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水肥耦合技术模式助推柴达木枸杞产业提质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作为我国典型的干旱区,其生态问题历来受到高度关注。枸杞产业是目前该区域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在防治沙化和水土保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生态作用。水肥耦合技术模式针对柴达木盆地水资源有效化利用、节水技术与施肥技术脱节、肥料利用效率低下、忽视土壤水分养分基础条件、对枸杞生长发育特性缺乏了解、灌溉施肥设备生产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在调查分析柴达木盆地30000hm~2枸杞园土壤条件的基础上,依据枸杞生长特点及养分吸收特性,研制10余种枸杞现蕾期、花果期、幼龄期不同阶段枸杞水溶性滴灌肥配方;结合创新集成的滴灌施肥设施,集成了枸杞水肥耦合技术模式,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了枸杞产业节水、节肥、水肥高效耦合和环境友好、高产优质的目标,为青海省柴达木枸杞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土壤性质是决定枸杞产量与品质的最重要因素,从土壤肥力因素入手,讨论了盐碱地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养分对枸杞产量、品质的影响,综述了其影响宁夏枸杞产量和品质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这一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对宁夏盐碱地改良及枸杞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山坡地开沟节水滴灌种植技术是开沟集雨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节水技术,文章从枸杞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栽植等方面综述了干旱带坡地枸杞滴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原州区盐碱地无公害枸杞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枸杞南移"工程的启动,在原州区清水河流域的三营、头营、彭堡三个镇新建枸杞生产示范基地200万hm2,在枸杞生产中,如何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盐碱地标准化栽培技术、无公害化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无公害枸杞标准化生产。并通过示范与推广,带动全区枸杞生产达到无公害枸杞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从而打造我区枸杞果品品牌。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国内枸杞品种选育、新型高效种植技术和产品开发利用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沿海滩涂盐碱地开发需求和相关技术研究进展,探讨江苏省沿海滩涂盐碱地引进和应用枸杞的技术构想,明确当前应以枸杞耐盐品种引选、菜用枸杞芽苗高效种植技术、枸杞苗木扩繁和栽培管理技术为重点研究内容,为菜用和观赏枸杞在江苏省沿海滩涂盐碱地的应用提供技术性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智能化水平,节约水资源,减少施肥用工,降低枸杞园土壤盐碱化程度,本文基于组态技术设计枸杞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中宁大地生态公司枸杞基地,实时采集展示枸杞生育期信息和环境因子数据,判断枸杞需肥情况,按需施肥,实现枸杞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该系统运行稳定,界面清晰友好,易于操作,可有效地实现节水灌溉和精准施肥,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盐碱区种植枸杞上施用河北硅谷土壤培肥改良产品,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枸杞产量进行测定,探索硅谷土壤培肥改良产品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最佳效果施用量,为盐碱区域选择优良的肥料种类及施肥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枸杞土壤肥力与合理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枸杞是宁夏传统的道地药材之一.近年来,在枸杞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普遍,但在适宜种植的土壤条件和合理施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目前,宁夏地区枸杞施肥量大、施肥技术不合理的现象较普遍,基于此,综述了枸杞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枸杞生长的土壤条件和高产优质施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国植棉新技术,包括棉花优良品种和种子、轻简育苗移栽、机械化采收技术,棉田节水灌溉、盐碱地植棉、简化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棉花长势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和服务取得的效果。此外,就品种种植和化学调控两方面进行了国内外比较研究,并对简化栽培需求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尤其是内陆干旱农业灌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近几年来白城市在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多个层面进行试验研究和探讨,并就白城市利用电场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土壤效果、增强盐碱地改良能力及节水灌排等方面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解析宁夏枸杞响应NaCl胁迫的ABA代谢分子调控机制,检测NaCl胁迫下宁夏枸杞叶片脱落酸(ABA)含量变化,并利用RNA-seq和qRT-PCR技术研究NaCl胁迫下ABA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宁夏枸杞叶片中ABA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得到21个ABA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从100 mmol/L、200 mmol/L、300 mmol/L NaCl处理下的宁夏枸杞叶片中检测到ABA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17、11、9个,qRT-PCR检测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宁夏枸杞通过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调控ABA代谢和信号通路,从而参与调控其响应NaCl胁迫。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发育时期宁夏拘杞叶片、果柄、果实中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枸杞叶片、果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的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宁夏枸杞叶片以积累蔗糖为主,果糖的含量与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均旱显著正相关;果实以积累已糖(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葡萄糖和果糖的含最与AI和N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酶无相关性,说明AI和NI在宁夏枸杞果实的糖代谢中起着主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旨在探索枸杞根腐病发生地根际土壤生防细菌资源,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枸杞根腐致病菌,对其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柯赫氏法则验证;再利用平板对峙法,以分离出的病原菌为靶标,筛选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主要栽培枸杞林中分离鉴定出4种致病菌,分别为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木贼镰刀菌(F.equiseti);经筛选,有8株生防细菌对4种病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效果,其中,抑菌效果最好的是QH-588菌株,其抑制率在36.09%~51.79%;经形态学和16S rDNA/Gyr B基因分析鉴定,其中1株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5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2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在国内首次报道了三线镰刀菌为枸杞根腐病病原菌,筛选出的生防细菌在室内对枸杞根腐病的4种病原均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可作为防治青海省枸杞根腐病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4.
枸杞胚细胞悬浮培养系统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宁夏农科院选育的新品种宁杞 1号 3年生树为试材 ,对影响枸杞胚细胞悬浮培养及其再生系统建立的培养基与激素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人工授粉后 18d的幼果 ,剖取成熟胚作为外植体 ,选择 MS+6 BA1.0 mg/ L+IBA0 .5 m g/ L 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 ,经单细胞悬浮培养建立了稳定的细胞系 ;MS+6 BA0 .2mg/ L 培养基较为适宜枸杞胚状体萌发成苗 ,该再生苗转移到 MS+NAA0 .2 mg/ L 生根培养基上 ,诱导生根并获得完整植株 ;共移栽成活 14株 ,成活率达 38.8%。  相似文献   

15.
We studied gas-exchange, chlorophyll pigments, lipid peroxidation, antioxidant enzymes, and biomass partitioning responses in seedlings of four wolfberry species (Lycium chinense Mill. var. potaninii (Pojark.) A. M. Lu, Lycium chinense Mill., Lycium barbarum L., and Lycium yunnanense Kuang & A. M. Lu) under four water supply regimes. In all four species, drought affected seedlings in terms of chlorophyll content, net photosynthesis rate (Pn), transpiration rate (E), and lipid peroxidation. Drought also increased some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such as peroxidase (POD), catalase (CAT),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ascorbate peroxidase (APX). Significant changes in dry biomass partitioning also occurred in response to water stress. In particular, dry biomass of leaves and frui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L. chinense Mill. and L. barbarum L. possessed greater drought tolerance and exhibited superior antioxidant processing ability and other related physiological traits compared to the other two species. L. chinense Mill. was the most tolerant to all levels of drought. In contrast, L. yunnanense Kuang & A. M. Lu was more affected by water supply and had the lowest resistance to drought stress. These findings would provide some important information regarding genetic resources for future forest tree improvement in relation to drought tolerance.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产区宁夏枸杞果实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青海、新疆3个产区的宁夏枸杞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外在品质(百粒质量、果形指数)和内在品质(多糖、甜菜碱、胡萝卜素)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的宁夏枸杞品质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71%。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海产区宁杞5号、1号和宁夏产区宁杞7号果实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以宁夏惠北、园林场、舟塔3个产区的‘宁杞一号’枸杞为试材,对3个产区枸杞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惠北、园林场和舟塔3个产区枸杞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总糖质量浓度、可滴定酸质量浓度、维生素C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总黄酮质量分数和总酚质量分数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枸杞中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和总黄酮质量分数以舟塔的最高,分别为19.91%、1.23g/kg和1.09g/kg;可滴定酸质量浓度、维生素C质量分数、总酚质量分数以惠北的最高,分别为5.49g/L、0.29g/kg和3.29g/kg。园林场枸杞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浓度、维生素C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总黄酮质量分数均低于惠北和舟塔,但总糖质量浓度高于另外两个产区,为68.50g/L。由此可见同一品种枸杞在不同产地其品质存在明显差异,舟塔产区枸杞品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郑国琦  杨爱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23-1923,1931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黄河引水量逐年降低和宁夏枸杞在宁夏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结合宁夏枸杞抗旱抗盐生理基础和当前先进的作物节水灌溉原理和方法,提出开展控制性交替灌溉节水栽培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改变当前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紧张、农业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低的现状以及加速宁夏枸杞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Biolog方法研究吡虫啉对枸杞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3 000倍稀释液在施用后1d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影响显著;在施用后3d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仍然十分明显,施用后5d开始减弱;即使极低浓度30 000倍稀释液的吡虫啉对枸杞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仍然会产生影响。施用吡虫啉后不同时间对枸杞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大小为:施用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施用吡虫啉后物种数量呈现增加趋势,个体数减少,Simpson指数无变化,Shannon指数、均匀度和Brillouin降低,未施药土壤和30 000倍稀释液处理的土壤McIntosh指数相同,3 000倍稀释液处理的McIntosh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20.
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反映植物对水分变化的响应,依托宁夏中宁红柳沟产区小盐池滩枸杞基地开展的灌溉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条件对枸杞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表明:不同的灌水条件对枸杞的叶绿素变化影响较为显著,枸杞叶绿色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其与灌水量的大小没有线性关系;在枸杞果实成熟期,叶绿素含量增大,在休眠期及落叶期叶绿素含量减少;不同灌水处理下初始荧光Fo先上升后下降,最大荧光产量Fm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实现增产,但灌水量超过384.23 m/667 m2时,产量与灌水量不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