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保温处理与喷施外源激素对大棚茶树新梢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外源激素处理能够提高茶芽头赤霉素(GA3)含量;喷施混合外源激素明显提高了茶树新梢吲哚乙酸(IAA)的含量;保温措施和喷施外源激素都能降低脱落酸(ABA)含量;茶新梢玉米素ZT含量与茶园保温措施密切相关,喷施混合外源激素对新梢ZT含量无明显影响;新梢内源激素平衡GA3/ABA、ZT/IAA比值与茶芽萌发存在密切关系;喷施外源激素能提高茶芽各类内源激素,明显催促进茶芽萌发.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油菜素内酯(BR)、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3)对茶树物候期、内源激素含量、百芽重、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生长剂后,茶树物候期提前1~4d;春茶新梢各内源激素与ABA的比值均高于对照;新梢标准芽比例、百芽重以及茶叶各组分含量以CTK效果最好,其中CTK处理下,酚氨比最低,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及相互比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种主要激素在不同生根率品种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插穗刚脱离母体时,IAA和ABA含量大幅度下降,而ZR略有下降;在愈伤组织形成及根原基孕育期IAA,ZR含量迅速增加,而ABA降低并保持较低浓度;生根后IAA,ZR下降而ABA迅速增加恢复至正常生长水平.在生根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IAA和ABA.离体时不同生根率品种间插穗IAA/ABA值与其插穗生根率成正相关,可以作为插穗生根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及相互比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种主要激素在不同生根率品种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插穗刚脱离母体时,IAA和ABA含量大幅度下降,而ZR略有下降;在愈伤组织形成及根原基孕育期IAA,ZR含量迅速增加,而ABA降低并保持较低浓度;生根后IAA,ZR下降而ABA迅速增加恢复至正常生长水平。在生根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IAA和ABA。离体时不同生根率品种间插穗IAA/ABA值与其插穗生根率成正相关。可以作为插穗生根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淹水胁迫过程中澳洲茶树的生理响应机制,对其淹水胁迫下内源激素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淹水胁迫前期,ZR,GA3,IAA和ABA这4种内源激素含量都呈小幅波动,而胁迫中、后期,ZR,GA3,IAA这3种促进植株生长的激素整体呈升高趋势,ABA则呈下降趋势,(ZR+GA3+IAA)/ABA的值也逐渐升高。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深入了解澳洲茶树在淹水条件下的激素应答机制,为种植生产中的合理用水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葡萄新梢生长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黑比诺、赤霞珠两个酿酒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葡萄新梢生长过程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3种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葡萄新梢的生长过程中,黑比诺和赤霞珠新梢中内源激素GA3、IAA、ABA的含量变化趋势大致相似。GA3、IAA的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GA3的变化趋势较为平缓,而IAA的含量在7月下旬迅速上升后又迅速下降;ABA的含量变化则相反,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平缓趋势。黑比诺新梢中这3种激素含量变化的转折点比赤霞珠早1~2周;两个品种中(GA3+IAA)/ABA的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哈瑞太慈’和‘费尔杜德’两个树莓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果实与休眠芽在生长过程中生长素、赤霉素和脱落酸三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以及对两个品种间作出比较,并分析三种内源激素比值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树莓果实生长成熟过程中,费尔杜德和哈瑞太慈两个品种果实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GA3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规律,IAA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规律,ABA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规律。GA3/ABA和GA3/IAA比值变化趋势一致,皆为"先上升后下降",费尔杜德果实GA3/ABA比值在红熟期后略有上升。IAA/ABA比值变化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果实中三种激素互相相关性不显著。GA3含量在白果期达到最高,IAA含量在着红期最高,ABA含量在成熟期最高。从树莓休眠芽生长至休眠芽休眠解除后萌发,两个品种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为:GA3含量变化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后上升"规律,IAA与GA3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而ABA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GA3/ABA比值呈现"上升—下降—上升"变化趋势,IAA/ABA比值变化与GA3/ABA相同。GA3和IAA含量呈正相关,两者间比值无明显变化。GA3和IAA含量最大值出现在休眠芽饱满时期,而ABA含量最大值出现在休眠初期。  相似文献   

8.
茶树内源激素IAA和AB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HPLC检测法研究了茶树芽叶甲醇浸提时间与芽叶的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被浸提出的产额关系.结果表明:提取8小时,IAA达最大产额,随后逐渐下降,提取13和23小时分别下降到最大产额的95.24%和64.36%,ABA在前13小时提取过程中,提取速度较快,以后变慢,提取13小时的产额为提取23小时的92.82%;IAA、ABA标样的添加回收率测定分别为93.79%和97.19%.  相似文献   

9.
新梢内源激素变化对设施葡萄花芽孕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花芽分化进程中葡萄新梢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明确激素对设施促早栽培葡萄花芽孕育的影响,为解决设施葡萄促早栽培中“隔年结果”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贝达嫁接的‘京蜜’(V.vinifera cv. Jingmi,耐弱光品种,在日光温室促早栽培条件下不需采取任何措施即可连年丰产)与‘夏黑’(V. vinifera-V. labrusca cv. Summer Black,非耐弱光品种,在日光温室促早栽培条件下需采取更新修剪措施方能连年丰产)为试材,进行设施促早栽培(‘京蜜’和‘夏黑’)和露地栽培(‘夏黑’)处理。采集基部第1节粗度大于0.5 cm的葡萄新梢,选取其上2-3节冬芽主芽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石蜡切片法绘制取样时期-分化比率花芽分化进程图,观察其花芽分化进程;同时借助酶联免疫法测定新梢基部2-3节枝段赤霉素(GAs)、细胞分裂素(ZRs)、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等内源激素含量和比值的变化。【结果】新梢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成花极差的设施促早栽培‘夏黑’不同,成花良好的设施促早栽培‘京蜜’和露地栽培‘夏黑’自雏梢生长点的未分化期(新梢展5-7叶)至雏梢生长点的顶分期(初花期)新梢内源ZRs含量一直呈稳定上升趋势;自雏梢生长点的半球/平顶分化盛期(花穗分离期)至始原始体分化盛期(坐果期)新梢内源ABA含量迅速增加;自雏梢生长点的未分化期(新梢展5-7叶)至始原始体分化盛期(果实膨大初期)新梢内源GAs的含量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在整个花芽分化进程中新梢内源IAA的含量较高。新梢内源激素含量比值变化:与成花极差的设施促早栽培‘夏黑’不同,成花良好的设施促早栽培‘京蜜’和露地栽培‘夏黑’于花穗分离期(雏梢生长点半球/平顶期至顶分期)和果实膨大期(始原始体至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形成期的分化盛期)新梢内源ZRs/GAs的比值显著增加;自花穗分离期(雏梢生长点半球/平顶期至顶分期)新梢内源ZRs/IAA的比值略微上升随后(半球/平顶期到花序二级轴分化盛期)保持平稳,且维持在较低水平;果实膨大后期(始原始体出现盛期至花序二级轴开始形成)新梢内源的ABA/GAs比值显著增加;果实膨大期(始原始体至花序主轴及各小穗原基形成期的分化盛期)之后新梢内源的ABA/IAA比值保持稳定,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果实膨大期(始原始体形成)之前是花芽分化调控的关键时期。果实膨大期之前新梢内源GAs含量缺乏变化、初花期前ZRs含量和花穗分离期至坐果期ABA含量迅速下降、花芽分化进程中新梢内源IAA含量低可能是设施葡萄不能形成良好花芽的重要原因。激素间通过特定时期的平衡互作调控设施葡萄的花芽分化。花穗分离期之后新梢保持较低且稳定的内源ZRs/IAA比值利于成花,花穗分离期和果实膨大期新梢内源ZRs/GAs比值的显著上升、果实膨大期之后较高的ABA/GAs比值和较低且稳定的ABA/IAA比值促进了始原始体及花序主轴发育和二级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以耐旱性不同的浙农113、福鼎白毫、云旗和紫笋等4个茶树品种的2年生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强度水分胁迫下茶树叶片含水量、内源激素和Pro含量的消长。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茶树叶片含水量浙农113>福鼎白毫>云旗>紫笋;叶片内源IAA、ABA和Pro迅速积累,ZT含量下降,ABA含量的变化与IAA含量呈线性正相关;IAA含量变化与叶片含水量呈线性负相关;Pro含量的变化与叶片含水量呈线性负相关,与ABA含量呈线性正相关,轻度干旱条件下Pro的增加与抗旱性有关。耐旱型茶树具有相对较高的ABA/ZT比值和水分利用率,两者可作为耐旱型茶树的育种指标。  相似文献   

11.
An HPLC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ntents and variation of IAA, GA3, ABA and ZT at five stages around the tea shoot germinating in spring. The contents of GA3 and ABA had a top value during the winter and decreased with the growth of tea shoots, while the contents of IAA and ZT had a low value during the winter and increased quickly at the beginning of shoot growth, but soon afterwards increased slowly or decreesed a little. The ratio of hormone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rowth of tea plant.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ratlos of GA3 to ABA and IAA to ABA were at low values during the winter and went up with the shoot germinating. When the activity of roots was weak, the ratio of ZT to IAA had a top value, but went down gradually with lmmriant activity of roots. The ratio d GA3 to ZT had a certain relativity with the shoot germinating, which was at a top value during the winter but went down suddenly at the begin-ning of shoot gerrminating.  相似文献   

12.
白桦插穗生根的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白桦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变化 ,以及生根促进剂等处理对内源激素和营养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生根过程中IAA、ABA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明显 ,可用IAA/ABA的比值作为衡量白桦插穗生根能力的指标。生根促进剂在根原基孕育期间能显著增加IAA和ZR含量 ,减少ABA和GA4的含量。IAA/ABA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母树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不同年龄母树插穗的生根能力与总氮关系不密切 ,而主要决定于可溶性糖水平。无性系间IAA/ABA存在明显差异。插穗留 1片叶时生根率高 ,其插穗的IAA/ABA、可溶性糖及C/N均高  相似文献   

13.
白桦插穗生根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了白桦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变化,以及生根促进剂等处理对内源激素和营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根过程中IAA、ABA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明显,可用IAA/ABA的比值作为衡量白桦插穗生根能力的指标。生根促进剂在根原基孕育期间能显著增加IAA和ZR含量,减少ABA和GA4的含量。IAA/ABA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母树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年龄母树插穗的生根能力与总氮关系不密切,而主要决定于可溶性糖水平。无性系间IAA/ABA存在明显差异。插穗留1片叶时生根率高,其插穗的IAA/ABA、可溶性糖及C/N均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厚竹Phyllostachys edulis ‘Pachyloen’在孕笋成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探索内源激素对厚竹孕笋成竹的调控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潜伏芽(鞭芽)、笋芽、冬笋、春笋和新竹中的吲哚-3-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质量分数,并分析差异性。结果表明:厚竹中IAA和ABA质量分数显著高于GA3和ZR。笋芽膨大期同种内源激素及内源激素总量在潜伏芽、笋芽和冬笋之间差异不显著。竹笋快速生长期,春笋笋箨中的IAA和ZR显著高于潜伏芽,IAA,ABA和ZR显著高于笋肉,笋肉中ABA显著低于潜伏芽。新竹长成后,竹枝和竹叶中内源激素质量分数表现为ABA > IAA > ZR > GA3,而竹秆和蔸根中则为IAA > ABA > ZR > GA3。孕笋成竹过程中,不同内源激素及其比值的动态变化不同,其中孕笋过程中IAA,ABA和GA3,ZR/IAA,ZR/GA3和GA3/IAA变化显著,成竹过程中IAA,ABA,ZR/ABA,ZR/IAA,GA3/IAA和ZR/GA3变化显著。内源激素的种类、质量分数及相互间的协调或拮抗作用对厚竹的孕笋成竹具有重要的促进或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干旱是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制约作物生长和限制农业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的最主要因素,探明植物抗旱机理,将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重要保障。本试验旨在分析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中(根、叶鞘、叶片)脱落酸(ABA)和吲哚乙酸(IAA)的定位及含量,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为干旱地区作物栽培的激素调控、干旱条件下小麦的化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冬小麦品种鲁麦21号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自然干旱法,以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根、叶鞘、叶片)中内源激素ABA和IAA的定位,并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icELISA)进行内源ABA和IAA含量分析。通过比较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的化学信号强度和icELISA检测的内源ABA和IAA含量,验证本试验结果的有效性。【结果】称重法控制水分持续干旱4周后,对照组(CK)小麦植株直立生长,叶片健康呈绿色,长势良好。干旱处理组(ND)小麦植株矮小,叶片面积减小,有不同程度的萎蔫和发黄现象。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根、叶鞘、叶片中的ABA免疫组织荧光信号均强于对照,其中叶片强弱差异最显著,叶鞘次之,各器官中保卫细胞和维管的强弱对比最为明显;IAA免疫荧光信号强度也高于对照,但相比ABA不明显;用icELISA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的信号强度和icELISA检测的内源激素含量表明,上述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与icELISA的测定结果相一致,其中,根中的ABA含量为61.51 ng•g-1 FW,是对照的2.82倍(21.8 ng•g-1 FW);叶鞘中ABA含量增加幅度较大,为175.35 ng•g-1 FW,是对照的3.65倍(48.02 ng•g-1 FW);叶片中ABA含量增幅最大(512.12 ng•g-1 FW),为对照的10.16倍(50.42 ng•g-1 FW)。显著性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与正常供水小麦幼苗根、叶鞘、叶片中ABA含量差异均呈极显著(P<0.01)。用icELISA对IAA进行检测,正常供水时,小麦幼苗根、叶鞘、叶片中的IAA含量分别为72.81、274.46 和195.75 ng•g-1 FW。水分胁迫条件下,IAA含量增加但幅度不大,分别为123.56、400.48 和417.30 ng•g-1 FW。叶片中IAA上升的幅度稍大为对照的2.13倍,根、叶鞘中的IAA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70和1.46倍。显著性分析(t检验法)显示,在干旱胁迫与正常供水条件下小麦幼苗根中IA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叶片和叶鞘中IAA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根、叶鞘、叶片中ABA和IAA含量均增加,ABA含量增加幅度较大,IAA较ABA含量增加幅度较小。二者之间协调的总趋势是向着气孔关闭,促进根系生长,减缓茎叶生长速率的方向发展,可有效的避免缺水伤害。  相似文献   

16.
模拟酸雨和铝添加对茶树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种子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模拟酸雨和铝添加对茶树生物量、抗氧化酶及一些抗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铝和适度的酸雨有利于茶树生物量的积累,较高的铝和较高酸度酸雨不利于茶树生物量的积累.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茶树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先增加后下降.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加,SOD、POD、CAT和APX总体上增加,在较低浓度铝处理下,酸雨加剧SOD、POD、CAT和APX的增加,存较高铝浓度(30 mg/L)处理下,酸雨加剧SOD、POD、CAT和APX的下降.10 mg/L铝浓度处理茶树叶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O2-)和丙二醛(MDA)含量与无铝处理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其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增加.酸雨强度对茶树叶片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没有明显影响.酸雨加剧铝引起茶树叶片O2-产生速率和MDA积累的增加.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茶树叶片脯氨酸含量增加.而酸雨单独作用对脯氨酸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酸雨加剧铝对茶树叶片脯氨酸积累的增加.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茶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下降.pH 3.0的酸雨明显提高茶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茶树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一些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增强对酸雨和低浓度铝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高浓度的铝(30 mg/L)损伤茶树抗氧化系统,减少一些抗性物质的合成,影响其生长,而酸雨加剧高铝对茶树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茶园土壤化学成分与茶苗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茶园土壤的化学分析和盆栽,研究了土壤化学成分与茶树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活性铝、铁、锌含量低是导致部分茶园换种改植茶苗成活率低和生长发育不良的原因。茶园土壤活性铝和锌含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茶园土壤活性铝含量为:行间土低于蓬心土,表层土低于下层土。这种差异是由于茶树对铝的生物积聚作用和施肥所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对茶树生长发育有积极作用;土壤有机质、活性铝和速效磷含量高,有利于植株分枝和向高度发展;在速效NH_4-N含量高的土壤中植茶,主茎较粗。文中还对部分老茶园的换种改植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等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总氮、茶多酚等生化成分含量及相互比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糖是主要的生根促进物质,茶多酚是主要的生根抑制物质,总氮含量与生根关系不大。不同生根率品种间糖/氮比值、糖/酚比值与其插穗生根率成正相关。插穗糖/酚比值与内源激素IAA/ABA比值一起,可以作为判断茶树插穗生根能力的主要指标[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