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充分利用三都县低热河谷坝子资源优势,探索菜—稻—菜一年多熟高效种植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的丝瓜品种,对5个丝瓜品种进行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性等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早春茬种植丝瓜,以早优六号、早优八号丝瓜的产量及综合性状最好,建议作为三都县菜—稻—菜一年多熟高效种植早春茬丝瓜推广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三都县稻菜种植效益,改变传统的稻田单纯种植水稻或菜田单纯种植蔬菜的耕作制度,充分利用当地低热河谷坝子资源优势,探索稻菜一年多熟高效种植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行了秋接茬结球甘蓝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4个甘蓝品种的生物学性状、抗性、产量等特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月上旬水稻收获后,接种一茬甘蓝,以惠丰1号甘蓝品种产量及综合性状最好,建议作为三都县稻菜多熟制秋接茬推广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3.
稻茬双膜西葫芦,是改稻田一年只种一季水稻为水稻收获后在稻茬春季插种一茬西葫芦,也就是改稻田一种一收为两种两收。既不影响水稻的插秧时间和成熟收获期,还能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能收获一茬西葫芦。667m~2净增1000元,显著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收入。1 稻茬整地 水稻收获后,及时深翻灭茬,经过冬季低温消灭地下害虫,改善水稻田土壤的通透性,以适合旱地作物的生长。西葫芦移栽前1月667m~2施  相似文献   

4.
稻茬双膜西葫芦,是改稻田一年只种一季水稻为水稻收获后在稻茬春季插种一茬西葫芦,也就是改稻田一种一收为两种两收.既不影响水稻的插秧时问和成熟收获期,还能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能收获一茬西葫芦.667m2净增1 000元,显著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农业的普及发展,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近年来充分利用当地冬季温、光、水资源优势,应用猪—沼—菜—菜—稻模式,大面积发展稻茬辣椒套种春豇豆。一般每667m2辣椒产量1800~2500kg,产值2500~3500元;豇豆产量1500~2000kg,产值2100~2800元;水稻产量500kg  相似文献   

6.
正陕西关中近年来探索出了苜蓿套种鲜食玉米一年多茬种植模式,农民增产又增收,经济效益显著。该模式全年共收获5次,3月份每亩收获苜蓿菜500 kg, 5—7月每亩收获苜蓿鲜草4 000 kg,10月份每亩收获鲜玉米穗2 500个,鲜穗收获后,再用机械收获玉米秸秆和苜蓿,制作青贮饲料,每亩可制作混合青贮饲料1.5 t左右,每亩地全年纯收入3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早甘蓝-晚春豇豆-秋芹菜栽培制度是利用拱棚的保温作用提前收获早春菜,将春季的一大茬分为早春、晚春两大茬。目的是争取春茬早熟丰产,同时种植晚春菜堵夏淡,争创高效益。这就要求做到早春菜利用多层覆盖早播种、早定植、早上市,收获完毕后抓紧时间整  相似文献   

8.
正水稻—茄子—再生茄子轮作模式在不影响水稻种植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成株越冬、修枝再生等技术,实现了茄子一次定植两季采收,与早春茄子传统栽培相比,仅春季一茬每667 m~2就可节约成本1 200元,总效益增加15%以上。成都平原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自然气候条件、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发展演变出具有成都特色的"菜—稻—菜"水旱轮作  相似文献   

9.
越冬菜收获后,搭棚种植灵芝,后茬再复种夏大白菜,该模式一年三熟,每667m。可收获越冬菜1500kg、灵芝1000kg、大白菜2500kg,年平均效益18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早春大棚西瓜栽培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已成为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的一个主导产业,大棚西瓜收获后种植秋延迟辣椒,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小,经济效益日趋下降。针对这一情况,经过多次试验,探讨了早春大棚西瓜一种双收—越夏黄瓜—秋延迟辣椒一年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大棚设施,实现了瓜果菜周年生产。同时从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增施有机肥,推广应用生物肥配方肥,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入手生产出了优质无公害瓜果菜。  相似文献   

11.
全州县“稻-稻-蒜”是一种粮经水旱轮作生态种植新模式,既不与粮食作物种植争土地,有效地利用水稻收获后的稻草及空闲田资源,又增加一茬经济作物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为翌年水稻丰收垫定了殷实基础.该模式具有优越的发展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大蒜“稻-稻-蒜”种植模式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导读: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增加蔬菜生产效益,嘉善县经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大棚番茄—松花菜—番茄等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通过合理安排茬口,不仅实现了一年收获三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每667 m2大棚秋延后番茄产量约4000 kg、产值1万余元;松花菜产量约2000 kg、产值1.2万余元;半越夏番茄产量约3000 kg,产值9000余元,三茬合计,每667 m2产值3.1万余元,净收入2.3万余元。  相似文献   

13.
一、研究目的我省气候严寒,农作物为一年一茬,小麦收获后空茬半年,而秋白菜播种前也是空茬。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将辐射育种新成果——早熟小麦4067和早熟九号白菜,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复种,以达到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复种指数、增产增收目的。为解决麦、菜复种的关键问题。在省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展城郊"稻—油两熟"与"稻—菜—芋三熟"效益比较试验,探索出适合城郊种植农民经济发展模式,结果表明:城郊"稻—菜—芋三熟"比"稻—油两熟"每667m2产值高2565.8元,成本高325元,每667m2纯复合产值高2240.8元。从两种种植模式可看出,"稻—菜—芋三熟"较"稻—油两熟"复种指数高,经济效益高,较适合海拔较低的城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苦瓜—叶菜—豇豆—水稻一年四茬栽培模式通过间套作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错开蔬菜大量上市时间,并通过水旱轮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年四茬的总收益在1.45万元以上,促农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研究冬油菜收获后及时种植夏茬作物与传统小麦收获后种植下茬作物的差异。从生育时间来看:上茬作物冬油菜比冬小麦早10d收获;下茬作物夏玉米、油葵、食葵比传统夏玉米提早7~14d收获。上茬种植油菜节省下的光热资源,可促进夏茬作物提早成熟,解决夏茬作物光照资源紧张问题,为种植小麦提供较长的适种时间。从不同作物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来看:冬油菜—夏玉米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最高,每667m2效益971.71元;其次是冬油菜—食葵种植模式,每667m2效益676.62元。从生态效益来看:冬油菜—油葵、冬油菜—食葵种植模式可提升农业的生态效益,全面提升农田景观效果,可作为观光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早春大棚西瓜栽培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已成为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的一个主导产业,大棚西瓜收获后种植秋延迟辣椒,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小,经济效益日趋下降。针对这一情况,经过多次试验,探讨了早春大棚西瓜一种双收—越夏黄瓜—秋延迟辣椒一年多茬次高效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大棚设施,实现了瓜果菜周年生产。同时从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增施有机肥,推广应用生物肥配方肥,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入手生产出了优质无公害瓜果菜,效益很好。  相似文献   

18.
瓠瓜是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在绍兴市主要种植长蒲类瓠瓜品种,越冬大棚栽培效益高。瓠瓜种植后水旱轮作一茬晚稻,既可减轻瓠瓜土传病害,又可增加粮食播种面积。这种菜稻轮作模式,在浙江省大力推广应用,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的高效。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大中棚蔬菜种植面积较大,前茬蔬菜收获后,因天气炎热,秋季一般空闲放荒。为了提高全年种植效益,我们从2005年开始以绿花菜作为秋季接茬作物,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一套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取得较好收益,绿花菜平均产值1200元/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有机蔬菜的主要生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上海地区有机蔬菜栽培技术,奉贤区农委蔬菜办、蔬菜技术推广站自2000年起先后在奉浦园艺场及北港分场对有机蔬菜的轮作技术、土壤施肥技术及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现简要介绍如下。1轮作技术通过3年实践,总结出了13种蔬菜轮作的茬口安排,并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认可。黄瓜春黄瓜前茬种植秋菜,越冬小菜及春小菜,后茬宜种植秋菜;夏黄瓜前茬适合种各种春夏菜,后茬适合种越冬菜或春小菜。番茄前茬为各种叶菜和根菜,后茬也可以是叶菜和根菜。茄子前茬为越冬叶菜,后茬可栽种大白菜等秋菜。为延长采收期,在8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