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氯化钙、ABA和蔗糖预处理对解除休眠水曲柳种子低温脱水萌发的影响,并探索在不同预处理条件下脱水过程中种子内部的生理变化,为揭示种子脱水耐性调控的生理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10~(-2),10~(-3),10~(-4),10~(-5) mol·L~(-1))的氯化钙溶液、不同浓度(10-3,10-4,10-5,10-6mol·L~(-1))的ABA溶液或不同质量浓度(1,10,50,100 g·L~(-1))的蔗糖溶液浸泡种子24 h,以蒸馏水浸泡种子24 h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种子在低温(5℃)条件下干燥脱水后的萌发能力,确定几种预处理措施对种子低温脱水萌发的影响。再依据上述试验结果,分别选择出提高种子萌发能力最有效的处理浓度:氯化钙10-3mol·L~(-1)、ABA 10-6mol·L~(-1)、蔗糖100 g·L~(-1),以经上述溶液预处理24 h后低温脱水的种子为材料,以蒸馏水浸泡24 h后低温脱水种子为对照,进行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种子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测定,分析不同预处理措施对种子细胞膜透性、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和贮藏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10-3mol·L~(-1)氯化钙或10-6mol·L~(-1)ABA预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在低温(5℃)下脱水后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缩短发芽时间;100 g·L~(-1)的蔗糖预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在低温(5℃)下脱水后的发芽率,但在提高发芽指数和缩短发芽时间上并没有明显效果。10-3mol·L~(-1)氯化钙预处理的种子,胚中SOD活性在低温脱水后显著提高,种子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降低;10-6mol·L~(-1)ABA预处理的种子,低温脱水后胚中POD活性明显提高,种子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降低;100 g·L~(-1)蔗糖预处理的种子,低温脱水后胚中SOD和POD活性均显著提高,种子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降低。氯化钙、ABA或蔗糖预处理,显著降低了种子胚和胚乳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提高了胚中可溶性糖的含量。【结论】适宜浓度的氯化钙(10-3mol·L~(-1))、ABA(10-6mol·L~(-1))和蔗糖(100 g·L~(-1))预处理(尤其是氯化钙或ABA预处理)能够提高水曲柳种子低温脱水后的萌发能力。氯化钙、ABA和蔗糖预处理,会显著提高低温脱水条件下种子胚中的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更好地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降低细胞的离子外渗和MDA含量。但不同预处理种子胚中的抗氧化酶活性表现不同,氯化钙预处理提高胚中SOD活性的作用更明显,ABA预处理提高胚中POD活性的作用更明显,而蔗糖预处理则同时提高胚中的SOD和POD活性。氯化钙、ABA和蔗糖预处理后低温脱水过程中种子胚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种子低温条件下脱水保护功能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脱水条件对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干燥脱水后萌发的影响,并探索在不同条件下脱水过程中种子内部的生理变化,为解除休眠水曲柳种子的再干燥贮藏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以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设计,比较种子在7种温度(5,10,15,20,25,30,35℃)条件下干燥脱水后的萌发能力,再设计双因素试验,分析脱水温度(常温20℃和低温5℃)、脱水速率(快速和慢速)及其交互作用对干燥脱水后种子萌发的影响,并测定不同脱水条件下种子中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以确定种子细胞膜透性、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和贮藏物质代谢对不同脱水处理的响应。【结果】经不同温度脱水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现随脱水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种子发芽时间则呈现出随脱水温度上升而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常温(20℃)脱水种子的发芽能力最强,高温(35℃)或者低温(5℃)脱水种子发芽能力较弱。与常温脱水相比,低温脱水种子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胚中POD和CAT酶活性显著降低,种子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与慢速脱水相比,快速脱水种子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胚中SOD和POD酶活性显著降低,种子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结论】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最适的干燥脱水温度是20℃,高温(35℃)或者低温(5℃)脱水会导致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发芽时间延长。低温(5℃)或快速脱水后种子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种子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胚中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从而引起种子萌发能力下降。胚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对低温和快速脱水反应不同,POD和CAT对低温脱水更敏感,而SOD则对快速脱水更敏感,SOD、POD和CAT 3种酶必须协同作用才能够维持活性氧自由基处于对细胞无害的较低水平。种子低温或快速脱水过程中脱水保护功能下降主要与蛋白质的变化有关,与可溶性糖和淀粉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重金属Zn、 Pb、 Cu、 Cd胁迫对工业大麻种子萌发率、胚根伸长、胚芽生长以及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4种重金属胁迫下,低浓度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高浓度会抑制种子萌发和胚根的生长。4种重金属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依次为Cu2+和Cd2+>Zn2+>Pb2+,其中Zn2+和Pb2+在1000 mg/L浓度时,萌发率仍然达到80%以上;对胚根长、胚芽长和总生物量的毒害或影响作用依次为 Cu2+>Cd2+>Zn2+>Pb2+。结果表明,工业大麻种子萌发过程对Pb2+和Zn2+具有较高的抗性,抗性大小依次为Pb2+>Zn2+>Cd2+>Cu2+。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薄皮木种子的萌发特性,以探索促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在GA3的浓度分别为0、100、500、1 000μmol/L,温度依次为10、15、20、25、30℃,光照强度分别为0.0、24.9、35.5、67.3μmol/(m2·s)的条件下,就不同浓度的GA3和不同温度与光照条件对薄皮木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以浓度为500μmol/L的GA3进行预处理,在温度为20℃的培养条件下,薄皮木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值;而光照强度对薄皮木种子的萌发并无显著影响,说明薄皮木为喜低温型种子。  相似文献   

5.
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行了濒危植物连香树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探讨不同光照条件(12 h,1 500 lux和黑暗)、不同温度(15℃、20℃、25℃和30℃)、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5 mg.L-1、1 mg.L-1、2 mg.L-1、4 mg.L-1)浸泡连香树种子不同时间(2 h、4 h6、h、8 h)、50℃温水预处理15 min以及不同储藏条件对连香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5℃是连香树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在光照条件下连香树种子的发芽势高,光照可以促进连香树种子发芽迅速、整齐;经过赤霉素处理的干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比没经过其处理的干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高,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提高;湿藏有助于连香树种子萌发;50℃温水预处理15 min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种子并对其进行自然干燥处理,以含水量、发芽率和ABA含量变化为指标,研究了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在自然发育和干燥过程中的脱水耐性变化.结果表明,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虽经历了成熟脱水,但种子仍不耐脱水;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随发育进程而逐渐增加,但随自然脱水进程而逐渐降低;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最大脱水耐性分别出现在花后100 d和120 d;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两树种种子的ABA(脱落酸)含量均较低;拧筋槭种子中ABA含量在脱水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而色木槭种子中ABA含量在脱水过程中虽有升高但变化不显著.推测ABA含量低可能为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不耐脱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对喜马拉雅长叶松种子进行24小时GA3和H2O2浸泡预处理和15d的2-3℃低温预处理后,研究了在20℃,25℃和30℃萌发条件下,21个不同种源的喜马拉雅长叶松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H2O2(1%v/v)和GA3(10mg/L)浸泡预处理,种子萌发率分别是82.39%和78.19%,而未经预处理的种子平均萌发率为70.79%。GA3和H2O2浸泡预处理分别使种子萌发时间缩短了8d和10d。在超过21天的20℃萌发条件下,湿冷处理提高了种子萌发率和缩短了萌发时间 而在25℃和30℃萌发条件下,总的萌发率未受到影响。喜马拉雅长叶松种子因缺少休眠而表现出很好的萌发,但是因为越来越多的造林项目需要大量的种子,播种预处理有利于提高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有助于满足种子需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种子并对其进行自然干燥处理,以含水量、发芽率和ABA含量变化为指标,研究了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在自然发育和干燥过程中的脱水耐性变化。结果表明,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虽经历了成熟脱水,但种子仍不耐脱水;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随发育进程而逐渐增加,但随自然脱水进程而逐渐降低;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最大脱水耐性分别出现在花后100d和120d;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两树种种子的ABA(脱落酸)含量均较低;拧筋槭种子中ABA含量在脱水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而色木槭种子中ABA含量在脱水过程中虽有升高但变化不显著。推测ABA含量低可能为色木槭和拧筋槭种子不耐脱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桢楠种子萌发过程中丙二醛和氧自由基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桢楠(phoebe zhennan)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丙二醛(MDA)和氧自由基(ROS)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了测定,以了解这些生理指标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SOD活性在种子发芽过程中呈上升趋势,当发芽完全后出现下降,之后趋于平缓;MDA和ROS的含量变化则相反,从种子吸胀开始到开始发芽,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而在后期有上升趋势,并趋于平缓,这说明在桢楠种子荫发过程中SOD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降低膜脂氧化程度,促进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0.
PEG处理对连香树种子萌发与芽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连香树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PEG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质量浓度(140~301 g·L-1)的PEG预处理连香树种子,能促进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增加渗透凋节物质如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提高保护性酶SOD,POD和CAT的活性,降低MDA含量,修复膜系统损伤,提高其抗旱性.在干旱胁迫下,伴随PEG质量浓度的增加,连香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脯氨酸和MDA含量升高,保护性酶SOD和CAT的活性升高及POD活性下降.连香树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PEG质量浓度≥95 g·L-1对种子萌发、芽苗胚轴和胚根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