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燕麦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萘乙酸(NAA)营养液对燕麦胚根长、胚芽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培养液对燕麦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即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其中0.001mg/LNAA对胚根的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0.01mg/LNAA对胚芽长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0.0001mg/LNAA对发芽率有促进作用:0.1~10mg/LNAA对燕麦的胚根长、胚芽长和发芽率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9个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种子的质量,筛选优质黄芪种子,为黄芪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对9份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种子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净度分析、水分、发芽率的测定。结果:所收集的9份种子杂质较少,平均净度均可达到90%以上;以甘肃岷县的黄芪种子含水量最高,为10.54%,甘肃张掖的种子水分含量最低;包头市固阳县和渭源县会川镇两个产地的种子硬实程度较低,自然发芽率可达65.3%以上。结论:用98%浓硫酸处理可明显提高黄芪种子发芽率,种子质量的差异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印度燕麦种子由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黄文秀提供。研究表明,印度燕麦(Avena Sativa L.)产草量可达每公顷27.68吨,适口性好,适宜我省中低海拨地区种植,可作为我省优质饲料作物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4.
研究燕麦和小黑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不同浓度盐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燕麦和小黑麦的种子发芽率、芽长和根长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而且盐胁迫对小黑麦发芽率的影响大于对燕麦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当盐浓度为0.0%、0.2%、0.4%、0.6%、0.8%、1.0%、1.2%、1.6%和2.0%时,燕麦种子发芽率分别为76%、81%、73%、79%、71%、69%、53%、38%和26%,小黑麦种子发芽率分别为85%、79%、51%、47%、33%、29%、1%、0%和0%。通过回归分析,燕麦种子发芽率和根长忍受极限盐浓度分别为3.13%和1.62%,小黑麦种子发芽率和根长忍受极限盐浓度分别为1.82%和1.59%。此值对盐碱地筛选燕麦和小黑麦品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牦牛粪便对燕麦(Avena sativa)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牦牛粪便干物质的浸提液和含有牦牛粪便干物质的沙培基质,分别对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牦牛粪便干物质浸提液能够促进燕麦种子发芽,当牦牛粪便干物质的量与纯化水的体积比为1∶80时,燕麦种子的发芽率达到最大,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不同沙培基质对燕麦幼苗高度、地上(下)生物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细沙与放牧牦牛粪便干物质的量之比为210∶40时,燕麦幼苗高度、地上(下)生物量达到最大,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一定范围内牦牛粪便对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所种质资源常温库贮存的2003—2008年的青引1号燕麦种子,进行培养皿垫滤纸、育苗钵土埋和育苗钵砂埋发芽试验,在第3d测定发芽势、第9d测定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综合各项指标不同措施处理发芽率应优先选择育苗钵砂埋法;且常温条件下青引1号燕麦种子最适宜贮存的年限为2—3年。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君丝特土壤微生物菌种和碧护、戊唑醇拌种剂拌种对饲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在室内熟化土壤上撒播不同比例君丝特土壤微生物菌种和用碧护、戊唑醇拌种剂拌种的燕麦、箭筈豌豆,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胚芽长、胚根长、地上部干重。结果表明,使用君丝特微生物菌种和碧护、戊唑醇拌种剂拌种对饲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适量使用能够有效提升燕麦、箭筈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当燕麦、箭筈豌豆、碧护、戊唑醇拌种剂比例为1 600∶960∶1∶1时,燕麦、箭筈豌豆种子地上部分的生物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源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引发对老化燕麦(Avena sativa)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以人工老化后的燕麦种子为试验材料,经不同浓度(0、0.01、0.10、0.50、1.00、10.00μmol/L)的BR溶液引发0(CK)、1、6、12、18、24 h,分析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和幼苗活力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外源BR浓度、引发时间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老化燕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幼苗活力指数均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BR浓度为0.01μmol/L引发24 h时,老化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均最高,平均发芽时间最短;在BR浓度为10.00μmol/L时,1~24 h老化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活力指数均低于其他浓度,而平均发芽时间显著(P<0.05)高于其他浓度。[结论]低浓度外源BR引发能够提高老化燕麦种子活力水平,而高浓度则降低其活力水平。该试验条件下,浓度为0.01μmol/L的油菜素内酯引发24 h是缓解燕麦种子老化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研究贮藏对不同燕麦种子活力的影响,以贮藏1年为基准,采用培养皿发芽试验探究贮藏5年对7份燕麦种子材料萌发特性的影响。试验分别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和活力指数,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供试燕麦种子进行耐贮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贮藏对不同品种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影响不一致,但均严重影响燕麦种子的根长和活力指数;5个耐贮藏指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对活力指数和其他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相对发芽势与相对发芽指数相关性最大,达到0.997;经主成分分析,魅力种子最耐贮藏,主成分值为2.3671。  相似文献   

10.
抗坏血酸引发对NaCl胁迫燕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燕麦种子为材料,通过对燕麦种子进行不同浓度(0、0.5、1.0、1.5和2.0 mmol·L-1)的抗坏血酸(AsA)引发,然后在浓度为0、50、100和200 mmol·L-1的NaCl胁迫下发芽,并分析其发芽率(Gp)、发芽指数(Gi)及平均发芽时间(MGT)的变化,以探讨外源AsA引发对盐胁迫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种子Gp、Gi和MGT在NaCl胁迫下显著(P<0.05)降低。随AsA浓度增加,燕麦种子Gp在浓度为100和200 mmol·L-1的NaCl胁迫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Gi呈下降趋势,其MGT则呈增大趋势,而且不同AsA和NaCl浓度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燕麦种子Gp、Gi和MGT影响极显著(P<0.01)。NaCl胁迫降低了燕麦种子的活力水平,而外源AsA引发可提高NaCl胁迫下燕麦种子的活力,该作用与AsA和NaCl的浓度具有密切关系。试验中1.0 mmol·L-1的AsA引发对100和200 mmol·L-1的NaCl胁迫效果最好。然而,外源AsA引发会延长燕麦种子在NaCl胁迫下的萌发时间。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不同渗透势的Na Cl和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盐胁迫和干旱,研究了不同干旱和盐胁迫对黑麦和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与水分胁迫的加剧,黑麦和燕麦种子的发芽率下降,发芽时间推迟,胚根与胚芽的生长减缓。渗透势为0 MPa时,燕麦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高于黑麦;在-0.3~-1.8 MPa的Na Cl和PEG渗透胁迫下,黑麦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高于燕麦。当Na Cl渗透势下降至-1.2 MPa时,燕麦的萌发受到抑制,下降至-1.5 MPa时,黑麦的萌发受到抑制。当PEG渗透势下降至-1.2 MPa时,黑麦和燕麦的萌发均已受到严重抑制。通过种子萌发期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根重和芽重,应用隶属函数法对黑麦和燕麦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和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黑麦的耐盐性、抗旱性均强于燕麦。  相似文献   

12.
对采自甘肃省通渭县华家岭镇、并在甘肃农业大学牧草实训基地种子室分别贮藏了0年(收获当年)、1年、2年、4年和8年。供试白燕2号、坝莜14号、坝莜9号3个燕麦品种进行了发芽试验,研究了其萌发特性、膜透性以及幼苗生长状况,以明确燕麦种子活力随贮藏年限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燕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芽长和根长均随贮藏年限的增加而显著下降,种子浸提液电导率则明显上升,膜透性增大。试验当年收获的燕麦种子含水量普遍高于贮藏后的,但均显著低于安全含水量。不同燕麦品种随贮藏年限的延长其种子活力变化不尽相同。白燕2号和坝莜14号种子在贮藏4年仍有90%发芽率,活力指数在66;而坝莜9号发芽率只有60%,活力指数降为48.45。贮藏8年后燕麦种子发芽率低于40%,丧失种用价值。3个品种中,坝莜9号耐贮性最差,安全贮藏期只有2年。  相似文献   

13.
1燕麦饲草生产概况兴海县牧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冷季漫长,牧草生长期短。为解决牧区冬春季节牲畜缺草问题,该县在牧区逐年扩大燕麦饲草生产面积。1998年全县种植燕麦面积达2687.60hm2,占全县草地面积的0.27%。全县8个乡均种植燕麦,仅河卡和大河坝乡种植面积达1381.90hm2,占全县燕麦种植面积的51.42%(表1)。全县各地燕麦播种时间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种量225kg/hm2,有39.98%的面积(县打贮草站、河卡乡、唐乃亥乡)采用机播,并施用二铰(含N18%,P2O546%),施用量37.5kg/hm2,县打贮草站施用二铵112.5kg/hm2,尿…  相似文献   

14.
提高坚尼草种子发芽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南京气候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时期采种、采种后种子处理及播前种子处理对坚尼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收获期温度对坚尼草种子发芽率有影响,在南京8月下旬收种子发芽率最好;和其他收获箕遥种子发芽率具显著差异。(2)处子收获后温室高温温干燥以及低温慢速干楮阴提高种了发芽率的作用,高温干燥以处理20天为宜。(3)种子去颖壳后能显著提高发芽率,人工和浓硫酸处理的结果一致。(4)赤霉素处理提高种子  相似文献   

15.
方青慧  刘欢  赵桂琴  文铜  王婷  孙守江  许铭 《草地学报》2019,27(4):1052-1059
本研究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cid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A-PAGE)方法,测定1~5年自然老化及高温高湿人工老化的皮燕麦(Avena sativa L.)和莜麦(Avena nuda L.)种子的遗传完整性,旨在比较2种燕麦种质在不同老化方式下的遗传完整性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皮燕麦和莜麦种子醇溶蛋白含量和种子发芽率下降,A-PAGE检测到的电泳条带逐渐模糊,数量减少。A-PAGE可检测老化燕麦种子遗传完整性变化,遗传分析共检测到41个等位基因位点,多态性位点占90.244%;皮燕麦和莜麦种质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342~0.996之间。与自然老化相比,人工老化处理群体的各遗传参数下降程度高,老化后燕麦种子遗传多样性降低,遗传完整性被破坏。不同种质之间,莜麦‘白燕2号’在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下的劣变速度和程度均高于皮燕麦‘陇燕3号’。燕麦种子的适宜贮藏年限不宜超过5年。  相似文献   

16.
叶文兴  孔令琪 《草地学报》2023,(6):1714-1719
为探索氧传感技术在燕麦(Avena sativa L.)种子活力测定中的应用,分别将不同含水量(4%,10%,16%和28%)燕麦种子进行室温及低温贮藏6—18个月以及45oC,48 h控制劣变处理,通过对燕麦种子的发芽率以及氧传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燕麦种子可维持相对较高活力的贮藏条件为:4%和10%含水量室温贮藏短于6个月,低温贮藏少于18个月;16%和22%含水量低温贮藏短于6个月。发芽率与非低氧胁迫条件下的理论萌发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氧气消耗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萌发启动时间呈负相关,但相关关系不显著;非低氧胁迫条件下的理论萌发时间是测定不同处理燕麦种子活力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17.
西宁地区不同燕麦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1989-1991年在青海省西宁地区进行了燕麦品种生产性能的筛选和比较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6次重复。结果表明新筛选出的青永久101,青永久108,青永久343,青永久233和青永久012等5个品种的产草量和产籽量均高于目前已普遍推广的优良品种青永久444,但其生育期均较青永久444长。建议在我省东部农业区有计划地组织繁殖这些优良品种的种子,逐步向全省各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提高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发芽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罗富成  蒋德芸  唐忠华 《草业科学》2001,18(1):25-26,29
在昆明气候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发芽床及不同处理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溶液浸种,是提高该优良牧草之种子发芽率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沙培法可作为室内测定非洲狗尾草种子发芽率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外源油菜素内酯引发对劣变种子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燕麦(Avena sativa)种子为材料,人工老化后经不同浓度(0,0.01,0.10,0.50,1.00,10.00μmol·L-1)的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 BR)溶液引发0(CK),1,6,12,18和24 h,分析了其发芽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 GR)活性及丙二醛(Maloddialdehyde, MD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0.01~0.50μmol·L-1)的BR可提高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增加其SOD,CAT,APX和GR活性,降低其MDA含量;而BR浓度为10.00μmol·L-1时(除引发18 h外),其发芽率、CAT、APX和GR活性均低于CK,增加MDA含量。浓度为0.01μmol...  相似文献   

20.
1989—1991年在西宁进行了燕麦品种筛选和比较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6次重复。结果表明新筛选出的青永久101、青永久108、青永久343、青永久233和青永久012等5个品种,其产草量和产籽量均高于目前已普遍推广的优良品种青永久444,但其生育期均较青永久444长。建议在我省东部农业区有计划地组织繁殖这些优良品种的种子,逐步向全省各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