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集约栽培的杨树人工林中进行小区灌溉试验,研究了不同供水处理下林木生长和水分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了田间供水量、蒸腾耗水量和材积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林木蒸腾耗水量和材积年产量均随供水水平的高低而增减。5年生杨树人工林(林行距3×6 m)在5—10月的蒸腾耗水量约602.6—879.2mm,林木生长1m~3 材积需蒸腾消耗180.0—215.0 t水。作者还用多种模式分析了田间供水量与材积产量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估算杨树人工林需水量的方法和 Ⅰ-69杨人工林需水量表。  相似文献   

2.
对内蒙古干旱河套黄灌区群众杨人工用材林的适宜灌溉量的研究表明,在林木生长后期增加灌水次数,可使胸径生长增加0.25~0.42cm。树冠生长指标和根系生长量均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1500、4500、7500、22500m3/hm2·a灌溉量的平均叶面积分别是19.3、24.5、30.5、43.4m2;平均叶干重分别是1.1、1.3、1.5、3.9kg;平均叶面积指数分别为0.97、1.23、1.53、2.18。林木蒸腾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年蒸腾耗水量分别为1259.7、1527.7、1988.4、4986.1m3/hm2。在一定范围内,林木材积生长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年产材积量分别为3.04、4.08、4.51、8.73m3/hm2。虽然22500m3/hm2·a灌溉量的产材量最高,但材积需水系数最高,其耗水量是其它灌溉量的3~15倍。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内蒙干旱地区,杨树人工林的灌溉量以7500m3/hm2·a为宜。  相似文献   

3.
在箭杆杨成林农田防护林带中、进行了不同灌溉量处理下林木的水势、蒸腾速率、气孔阻抗和气温与叶温差的整个生长季内各月的日变化测定,以及林木材积量测定。结果表明,不灌溉的对照水势、蒸腾速率、气温与叶温差最低,气孔阻抗最高,体内水分状况和材积生长量同属最差。60mm灌溉量次之。90、120、150mm灌溉量的体内水分状况较60mm略好,它们之间只有轻微的差别,基本相同,但材积生长量却增加不显著。从体内水分状况和材积生长量分析,兼顾节水问题,提出了60mm为合理灌溉量的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杨树叶面积与生长指标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奉觉  郑世锴 《林业科学》1989,25(4):370-374
树冠叶面积与树干材积的关系,反映着林木叶部光合产物的供应与干部材积生长需要之间的供需关系,表现为叶面积与林木生长指标、尤其是与材积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林木材积形成过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协调程度,还可用于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集约栽培的杨树人工林中作了小区灌溉试验,进行了林木生长指标、水分生理指标与供水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供水大大促进了林木生长,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年增长量均随供水量的提高而增加。1983—1986年其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对照增加 17.2—24.6%、10.7—22.1%和22.0—42.6%。供水还影响到树体的结构,有利于同化产物向枝条中运输与积累,促进了树干、枝条、叶数与叶面积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对辽东山区部分红松人工林分杈树的结实和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林木早期分杈与生长、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早期分杈林木的单株材积比林分的平均单株材积大27.1%,分杈树的平均单株结实量是林分的平均单株结实量的3.76%,林木早期分杈有利于增加结实量和促进林木材积生长。  相似文献   

7.
箭杆场农田防护林合理灌溉的林木水分生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箭杆杨成林农田防护林带中,进行了不同灌溉量处理下林木的水势、蒸腾速率、气孔阻抗和气温与叶温差的整个生长季内各月的日变化测定,以及林木材积量测定。结果表明,不灌溉的对照水势、蒸腾速率、气温与叶温差最低,气孔阻抗最高,体现水分状况和材积生长量同属最差。60mm灌溉量次之。90、120、150mm灌溉量的体内水分状况较60mm略好,它们之间只有轻微的差别,基本相同,但材积生长量却增加不显著。从体内水分  相似文献   

8.
林木耗水量和环境供水量相平衡是干旱区造林的基本依据,林木耗水研究对了解其生理特性和造林规划有重要意义。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采用热脉冲植物茎流计和快速称质量法测定了主要造林树种山桃、山杏、柠条和沙棘的耗水量。结果表明:山桃、山杏、沙棘、柠条年耗水量分别为594.19、271.13、24.88和20.82 kg,日耗水量分别为3.30、1.51、0.14和0.12 kg;不同树种蒸腾耗水过程具有相似的变化过程,即正午是日蒸腾最强的时间,7、8月是耗水量最大的月份。  相似文献   

9.
土壤分水与毛白杨蒸腾耗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水分条件下盆栽苗木和大苗幼林为材料,对土壤水分与毛白杨蒸腾耗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建立了蒸腾耗水量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与蒸腾耗水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土壤水分状况还影响蒸腾节律;蒸腾耗水量因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供水历程、气象等因素而具有不同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土壤水分与毛白杨蒸腾耗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水分条件下盆栽苗木和大田幼林为材料,对土壤水分与毛白杨蒸腾耗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建立了蒸腾耗水量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与蒸腾耗水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土壤水分状况还影响蒸腾节律;蒸腾耗水量因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供水历程、气象等因素而具有不同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60%、45%、35%)1年生大红袍花椒生长及蒸腾耗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大红袍花椒耗水量差异很大,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60%、45%、35%时,5~8月份花椒幼苗的耗水量分别为10.05、5.97、5.39、3.37 kg;土壤水分供应充足有利于花椒地上部分的生长,干旱胁迫则有利于花椒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红松生长结实与分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辽东山区部分红松人工林分杈树的结实和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 ,分析了林木早期分杈与生长、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 ,早期分杈林木的单株材积比林分的平均单株材积大 2 7.1% ,分杈树的平均单株结实量是林分的平均单株结实量的 3.76倍。林木早期分杈有利于增加结实量  相似文献   

13.
毛白杨幼林节水灌溉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连续8a对毛白杨幼林的控水灌溉试验,对灌溉的经济效益及节水效益进行了研究,并对沙地毛白扬幼林的节水浇灌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溉不仅促进林木在短期内速生,而且具有长期持续的增产效益;春夏干旱期内灌溉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且随时间的增加不断增长;灌溉的土壤水分阈值和灌溉时期是实现节水灌溉的两项重要指标。在生长季节,特别是林木生长的关键时期,使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60%以上,就可获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太行山南麓栓皮栎人工林合理的造林密度,以河南省国有济源市大沟河林场30年生的6种不同密度的栓皮栎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不同密度的栓皮栎人工林的林木生长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栓皮栎的林分密度与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单株平均材积关系密切。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单株平均材积均随着林分密度的逐渐增大而减小。太行山南麓30年生的栓皮栎人工林的最佳林分密度应控制在1 400株/hm2,有利于栓皮栎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根据林木的生长特点,根径、胸径和单株材积之间的关系,按树种组分别用线性、对数、乘幂、指数型、三阶二项式5种数学模型模拟林木的生长规律,找出林木根径、胸径和材积之间的关系,通过优化、筛选得到最佳模拟数学方程,利用林木根径计算单株材积。应用现代计算机编程技术(DELPHI编程语言),编制根径材积表软件。  相似文献   

16.
黄土区人工防护林林地水量平衡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分析了山西西南部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水分供耗关系 .应用水量平衡法和波文比 -能量平衡法 ,研究得出刺槐和油松林地土壤蒸发、蒸腾、林冠截留蒸发的季节变化规律 ,耗水各分量的比较关系 .耗水各分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 :林木蒸腾量为 55 2 %~ 6 3 7% ,林地土壤蒸发量为 12 3%~2 4 6 % ,林冠截留量为 14 8%~ 2 9 1% .林分耗水量夏季大于春季和秋季 ,4~ 6月耗水量大于供水量 .生长季蒸腾、土壤蒸发、林冠截留、径流量的总量占降雨量的比例分别为 :刺槐 54 8%~ 10 8% ,14 6 %~ 2 1 6 % ,1 9%~ 2 5% ;油松 4 5 4%~ 113 7% ,2 2 4%~ 2 6 5% ,1 5%~ 2 3% ;草地 50 %~ 6 8 2 % ,4 0 %~ 6 0 % ,2 1%~ 3 5%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不同结构农田防护林蒸腾耗水与节水潜力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不同结构农田防护林蒸腾耗水量的月变化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落叶松纯林在8月的蒸腾耗水量最大,理论值为1319.67mm,实际值为723.75mm,而樟子松纯林6月的蒸腾耗水量最小,理论值为29.4mm,实际值为15.64mm;对生长季不同结构农田防护林的蒸腾耗水量进行了排序,其实际蒸腾耗水量排序为:落叶松纯林樟子松和小黑杨混交林落叶松和小黑杨混交林银中杨成林小黑杨纯林樟子松纯林银中杨幼林;给出了不同结构农田防护林的节水潜力,其差异很大,其中落叶松纯林节水潜力最大,理论上节水2586.9kg·hm-2,实际上可节水1284.69kg·hm-2,且樟子松与小黑杨混交林的实际节水量与之相当。  相似文献   

18.
望天树人工林林木个体前期生长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20年生望天树人工林林木的生长调查及平均木的树干解析材料,分析了其林木个体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在其人工林中望天树林木的前期生长迅速,20年生时林木个体的带皮胸径、树高和带皮材积分别达到19.4 cm,19.8 m和0.298 m3。其相应的年均生长量分别达到0.97 cm、0.99 m和0.0149 m3;望天树林木个体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在6年生前较为缓慢,至14年生左右达到高峰,此后呈下降的趋势。依此,建立了望天树人工林林木个体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19.
尤龙辉 《防护林科技》2013,(12):48-50,64
利用TDP径流计对福建沿海木麻黄南北方位的边材液流动态进行长期监测,并同步检测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等环境因子,分析南北方位液流速率的相互关系、对蒸腾耗水量测算的影响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木麻黄南北2个方位测得的液流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和线性相关。木麻黄生长季(5~10月)内单株蒸腾耗水量与日总太阳辐射和昼间平均空气水汽压亏缺的指数饱和曲线拟合效果较好。采用单方位树干液流速率测算的整株蒸腾耗水量与2个方位的测算值相差18.19%。  相似文献   

20.
川西亚高山森林不同恢复阶段生长季蒸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揭示我国川西亚高山地区不同恢复阶段森林的蒸腾耗水特征,为当地森林恢复树种选择、水源涵养功能提升与低效林改造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择川西亚高山地区植被恢复系列中无论是林龄、类型还是面积都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岷江冷杉老龄原始林、红桦次生林和粗枝云杉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技术监测生长季树木蒸腾量;利用林分边材面积进行尺度上推,估算林分冠层蒸腾耗水量。基于机器学习技术(随机森林回归算法)估算整个生长季(5—10月)的林分冠层蒸腾耗水量。【结果】各森林类型平均日冠层蒸腾量表现为粗枝云杉林红桦林岷江冷杉林;在整个生长季观测到的粗枝云杉林、红桦林和岷江冷杉林日最大冠层蒸腾量分别为3. 17、2. 08和1. 69 mm;基于多气象因素,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可有效估算森林蒸腾耗水量;整个生长季的林分冠层蒸腾总量估算结果表现为粗枝云杉林(314. 1 mm)红桦林(199. 3 mm)岷江冷杉林(125. 5 mm)。【结论】处在演替早期的红桦次生林冠层蒸腾耗水量明显高于处于演替晚期的岷江冷杉原始林;人工林蒸腾耗水量明显高于天然林(岷江冷杉原始林和红桦次生林),因此可将森林蒸腾耗水特征作为研究区森林恢复度的评价指标。该区大量营造的粗枝云杉人工林已步入中龄林阶段,高蒸腾特征可能会对流域产水量构成压力,建议进行抚育性结构调整。通过综合分析多项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一个"森林水分利用生态演替"假说:伴随着亚高山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进程(正向演替),林地蒸腾耗水量趋于减少,地带性演替顶级群落亚高山暗针叶林具有最低蒸腾耗水特征。这个假说可作为川西亚高山区区域水文平衡维持和植被结构调整的参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