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施药至放牧、采收时间。果园中常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为:40%乐果乳油7d,2.5%敌杀死乳油5d,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7d,50%辛硫磷乳油7d,20%二氯苯醚菊酯3d,20%氰戊菊酯乳油10d,2.5%溴氯菊酯乳油15d,20%速...  相似文献   

2.
月季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季叶蜂在余姚市每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于土中结茧越冬、幼虫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及2.5%溴氰菊酯,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树干注射化学药剂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两种内吸性杀虫剂树干注射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的表明:树干注射化学药剂对防治蛀梢期小蠹成虫有较好的效果。两种药剂平均杀虫效率均70%以上,50%甲胺磷的效果略高于40%氧化乐果。药剂对云南松树梢和针叶均无不良影响。以8月采取每孔注射1.5mL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的防治效果最佳,杀虫率达到87%以上。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叶蜂在白龙江林区一年发生1代,以预蛹在林内枯枝落叶层中越冬。其幼虫8月上旬开始孵化,生活历期27 ̄35天。重要天敌有波姬蜂等。其为害阳坡重于阴坡。日本落叶松和红杉受害程度很轻,采用50%马拉硫磷乳油、40%乐果乳油和2.5%功夫乳油防治幼虫效果达74 ̄94.3%。  相似文献   

5.
使用扫螨净乳油对国槐叶螨的防治效果表明,在喷施2000倍和3000倍扫螨净乳油12小时后,叶螨校正杀虫率分别为96.7%和95.6%,有效防治时间长达30-50天,是目前防治国槐叶螨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6.
使用扫螨净乳油对国槐叶螨的防治效果表明,在喷施2000倍和3000倍扫螨净乳油12小时后,叶螨校正杀虫率分别为96.7%和95.6%,有效防治时间长达30~50天,是目前防治国槐叶螨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7.
树干注射化学药剂防治蓝墨天牛幼虫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蓝墨天牛1龄幼虫孵化盛期,采用40%氧化乐果乳油和50%甲胺磷乳油两种内吸性杀虫剂树干注射防治板栗蓝墨天牛幼虫,有较好的效果。2.5mL/孔剂量甲胺磷乳油防治效果最佳,幼虫死亡率达96%以上2.5mL/孔剂量氧化乐果乳油,幼虫死亡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树干注射要注射40%氧化乐果,80%敌敌畏乳油,40%水胺硫磷乳油,50%甲胺磷乳油,50%对硫磷乳油的50倍液防治美国白蛾,其中,注射50%甲胺磷防治幼虫,3d的死亡率达100%,并且注射速度最快,其他药剂的防治效果也都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9.
绒刺蛾种群发生规律林间分布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桐绒刺蛾(Phocoderma velutina Kollar)在贵州麻江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幼虫在林间呈聚集分布.于五月份用2.5%溴氰菊脂乳油1000倍;敌杀死乳油5000倍;50%敌敌畏乳剂500倍喷杀幼虫,冬季采取人工清除材干周围越冬茧,降低虫口密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枣树日本龟蜡蚧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措施对枣树日本龟蜡蚧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蚧卵孵化率达40%~50%时,使用25%广克威乳油10倍液树干涂环防治效果达90%以上;在蚧卵孵化率达70%~80%时,使用25%广克威乳油5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4%万灵水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分别达96.68%,93.38%和95.23%;该蚧天敌种类较多,保护与利用这些天敌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日本龟蜡蚧的为害。  相似文献   

11.
6种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的毒力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有效控制竹斑蛾(Artona funeralis)幼虫的植物源农药,选用6种植物源农药开展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效果分析。结果表明:6种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均有良好的致死作用。参试的植物源农药以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5%苦参碱可溶液的毒力较强,0.4%蛇床子素乳油的毒力较弱;4%鱼藤酮乳油、1.2%烟碱·苦参碱乳油、0.4%蛇床子素乳油、1%苦皮藤素可溶液、碧绿1%苦参碱和1.5%苦参碱可溶液对竹斑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0.826 mg/L、0.596 mg/L、1.016 mg/L、0.962 mg/L、0.811 mg/L和0.612 mg/L;林间施药4 d后,6种植物源农药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0%;最佳田间施药浓度为:1.5%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均为1 500倍液,碧绿1%苦参碱和4%鱼藤酮乳油均为1 200倍液,0.4%蛇床子素乳油和1%苦皮藤素可溶液均为1 000倍液。参试的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良好,可用于生产上防治竹斑蛾幼虫。  相似文献   

12.
地面超低容量喷雾雾滴大小和空间分布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种不同类型药液超低容量喷雾雾滴分布对比试验,绘制出雾滴空间分布图,找出不同药液类型、不同浓度在超低容量喷雾雾滴大小和分布上存在的差异,为地面细务滴喷雾技术在生产防治中的应用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花椒跳甲 Podagricomela shirahatai(Chujo)属鞘翅目、叶甲科 ,也称花椒潜叶甲、花椒桔啮跳甲、俗称串椒牛。该虫是专食花椒叶的害虫 ,尚未发现其它寄主。花椒跳甲在长治市的黎城、平顺等县 1年发生 2代 ,以成虫在树下 3~ 6 cm土中及周围的草丛、石缝中越冬。防治上采用地面施药 ,可杀死大量的出土成虫和 1~ 2代入土化蛹的老熟幼虫。用2 5 %对硫磷微胶囊剂或 2 5 %辛硫磷粉剂等喷洒地面后浅锄或耙匀 ,防效可达 85 %以上。成虫期树上防治 ,喷施 40 %氧化乐果 1 0 0 0倍液、5 0 %对硫磷乳油 1 0 0 0~ 1 5 0 0倍液 ,防效均可达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4.
树干注射化学药剂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两种内吸性杀虫剂树干注射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的试验表明:树干注射化学药剂对防治蛀梢期小蠹成虫有较好的效果。两种药剂平均杀虫效率均在70%以上,50%甲胺磷的效果略高于40%氧化乐果。药剂对云南松树梢和针叶均无不良影响。以8月采取每孔注射1.5ml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的防治效果最佳,杀虫率均达到87%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并参阅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及文献资料的方法,对南岳衡山野生油料植物资源及其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是:南岳衡山有油料植物(种子植物)309种,归属于93科180属,其中油脂植物80科165属263种,精油植物33科46属80种。油料植物科含属一级的大小级中,随属级的大小级增加,科的数量逐渐减少,油料植物属有相对集中于少属科的倾向;随种级的大小级增加,科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油脂植物科含属一级和含种一级的大小级均随大小级的增加而科数逐渐减小,以含1属(种)和2~4属(种)的科占绝大多数。精油植物以含1属的科和1种的科占绝对优势,没有≥10属和≥10种的科。油料植物以木本植物为主,占70.55%;草本植为辅,占29.45%。油脂植物中木本植物占78.71%,草本植物占21.29%;精油植物木本植物占45.00%,草本植物占55.00%。含油器官大多为果实、种子。起始含油量(19.0%)以上的野生油脂植物140种,占全区油脂植物53.23%;油脂植物中有大量的富油植物(含油量≥50.0%)和较富油植物(含油量40.0%~49.9%),其含油量最高达73.8%。油脂植物的脂肪酸组成中,有富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植物,还有一些类群富含低碳原子脂肪酸、桐酸、癸酸、棕榈酸等特用脂肪酸。  相似文献   

16.
The essential oil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Seseli annuum, wild-growing in Serbia, was obtained by hydrodistillation and analyzed using GC and GC/MS. A total of 43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representing 96.5% of S. annuum oil. The most abundant compounds were germacrene D (29.8%), sabinene (10.3%), beta-ocimene Z (9.8%) and limonene (8.6%). The essential oil showed antifungal activity against fifteen fungi with MICs between 12.5 to 50 microl/ml.  相似文献   

17.
鼠害一直影响我国林业的发展,传统的灭鼠药物由于对环境的破坏过大且有长期毒副残留的危害,因而现有灭鼠制剂已逐渐开始向天然灭鼠剂转变,其中通过抗生育机制控制害鼠的繁殖力度是一  相似文献   

18.
香楠(Cinnamomum rigidissimum)是我国特有植物,其伐根材富含精油,出油率高达1.44%,含黄樟素61.72%,丁香酚甲醚28.62%。香楠资源在广东海南岛尖峰岭地区比较集中,为当地主要用材树种之一。据调查,利用现有伐根蒸油,可产50—60吨根油。为配合综合利用,本研究对叶精油也进行了成分分析,其中松油醇—4含量较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油橄榄(Olea europaea L.)56个不同品种果实经济性状的研究,确定了油橄榄典型油用品种。果实含油率(指干果)为40—50%的有25个品种,占总数的44.6%;35—40%的有14个,占25.0%;30—35%的有13个,占23.2%;小于30%的有4个,占7.1%。各品种果实中橄榄油主要由7种脂肪酸组成,其中油酸含量最高,达65—78%,它是橄榄油油脂品质好的重要指标。含油率、油酸含量又共同决定油用品种等级。初步认为果实含油率在35%以上,油酸含量高于56%的品种可作为油用栽培品种,并以此拟定为油橄榄油用品种分类标准。这 56个品种中,有35个品种可定为油用品种,其中23个属于优等油用品种,其含油率、油酸含量分别高于40%、65%;12个良好油用品种,含油率、油酸含量均在35—40%、60%以上。  相似文献   

20.
蓖麻籽是一种重要的高含油(约50%)、高含蛋白(约20%)和低含水(约8%)工业油料。采用液压压榨时,保压时间是影响其出油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微型直筒式压榨试验装置,在压榨压力25 MPa、压榨速度2.2 mm/s下,开展了蓖麻籽冷态压榨制油保压试验。在分析出油率随保压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得到合理的保压时间为20 min;拟合得到保压时间与出油率经验模型及参数,平均相对误差为6.75%,为油料压榨操作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