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大青杨等天然群体幼苗基本材性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8个产地大青杨天然群体,1个产地大青杨群体内不同个体,2个产地香杨群体幼苗基本材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基本密度。结果表明:8个大青杨群体间,1个大青杨群体内10个个体幼苗3个材性主要指标,纤维长度、宽度和基本密度差异显著;纤维长度和基本密度的广义遗传力,大青杨天然群体间为0.225和0.217,群体内为0.475和0.345。本研究同时对大青杨群体内、群体内的个体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2.
对大青杨无性系测定林(16a生)的树高、胸径、材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树高、胸径、材积差异显著。选出树高、胸径大于群体平均值35%以上、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150%以上为优良无性系3个;综合树高、胸径、材积选出124号为最优无性系;3个优良无性系造林16a后,树高能获得28%的遗传增益,胸径能获得44.1%的遗传增益,材积能获得87.6%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3.
天然珙桐群体的RAPD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利用RAPD技术 ,通过 13个引物对 5个天然珙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珙桐天然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但群体间的差异明显 ,2 6 %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间 ,与我国濒危树种马褂木和银杉等相似 ,而与广布性树种相异。取样方法对遗传多样性参数的影响分析表明 ,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基因多样度受取样个体数的影响较小 ,群体间的分化系数和基因流的估算受取样个体数的影响较大。研究还将珙桐划分为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大种源区。通过珙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为今后有效保存和合理利用珙桐种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贵州林业科技》2007,35(1):F0002-F0002
贵州省马尾松遗传改良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程。经历了多年的群体选择、个体选择和多世代选择。通过全国协作研究,贵州东部和南部的马尾松种源是中国马尾松的优良种源区;在贵州马尾松优良种源天然分布区进行了优良林分选择;在优良种源和优良林分研究的基础上,从优良种源和优良林分中选择了500多个优良个体进行了优良繁殖材料生产群体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贵州省共有不同遗传层次的马尾松种子园4处(约200公顷),分布在贵阳、都匀、黄平和天柱。  相似文献   

5.
对广东省的杉木无性系选育程序与策略提出了建议,即把近阶段的优良种源、优良家系混系繁殖利用迅速提高到优良杂交个体的无性系利用方面来;全省需要制订1个综合育种体系,包括有性选育系统与无性选育系统,在应用时做到有性与无性交互使用,多层次多途径地利用各方面的遗传效益,以充分发挥遗传改良效果。对今后育种群体建设,提议采用单群体多功能实生种子园方案。并对早期测定,群体遗传结构的改变和基因型与环境交互效应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五常”天然群体的家系子代为测试对象,在优良群体选择和良种选育,以及生长动态、生态适应性与抗逆性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遗传增益和遗传力等遗传参量的遗传效应,筛选出适应能力较强的优良个体。结果表明:立地条件相同,家系间果实性状存在一定变异,差异极显著,且遗传力较强,遗传增益较大。果穗质量、果粒个数、果径、单果质量4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8.44、0.829、0.989、0.915,遗传增益分别可达25.50%、19.45%、21.45%、16.15%。以果径、单果质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兼顾遗传表现、果穗质量和果粒数量指标,确定Schis04和Schis10个体优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为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遗传多样性保护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8对微卫星分子标记进行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综合制定其天然群体合理取样策略。[结果]毛红椿天然群体等位基因数平均为7.5个,期望杂合度(H_e)和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均值分别为0.643 7和0.636 0,基因分化系数(G_(ST))均值为0.290 7。在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方面,提出了根据毛红椿群体基因分化系数来确定取样群体遗传变异所占总变异比例的运算公式为1-(G_(ST))~(n-1),其中,n为取样群体的数量。当取样群体达到4个时,基本上能包括该树种97.5%的遗传变异;同时确定了目标群体的选择方法,应选择与其它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均值较大的4个群体,即贵州册亨(CH)、浙江遂昌(SC)、浙江仙居(XJ)和云南师宗(SZ)。通过构建云南宾川(BC)、云南师宗(SZ)和江西宜丰(YF)群体内取样单株数量与基因多样性和等位基因之间的捕获曲线,确定了群体内取样单株数量应达到15个以上;毛红椿天然群体内300~520 m范围内的单株间存在相似关系,超出此范围个体间差别较大,说明在进行群体内单株取样时,单株间距应大于520 m。[结论]取样群体数量、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群体内单株数量以及单株间距离等影响了毛红椿取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为取样群体4个、每个群体最少取样15个单株,单株间距大于520 m。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红豆树优树自由授粉子代遗传多样性及其对生长的影响,比较天然居群子代和孤立木子代遗传多样性差异,揭示子代遗传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天然居群在子代遗传多样性维持中的作用,为红豆树遗传保育和优异种质挖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来自浙、闽、赣、川等26个红豆树优树自由授粉家系为研究对象,利用11对SSR引物对765个子代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同时分析子代遗传多样性参数与种子、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1)红豆树优树子代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有效等位基因数为7.766个,观测杂合度(H_O)和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469和0.865。(2)除SSR8外,其余位点的观测杂合度均小于期望杂合度,表明子代群体绝大多数位点处于杂合子缺失状态。(3)红豆树不同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12号家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8号家系则最低。(4)比较发现,天然居群子代的遗传多样性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孤立木子代。(5)F统计量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均表明,红豆树优树子代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家系内,家系间的遗传分化相对较小。(6)相关性分析发现,子代遗传多样性参数与种子性状、子代年高生长量呈显著正相关(r=0.378~0.527)。[结论]较大的红豆树天然居群在维持其子代较高遗传多样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子代遗传多样性显著影响苗木生长,这为红豆树遗传保育和优良家系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天然群体包含大量数量和质量性状变异,前者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后者则几乎完全受遗传因素控制。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利用表型性状借助数量遗传理论来研究群体的遗传变异,直到近十多年才开始借生物化学技术作林木遗传学分析。本研究以福建省15个马尾松垂直和水平分布的天然群体为对象,利用同工酶位点探讨马尾松群体的遗传结构,了解马尾松垂直和水平群体在各种酶类多态位点上的变异幅度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关于黑龙江省杨树引种与发展乡土树种大青杨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黑龙江省森工林个世纪70年代以来,不同规模水平的杨树引种,均以冻害破肚根腐为受害特征而失败。事实说明,发展杨树乡土树种(大青杨、香杨),是营造速生丰产林及改善树种结构稳妥办法。本文介绍了大青杨发展及良种选育状况,伊春林科辽坜经12年选育的伊7号等大青杨优良无性系,树高与胸径比对照提高了35.2%-48.4%及36.4%,比大青杨同龄丰产林材积省标提高了63.82%-187.36%。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青杨优良无性系7号杨在退耕还林地上造林试验,结果表明:7号杨根苗树高、地径、胸径分别超对照中黑防67.2%、53.4%和81.3%;7号杨扦插苗树高、地径、胸径超过对照A5杨104.4%、104.5%和119.3%;无性系7号杨根苗造林效果好于扦插苗;根苗造林可提高成活率25~3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1994年春在带岭地区建立大青杨基因库,共收集22个产地312个单株,定植后5年调查结果表明,从22个产地中选出生长快、抗性强的5个产地,44个优良单株,这些优良个体可直接扩繁和区域化造林试验,大青杨产地不同,封顶、叶变色、落叶早晚不一,抗病害能力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应用SSR标记技术,对新疆齐斯河流域河谷分布的白杨派树种银白杨、银灰杨和欧洲山杨天然居群的克隆结构、克隆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洲山杨、银白杨和银灰杨均有很强的克隆繁殖特性。欧洲山杨、银白杨居群的克隆多样性均比较高,Simpson指数分别为0.987和0.983。与欧洲山杨相比较,银白杨居群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1.068 9和0.324 9,Nei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505 6和0.211 2。欧洲山杨和银白杨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均较高,变幅分别为0.778 1 0.954 4和0.975 1 0.994 6,反映出其超长距离的基因流特性,超强的基因流阻止了银白杨和欧洲山杨居群的遗传分化。研究发现,银白杨和欧洲山杨分别有95%和89.9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  相似文献   

14.
金白杨是山西省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和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于2013年从银白杨×新疆杨杂交组合中选育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强、速生的优良无性系。笔者以生物量和木材性质为检测指标,对金白杨伐桩嫁接林木的不同器官组织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金白杨伐桩造林6年生林木平均单株生物量鲜重85.45 kg,地下34.6%,地上器官占65.4%,其中,树干45.1%,自生根仅占11.16%,说明林木生物量主要受原有砧木根系的调控;随着树龄增加,从第5年起生物量进入快速增长期;枝叶生物量从4年生起下降,说明金白杨具有侧枝细而树冠窄、主干生物量大、自然整枝好的优点。金白杨木材抗弯强度76.3 MPa,超过新疆杨、小叶杨以及48个杨树树种的平均值;木材抗弯弹性模量比毛白杨小、比新疆杨和小叶杨大,说明木材抗弯性能较好;金白杨木材纤维的长宽比值超过新疆杨、毛白杨和大青杨,且纤维长度均超过1 000μm,综纤维素含量超过毛白杨、小叶杨和大青杨59%以上,所以,其木材是制浆造纸和生产"三板"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主要杨树纤维用材品种纸浆性能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黑龙江省7个主要杨树纤维用材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木材纤维形态、化学成分和成浆性能,分析了林龄与主要纸浆性能间的相关关系,对7个品种纸浆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7个品种的纤维长度为0.88~1.17mm,纤维素含量为49.28%~59.77%,粗浆得率为50.41%~54.97%,上述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优质纸浆标准;林龄与纤维长度、纤维素含量和粗浆得率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纸浆性能综合评价由高至低的顺序为黑青杨>小青黑>银中杨>大青杨>青山杨>小黑杨>迎春5号。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世界上有些国家利用经种源选择的亲本进行杨树杂交育种。而利用经选择的亲本个体进行杂交的国家不多,这方面研究较系统的国家是意大利,他们对黑杨派树种已有一整套的亲本选择程序。我国杨树杂交育种目前在选用亲本时仍还停留在“种”级水平,未考虑种内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可能对杂交效果的影响,从而不能提高杂交育种效果。因此,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杂交新品种黑青杨(Populus euramericana"N3016"×Populus ussuriensis)F1代雄性无性系为对象,对其生长、抗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齐齐哈尔地区11年生黑青杨单株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15.05 m、16.19 cm和0.142 m3,分别超过对照品种小黑杨8.6%、14.8%和37.2%。对主要病害杨灰斑病、锈病、烂皮病、溃疡病及主要蛀干害虫青杨天牛、杨干象、潜叶跳象等抗性较强。该品种树干通直饱满,雄株不飞絮,适合作纸浆材等工业用材林、防护林及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8.
大青杨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变异和系统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苏晓华 Zsuffa  L 《林业科学》1996,32(2):118-124,T001
对杨属青杨派主要树种大青杨、甜杨、香杨和马氏杨种间及种内遗传变异进行了RAPD检测,结果表明:7个随机引物对4个树种DNA扩增产物绝大部分呈现为单型性,而有3个引物扩增产物显示出丰富的种间多型性;所有引物均在4个树种内扩增出不同程度的多态性。统计分析建立的系统树还说明了4树种可能的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史,同时,各树种内也均存在着遗传多样性。这对今后进行这些树种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得出:分子  相似文献   

19.
大青杨扦插繁育及苗期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大青杨枝条进行扦插育苗试验,并采用Logistic曲线对大青杨苗期生长进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大青杨扦插繁殖,生根率可达92%;Logistic拟合效果较好,整个生长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速生期累积生长为58.1%。速生期是大青杨茁木生长的关键时期,应加强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20.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分布于我国西南3个藏族地区山杨9个居群13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对引物组合共检测到多态性条带(AP)99条,多态性条带百分比(PPB)为59.28%。采用POPGENE软件分析,山杨9个居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33.8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130 9和0.213 7,较东北地区山杨具有偏低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系数Gst=0.325 5,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个体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具有弱相关关系(r=0.349,P=94.5%),山脉阻隔效应是导致西南藏族地区山杨居群间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UPGMA聚类表明,甘孜地区4个居群与迪庆地区的维西居群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迪庆地区的德钦、香格里拉居群和昌都地区2个居群的遗传相似度较高。基于西南藏族地区山杨遗传结构分析,建议实施就地保护的同时,建立山杨种质资源库,促进不同居群间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