔓。应使葡萄枝蔓均匀、牢固地分布在架面上并维持树形。绑蔓用料,习惯使用坚韧的麻绳、塑料绳。在辽宁省,过去主要用浸透水(浸24小时)的稻草和马兰。  相似文献   

9.
北方薄皮甜瓜露地栽培历史悠久,习惯采用地爬式栽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科研人员通过多年多点对比栽培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北方棚室生产的薄皮甜瓜吊蔓高产栽培技术.与传统的地爬式栽培比较,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可以密植.地爬式密度2 000株/667m2,吊蔓式密度3 000株/667m2;第二,高产.地爬式栽培2 000 kg/667m2,吊蔓栽培可达3 000 kg/667m2;第三,商品率高.吊蔓栽培果实吊在空中着色好,无阴阳面,商品率达100%;第四,病害轻.吊蔓栽培通风透光,大部分叶片远离地面减少病菌浸染机会.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搞好春季猕猴桃果园管理,才能为全年优质丰产打好基础。开春后气温明显回升,猕猴桃完成冬天的休眠即将进入萌芽期、展叶期,此期主要应做好架材整理、绑蔓、溃疡病防治等工作。1架材整理及时加固地锚、紧线。幼园栽杆搭架、绑铁丝;成龄园更换破损的横杆、立柱,加固地锚,紧铁丝。成龄园以前是"T"形架的可改为大棚架,以增强果园抗风性,顺横行在立柱顶端用钢管或钢绞线等架设横梁,将全园的立柱横拉在一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甜瓜地爬栽培模式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甜瓜经济效益明显,有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宿迁地区不断引进示范推广新优甜瓜品种,地爬和吊蔓栽培方式应用面积均较大。随着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生产劳动力相对紧缺,地爬式栽培模式省工、省架材,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根据宿迁当地气候条件,在调查当地多年甜瓜种植情况基础上总结出宿迁地区无公害甜瓜地爬栽培模式种植技术,并在生产过程中执行无公害食品西甜瓜类生产标准(NY5109)。  相似文献   

12.
厚皮甜瓜冬春茬栽培整枝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求不同栽培整枝方式对日光温室冬春茬厚皮甜瓜熟性、产量、品质和商品性状的影响,进行了4种栽培整枝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甜瓜采收期以爬地栽培单蔓整枝方式最早,比吊蔓栽培单蔓整枝方式和爬地栽培双蔓整枝方式早3d,比对照爬地栽培3蔓整枝方式早8d。单果质量、总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以吊蔓栽培单蔓整枝方式最高。吊蔓单蔓方式单果质量(755g)高出对照335g;667m2总产量达2926kg,比对照增产56.6%;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7.5%,高出对照2个百分点;且甜瓜果面光洁,果色均匀,果形周正,口感风味好,商品性状优良。据此,建议冬春茬厚皮甜瓜保护地栽培宜推广吊蔓单蔓整枝栽培方式,以取得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3.
正秋季果实成熟采收后,消耗了大量树体营养,要及时补充,以保证树体健壮生长,提高结实能力,延迟栽培要注意适期扣棚,加强环境条件管控,防止低温冻害的发生。1温室促成栽培要点1.1树体管理(1)继续绑蔓。(2)除副梢:除掉主蔓上所有副梢,主蔓长有16~20片大叶时,才能保证枝梢成熟,翌年发芽整齐和产量稳定。(3)摘心:主蔓延长满架面后,及时摘心,掐去梢尖,以积累营养,促进主蔓粗壮,促进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藤蔓类蔬菜生产中的制约因素,开展吊蔓栽培技术研究,选择吊蔓栽培的适合瓜蔬品种,提出西甜瓜、番茄、丝瓜、豆类等蔬菜吊蔓栽培的优势与关键技术,主要在种植密度、培管技术方面与传统的架构或地爬栽培有较大的区别。瓜蔬吊蔓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应用后,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的葡萄栽培模式主要是棚架和篱架,采用自然扇形整形修剪方法,这种整形修剪方法形成主蔓、分蔓、侧蔓、母枝、结果新梢等多级结构,叶片与果穗分布在同一架面上,造成架面紊乱、通风透光不良、操作不便费工等。葡萄水平平行双母蔓Y型架是针对传统栽培模式的一种改进,它综合了传统棚架和篱架的优点,具有管理简便、省工、便于  相似文献   

16.
葡萄采果后仍要管理葡萄果实采收后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修剪:剪去内膛拥挤枝和老化叶片;对所有的副梢进行弓形绑缚,以便让养分集中到主蔓上;架面上的主蔓发出的副梢,要与主蔓垂直绑缚横倒在架面上,以免与主蔓争夺养分;架下果枝上所有生...  相似文献   

17.
<正>1 "一干两蔓"标准树形当年上架后在何处摘心?什么时候摘心?一般中等偏旺树势要求主干长至架面(中间铁丝)以上20 cm时,也就是主干高于架面20 cm时,在架下至少30 cm处摘心,摘心后主干还要向上长,造成分枝点过高,不利于标准树形建成,建议调整为主干长出架面,再在架下剪头。2为什么强调"一干两蔓"树形架下主蔓分支点降低?通过实践观察,"一干两蔓"标准树形,分支点低(架面下30 cm以下)有利于两个主蔓交叉反方向牵引绑蔓,解决了过去主蔓分支点距离  相似文献   

18.
丝瓜为蔓生植物,一般采用搭棚架种植,通过搭架引蔓、绑蔓,使其茎叶分布均匀,形成自然遮阴的瓜棚,再在丝瓜棚下种植草菇,简便易行,投资少,能提高土地复种指数,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丝瓜为蔓生植物,一般采用搭棚架种植,通过搭架引蔓、绑蔓,使其茎叶分布均匀,形成自然遮阴的瓜棚,再在丝瓜棚下种植草菇,简便易行,投资少,能提高土地复种指数,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我国葡萄生产中常采用的是自然扇形、篱架、小棚架栽培形式,形成主蔓、分蔓、侧蔓、结果母枝、结果枝等多级结构,使叶片与果穗分布在同一架面上,易造成架面紊乱,通风通光不良,操作不便,费工等.葡萄水平连棚架是针对传统栽培模式的一种改进,综合了传统棚架和篱架的优点,克服了传统棚架的通风不良、品质差的缺点,具有管理简便、省工、便于机械化管理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