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芦荟属通称芦荟,原产于地中海和非洲,为独尾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据考证的野生芦荟品种有300多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等地。我国主要种植库拉索芦荟、中华芦荟、木立芦荟和好望角芦荟。芦荟具有肉厚多汁的特点,含丰富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蒽醌类、糖类、氨基酸、有机酸、纤维素、活  相似文献   

2.
百合科芦荟属植物库拉索芦荟作为可饲用天然植物,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疫病、提高成活率、改善繁殖性能等作用。芦荟代谢产物类型主要为多糖、蒽醌和色原酮,其主要功能成分为芦荟多糖、芦荟苷、芦荟大黄素、芦荟苦素。芦荟主要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文章综述了芦荟主要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芦荟在动物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观测海南岛芦荟属翠叶芦荟和海南大叶芦荟的开花、吐粉、泌蜜规律,并对其花粉、蜂花粉的化学成分作较深入的分析,为芦荟花粉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芦荟蒽醌对妊娠后期母猪繁殖性能、粪便水分含量及其仔猪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16头胎次及体况相近的妊娠后期母猪(约78 d),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基础日粮+0.3 g/kg芦荟蒽醌,C组饲喂基础日粮+0.6 g/kg芦荟蒽醌,D组饲喂基础日粮+1.2 g/kg芦荟蒽醌。结果显示:母猪日粮中添加0.3、0.6及1.2 g/kg的芦荟蒽醌对总产仔数、初生活仔数和断奶仔猪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母猪日粮中添加0.3、0.6及1.2 g/kg的芦荟蒽醌对母猪粪便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母猪日粮中添加0.6和1.2 g/kg的芦荟蒽醌时,其产仔猪断奶时血清总胆固醇显著升高(P0.05),母猪日粮中添加0.3、0.6及1.2 g/kg的芦荟蒽醌对其产仔猪断奶血清其他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等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日粮中添加3个水平的芦荟蒽醌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理状态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朱砂七是蓼科蓼属植物毛脉蓼的干燥块根,为"太白七药"之一.朱砂七所含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蒽醌类、二苯乙烯类、鞣质、多糖等,蒽醌类为其主要成分之一.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已经证实朱砂七总蒽醌在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等方面作用显著,因其副作用低,而具有很好的开发及应用前景.论文简要概述朱砂七总蒽醌的化学组成、提取方法及相关...  相似文献   

6.
芦荟是古老的天然传统中药材,其安全、有效、易被使用,现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芦荟为百合科多年生长绿多肉质草本植物,其主要成分有蒽醌类综合体、糖类、氨基酸、微量元素、有机酸、酶、皂角苷、木质素和植物荷尔蒙等;其主要功效是调节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并有致泻和防止便秘、消炎和抑菌、降血压和降血糖的作用。介绍了芦荟的成分、生理功能及其主要功效。  相似文献   

7.
芦荟也称油葱、龙角、狼牙掌,是百合科芦荟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芦荟多糖(AP)是芦荟的主要药用成分,也是芦荟叶凝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为β-(1-4)乙酰化甘露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及护肤保健等重要的作用。另外芦荟多糖还可通过影响动物后肠有益菌的增殖,提高肠道微生物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黄(RheumpalmatumL)是蓼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已经有几千年的用药历史,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被广泛的用于治疗便秘和胃肠道消化不良等疾病.蒽醌是多酚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黄酚、大黄素和芦荟素等.本研究通过小鼠小肠排便作用实验,对大黄提取物的对小鼠排便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芦荟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较厚,在民间用于解毒、治疗便秘等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芦荟是集食用、药用、美容、观赏为一身的新兴保健植物。通过临床探索和科学分析,发现芦荟含有80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十五大药理作用。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芦荟属植物中的活性成分确有杀菌、消炎、抗癌、促进伤口愈合,降血糖,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能。目前,许多国家对芦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基础研究以及它们在保健、美容、食品等领域的开发应用研究都非常活跃。美国是芦荟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芦荟热已席卷全国,芦荟化妆品、芦荟药品、芦荟…  相似文献   

10.
芦荟在国外被认为是一种有特色的保健食品。芦荟具有抗菌和增加人体对感冒抵抗能力的作用。将芦荟加工成各种菜肴,如把芦荟加到色拉中去、或用芦荟炒鸡蛋、芦荟炒墨鱼、芦荟炖排骨等,品尝起来别有风味。用芦荟加工做成的酱菜吃起来又脆又嫩,无任何异味。上海农学院植科系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室,从美国芦荟中新选出的上农大叶芦荟是特别适于作为蔬菜和加工食用的芦荟新品种。近年来,芦荟研究工作者试图将芦荟应用在食品加工工业方面,主要产品有芦荟饮料、芦荟糕点和芦荟糖果三大类型。在饮料方面,芦荟可用于含醇饮料和碳酸饮料。芦荟的含…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经典试管反应法结合滤纸法,对太白蓼化学成分进行系统预试验.太白蓼中含有糖、多糖及其甙类(皂甙,强心甙),酚类和鞣质,黄酮类,香豆素与萜类内酯化合物及蒽醌类.不含有蛋白质、氨基酸或多肽,生物碱,挥发油和油脂,甾体及萜类和氰甙.鞣质类型为可水解鞣质.太白蓼石油醚浸提物经GC-MS分析,共鏊定出9种化合物,主要含有酸和酯,其中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含量最高,相对含量为37.648%;油酸乙酯,相对含量为24.943%.  相似文献   

12.
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和专项预试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草场的蒙古虫实地上部分全草进行了化学成分预试验.结果表明,蒙古虫实中含有生物碱、糖、甙类、氨基酸及多肽、皂甙、鞣质、有机酸、黄酮、挥发油、蒽醌;可能含有甾体和三萜类物质、强心甙、香豆素或萜类内脂、酚类物质;不含氰甙和脂肪族硝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苜蓿皂甙的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苜蓿Medicago sativa作为高产、廉价、优质的蛋白质饲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苜蓿中含有皂甙、叶蛋白、黄酮类、多糖、天然色素、膳食纤维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苜蓿皂甙是苜蓿生物活性的物质之一,具有降低胆固醇、调节脂质代谢、增强机体免疫、抗氧化等功能,对畜禽的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对苜蓿皂甙的结构、理化特性、生物学功能以及苜蓿皂甙提取工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论述了近几年来苜蓿皂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最后探讨分析了苜蓿皂甙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桑叶含粗蛋白质、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等营养组分及黄酮类等多种活性成分,是理想的动物蛋白质资源。研究发现,在猪生产中,添加15%桑叶可能会影响育肥猪的生长,但添加适量的桑叶(6%左右)可延缓宰后肌肉pH降低,增强肌肉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桑叶可提高肌肉脂肪沉积,对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有影响,并改善肉的风味。在家禽生产中,添加桑叶能降低鸡肉的pH,且可通过改变肌肉脂肪酸组成改善肉品质。此外,桑叶的活性成分已被证实能提高细胞或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具有降血脂、血糖及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本文简述了桑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猪、肉鸡、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其作为蛋白质资源进一步应用于畜禽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牡丹籽油是以牡丹籽为原料,经过不同提取工艺制成金黄色的油。目前研究发现,牡丹籽油主要成分为脂肪酸、不皂化物以及微量元素。此外,牡丹籽油还具有抗氧化、保肝、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种功效。通过系统查阅牡丹籽油的相关文献,对牡丹籽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为牡丹籽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首份全球抗菌素耐药报告显示全世界面临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2021年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方案》(2021-2025),从国家层面实施综合治理策略和措施,鼓励替代抗菌药物的研制和创新。大黄素甲醚、大黄酸作为植物蒽醌类有效成分,具有抗微生物、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但对其抗菌、抗病毒、抗炎症相关的作用机制和产业化工艺缺少详细报道。本文对国内外已经发表的专利文献、期刊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其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机制及其生产工艺,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C3和C4 植物在日粮中的含量对牛肉品质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大豆粕、小麦麸、小麦、棉籽饼、苜蓿干草作为C3植物试验材料,选用黄贮玉米秸、玉米酒精糟、玉米作为C4 植物试验材料,选用36头西门塔尔杂种公牛作为试验动物开展了肥育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C4 植物含量对肥育牛增重、牛肉的脂肪酸、氨基酸(其中甘氨酸不确定除外)、水分含量以及牛肉的剪切力、蒸煮损失率、滴水损失率、大理石花纹评分和眼肌面积均没有显著的影响。日粮中C3 植物含量对肥育牛增重、牛肉的脂肪酸(其中十七烷酸不确定除外)、氨基酸(其中丝氨酸和苏氨酸不确定除外)、水分含量以及牛肉的剪切力、蒸煮损失率、大理石花纹评分和眼肌面积也均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冷季型草坪草的耐冷机制,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秋季草地早熟禾叶片脂肪酸进行测定,并与盛夏时作对比。利用NIST97.L质谱库共检索出27种脂肪酸,以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的饱和脂肪酸有13种,约占总数的17%;以亚麻酸、亚油酸和棕榈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有14种,约占83%。此外,肉豆蔻酸、棕榈酸、油酸等12种脂肪酸始终存在,占98.2%~99.2%,是质膜的主要组分。随气温降低,脂肪酸种类和含量都发生了改变。盛夏有反丁烯二酸和十四炔酸,而入秋后出现了苯甲酸、月桂酸、癸酸等12种脂肪酸,但含量甚微;此外,二烯脂肪酸下降,三烯脂肪酸增加。研究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叶片质膜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强的耐冷性;为了抵御秋季冷凉气温,其脂肪酸不饱和度进一步增加更是提高了对冷害的抗性。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用6个对黄化型菱缩病不同抗性的桑品种为材料、调查不同品种的枝、叶外部形态、结构特征、化学成分与桑菱纹叶蝉虫口密度的相关性以及接种菱纹叶蝉后的发病率,以探讨不同抗病性桑品种对菱纹叶蝉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高抗品种育2号、湘456枝条木栓化程度高,叶背沿叶脉表皮毛密厚、叶片总糖含量低、虫口密度小,媒介昆虫接种发病率低;感病品种湖桑32号、湘7920枝条木质疏松,叶背沿叶脉表皮毛稀疏,叶片总糖含量  相似文献   

20.
家蚕蛹虫草的化学成份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分析表明 :家蚕蛹虫草含有虫草酸、虫草素、腺嘌呤、尿嘧啶、β 谷甾醇、麦角甾醇、生物碱和多种游离基酸 ,其化学成份的种类与冬虫夏草基本类似 ,但虫草素、腺嘌呤的含量是冬虫夏草的 3倍。氨基酸分析表明 :家蚕蛹虫草子实体中氨基酸含量高于蛹体部分 ,特别是Glu、Lys ,而Gly则明显低于蛹体部分。比较家蚕蛹虫草与蛹虫草菌粉的化学成份可知 :炽灼残渣、重金属、总氮量和腺嘌呤的含量家蚕蛹虫草高于蛹虫草菌粉 ;总糖、腺苷、甘露醇的含量低于蛹虫草菌粉。稳定性试验表明 :3个月内家蚕蛹虫草的功效成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