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浙北地区种植的双季茭白品种,对引进的4个优良品种和2个本地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评价和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余茭4号、浙茭6号、浙茭3号、浙茭7号4个引进品种相比2个对照品种,均不同程度表现出商品性好、品质佳、产量高等特点,其中余茭4号有效分蘖数多、单茭壳和单净茭质量最大,产量最高,表现最突出;浙茭3号和浙茭6号比对照品种浙茭2号具有明显的生产优势,浙茭7号虽然产量不占优势,但成熟期较早,在销售和效益上具有明显优势,3个品种均可在浙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建议生产上结合市场需要,根据各品种的特征特性,科学进行品种搭配,错开上市高峰期,保证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
茭白是桂林市主要水生蔬菜之一,近年来发展较快,但种植品种单一,且品种变异严重,造成产量、品质下降。为了丰富品种,增产提质,从浙江引进浙茭1号、浙茭2号、浙茭6号、浙茭8号4个品种,以本地大榕茭白为对照,观察、比较分析田间苗情、生育期、产量及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引进的浙茭系列苗情表现较对照大榕茭白优,株高偏矮,利于田间管理及采收,孕茭始期较早、产量高,品质好,可暂定为推广品种,其中又以浙茭8号表现最突出。  相似文献   

3.
为丰富双季茭大棚栽培品种,开展了大棚双季茭品比试验,比较了浙茭911、浙茭6号、梭子茭、德清大种茭、浙茭3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指标。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浙茭911品种采茭期早,产量高,商品性好,适宜推广种植,浙茭6号可适当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4.
在恩施高山地区引种栽培茭白优良品种,对适生性强的7个品种,进一步筛选优良类型,比较各品种优选类型的生长、产量、外观品质,以及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叶鞘长、叶长、株高、叶宽差异不显著,茎粗和有效分蘗数差异显著;肉茭长、肉茭直径、壳茭质量和肉茭质量、平均产量均差异显著;还原糖含量差异显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鄂茭2号6号株系、浙茭6号、浙茭2号、秋玉和丽茭1号均表现出较好的外观品质。综合产量、品质和成熟期的影响,鄂茭2号6号株系综合效益最好,具有产量高、品质好、上市早的特点,其次是秋玉。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双季茭白新品种龙茭2号的抗虫性,利用存活率测定法对龙茭2号和对照梭子茭、浙茭911进行二 化螟和长绿飞虱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梭子茭对长绿飞虱表现为感虫,浙茭911表现为中抗,而龙茭2号表现为 抗虫;龙茭2号对二化螟表现为中抗。采用低温处理后测电导率法评价茭白品种耐寒性,发现龙茭2号的耐寒性要 好于梭子茭和浙茭911。  相似文献   

6.
浙茭3号是从浙茭2号品系中选育而成的。植株矮壮,结茭早,单墩结茭数多,耐高温。茭白长17~20cm,茭肉洁白粗壮,品质优良,单茭质量120~135g。秋茭10月上旬上市,每667m^2产量1100kg左右;夏茭6月中上旬上市,每667m^2产量1400kg左右,采收期较长,适于大棚早熟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浙北地区种植的鲜食大豆品种,作者对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提供的9个鲜食大豆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浙鲜16和开科源12鲜食大豆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参试品种,分别较浙农6号(ck)增产31.7%、28.7%,但熟期较晚,可作为春季露地中晚熟鲜食大豆品种推广种植;浙鲜12的产量适中,较浙农6号(ck)增产19.1%,但早熟性好,综合表现佳,可作为春季露地早熟鲜食大豆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对7个番茄品种进行了生育期、商品性、抗逆性和产量方面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浙粉202、苏粉9号、金棚1号等3个品种比对照品种苏粉8号产量高,且抗性与早熟性均较好,适宜在南通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过鸿英 《长江蔬菜》2013,(18):80-82
浙茭6号是以浙茭2号优良变异株为材料育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种,其植株高大,长势较强,株型较披散,耐肥力中等。孕茭适温16-20℃,大棚栽培,春季5月中旬到6月中旬采收,比浙茭2号早6-8d:秋季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采收,比浙茭2号迟10-14d;夏茭产量约37560kg/hm2,秋茭产量约23700kg/hm2,分别较对照增加13.00%和19.88%。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浙江台州地区设施栽培的优质厚皮甜瓜品种,作者以东方蜜1号和玉姑为对照,以5个脆肉型、4个软肉型厚皮甜瓜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脆肉型厚皮甜瓜浙甜105早熟,植株长势较旺,抗性中等,果实一致性好,中心糖度高达18.1%,每667 m2产量为2673 kg,田间留果时间长且品质受影响小...  相似文献   

11.
以4个苦瓜品种为试材,进行春季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绿玉苦瓜早熟性好,颜色浓绿,产量高,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品种比玉,比较适合武汉及周边地区早熟栽培种植,可作为武汉地区春季早熟栽培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松花菜品种引进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进4个松花菜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富贵100天’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5个松花菜品种生育进程、植物学特征、产量效益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品种‘浙松一代90天’与对照相当,产量为2 163 kg/667 m2,花球质量好、经济效益好,适合当地推广种植;其他3个新品种花球质量、产量都比对照差;‘浙松一代90天’可作为当地中熟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张尚法 《长江蔬菜》2013,(18):83-85
浙茭3号是以浙茭2号优良变异单株为原始材料,定向系统选育而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种。夏、秋季采收始期分别比浙茭2号晚约5d和2d,夏季壳茭产量33000~36000kg/hm2,秋季壳茭产量21000-24000kg/hm。,全年产量比浙茭2号增产7.34%,肉质茎个体较大,光滑细嫩,品质优。  相似文献   

14.
浙茭7号是从梭子茭优良变异品种中筛选出来的双季茭白新品种,其植株较梭子茭矮小,适宜在浙江省中部以北平原地区种植;孕茭适温18~28℃;秋季9月下旬到10月中旬采收秋季茭白,比梭子茭早4~5 d;春季4月初到6月初采收夏季茭白,比梭子茭早6~7 d;秋茭产量约1 368.0 kg/667 m2,分别较浙茭911和梭子茭增加8.45%和10.44%,夏茭产量约2 718.8kg/667 m2,分别较浙茭911和梭子茭增加8.54%和12.83%。  相似文献   

15.
陈可可 《长江蔬菜》2011,(17):33-34
黄岩是国内设施双季茭自主要产区之一.全区现有设施双季茭白(夏茭)2000hm2,主要集中在头陀镇、新前街道、北洋镇等5个乡镇街道,主栽品种为黄岩双季茭白,设施茭白年产量达7万多t,年产值2亿多元,已成为当地农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区相继引进了浙茭2号、3号等系列新品种,其中浙茭3号品种经2年多试种,因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超过200hm2,发展势头较快,发展潜力较大。现将浙茭3号设施种植性状及配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以双季茭白浙茭3号、浙茭5号为试验材料,选择不同生长阶段的肉质茎,分别测定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茭白肉质茎的膨大过程中,PPO、CAT的活性呈膨大前期下降,后期上升的趋势。PPO的活性在生长后期有明显的上升。POD的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生长后期活性趋于稳定。浙茭3号、浙茭5号3种保护酶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品种间不同酶的活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茭白新品种龙茭2号的耐寒性,采用室内人工气候模拟法比较了龙茭2号及对照品种梭子茭和浙茭911对低温处理的表型反应,并采用低温处理后电导率法分析了这3个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细胞膜通透性反应,而且采用电导率法比较了34个茭白品种对低温的抗逆性。综合表明,龙茭2号耐寒优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合海南种植的甜椒新品种,以中椒105为对照,对6个甜椒品种的生育期、果实商品性、抗病性、抗冷性与产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绿将军、08-16A两个品种总体优于对照。绿将军为绿色厚皮长方形果,早熟,果实商品性好,产量高,可作为北运甜椒在海南大面积种植。08-16A为浅绿色薄皮长方形果,早熟,果实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合海南本地市场。  相似文献   

19.
早熟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宜北京设施种植的早熟、高品质、高产量的薄皮甜瓜品种,以引进的4个早熟薄皮甜瓜品种为材料,以北京当地早熟品种京雪3号为对照,通过调查不同品种的田间性状、生育期,测定果实的横径、纵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较分析品种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组5果实发育期最短、早熟性好、口感酥脆、品质高,667m~2产量达2112kg,较高产,综合表现较优,可作为北京地区抢早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20.
‘浙茭8号’是以‘梭子茭’优良变异株为材料,历经10年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双季茭白新品种。株形紧凑,长势中等。秋季采收时间比‘梭子茭’早5~6 d,单只壳茭平均质量107.8 g,净茭平均质量70.2 g,平均产量17 910 kg·hm~(-2)。夏季采收时间比‘梭子茭’早8~10 d,单只壳茭平均质量123.7 g,净茭平均质量85.1 g,平均产量34 170 kg·hm~(-2)。肉质茎3~5节,隐芽白色,表皮光滑洁白,肉质细嫩。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