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旱育秧及抛秧水稻二化螟发生的规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3a来,水稻旱育秧、抛栽等轻型栽培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为广大农户所认可.全县常年水稻面积3.0×104hm2左右,其中旱育秧占50%以上,抛秧也达20%.通过努力,我们总结出了在轻型栽培条件下二化螟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睢宁县地处东经118°,北纬33°附近。二化螟常年发生两代,越冬代残虫量1995年至2004年为198.8~2859.4头/667h,平均791.8头,我县水稻栽培面积历年都在270hh左右,秧田面积40hh左右,致使大量的卵集中产于秧田,一代二化螟在秧田大发生。常年第一代成虫于5月下旬出现高峰,防治适期在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螟虫,又名水稻钻心虫,是水稻的重要害虫,发生较为普遍的是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在豫南地区最为常见是二化螟和三化螟。二化螟第1代为主害代,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始见,5月上中旬盛发,因越冬场所的不同,羽化很不整齐,可一直持续到6月上旬。第1代幼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害早栽早发的春稻,造成大量枯心、枯鞘,减产显著。二化螟2代幼虫在7月下旬发生,为害比较分  相似文献   

4.
临海市有3种水稻栽培制度, 分别为沿海稻区的稻菜轮作制度、中部平原稻区的单双季混栽制度、丘陵稻区的单季稻主栽制度, 针对这3种水稻栽培制度, 分别设立病虫监测区, 开展二化螟发生为害规律研究, 分析螟蛾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结果表明, 水稻不同栽培制度的二化螟为害发生程度为单双季混栽制度>稻菜轮作制度>单季稻为主栽制度, 造成二化螟发生为害加重的主要原因是种群自身和栽培制度。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二化螟,是黑龙江省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常年发生面积超过200万亩,约占我省水田面积的3%,减产约在2成左右,现就水稻二化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阐述如下,供参考。1二化螟形态特征1.1成虫:水稻二化螟是螟蛾科昆虫的1种,俗名钻心虫﹐蛀心虫﹐蛀秆虫等。成虫翅展雄约20毫米﹐雌25~28毫米。头部淡灰褐色﹐额白色至烟色﹐圆形﹐顶端尖。胸部和翅  相似文献   

6.
<正> 防治水稻二化螟需预测越冬代二化螟成虫盛发期,再根据当地的温度湿度和卵的历期推算卵的孵化盛期、第一代幼虫的钻蛀盛期,在孵化盛期或孵化盛期后3~6天内,消灭第一代幼虫及部分越冬代成虫和卵,把二化螟消灭在钻蛀之前。我们于1989~1991年大量剥茬,观察越冬代二化螟的发育进度,积累了些资料,现根据0厘米地温、相对湿度,用多元回归分析法,预测越冬代水稻二化螟成虫的发生期。1 方法和资料1989~1991年我们都选同一块地,定时(每隔2~5天)大量剥茬,观察二化螟的发育进度(资料整理见表1,气象资料见表2)。  相似文献   

7.
根据系统观测区不同年份中稻种植面积及第三代二化螟成虫发生量、幼虫发生量,比较纯双季稻年份和中、晚稻混栽年份第三代二化螟的成虫高峰的差异,分析了第三代二化螟发生量与中稻面积的相关性,揭示出第三代二化螟大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压减中稻面积、适时防治及选用高效药剂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1991~2006年二化螟测报资料分析,单双混栽区二化螟种群演变规律为越冬代、三代蛾量大幅上升,而一、二代蛾量则大幅下降,即一、四代发生为害加重,二、三代发生为害趋轻,其种群结构消长呈谷形曲线,全年二化螟虫发生为害与二、三代螟虫种群发生量密切相关,明确越冬基数上升、越冬成活率提高、受虫比变化幅度大、生育期与发生期吻合度改变、高秆品种推广是形成单双混栽区水稻二化螟种群结构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江苏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新规律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近 2年江苏省水稻生产上发生的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 ,病害的传播介体灰飞虱在苏北地区一年可发生 5代 ,其中第 1代成虫和第 2代若虫为主要传毒世代。病害在田间先后出现 4个显症高峰 ,其中第 2和第 3发病高峰是主要危害高峰 ,发病株数占田间总病株数的 90 %以上。随着水稻栽培模式和品种布局的变化 ,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目前该病害在田间的一般发病规律为 :早播田重于迟播田 ;水秧田重于旱秧田 ;常规移栽田重于小苗抛栽田 ;秧池重于大田 ;沿海滩涂重于内地 ;孤立秧池重于连片秧池 ;晚粳重于其他品种 ;周围杂草丛生的稻田病害发生加重 ;冬季小麦面积大的地区病害发生重。据初步分析 ,水稻落谷期和移栽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决定性因素 ,其他因子都通过影响水稻落谷时间和移栽时间而起作用。锐劲特等药剂防治灰飞虱有较好效果 ,在重病区种植抗耐该病的水稻品种也是较好的防治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在酱用番茄上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棉铃虫发生规律及习性 1.发生规律与习性 焉耆地区棉铃虫一年发生3代,以第2代危害最重,第3代次之.全年发生过程以二十二团为便.越冬蛹于4月未至5月初.当5厘米地温达到12.6~14.2℃时开始羽化.5月中旬达盛期.羽化期较长.5月底至6月初.第1代卵进入孵化盛期,幼虫期在6月上中旬,但发生量较少,寄主分散,主要为害春小麦、春玉米及食用西红柿等.第1代成虫于6月20日前后形成蛾峰,第2代卵孵化高峰在7月上旬,幼虫主要为害酱用番茄,且发生早,寄主集中,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第3代卵孵化高峰在8月中旬,可继续为害后期酱用番茄,一般年份达不到防治指标,第3代老熟幼虫入土2~5厘米越冬,形成次年越冬蛹.  相似文献   

11.
二化螟在浙北地区茭白上1年发生3代,其中第3代为不完全世代。越冬代成虫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羽化,蛾峰次数多,且成虫盛发期持续时间长达30d左右;而第1、2代成虫的发生期分别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至9月初,蛾峰较整齐,盛发期约1 0 d左右;第3代在1 0月,以老熟幼虫在茭白的残株中越冬。第1代二化螟主要来源于茭白越冬残株,约占89.4%,第2代主要来源于水稻,第3代则因第2代的防治情况,在不同年份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二化螟成虫都趋向于在茭白上产卵,茭白田的卵块密度也明显高于水稻田。二化螟主要在茭白的茎秆内化蛹,占60.15%~82.1%,不同年份与代次之间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2.
我县于1995年进行早稻旱育秧栽培技术示范,1999年推广面积达1262万亩。水稻旱育苗(无塑盘)抛栽技术是一项轻型栽培的新技术,为探讨其高产高效的群体栽培模式,特开展本试验。  相似文献   

13.
由于生态平衡的破坏,天敌的减少,加之不合理的用药方法使二化螟已上升为我地区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由于该害虫发生世代重迭,幼虫很快钻蛀到茎秆中,给防治带来诸多不便,使防治效果不明显。加之二化螟为害主要部位是茎秆内部,使农民对该害虫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为此1991年我们以这一课题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初步掌握了二化螟发生规律和防治有效措施。一、对二化螟发生规律的探索1.预测预报方法:于5月15日在水田地上扣一纱网罩,面积5平方米,5月25日在网内插秧,同时把有蛹的稻草把插到纱网罩内,作二化螟成虫期、卵期、幼虫期观查记载。2.测报结果:在1991年的自然条件下,越冬代成虫于6月2日开始羽化,6月10日进入  相似文献   

14.
根据仪征市10多年来的调查数据和相关试验结果,分析了二化螟在单季稻区以及杂交稻、粳稻混栽情况下的发生规律,并据此探索了相对应的测报技术规范。结果表明,二化螟的为害特点是1、2代主要为害杂交稻,第3代为害粳稻,粳稻是当地3代过渡世代的桥梁田。依据全国和江苏省测报办法,明确每一代测报定性关键调查项目、方法和要求,形成了适合仪征市的二化螟测报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5.
对水稻旱育秧田和抛栽田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旱秧苗稻瘟病、恶苗病和螟害轻于同稻型的直播秧,抛栽田较手栽田纹枯病上升快、危害重。  相似文献   

16.
一、水稻螟虫(钻心虫)包括二化螟、大螟、三化螟,以二化螟为害为主。二化螟常年发生三代,以一、二代危害较重,第三代危害再生稻。我区常年防治时间一般是:一代螟虫5月上旬,二代螟虫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三代在8月初。防治适期要依据当年气候情况等综合因素而定,具体防治时间以植保部门预报为准。防治方法:①消灭越冬螟虫,压低发生基数;  相似文献   

17.
单双季稻混栽地区第三代螟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单双季稻混栽地区第三代水稻螟虫在中稻,单晚稻和连晚稻上发生特点和防治。结果表明,第三代螟虫的发生以二化螟为主,三化螟和大螟数量较少,为害状主要是虫伤株和白穗,枯孕穗极少,中稻,单晚稻的发生量和为害程度显著高于连晚稻,且中稻田最早,连晚田最迟。卵孵高峰期基本上与各稻作的破口与齐穗期相吻合,在破口至齐穗期施用20%三唑磷EC和5%锐劲特SC,防效可达88.6%-100%。二化螟幼虫的残留量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84年在二化螟和纵卷叶螟发生期间,用JAP-822(苦复剂)进行防治试验,并以常用杀虫剂杀虫脒作对比,表明效果良好。 防治一代二化螟试验 设苦复剂0.6斤,杀虫脒0.5斤和不施药(空白对照)三个处理,小区面积0.1亩,重复3次,随机排列。供试水稻原丰早,每亩秧苗带卵和栽后自然落卵约500块左右(未作人工接卵)。在枯鞘高峰期(6月15日)用长江10型喷雾器喷粗雾防治  相似文献   

19.
近10多年来,扬州市水稻栽培方式从手栽为主演变为以抛栽、机插、直播等轻简栽培方式为主,现分析了栽培方式变化给水稻病虫发生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方式多样后,前期不利于内源性螟虫、灰飞虱及水稻病毒病、纹枯病的发生,后期则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两迁害虫长期滞留为害,也有利于稻曲病等气候型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水秧人栽、旱秧人栽、旱秧抛栽和塑盘抛栽与三化螟发生为害关系的探讨,初步明确了在同期播栽的情况下,4种栽培方式对水稻全生育期的影响并不明显,分期播种、同期移栽,早播与迟播从始穗至齐穗的历期相差7~10d。三化螟侵入旱秧的侵入率、成活率低于水秧及塑盘秧,取食水秧、塑盘秧的生长发育速度快于旱秧。一块卵造成的枯心数,旱秧抛栽多于塑盘抛栽,造成的白穗数,4种栽培方式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