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以大白菜‘早熟5号’为试材,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用量对其生物量、植株氮磷钾质量分数及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期,地上部单株鲜(干)质量均成倍增大,N3处理的鲜(干)质量均为最大值,但至收获期,单株鲜(干)质量,氮、磷、钾质量分数和积累量在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并不显著,鲜质量每株介于41.0~49.8g,氮、磷、钾质量分数为25.5~26.4、3.4~3.6、27.1~29.2mg·g~(-1),氮、磷、钾积累量每株介于61.6~66.8、8.3~9.1、66.2~73.8mg;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农艺利用率和氮素吸收效率均显著降低。因此,在大白菜生产中以每盆2.0g的纯氮用量(N3处理),理论N素83.4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2.
不同氮肥用量对番茄生长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用量对番茄生长性状、果实品质及植株不同器官氮、磷、钾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_2(N=2 g/盆)处理的单株结果数(21.5个/株)、平均单果质量(6.5 g/个)均达最高值,该处理所产果实鲜样VC含量(37.5 mg/100 g)和糖酸比(9.4)均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植株中氮、磷含量均表现为果实叶茎,而钾含量则表现为果实茎叶。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各器官中氮、钾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N_2处理显著高于N_1、CK和N_4(P0.05),该处理果实的VC含量和糖酸比也达最大值;综上,番茄盆栽中纯氮用量以2 g/盆为宜。  相似文献   

3.
以三叶期乌塌菜为试材,防虫网条件下,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了6个氮水平,探讨了不同施氮量对乌塌菜的生长、产量、品质、效益和氮素的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乌塌菜的株高、根质量和地上部鲜质量、单株产量、总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明显的先增高后下降趋势,叶片数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根冠比、纤维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硝酸盐含量呈上升趋势;N 22.5g·m~(-2)氮肥水平的根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单株产量和总产量、产值和效益均达到最大;乌塌菜的净菜率、硝酸盐含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和纤维素含量降低;总吸氮量、氮肥吸收利用率先升高后降低,N 22.5g·m~(-2)处理吸氮量达到最大值,N 15.0g·m~(-2)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达到最大值,氮素的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呈下降趋势。氮肥对乌塌菜的品质影响很大,合理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效益和改善氮素的利用情况。该试验条件下,乌塌菜最佳氮肥施用量为N 22.5g·m~(-2)。  相似文献   

4.
一串红穴盘苗N、P、K营养特性与控释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一串红苗期营养特性和控释肥在穴盘育苗中的应用效果,对一串红穴盘苗进行了氮、磷、钾营养特性和控释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一串红穴盘苗氮素的含量平均为2.7513%、磷0.5370%、钾0.8513%,苗期N、P、K平均相对吸收量之比为1:0.195:0.309,随着幼苗生长,氮变化幅度不大,磷逐渐下降,钾呈上升趋势.控释肥能够明显增加一串红穴盘苗的株高、叶面积、叶绿素、生物量和提高幼苗质量,根据壮苗指标综合评定,该试验以控释肥用量为纯氮40.00g/kg、纯磷6.99g/kg、纯钾16.60 g/kg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秋结球大白菜“3414”肥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秋结秋大白菜生产中氮、磷、钾肥的最佳用量,采用氮磷钾"3414"最优回归试验设计方案,对秋季大白菜施用氮磷钾肥的适宜用量和配比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大白菜产量有较明显的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由秋白菜净菜产量与氮磷钾肥料施用量拟合出的三元二次效应方程和氮素、磷素、钾素肥料拟合出的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出的氮、磷、钾施用量基本一致;当667 m~2施N 15.5 kg、P_2O_5 13.9 k g、K_2O 22.0 k g时,秋白菜667 m~2净菜产量最高,为7 756.5 kg。缺氮处理产量最低,其次为缺磷、最后为缺钾,表明氮素对产量影响最大。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土壤肥力状况和种植条件对施肥量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6.
以一年生核桃实生苗为试材,设置不同氮处理(N1:5g·株-1、N2:10g·株-1、N3:15g·株-1和N4:20g·株-1),以清水处理为对照(N0),研究了核桃实生苗株高、地径、叶片养分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期为核桃实生苗生产过程中科学施肥策略的制定及养分的高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处理后核桃实生苗的株高、地径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阿克苏种源地与和田种源地核桃实生苗的株高、地径分别在N2、N3处理达到峰值。核桃实生苗叶片蛋白质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不同处理下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经N2处理后达到峰值,蛋白质含量分别为(A:26.2427mg·g-1、H:25.4360 mg·g-1)、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为(A:34.9824μg·g-1·h-1、H:34.1990μg·g-1·h-1),均显著高于N0;同时,氮素促进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升高。氮素促进2个种源地核桃实生苗叶片中N、P、K元素的积累,当施氮量超过N3处理后P元素的积累被抑制,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对照的1.31倍和2.00倍。因此,氮素在核桃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适宜的施氮量可促进核桃实生苗的生长、对氮素的同化以及营养元素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以荷兰彩椒品种‘Mandy’为试材,对温室无土栽培彩椒进行2.5、5.0、10.0(CK)、15.0、20.0μmol/L(以N2.5、N5.0、N10.0、N15.0、N20.0表示)5个不同氮素水平处理,研究其对彩椒生长、产量、干物质及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全氮含量依次为N15.0(1.6148g)N20.0(1.5000g)N10.0(1.4500g)N5.0(1.4132g)N2.5(1.3670g)。株高在N2.5~N15.0氮素处理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加呈递增趋势,而在N15.0~N20.0处理浓度范围内则呈递减趋势;单株叶片数依次为N10.0N15.0N5.0N20.0N2.5;单株叶面积依次为N15.0N20.0N10.0N5.0N2.5。各个器官中的氮素分配比例不受不同氮素水平处理的影响,而不同器官中全氮含量则不同。干物质积累方面,在结果期,根部和叶片随氮的增加而增加,果实以施氮量少的增加明显,茎的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在成熟期,茎和叶片随氮的增加而下降,果实随氮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根的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产量依次为N15.0N5.0N10.0N20.0N2.5。试验认为温室无土栽培彩椒最佳氮素施用浓度为15.0μmol/L。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陕西渭北地区915 个盛产期红富士苹果园的土壤有效养分、全年施肥和产量情况, 并在合阳县1 个果园通过8 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用氮、磷、钾肥对苹果产量、单果质量的影响及肥 料农学效率和肥料贡献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0.1 mg · kg-1、17.7 mg · kg-1 和173.0 mg · kg-1,有机质含量为12.6 g · kg-1,最高分布频率的土壤养分分布范围 分别为碱解氮40 ~ 60 mg · kg-1,速效磷10 ~ 20 mg · kg-1,速效钾150 ~ 200 mg · kg-1,有机质10 ~ 15 g · kg-1。 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与苹果产量的相关性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与产量 的相关性不显著。果园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纯N 454.5 kg · hm-2、P2O5 327.7 kg · hm-2、K2O 313.2 kg · hm-2,有机肥平均用量4.7 t · hm-2;纯N、P2O5 和K2O 用量均为200 ~ 400 kg · hm-2 的分布频率最高, 仅26.6%的果园施用有机肥。氮、磷、钾肥用量与苹果产量和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具有极显著或显著 相关性。在高产年份、中产年份和低产年份,氮肥对苹果产量、单果质量的影响效果及其农学效率和肥 料贡献率均大于磷和钾肥。对苹果产量的影响,高产年份磷肥显著大于钾肥,中、低产年则无显著差异。 对单果质量的影响效果,高产和中产年份磷肥和钾肥无显著差异,低产年份钾肥显著大于磷肥。氮、磷、 钾肥的农学效率和肥料贡献率,在高、中产年份为氮 > 磷 > 钾,低产年份为氮 > 钾 > 磷。  相似文献   

9.
氮素对大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地方品种金乡白皮蒜为试材,研究不同氮肥处理对大蒜蒜薹和鳞茎产量的影响,以及在适宜施氮量的条件下,大蒜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的情况。结果表明:每生产1000kg大蒜需从土壤中吸收氮8.5kg、磷1.4kg、钾5.2kg。从播种到鳞芽花芽分化期(180d),大蒜干物质日均积累量相对较低,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30.7%、36.8%和46.1%;从鳞芽花芽分化期到收获(52d),蒜薹伸长、鳞茎膨大,大蒜干物质日均积累量迅速增加,对氮、磷、钾的吸收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69.3%、63.2%和53.9%,到收获前期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达到高峰。本试验条件下适宜氮素用量为240kg·hm-2,大蒜对氮、磷、钾的吸收分别为0.710、0.114和0.434g·株-1,吸收比例为1∶0.16∶0.61。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组合设计,氮、磷、钾分别为1个因素,设7个处理,研究探讨了氮、磷、钾对籽瓜生长、生理参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磷肥对籽瓜产量影响显著,钾肥对籽瓜产量影响不显著。该试验条件下,氮、磷、钾的最佳组合是N 90kg/hm2、P2O5150kg/hm2、K2O120kg/hm2。低氮和中氮处理的干物质积累明显高于高氮处理。中等磷、钾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显著高于高、低磷处理和高、低钾处理。除磷、钾对10粒宽,钾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外,氮、磷、钾对籽瓜各经济性状影响显著。在全生育期内,低氮中磷中钾组合处理和中氮中磷中钾组合处理的LAI和群体总光合势较高,中氮中磷中钾组合处理的光合生产率较低(高)氮中磷中钾组合处理的高。不同生育期,磷、钾对籽瓜光合生产率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氮及恢复供氮对香蕉苗生长及其根系形态参数的影响,为香蕉苗期形态诊断和氮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石英砂培养试验,对比研究了缺氮程度和恢复供氮后香蕉苗表型性状、地上部和根系的干物质质量、根系形态参数等的变化。【结果】缺氮后香蕉苗呈现明显的缺氮症状;恢复供氮32 d后,香蕉苗缺氮症状消失,表型恢复正常性状。但是,缺氮程度、缺后恢复供氮对香蕉生长的影响不同,轻度缺氮不会抑制地上部生长,反而刺激根系生长,显著增加了根系干物质质量;中度缺氮时,明显抑制了香蕉苗生长,地上部干物质质量降低了19.25%,而根系干物质质量无明显变化,缺氮对根系的促生作用减弱。缺氮后,香蕉苗的总根长和直径2 mm细根的根长明显减小,轻度、中度缺氮时,香蕉苗的总根长分别为正常处理的58.3%和49.7%。但是,缺氮明显增加了香蕉苗平均根直径、总体积和直径2 mm的根系体积,轻度、中度缺氮期,香蕉苗的平均直径和总体积分别为正常处理的1.85倍和2.01倍、1.62倍和1.31倍。缺氮香蕉苗恢复供氮32 d后,缺氮表型性状完全消失,地上部和整株干物质质量分别增加了6.08%和5.24%;根系趋向正常生长,总根长特别是细根长度显著增加,平均根直径和总体积显著降低,但是,复氮处理的香蕉苗的干物质质量、根系长度、平均根直径和总体积仍达不到正常处理香蕉苗的水平。【结论】香蕉缺氮的表型性状能及时反映香蕉的氮素营养状况,缺氮对香蕉表型性状的影响通过及时补充氮肥可在短期恢复,但干物质质量、根系生长的恢复期滞后于表型性状恢复期。在香蕉栽培过程,香蕉苗期要综合考虑土壤肥力和营养特性合理施肥,避免先缺再补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氮量对设施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二代日光节能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速效氮、磷相对贫乏,氮素是决定黄瓜生长发育的决定性指标,对黄瓜的株高、叶绿素含量、茎粗及产量都有显著影响;黄瓜产量81%依赖于氮素施用水平;黄瓜对氮肥投入的反映表现为典型的抛物线式;温室黄瓜最高产量施氮量为720 kg/hm2,最大经济效益施氮量为695 kg/hm2。  相似文献   

13.
保护地草莓不同追肥时期15N吸收利用特点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稳定性同位素15N 示踪技术, 研究了不同时期追肥的草莓对15N 的吸收利用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花前花后各半量追施氮肥利用率最高(48.57 %) , 花后追肥利用率最低(22.92%) 。不同时期追肥, 氮素在各器官中的分配差异较大, 花前追肥, 营养器官分配率为84193 % , 花前花后各半量追肥时, 营养器官分配率65.34 % , 生殖器官34.66 % , 而花后追肥则生殖器官分配率大大提高(47.04 %) ,15N 的吸收分配随着生长中心而转移, 生长后期生殖器官对 15N 的竞争力高于营养器官。不同时期追肥, 各器官中15N对总N 的贡献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4.
荔枝树体N素分布及累积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整株枝解法,在采果后把9a生成年妃子笑和黑叶、3a生幼年妃子笑荔枝的根、木质部、皮部、叶、复叶柄5个器官分成14~16个部位,测定各个部位各个器官的N含量。结果表明,1)N在不同器官和不同部位含量是不同的。N含量在叶片最高,在根颈、主茎木质部、主根含量较低;在同级枝根中,皮部N含量显著高于木质部;荔枝枝干和根系,随着其粗度增加,其N含量基本上呈下降趋势,但成年树下降幅度比幼年树的大。2)成龄妃子笑与黑叶各部位各器官N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成年树叶、复叶柄、末级侧枝皮部、木质部N含量高于幼年树相应部位相应器官N含量。3)荔枝N素累积在叶片最多,其次为枝干,根系N累积量较少,末级侧枝N素累积量占整株树N素累积量5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利用葡萄氮代谢基因的表达评价不同氮肥肥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夏黑’葡萄(Vitis labruscana‘Black Summer’)为试材,选择两个生长关键时期(成花期与转色期),利用半定量RT-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5个氮代谢基因(VvGHD、VvNiR、VvNR、VvGS和VvAS)在叶面喷施不同氮肥处理后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葡萄新梢增长量、叶面积增长量、落花落果率、果实大小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两个时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5种氮肥后,5个基因的表达量整体呈现出增高趋势,因喷施氮肥不同,同一基因在响应强度和时间上存在差异,基因响应强度大、时间长的肥料对葡萄生理性状的提高也较显著。综合基因表达与生理变化两方面验证,得出尿素、硝酸铵对葡萄生长发育所起肥效最好,硝酸钙有助于减少落花落果率,硫酸铵与硝酸钠相对肥效较差。  相似文献   

16.
氮肥水平对生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氮肥水平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氮肥水平的增加,生菜产量和品质明显增加,当氮肥用量为90 kg/hm2时产量最高,超过一定氮肥用量后,产量和品质则下降。  相似文献   

17.
18.
<正> 桃是我国南北自古以来栽培最普遍的一种果树。桃果色泽艳丽,汁多味美,许多品种具有悦人的桃香,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深爱食用的一种水果,由于桃果风味鲜美、营养丰富,有益人体健康,因此,自古以来,桃果就享有“仙桃”的美称。此外,桃果加工制作罐头,是国际上最受欢迎的水果罐头品种。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桃生  相似文献   

19.
采取常规根尖压片法对小花荆芥(Nepeta micrantha Bunge)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及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小花荆芥染色体数目为2n=1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8=12m+6sm,核型不对称性类型为1A型。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荆芥属的系统关系提供细胞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