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人民生活正在由温饱阶段向小康阶段转变。近年来,中国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2.
通过持续农业产生的历史原因分析,阐述了各种农业思潮的产生根源,提出了现代农业的四个发展阶段:常规农业鼎盛阶段,回归阶段,替代阶段和持续阶段,对持续农业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陈述,并对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农业发展首路的基本途径一发展和完善高产高效质农业。  相似文献   

3.
陈东有 《农业考古》2006,(4):263-264
近日,陈文华先生集自己数十年农业考古研究和十多年专事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史研究的积累,由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史学科学术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是第一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史的专著。  相似文献   

4.
浅论中国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农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中国持续农业的任务、内涵和目标,指出传统农艺体系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持续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在文中还简述了中国传统农艺与现代技术成功结合形成的现有主要可持续性技术或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史前农业在世界史前农业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取得过许多重大的成就。早在史前时代中国就已有了成熟的原始农业,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四分之三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揭示出了中国史前农业的许多重要成就,对我们认识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但要真正认识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成就,还必需把它放在世界范围考察,看一看中国史前农业在世界史前农业中的位置。一、重要的考古发现有关中国史前农业考古的重要发现,数十年来层出不穷、比比皆是。从…  相似文献   

6.
论高科技在化解农业风险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农业依然是高风险产业。化解农业风险,保证农业的安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课题。化解农业风险,必须依赖于一套完整的农业风险化解体系。高科技农业在其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化解农业风险的根本出路。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国农业所面临的风险及高科技农业的内涵和作用,提出了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总体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6,(1):240-242
中国农业史研究萌芽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直至20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其中以万国鼎主持的456册、3700万字的《中国农史资料》为代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70年代末,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书的整理和研究,其中以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农学史》为代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业科技史的研究,其中以梁家勉主编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为代表。大约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中国农业文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出现了一大批成果。如我所主编的《农业考古》杂志开始辟有“农业文化研究”专栏,10多年来陆续发表了一大批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8.
精耕细作、天人关系和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耕细作不但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征,而且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基因”。应该从天人关系的高度分析它的成因、内涵和价值。精耕细作产生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各族人民“应对”既定的自然条件、广度和深度空前的农业实践。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支撑了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制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和基础。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仍然要继承发扬精耕细作传统。精耕细作的精神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秦王朝之建立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中国农业由此跨入整体发展时期秦统一,推动了中国农学的哲理化趋势,加强了中国农业的政策制度建设,促进了中国农业文明远播,秦农业是秦,汉,帝国之兴盛与建立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现代化相伴而生,是国家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共同趋势。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保持农业竞争优势和维系农业产业安全的战略抓手,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农业“赶超”和欠发达国家现代农业起步的重要途径,形成了欧美、日韩和中国三种较为典型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合作、分工诱导等多种生成路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世界农业创新驱动的重心,吸引跨国涉农企业集团加快向现代农业服务商转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要建设农业强国,应把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处理好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政府和市场有效配合、满足小农户发展需求、引领现代农业新方向的关系,继续健全完善公益性服务体系、培育大型农业服务企业、发展多元竞争服务市场、建立多层次服务组织体系,为世界贡献破解小农户发展难题的农业现代化“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