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学文  李苗 《北京农业》2011,(29):48-49
<正>今天,由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陈立云教授课题组和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的课题—"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种子生产新技术",通过了省科技厅主持的、袁隆平院士任主任的专家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这标志杂交水稻两系不育系种子生产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据专家透露,该技术每年至少可为国家节约533.3公顷种子繁殖田,直接  相似文献   

2.
采用"开放与闭锁"相结合的不完全群体继代选育方法,并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培育中国瘦肉猪新品系。经过五个世代的选育,初步育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效、抗逆的中国瘦肉猪新品系SⅡ1系。新品系初产母猪产仔数10.63头/窝、产活仔数9.41头/窝、经产母猪产仔数11.50头/窝、产活仔数10.72头/窝,肥育期日增重810.90 g、料肉比2.58∶1、瘦肉率71.03%,达100 kg体重日龄为159.05 d,该结果全面达到或超过了育种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配套杂交利用,新品系展现出了良好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率,优化的"杜×长大"、"杜×大湖"三元配套系商品猪的料肉比分别为2.69∶1和2.81∶1,达100 kg体重日龄分别为162 d和167 d,瘦肉率分别为68.98%和67.13%,表现出了良好的生产性能。累计推广各类种猪3.2万多头,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是提高水稻产量最有效的技术。比较三系两系不育系遗传、选育,恢复系选育以及杂交水稻组合选育,对于正确认识三系两系杂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三系两系不育系遗传和选育、三系两系恢复系选育、三系两系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展,并比较了中国水稻数据中心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产量差异。笔者认为三系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不同,但两系三系杂交水稻不存在优劣之分。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包括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机理、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材料创新与育种技术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进一步研究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机理;加强三系两系亲本改良,聚合更多的优良基因,有更强的配合力;采用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分子育种,提高三系两系亲本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4.
《湖北农业科学》2011,(14):2885
品种来源: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天丰A"与恢复系"华占"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  相似文献   

5.
以日系家蚕品种"湘晖"和"872"为亲本进行杂交,从 F2代分别向茧丝量高(A)、中(B)、低(C)3个方向进行定向选择.经过F2~F6共5代的同蛾区交配和选择,获得了茧丝量性状有显著差异的A,B,C共3个家系.以中系蚕品种芙蓉、菁松及其杂交后代为参照群体,对3个杂交分离系进行AFLP分析,获得了617个AFLP分子标记.结果显示:选择到F4代时,A,B,C各杂交分离系的AFLP分子标记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到F6代时,A,B,C各杂交分离系间的分子标记差异十分显著且稳定.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也显示有很强的规律性,所有个体均按家系有规律地聚在一起.从分子水平证明家蚕同蛾区杂交后代系统选择到F6代即可获得遗传性稳定的不同杂交分离系.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新选核不育系(材料)的配组优势,探讨两系杂交籼稻亲本和组合的选育,选用3个籼型两系核不育系(材料)SE21s、SE126、SE152,3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珍汕97A、龙特浦A、福伊A,与IR29478等6个籼型恢复系(材料)作6×6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抽穗期、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8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以及F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当代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的基本实践内涵。在执政实践中,不断陶冶情系于民的意识,对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玉米黄改系材料遗传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改系材料444的71.33%与亲本黄早四相一致,而6.29%与亲本农大178相一致,可以认为材料444为亲本黄早四的导入系材料。在黄改系444的导入片段中引物umc1003(bin2.05)、umc1017(bin2.05)和phi027(bin9.03)均是与子粒淀粉含量、糯质性、酶性等特点有关的基因。phi295450(bin4.01),phi092(4.08),phi031(bin6.04),phi032(bin9.04)是黄改系导入片段的"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9.
王家全 《农业与技术》2005,25(5):199-200
本文阐述了把传统点火系改装为电子点火系的方法,掌握正确的改装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制定辣椒三系雄性不育系选育技术规程,为辣椒高产优质栽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11个三系不育系水稻、2个典型籼稻、2个典型粳稻和3个普通野生稻叶绿体DNA的ORF100,ORF29-TrnCGCA,rps16基因内含子和TrnTUGU-TrnLUAA转录间区4个片段进行扩增,并对后两个片段测序.研究结果表明,三系不育系水稻叶绿体DNA的ORF100和ORF29-TrnCGCA两片段的长度均与典型的籼稻一致,即供试的11个三系不育系水稻都为籼型叶绿体.11个三系不育系材料中有10个材料在测序的rps16基因内含子TrnTUGU-TrnLUAA转录间区的序列完全一致,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与其他10种不育系水稻在rps16片段上有一个单碱基和一个6碱基片段的差异.由此说明,与供试的典型籼稻、典型粳稻和普通野生稻相比,三系不育系细胞质的多态性水平非常低.  相似文献   

12.
《湖北农业科学》2011,(13):2758
品种来源:荆州农业科学院和荆州市农科贸开发总公司用不育系"荆1A"与恢复系"荆恢6510"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鄂审稻2011005。  相似文献   

13.
《湖北农业科学》2011,(15):3135
品种来源: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和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用不育系"深97A"与恢复系"R9152"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两系法杂交小麦,是当前我国作物育种的一项高新技术,是提高小麦单产的最佳途径。 所谓“两系”就是一系两用,只有不育系(兼保持系)和恢复系,不育系和保持系为同一材料。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的转换受隐性主基因控制,该立基因的表达又受外界温光条件的控制。在不育系敏感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外界日均温度连续3d低于14℃时,则不育系表现为全不育,用于杂交种的制种;高于18℃,则恢复正常可育,用于不育系的繁殖;二者之间为育性转换期。敏感期因光照变化极小,故在自然条件下对育性的表达作用不显……  相似文献   

15.
《湖北农业科学》2011,(16):3309
品种来源:荆州农业科学院和荆州农科贸开发总公司用"金23A"作母本,"荆1B([珍汕97B/9149]F4//金23B///中9B)"作父本,经连续回交选育而成的水稻三系不育系。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1013。  相似文献   

16.
《湖北农业科学》2011,(14):2867
品种来源: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用不育系"荣丰A"与恢复系"淦恢3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一季晚稻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豫农白猪Ⅰ系、Ⅱ系相关育种资料进行系统统计分析和比较 ,豫农白猪Ⅱ系在繁殖性能、世代的生长发育性能、杂交后代商品猪生长发育性能及胴体测量指标等方面均明显高于豫农白猪Ⅰ系。在肉品质方面 ,豫农白猪Ⅰ系、Ⅱ系均在正常范围内 ,其杂交后代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利用籼型两系不育系SE21S与糯性光身两系不育材料双光S杂交,经系谱选择至F4,选用不育性好、米质优的株系S426与香型优质保持系粤丰B杂交,通过中高海拔低温生态压力条件下进行两系不育系的育性鉴定和筛选,经系谱选择育成香型软米两系不育系明香10S,并配制出香型软米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明香1027。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课题组多年来从事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阐述有关的技术路线,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进行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应重视和加强的研究目标与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平头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直筒型大白菜雄性不育系"两用系"为不育源,采用连续回交转育性状的同时测交鉴定基因型的方法,向平头型大白菜小孢子DH系S50中转育雄性不育基因,育成了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植物学性状与S50相近的平头型大白菜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