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氮、磷、钾、钙、镁五要素五水平的H·11648麻盆栽试验,论述施肥量、叶片养分含量、叶片产量之间的关系。阐明施肥可以提高产量,但不是愈多愈好。在一定的叶片养分含量范围内,产量随着养分含量提高而提高,超过范围外,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剑麻营养诊断指导施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分析了剑麻叶片养分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单位面积剑麻纤维产量与叶片养分含量的回归关系;制定了包括采样、养分指标和施肥西方等的剑麻丰产田营养诊断指导施肥技术体系。采用该技术,东方红农业公司不但降低了肥料投入,而且增产剑麻24.25%。  相似文献   

3.
龙舌兰麻类是龙舌兰科(Agaveceae)所属植物的统称。龙舌兰麻是生产硬质纤维的叶纤维作物。硬质纤维生产主要靠收割龙舌兰麻叶片来提取纤维。割叶片的多少及叶片的长短、宽窄都直接影响纤维产量的高低。龙舌兰麻周期产叶片的多少因品种不同而有区别。育种工作者赖以提高品种的产叶量和叶片纤维的抽出量来获得较多的纤维产量。我国从五十年代开始研究龙舌兰麻,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麻疯树成熟叶片N、P2O5、K2O、Ca、Mg、Fe、Mn、Cu、Zn、B共10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和相关性,为麻疯树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长势一致的麻疯树进行每株0、0.2、0.4、0.6kg的复合肥施肥处理,在每月的中下旬取植株成熟叶片,测定其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麻疯树叶片营养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K2O>N>Ca> Mg>P2O5>Mn>Fe>Zn>B>Cu.不同施肥处理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有一定影响,其中N、K2O、Ca、Mn、Fe、Zn、B元素含量受施肥影响比较大,而P2O5、Mg、Cu受影响比较小.麻疯树的株高、总新梢生长量、地茎粗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果枝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果枝率最高的是施肥0.4 kg/株处理.[结论]施肥能促进麻疯树的生长,0.4 kg/株/年(15-15-15复合肥)时最利于麻疯树果枝的形成.麻疯树叶片的营养元素受施肥的影响,养分元素间有协同和拮抗作用,生产上要根据麻疯树的营养需求规律和需肥特性进行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分析不同种植规格(密度)对 H.11648麻叶片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疏植的处理4(215株/亩)生长效应表现较好,年平均增叶最多,叶片较长较宽,单株产量高(本文每处理为10株产量)。但疏植处理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比较差。合理密植的处理2(300株/亩)其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都很好。  相似文献   

6.
施肥对麻疯树生长、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7年种植的麻疯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该林分所在的林地进行施肥试验,设置了15个施肥处理和1个不施肥为对照,运用施肥前后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单株产量和土壤养分变化讨论了施肥对麻疯树生长、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麻疯树树高、地径生长、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处理12、处理13和处理14与对照相比,树高分别增加...  相似文献   

7.
麻地膜降解对土壤性质和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麻地膜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以及麻地膜降解后对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分别在春、夏、冬3个季节条件下观测RC麻地膜、JC麻地膜和塑料地膜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JC麻地膜分别设2层(JC2)、4层(JC4)、8层(JC8)、12层(JC12)、16层(JC16)、塑料地膜4层(P4)、8层(P8)、12层(P12)共9个处理,另设未使用地膜作对照(CK),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麻地膜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对土壤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麻地膜在土壤中能充分降解,温度升高可加速其降解;麻地膜降解可降低土壤容重和增加孔隙度,改善土壤三相比例,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培肥土壤。麻地膜埋入明显促进红麻根系生长,改善根冠比,提高了植株的养分积累量;红麻的日生长量、株高、茎粗、皮厚以及干物质量均高于对照,红麻干皮产量均明显高于CK,并且有随着麻地膜埋入量的增加而提高之势。塑料地膜的埋入则恶化了土壤生态环境,影响了红麻生长发育而造成减产。因此,麻地膜的埋入能够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同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橡胶树养分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乔林  李胜  罗微  林清火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86-2588
通过将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土壤、叶片营养诊断技术结合,在充分考虑橡胶园供肥特性、胶园产量水平、目标产量和橡胶树叶片营养、化肥利用率和肥料特性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以海南省龙江农场为例,基于GIS软件MapInfo,建立精准变量施肥的田间土壤养分和叶片养分信息数据库,进行橡胶树营养诊断分析,提供施肥决策支持,并指导变量施肥作业。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作物高产水平是建立作物叶片营养诊断指标的前提。探讨组分营养诊断法(Compositional Nutrient Diagnosis,CND)在计算荔枝、龙眼高产水平时存在的问题,明确该法是否适用于荔枝、龙眼叶片营养诊断。【方法】2016—2019年在华南荔枝、龙眼主产区分别采集荔枝、龙眼末次梢老熟期和果实膨大期共511、262份叶片样本,准确记录每株采样树的果实产量,测定叶片大中微量养分含量。按照CND法原理,拟合荔枝和龙眼叶片养分含量累积方差比例函数-产量模型,分析模型中出现异常值对模型的影响,并比较剔除异常值前后养分拐点值的变化以及不同高产临界值选定原则对高产群体的影响。【结果】荔枝、龙眼不同生育期部分产量模型存在异常值。剔除这些异常值对产量模型和养分拐点值影响显著,且影响缺乏规律性。不论根据什么原则确定高产临界值,均存在高产群体样本量少、占比太低以及与实际产量水平差距太大等问题。不同年份相同生育期和相同年份不同生育期计算获得的高产临界值差异大、稳定性差。此外,无论对异常值的处理,还是高产临界值的选择,均存在较强的主观性。【结论】在荔枝、龙眼上应用CND法划分高产群体存...  相似文献   

10.
针对H·11648麻采用珠芽苗作为种植材料有提早开花趋势以及鲜叶产量不如吸芽苗高的问题,布置了H·11648麻不同种植材料的比较试验。探讨H·11648麻不同种植材料对早花、鲜叶产量、干纤维产量是否有影响。试验证明H·11648麻无论采用珠芽苗、吸芽苗或钻心繁殖苗作种植材料对开花以及产量性状都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栗钙土田间最大持水量的10%、25%、40%、55%、70%、85%、100%)对蕨麻生物量和基株经济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与蕨麻的总生物量、总根数呈Yield Density曲线变化;与蕨麻的地下干重呈Logistic曲线变化;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左右总生物量、经济产量达到最高;在一定土壤湿度范围,蕨麻总生物量与膨大根重呈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垫江牡丹不同生长期营养特性。[方法]采用大田调查和室内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垫江牡丹不同生长期植株产量、养分含量、吸收量和土壤有效养分的状况。[结果]1~4年生牡丹生物量、叶片重、嫩茎重和丹皮重(产量)与生长年份呈极好的二次回归关系,叶片12种营养元素平均含量和吸收量均以CaNKMgSPFeMnZnCu,这与嫩茎养分平均含量和吸收量的大小序列一致。而丹皮的平均营养元素含量和吸收量为NCaKMgPSFeZnCuMn,与叶片和嫩茎有所不同,同时又不同于叶柄的序列CaKNMgSPFeMnZnCu。牡丹不同生长年份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其中N、S、Mn、Zn含量丰富。[结论]为牡丹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养分指数”为依据对新栽麻和成龄麻苗期、封行期进行植株养分平衡营养诊断,结果表明,各时期养分元素障碍因子对产量与品质的限制程度依次为:(1)苗期:新栽麻B》Fe》Cu》S,成龄麻N》B》P》Fe》Cu》S;(2)封行期:基础肥力较好的土壤上新栽麻Mg,B》Zn》K》Ca,成龄麻:Mg,B》Zn》N,P》K》Ca;基础肥力较差的土壤上新栽麻与成龄麻:Mg,B》Zn》N,P》K》Ca》Fe.经相关分析及产量、品质双频寻优提出了苎麻高产优质平衡施肥优化方案,其实施结果:新栽麻增产9.51%,增支7.86%;成龄麻增产21.5%,增支20.6%.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黑平380为供试菌株,苎麻(Boehmeria nivea L.)麻骨与棉子壳按比例混合,以常规配方为对照,进行秋季栽培平菇,层架出菇管理,探索麻骨代料栽培平菇的可行性,分析了各配方平菇产量、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等。结果表明,含苎麻麻骨各配方平菇的产量、子实体大小和产出投入比均优于对照,且以T2配方(苎麻麻骨、棉子壳、麸皮、石膏的含量分别为59%、19%、21%、1%)产量最高;含麻骨配方生产的平菇营养品质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含苎麻麻骨的配方基质含碳量和含氮量皆低于对照;基质含氮量与平菇生长周期指标显著正相关。该研究为平菇生产提供了新的材料来源和技术支持,满足了高产、经济、实用和安全的栽培要求,也为麻骨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旨在为阿图什葡萄配方施肥、进行果园的科学管理、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在阿图什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壤土、沙土、粘土木纳格葡萄园六块进行葡萄叶片样品采集,测定叶片中N、P、K、B、Ca、Mg 6种元素营养含量。结果表明,阿图什市葡萄叶片N、P、Ca、Mg的含量处于较丰富的状态,K含量高于适宜值范围,微量元素B含量低于适宜范围。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生长时期等因素叶片养分也会表现出差异。基本摸清了阿图什木纳格葡萄园葡萄叶片养分状况,为配方施肥,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麻疯树营养特性,为麻疯树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麻疯树FD-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设置复合肥施用量0(CK)、1.415、2.830和4.246 t/ha共4个处理,调查秋播麻疯树周年生长性状及养分积累状况。【结果】施用复合肥能明显促进麻疯树生长,但施肥量对地径和茎高生长的影响因生长阶段不同而有差异。不同处理下周年生麻疯树N、P2O5、K2O积累量分别为0.185~0.750、0.249~1.047和1.089~4.514 g/株,比例约为1.0∶1.4∶6.2;随施肥量的增加,周年生麻疯树根、茎及叶的N、P2O5、K2O积累量显著增加(P<0.05),但根、茎及叶的N、P2O5、K2O含量先增加后下降;施肥量也影响N、P2O5、K2O在麻疯树根、茎、叶的分配。【结论】施用复合肥(N∶P2O5∶K2O=18∶8∶18)4.246 t/ha有利于补充麻疯树周年生长对N、P、K的需求,并促进苗木各器官协调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麻疯树施肥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麻疯树的生长及结实情况。结果表明:麻疯树的新梢生长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果枝率则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施肥量为100 g/株时果枝率最高,达30.8%;当施肥水平处于50~200 g/株时,施肥量对麻疯树单株种子产量影响较大;施肥水平为100 g/株时,单株产量最高,达201.7 g/株,比对照增加239.6%;麻疯树种仁含油率、果实与种子质量比均与施肥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8.
芒果叶片主要养分含量及营养诊断适宜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广东省芒果产区215个叶片样本的N、P、K、Ca、Mg含量及相应产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芒果高产树与低产树的叶片N、P、K含量差异不明显,Ca、Mg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低产树养分的离散变异程度明显高于高产树,高产树叶片的N、P、K、Ca、Mg含量处于相对适宜水平,低产树的叶片养分含量对产量的直接贡献较大,高产树的叶片养分对产量的贡献很大程度上依靠养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认为芒果营养诊断值为:N 1.60%~1.88%、P 0.140%~0.180%、K 0.72%~0.98%、Ca 1.43%~2.15%、Mg 0.147%~0.280%。  相似文献   

19.
以高产优质新品种湘苧3号、湘苧4号和地方良种芦竹青为材料,对苧麻品种间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季别生态条件下,各品种功能叶的光合速率存在差异,头麻品种间差异较小,二,三麻差异较大.(2)品种间的比叶重和群体叶面积系数也有差异,其中叶面积系数与光合产物积累速率及产量呈正相关,而比叶重与光合速率和产量无相关性.(3)品种间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大,且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及产量有正相关趋势.(4)品种间功能叶对光强的适应性有一定差异,低光强时,湘苧3号的光合速率比芦竹青稍高,高光强时这种差异较大.功能叶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和相对湿度,品种间差异不明显,但在同一温、湿度条件下,湘苧3号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芦竹青.  相似文献   

20.
植物根外营养的特点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植物地上部分也可以吸收营养物质,这个过程称为根外营养。地上部分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主要是叶片,所以也称为叶片营养。植物根外营养对弥补根系吸收不足、提高植物抗逆性、增加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一、植物根外营养的原理营养元素进入叶片的数量与叶片的内外因素有关。嫩叶吸收营养元素比成长叶迅速而且量大,叶片背面比表面吸收养分多,双子叶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