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外生菌根真菌是指可与大多数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根结合,在吸收根表面形成菌套或菌鞘,并在植物皮层细胞间隙形成哈蒂氏网的一类真菌。真菌的菌丝(真菌的营养体呈丝状)大部分生长在共生植物幼根的表面,少量菌丝侵入到皮层细胞间隙中,这样的共生植物根毛不发达,菌丝代替了根毛的作用。外生菌根可增加共生植物的养分吸收、提高水分的传递速率、抗旱性及抗病性,  相似文献   

2.
菌根是植物根部和真菌形成的共生体。真菌寄生于植物,是要从植物上取得碳素营养,但它又促进植物从土壤吸取矿质营养,主要是因为它在植物根部形成发达的网状菌丝,最大限度增加吸收表面积。最有名的菌根是林木的外生或鞘状菌根,它由一些子囊菌和担子菌(高等真菌)所形成。这种类型的菌根,使植物主要的营养吸收根系完全被一层厚达80μm的菌丝鞘所包围,呈放射状的菌丝进入土壤,另一部分菌丝进入根部,在细胞之间形成哈氏网(Hartignet)。下面就讨论这种类型的菌根。然而,最为常见的菌根不具这些特征和特征不明显,它叫V—A菌根(vesicular-arbuscular),由一些接合菌所形成,这类菌根几乎出现于所有环境中  相似文献   

3.
植物的根与真菌形成菌根,产生互利的共生作用。大多数植物都具有菌根,而不只是根的本身。只有几个科的植物不能形成菌根。菌根一般有三种类型: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侵染根部的真菌对根的影响及其致病作用,现在还只对前两种类型作了研究。森林树种主要形成外生菌根,特别是松科、壳斗科、桦木科、桃金娘科和担子菌纲与子囊菌纲共生的菌根。真菌在根表面形成密集的菌丝覆盖层,并在皮层的细胞间隙生长。与没有菌根的根系比较,有  相似文献   

4.
一、菌根菌 一些植物根部常与真菌的菌丝结合在一起建立共生关系,这种共生体称为菌根,形成菌根的真菌叫做菌根菌。  相似文献   

5.
菌根,就是土壤中真菌与根的木栓化幼嫩部分形成的共生联合体.形成菌根的真菌叫做菌根菌.菌根能促进寄主的生长,在有效磷低的土壤中,它能成倍地促进植物的生长.菌根有两种类型:一种叫外生型菌根.真菌的菌丝包在幼根的外面或侵入皮层细胞的间隙中,使根毛不发达,甚至没有而被菌丝所代替.如松、山毛榉、麻栎等;另一种叫内生型菌根.菌丝穿过细胞壁侵入细胞内,并同细胞原生质体混在一起,在表皮细  相似文献   

6.
彩色豆马勃与松树形成内外生菌根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培菌根合成技术、纸—三明治菌根快速合成技术和圃地截根菌根化育苗技术使彩色豆马勃RG310和RG49菌株在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上形成内外生菌根,不同菌根化技术形成菌根的过程和类型有差异。在组培菌根合成的条件下,菌与根接触后的第3—4d首先开始形成菌丝套,第8d开始形成哈蒂氏网,第18d菌丝进入皮层细胞内,哈蒂氏网由单列变为多列菌丝细胞组成;采用纸—三明治菌根快速合成技术进行截根菌根化,促进了菌根真菌的定殖,以截面伤口侵入为主要的侵入方式,扩大了根内外菌根侵染区(MIZ),定殖、侵染同时发生,菌丝套、哈蒂氏网和胞内菌丝结构几乎同时形成,仅在2.5h内就开始形成,菌根真菌的菌丝进入了内外皮层和髓部;采用圃地截根菌根化育苗技术,仍然形成内外生菌根,但菌丝不侵入内皮层以内的根组织。根据研究提出“菌根类型”假说,即树木形成的菌根类型不但随菌根真菌和树木种类而异,而且随菌根化方法、生态条件等其它因子而异。  相似文献   

7.
一、何谓菌根菌挖出板栗和松树的根就能看见根上常附有白色的菌丝,这就是菌根菌的菌丝,其根称为菌根。通常与这些树共生的菌之菌丝在根的外部生长,称之为外生菌根菌。但是,苦竹、柚树等的根有菌丝在内部繁殖,这就  相似文献   

8.
外生菌根是自然界中土壤真菌与高等植物共生的现象。外生菌根真菌不侵入寄主植物细胞内部,但对木本植物的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和保护作用。松科树种对外生菌根的依赖性极强,大多数松树能同许多种真菌形成外生菌根,甚至同一株树上也会共生有许多不同种的菌根真菌。就同一种松树来说,决定其形成不同共生菌根类型的主要因子是生态型和树木的年龄。另一方面,外生菌根真菌对松科树种的选择性则差异较大。广谱共生真菌能同松科许多树种形成菌根,而专性共生真菌则只能同少数几种松树形成菌根。外生菌根菌种的选择应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筛…  相似文献   

9.
菌根与造林     
菌根是某些真菌侵入陆生高等植物根端组织,建立的一种共生联合。真菌可由土壤中为植物吸收水分及矿质营养,后者以炭水化合物供应前者。因此菌根和植物的生存及成长紧密相关,尤其在严酷的环境中,涉及造林的成败和林木生长。现仅简明介绍菌根与造林的关系和如何试用于生产。菌根的识别: 菌根的存在及其质量既与树木的生命相关,欲加以瞭解,须从其特征谈起。多数树种自苗期即有菌根。某树种能和那些真菌共生,有一定范围或专性。菌根形成于根系中非木质化的纤细侧根末梢,可分为外生和内生两类。松、栎、杨、柳、桦、椴等根际可见外生菌根,  相似文献   

10.
23种外生菌根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广泛地存在着高等植物与特定真菌共生的现象,真菌与高等植物的共生体叫做菌根。与木本植物共生的菌根菌大都是外生菌根菌,它可提高树木抗旱、抗高温的能力,还可制止或减少病原菌对营养根的侵染,改善营养吸收与促进生长。我国大型真菌种类丰富,其中不少是外生菌根菌,我们于1973—1982年调查了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以及其他地区,采到的23种外生菌根菌,并作生态分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菌根是高等植物吸收根与土壤真菌形成的联合共生体,它们从共生体中彼此受益、形成菌根的真菌叫菌根真菌。林木菌根一般分为两大类:外生菌根与内生菌根。因为外生菌根是大部分森林树木的主要菌根类型,且  相似文献   

12.
菌根是真菌与高等植物的根的共生体,这类生物演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它不仅包括显花植物的裸子植物(如松、柏),也包括许多被子植物(如壳斗科和桦木科),而且还包括少数苔藓和菌类。菌根真菌可分为三大类。一类称为外生菌根,它的主要特征是那些真菌仅仅侵入了寄主根部表面,在细胞间交互织成一个菌丝网络,为哈迪什网。这些真菌多属担子菌的牛肝  相似文献   

13.
一些真菌侵入苗木的根部组织后,成为一种联合共生体叫作菌根。真菌可以从土壤中为苗根输送水分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苗根则给真菌供应碳水化合物,所以菌根与苗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菌根大量存在于土壤之中,与植物根上的微生物相依为命,相互依存,形成腐生、寄生和共生等不同类型的联合体。菌根的菌丝体网帮助林木吸收养料。其次,菌根能分泌多种酶,帮助树木分解利用矿物质和有机质,分泌生长激素。第三,菌根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杨树外生菌根种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唐明  陈辉 《林业科学》1994,30(5):437-441
对陕西省35种杨树外生菌根的调查研究,鉴定出9种外生菌根真菌。研究证明,一种外生菌根真菌可侵染不同种杨树;一种杨树又可被不同的菌根真菌侵染,并观察到在同一小根上顶端形成菌套,中部和下部形成泡囊丛枝这一混合型菌根形态。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共生菌根真菌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已查明与马尾松共生的菌根真菌27个种,其中有19个种是国内首次报道的。编制了马尾松菌根真菌名录(一)。马尾松隶属外生菌根树种,它可与多种菌根真菌共生形成典型的外生菌根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赤松茸是生长在赤松林树根部,与树根共生的一种野生食用菌,俗称松茸、松口蘑针松茸,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口蘑科口蘑属的一个种。松茸的特点是子实体寄生在松树根上,和周围的腐殖层形成菌丝网。松茸菌丝一般在枯枝落叶层下面3—5厘米深处土壤中活动,并进入松树的细根中与之共生形成外生菌根。  相似文献   

17.
菌根菌是由聚生在树木寄主根上的真菌形成的组织。真菌和树根的关系是共生关系。生活在土壤中的真菌可穿透营养须根,在这种情况下,真菌既可改进根的形态又可提高根的活力。所以,菌根菌有造林第三要  相似文献   

18.
菌根(Mycor-rhiza)就是指土壤真菌与植物营养根形成的互惠共生体系。根据菌根形态学及解剖学特征的不同,菌根主要分为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 菌根可以扩大寄主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增加对磷素和其它矿物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菌  相似文献   

19.
一些真菌侵入苗木的根部组织后,成为一种联合共生体叫作菌根。真菌可以从土壤中为苗根输送水分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苗根则给真菌供应碳水化合物,所以菌根与苗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菌根大量存在于土壤之中,与植物根上的微生物相依为命,相互依存,形成腐生、寄生和共生等不同类型的联合体。菌根的菌丝体网帮助林木吸收养料。其次,菌根能分泌多种酶,帮助树木分解利用矿物质和有机质,分泌生长激素。第三,菌根能以不同组织结构分割阻截病虫害的侵入和蔓延。第四,菌根能分泌抗生素和刺激寄主产生植抗素,提高树木抗逆性,尤其是抗病性。第五,…  相似文献   

20.
干巴菌Thelephora ganbajun Zang是一种狭域性分布的可食真菌。该菌主要与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形成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外,还与华山松P.armandii和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有共生关系(Commesnales)。为了利用菌根培育云南松幼苗和对干巴菌进行引种驯化,本文对该菌的菌根特征、菌丝培养条件、回接试验和半人工栽培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