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油菜种植面积将呈逐年增加,但油菜收获仍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耽误农时,并且在割晒、搬运时损失大,农民迫切需要适用的油菜联合收割机。近年来,油菜联合收割技术在国外有所发展,但由于收割机价格昂贵(近120万元),推广难度大。  相似文献   

2.
一、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现状我国是世界油菜生产大国 ,常年种植面积在 690万hm2 以上 ,占世界四分之一强。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油菜种植面积还在逐步增大。长期以来 ,我国的油菜生产基本上是传统的手工作业 ,劳动强度大 ,生产成本高 ,效率低。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 ,而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易作为突破口。为此 ,各地做了不少尝试 :如近几年北方少数油菜种植地区 ,对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稍加改装来收获油菜 ,投资虽少 ,但收获损失严重 ,总损失率达15%~ 2 0 % ;苏州市对改制的新疆— 2号进行油菜收割试验 ,…  相似文献   

3.
受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强和江南地区小麦退出收购保护价的影响,上海郊区油菜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1999年底,油菜种植面积已达0.71万hm~2。但油菜生产仍靠传统手工操作,劳力投入多、劳动强度大、投入产出比低。为推动油菜生产的发展,提高油菜生产产出率,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解决油菜机械收获问题。从1997年起,市、县、乡各级农机推广部门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对上海—50悬挂式4L—2.5型联合收割机的割台、输送喂入机构、脱粒清扬机构、籽粒回收装置等进行改进,以满足种植密度较高的油菜的收获要求,经过几年的多点试验,效果还不甚理想。为此,我市引进了德国黑格160型油菜收割机,进行消化、吸收,以寻求出一条油菜收获机械化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现状我国是世界油菜生产大国,常年种植面积在690万h以上,占世界四分之一强。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油菜种植面积还在逐步增大。长期以来,我国油菜生产基本上是传统的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偏高,效率低。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为此,各地做了不少尝试:如近几年北方少数油菜种植地区,对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稍加改装来收获油菜,投资虽少,但收获损失严重,总损失率达15~20%;苏州市对改制的新疆—2号进行油菜收割试验,经测试其脱不净、夹带、清选损失率就达7.…  相似文献   

5.
1.正确选择油菜联合收割机 选择和使用油菜联合收割机应考虑收割机的性价比.宜选用兼用机型,即通过更换一些部件、装置能实现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收割的机型,这样能降低购机及使用成本,提高机械作业效益.如可以更换专用割台的履带自走式全喂入稻麦、油菜联合收割机,专用割台是在原稻麦联合收割机割台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而成的,即加长割台,降低拨禾轮转速,增大直径,增加侧边纵向切割装置.凹板、风扇及筛子等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也有所改变.另外,机械收割油菜后可将油菜秸秆粉碎,作为有机肥料直接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6.
油菜是一种成本低、用工少、经济效益高、农作物茬口好、利于改良土壤以提高土地产出率的一种农作物,但由于人工收获时劳动强度大、收获困难,因此一直难以大面积推广种植。而在现有全喂入自走轮式小麦联合收割机改装油菜籽收割装置,增加油菜籽机械收割的功能,既能提高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又能解决人工收割油菜籽劳动强度大、损失率高(油菜籽要求总损失率≤8%)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油菜催枯剂应用与机械收获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苏南三麦种植面积已大幅减少,油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近几年开始探索油菜收获的机械化,在原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上进行改进、配套和完善用以油菜收割,但总体来看,机械收获作业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这是由于油菜固有的特性决定的:(1)油菜角果成熟的不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无锡地区三麦面积锐减,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为此,三麦联合收割机过剩与油菜收获机械短缺的矛盾突出。为加快油菜收获机械化步伐,提高三麦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无锡市惠山区农机化推广中心对桂林3号联合收割机的割台、脱粒、清选、分离等部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来,安化县农机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将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作为一项农机推广主要工作来抓。一是加大宣传和农机手技能培训力度。先后在大福、马路等乡镇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及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将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列入重要培训内容。二是在主推油菜联合收获技术的同时,大力推广油菜分段收获机械化技术,延长油菜机械化收获作业期,提高油菜收割机的作业效益。今年油菜收割期,已组织油菜联合收割机60多台到乡镇帮助抢收油菜,机收面积达3334hm2(5万亩)。  相似文献   

10.
新机具推介     
湖洲—200Y型油菜联合收割机 该机在稻麦两用的基础上增加了收割油菜的功能,配套设计了油莱专用割台和专用凹板筛。割台设计采用割刀前移、搅龙直径加大和坚刀分禾装置等结构,较好地解决了普通割台收割油莱时容易堵塞、割台损失大以及脱粒  相似文献   

11.
安乡县是一个油菜种植大县,油菜种植面积在3.34hm^2(50万亩)以上,油菜籽年产量超过60000kg。但油菜生产劳动强度大.农民十分渴望油菜生产机械化。县农机部门积极支持开展水稻联合收割机收割油菜籽的试验,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上半年安乡县已有42台收割机参与了油菜籽收割。深受农户群众欢迎.且机手也创造了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驳接油菜割台收割油菜是目前国内机械化收割油菜的一种主导方式。由于油菜农艺形态参数和物理、力学特性与水稻、小麦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割台收割油菜普遍存在损失高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割台损失进行分析,对关键参数进行设计计算,提出油菜割台运动参数、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案,以减少割台损失。  相似文献   

13.
油菜联合收获机的优化设计与应用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兴和  王伟 《农业机械》2012,(1):112-116
针对我国油菜生产现状及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现阶段轮式自走油菜联合收获机的结构特点及质量现状,介绍了油菜联合收获机在轮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基础上,针对油菜作物特性及其收获特点,通过对机器变速机构的合理配置和对收割部、输送部、脱粒清选部的优化设计以及增加茎秆粉碎还田处理单元的技术路线及其在油菜机械化收获中的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14.
《浙江农村机电》2007,(2):27-27
“碧浪”牌油菜联合收割机,设计了油菜专用割台和脱粒凹板筛,较好地解决了普通割台收割油菜时容易造成堵塞、割台损失大以及脱粒清选损失大等关键问题。采用的油菜专用割台、专用凹板筛和双层可调振动动筛等装置为国内首创。整机具有总体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紧  相似文献   

15.
油菜机械化收获时的显著特点是割台损失率大,这是由油菜收获特性所决定的。因油菜品种、种植习惯和环境、气候的差异,油菜单株整体的成熟度往往不一致,居于上部的油菜果荚已完熟甚至过熟,而下边的果荚还处于乳熟或蜡熟。当油菜联合收割机收获时,在拨禾轮的拨动、击打和侧竖切割器的切割、震动中,极易造成上部的油菜果荚爆裂落粒,而下部的却脱不净。据测算割台损失率占油菜联合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 ,苏南地区小麦退出保护价 ,小麦种植面积锐减 ,油菜种植面积增加。实现油菜收获机械化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作业环节 ,为此 ,锡山市在今年三夏前 ,及时引进了由上海市奉贤县农机研究所研制的 ,南通农业机械总厂生产的上海ⅢU型油菜联合收割机 ,并在东亭镇春雷村进行了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一、该机结构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上海ⅢU型油菜联合收割机是全喂入式的联合收割机 ,该机可与上海 50 0 (50 4 )、江苏 50 0(50 4 )等拖拉机配套使用 ,其结构与桂林 3号联合收割机基本相同 ,为适应收割油菜的农艺要…  相似文献   

17.
油菜机械化收获(利用水稻联合收割机收割)是集收割、脱粒、清选、装袋作业一次性完成.它具有效率高,省工省时的特点,尤其是在气候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有利于抢收.为使油菜机械化收割时,达到"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的目的,农机手应熟练掌握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18.
1收割机的选型与调整油菜籽机械化收获就是利用水稻联合收割机收割,集收割、脱粒、清选、装袋作业一次性完成。由于油菜的植株比水稻高,茎杆直径是水稻杆的5。15倍,不容易切断。因此,要对收割机进行技术改进:加长割台,降低拨禾轮转速,分禾器改装,筛面更换等。  相似文献   

19.
联合收割机割台故障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收割机割台是收割机的主要工作部件,由拔禾轮、切割器和割台推运器等组成.   收割机割台如出现故障,会降低收割效率和收获质量.笔者经过近几年的实际操作使用,对联合收割机割台常见故障及处置方法有所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收益较好的玉米种植面积在逐步加大,种植户对费工费时的收获作业机械化要求日益迫切,运城市许多小麦联合收割机户急农户所急,从2002年开始就琢磨用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通过对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割台、脱粒等部位进行调整,基本满足了玉米收获生产的要求,2003年全市已改进60余台收割机,平均每台收割玉米近66.7hm^2。有效地增加了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并提高了农业种植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