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建明 《水产科学》2003,22(1):42-44
工厂化养鱼是渔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它集生物、机械、工程、材料、机电、自动化、信息控制等高新技术为一体,实现对养殖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水温、水质以及投饵、消毒、杀菌、污水处理等的半人工或自动控制,并实现优化。目前我国海水工厂化养殖发展迅猛,到2001年全国养鱼面积已达130万m2以上,形成了一项新兴产业。与此同时,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项目规模的确定、工程设计优化、施工质量监督、工期和投资控制等。有些项目工程质量好,工期短,但工程投资大;而有些项目虽然投资较少,但工艺技术落后,设备不配套,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半滑舌鳎的工厂化养殖规模在本市逐年增大,利用地热井水养殖节约了大量能源。工厂化养殖就是通过室内养殖设施,人工调控养殖环境条件,进行水泥池流水高密度精养,实现高产、高效的目的。工厂化养殖设施主要包括养殖车间、供水系统和配套的辅助设施等,  相似文献   

3.
海水养殖是我国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化池塘、开放式流水养殖工厂、深水网箱和循环水养殖则是我国当前集约化养殖的主要生产模式,其中陆基工厂化循化水养殖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等特点,是世界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实现水产养殖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介绍了在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对我国沿海工厂化养殖产业营运情况调研结果;围绕我国海水鱼类陆基工厂化养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循环水养殖产区分布、发展趋势、技术模式、运营效率以及运营成本构成等关键问题,探讨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主要问题,对产业发展机遇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天津地区海水养殖进入现代化设施养殖的产业发展阶段,本文梳理了渔业发达国家工厂化养殖的特征、特点和发展方向,分析了天津地区工厂化养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工厂化养殖支撑体系及尝试新能源在产业领域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促进海水工厂化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工厂化养殖是海水养殖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渔业的发展方向,其中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是目前工厂化养殖的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方向。山东省烟台市自2012年起就已确定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等7项技术为渔业主推技术。笔者针对烟台市工厂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密度高、风险大,养殖对象对pH、溶解氧、温度、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参数的变化敏感,受影响严重,监测水质参数极为重要。本文针对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特点和需求,研发了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分析研究pH、溶解氧、温度、亚硝酸盐等水质参数的阈值,设计水质监测数据无线采集节点和基于Zigbee的无线监测网络,建立水质监测系统软件平台。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实时监测,保证生产安全,提高水产养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和水质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水产经济动物养殖的工厂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从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也日益增多.工厂化养殖具有易控制、设备利用率高等优点,主要分为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两种方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可以避免工厂化流水养殖的能耗大、水温和水质不稳定等缺点,且具有节水、环保和高效率等优点,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是现代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李国江 《齐鲁渔业》2009,26(2):58-59
近年来,工厂化养鱼成为莱州现代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是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为适应市场需求,莱州市水产苗种生产企业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协作,为工厂化养殖提供优质高效的新品种,先后繁育和推广了大菱鲆、半滑舌鳎、漠斑牙鲆、星突江鲽、条斑星鲽、圆斑星鲽、条石鲷等渔业养殖新品种。大力改善提高工厂化养殖模式,其中,工厂化养殖和配套池塘的搭配生产对地下海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工厂化养殖和海上网箱养殖的结合使条石鲷等新品种在莱州的养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发展和对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粗放型的养殖模式将逐渐被低污染、集约化的工厂化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所取代。作者围绕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备、工艺、管理技术等先后多次进行讨论、调研,走访循环水养殖以及废水处理企业与小型试验相结合,经过多方论证确定了一套封闭式工厂化养殖系统水处理工艺,通过首次引入微波消毒设备,成功建成一套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微波消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工厂化养殖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众所周知,传统的水产养殖业占用大面积的水域资源,并且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此外,大密度的养殖在获取短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我们付出水质变差、环境被污染的代价,同时细菌、病毒等大量滋生和有害物质的积累,给水产养殖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和困难,威胁着水产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传统农业支柱之一的水产养殖业,正面临着如何进行产业升级、水产养殖业者出路何在的问题?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方向发展势在必行。近年来陆上工厂化养殖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海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北、北京等地的工厂化养殖已达到一定规模。那么我国的工厂化养殖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制约其发展因素是什么?如何有效促进我国工厂化养殖健康发展? 在此,本刊编辑部特提供一个平台,诚邀关心中国水产养殖事业发展的各方人士,为有效促进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