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北麻城辣椒专业村—彭店村的小辣椒做成了大产业,成为湖北地区实施"一村一品"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典范,引发媒体关注。循着媒体报道,剖析彭店村的辣椒产业发展经验,以及媒体正面宣传给麻城辣椒产业发展带来的正向作用,以期给地方"一村一品"辣椒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辣椒营养丰富,是人们常年喜食的蔬菜品种之一.2003年勃利县利用辣椒侧枝萌发力强的特点,进行大棚辣椒抢早高产栽培及再生延后栽培试验获得成功.经过多年的摸索,该技术现已发展成熟,它与普通大棚栽培一样既可以提早上市,又可以在初冬季节蔬菜供应淡季再上市.初冬季节蔬菜市场价格较高,在普通大棚栽培的基础上,平均667m2可增产蔬菜40%,增收3 500~4 000元.进行大棚辣椒抢早高产栽培及整枝再生延后栽培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辣椒的栽培季节与种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学校 《中国辣椒》2002,2(3):32-35
辣椒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在保证国内蔬菜周年供应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详尽地论述了随着中国各地纬度不同,辣椒在各地栽培季节亦差异明显,并指出中国辣椒的种植模式有露地,大棚栽培,以及辣椒与其它作物的间套作等,多达13种。  相似文献   

4.
正连云港市赣榆区地处苏北沿海,光温资源丰富,是江苏省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以设施栽培茄果类蔬菜为主,其中辣椒常年栽培面积1350hm2左右,主要集中在青口、沙河、赣马等镇,占全区辣椒种植面积的80%以上。1辣椒新品种应用连云港市赣榆区是江苏省青椒的重要产区,当地多采用大棚春提早及日光温室越冬栽培为主,可实现周年供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与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进行技术合作,在赣榆四季田园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南通城郊大面种植大棚秋延椒,能够较好地提高大棚设施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大棚蔬菜生产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南通市港闸区秦灶街道办事处农业办公室,根据当地蔬菜生产与消费特点,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在江苏省南通城郊推广"大棚双季辣椒—小白菜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可以收获两茬辣椒,有效延长辣椒的供应时间,提高早春辣椒前期产量,降低生产种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茬口安排  相似文献   

6.
麻城位于鄂东北鄂豫皖交界处,是黄冈市管辖的农业大市(县)。麻城辣椒是麻城市的主要特色蔬菜之一。其果形粗大,外观整齐,色泽光亮,果皮薄、肉质厚而香脆,微辣,适于煎、炒、烹、炸等,并且能和多种菜肴搭配,还可生食。麻城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叶酸及镁、钾;长期食用不仅能开胃,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而且还具有通利肺气、通达窍表、通顺血脉的“三通”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麻城辣椒于2014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相似文献   

7.
李雪峰 《蔬菜》1995,(3):15-16
辣椒秋冬延后高产栽培技术410125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长沙)李雪峰辣椒是一种种植面积大,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作早熟栽培或越夏栽培,经济效益都很高。作大棚秋冬延后栽培,在元旦到春节前后上市,增加城市蔬菜花色品种,倍受消费者欢迎,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自...  相似文献   

8.
正1月12日,我市三镇的反季节大棚蔬菜开始陆续上市,不但满足了市民冬季的蔬菜需求,更让三镇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天寒地冻,菜价居高,一直唱主角的大众菜成了市民的消费热点。走进文殊镇冬季蔬菜大棚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一座座日光温室整齐排列,一个个塑料大棚透着绿色,大棚里辣椒、西葫芦、西红柿、茄子等各种各样的蔬菜应有尽有,拉开了大棚蔬菜上市的帷幕。文殊镇文殊村八组农民杜金花告诉记者,她家里的五座大棚2013年全部种植了反季节蔬菜,包括茄  相似文献   

9.
辣椒作为毕节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毕节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现特别引入其他5个辣椒品种来进行大棚栽培对比试验。希望通过试验不断筛选出合适的蔬菜大棚专用的辣椒品种。一方面能够提高栽培的效率,另外一方面也能够提高毕节大棚辣椒的竞争力。主要就毕节地区蔬菜大棚专用辣椒品种的筛选进行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10.
辣椒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钱芝龙,丁犁平,黄立方(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南京210014)(安徽省和县城南乡)辣椒是重要的喜温蔬菜之一。笔者从1987年起在安徽省和县城南乡陆续作大棚辣椒秋延后栽培试验(简称秋辣椒)。至今已基本掌握了秋辣椒栽培技术,在长江中下...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兴镇五堆村、三庄乡邵道村土壤耕层深厚,便于农事操作,适宜蔬菜种植,大面积种植蔬菜已有30多年。2000年以来,大棚莴笋—西瓜—丝瓜一年三收的茬口安排成为这两村蔬菜生产的主要模式,2008年莴笋—西瓜—丝瓜栽培模式生产面积达到200hm2,占这两村蔬菜种植面积的90%。  相似文献   

12.
大棚西瓜复种牛角大辣椒有以下优点:一是提高了大棚土地的复种指数,比单种西瓜多增收一料牛角大辣椒。二是增加了大棚效益,可比单种西瓜每667m^2增收1500~2300元。三是在栽培上实现了轮作,有利于土壤营养均衡,培肥地力。四是西瓜和牛角大辣椒均填补了夏、冬蔬菜淡季空当,有较大的增值空间,两茬合计一般667m^2收入4200元左右。现将这一新模式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棚辣椒套种果蔗模式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永丰县是首批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主导产品是早春大棚辣椒,为了优化蔬菜栽培模式,进一步提高蔬菜生产效益,近年来研究并推广了早春大棚辣椒套种果蔗栽培模式。利用早春塑料大棚内良好的光温条件,将果蔗定植期提早到1月,结合辣椒定植大田整地时定植果蔗,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缓控释蔬菜配方肥在大棚辣椒上的应用效果,发现相比常规"底肥+追肥"和一次性底肥施用方式,辣椒667 m2分别极显著增产242、468 kg,增幅分别为5.07%、10.30%;667 m2净增收676.2、1 359.8元,增幅分别为4.68%、9.87%;肥料产量效应分别提高3.0、5.9 kg/667 m2,肥料利用率明显提高。该缓控释蔬菜配方肥比普通蔬菜配方肥及常规施肥方式减肥、节本、增效,可在辣椒及需肥规律相似作物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替代常规配方肥及普通复合肥。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菜篮子工程的深入实施,河南省漯河市蔬菜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具有传统种植优势的辣椒得到进一步发展,种植面积达到2.7万hm^2,主要有用作调味品的小干椒、大棚辣椒和夏秋露地辣椒三种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6.
塑料大棚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冬春蔬菜生产和秋冬蔬菜生产的主要设施之一,塑料大棚蔬菜产业的发展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地蔬菜供应的春淡和秋淡问题,也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在大棚蔬菜生产中,以辣椒(甜椒)种植面积最大,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大棚蔬菜种植种类,形成了春提早和秋延后两种主要的栽培模式[1~3]。但塑料大棚辣椒生产中综合机械化水平低、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加上农村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加重,成为制约大棚辣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笔者利用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设施蔬菜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的机会,从塑料大棚产地环境选择、宜机化生产塑料大棚规格要求、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生产档案管理等方面对塑料大棚辣椒优质轻简高效生产过程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塑料大棚辣椒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大棚辣椒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义 《长江蔬菜》2014,(13):48-49
连作障碍、病虫为害严重是制约大棚蔬菜生产发展的突出问题,麻城市蔬菜技术推广站经多年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大棚辣椒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主要是选择抗病品种,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应用基质穴盘育苗,合理选择肥料,实行水肥一体化,应用黄板和防虫网阻隔技术,加强棚内温、湿、气、光等调控,正确处理病株,应用高温闷棚技术。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农药使用量比传统的化学防治减少90%以上,增产18%以上。  相似文献   

18.
, 《蔬菜》2012,(12):68-68
炉村曹彦菟夫妇看到村中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上的信息后,急忙赶到自家的蔬菜大棚。显示屏上为啥能显示大棚内的温度?这要归功于大棚内的"气象监测员"——自动气象站。聊城莘县河店镇是全国首家无公害洋香瓜之乡。曹彦菟和妻子是村里的种植示范户,也是技术带头人。2010年,莘县气象局在他家的蔬菜大棚里建设了一个自动气象站,是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站试验项目,能  相似文献   

19.
正大棚秋延后辣椒是汉中地区秋延后设施蔬菜栽培的主要茬口之一,也是补充蔬菜淡季供应的重要蔬菜品种,不仅经济效益高,同时也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因此,为丰富当地秋延后辣椒栽培品种,汉中市蔬菜站开展品种栽培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汉中的大棚秋延后栽培辣椒新品种。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材料为辛香818 (对照)、香妃、枫香118、香帅、亮剑和翠脆香6个线椒  相似文献   

20.
辣椒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食的蔬菜和调味品,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辣椒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大棚辣椒应用面积也逐年扩大,现将大棚辣椒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