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哲惠 《新农业》2004,(10):24-25
选奶牛品种当前全世界奶牛品种.主要有荷斯坦牛(又称黑白花牛)、娟珊牛更赛牛、爱尔夏牛及瑞士褐牛。我国饲养奶牛品种中95%以上是中国荷斯坦牛(中国黑白花牛)此外还有新疆褐牛三河牛及草原红牛等。荷斯坦牛属大体型奶牛产奶量最高年产万公斤以上的牛群比较多见我国最高产牛群已达87732公斤。美国产奶量最高的1头母牛里斯达365天产奶30833公斤乳脂率33%。饲养奶牛应首选荷斯坦牛饲养条件较差也可选择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2.
毛玉胜 《农友》2001,(12):15-16
奶牛品种很多.主要有荷斯坦牛、娟姗牛、爱尔夏牛等,奶肉兼用品种有西门塔尔牛、丹麦红牛等。  相似文献   

3.
高产奶牛是指一个泌乳期305天产奶量6000公斤以上、乳脂率3.4%的牛群和个体奶牛。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国家高产奶牛的产奶水平是不同的。现就挑选高产奶牛的标准归纳如下:1.奶牛品种当前全世界奶牛品种,主要有荷斯坦牛、娟珊牛、更赛牛、爱尔夏牛及瑞士褐牛。我国饲养奶牛品种中,95%以上是中国荷斯坦牛。荷斯坦牛属大体型奶牛,产奶量最高,年产万公斤以上的牛群比较多见,我国最高牛群已达8773.2公斤。美国个体产奶量最高的1头母牛里斯达365天产奶已达30833公斤,乳脂率3.3%。因此,为了获得奶牛高产,首先应选择荷斯坦牛。在饲养条件较差的地区,也…  相似文献   

4.
奶牛品种有乳用专用型,如荷斯坦牛(又称黑白花牛,见第24页图5)、娟姗牛(见第24页图6);有乳肉兼用型,如弗莱维赫牛(又称德国宝牛,见第24页图7)、西门塔尔牛、瑞士褐牛.从当前全世界奶牛饲养实际情况看,饲养比较多的有荷斯坦牛、娟姗牛、弗莱维赫牛、更赛牛、爱尔夏牛及瑞士褐牛等,其中荷斯坦牛占的比例最大,很多国家饲养数量占奶牛90%以上,目前,我国饲养的奶牛90%也是荷斯坦牛.根据牛的生产性能、适应性,这里介绍荷斯坦、娟姗和弗莱维赫3个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揭示牛奶MUN浓度与日粮能量蛋白、牛乳乳质的相互关系,检测分析了荷斯坦奶牛与娟姗奶牛牛奶的尿素氮(MUN)含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结果表明,荷斯坦奶牛的MUN测定浓度极显著高于参考值(P〈0.01),娟姗奶牛的MUN测定浓度与参考值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MUN浓度与乳蛋白率、乳脂率呈负相关(P〉0.05),娟姗奶牛MUN浓度与乳质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比荷斯坦奶牛的大。可见,荷斯坦奶牛处于能量蛋白代谢失衡状态,而娟姗奶牛的能量蛋白代谢基本平衡,且娟姗奶牛MUN浓度对乳质的影响程度较荷斯坦奶牛的大。  相似文献   

6.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较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九大因素。 1.品种 奶牛是家牛的一种。牛按用途又可分为乳用、肉用和兼用型。乳用型又有黑白花奶牛、荷斯坦牛、娟姗牛、瑞士褐牛、爱尔夏牛、更赛牛等。由于奶牛不同品种,年产奶量均有较大的差异.少的只有500~600千克.多的可达20000千克以上。要想多产奶,应首选黑白花奶牛和荷斯坦牛。  相似文献   

7.
奶牛品种有乳用专用型,如荷斯坦牛(又称黑白花牛,见第24页图5)、娟姗牛(见第24页图6);有乳肉兼用型,如弗莱维赫牛(又称德国宝牛,见第24页图7)、西门塔尔牛、瑞士褐牛。从当前全世界奶牛饲养实际情况看,饲养比较多的有荷斯坦牛、娟姗牛、弗莱维赫牛、更赛牛、爱尔夏牛及瑞士褐牛等,其中荷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娟姗牛泌乳曲线的特征及其305 d产奶量的影响因素,并重点比较娟姗牛和荷斯坦牛两品种泌乳曲线间的差异,本研究收集了河北地区某规模化牧场2017年1月—2021年1月共1 721头娟姗牛和6 093头荷斯坦牛的日产奶量连续监测记录,利用Wood模型对奶牛的个体泌乳曲线进行拟合,并根据曲线特征确定了高峰奶、高峰日、日产奶量变化速率、各泌乳阶段产奶总量等指标对泌乳曲线进行剖析。利用SAS 9.4软件的GLM过程分析了胎次、产犊季节等因素对娟姗牛305 d产奶量的影响及两群体泌乳曲线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Wood模型对娟姗牛泌乳曲线的拟合效果较好,泌乳曲线拟合度(R2)可达0.86;2)娟姗牛305 d产奶量受胎次、产犊季节等因素影响显著(P<0.05),较高胎次及春季产犊的娟姗牛305 d产奶量更高;3)娟姗牛和荷斯坦牛的泌乳曲线在高峰奶、高峰日及日产奶量变化速率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娟姗牛的高峰日较荷斯坦牛提前了39.84天,而高峰奶占总产奶量的比例较荷斯坦牛高0.036%,且娟姗牛的泌乳主要集中于泌乳前期(1~99 d),在泌乳后期(200~305 d)产奶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本研究利用连续测定的日产奶量记录全面揭示了娟姗牛的泌乳特征,同时通过与荷斯坦牛泌乳曲线的比较为研究娟姗牛与荷斯坦牛的种间差异提供了有用信息,为今后利用连续监测的日产奶量记录进行奶牛产奶性能的遗传选育和牛群的精准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娟姗牛——一个对荷斯坦牛提出挑战的奶牛品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娟姗牛——一种脾气温和的灰褐色小型奶牛,诞生200多年来就一直生长在诸如荷斯坦牛这样的大型奶牛的光环下,被人们所忽视。然而近50年来娟姗牛的长足发展却引起世人的观注,仅以美国娟姗牛的情况看,50年时间里,在荷斯坦牛数量逐年下降的同时,娟姗牛数量却增长了3.5倍,生产性能提高了70%,头均年产出效益高出荷斯坦牛数十美金,同时,由于其皮薄骨细被毛少,对高温高湿气候的适应性远胜于荷斯坦牛,由此同荷斯坦牛形成较好的互补。所以,近年来已有科学家提出未来的优秀奶牛极有可能是娟姗牛同荷斯坦牛的混血,娟姗牛已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对奶牛品种的大哥大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0.
正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较多,归纳起来可分为遗传、生理和环境三大因素。一、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的奶牛,其产奶量及奶成分均存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由于遗传基础不同,使得个体间泌乳性能和乳脂率也存有显著差异,如荷斯坦牛,低产牛仅为3000公斤左右,高产牛能达30833公斤,乳脂率为2.6%~6%不等。二、生理因素1.年龄与胎次。青年母牛由于乳腺发育还不充分,一般头胎产奶量较低,相当于成年母牛的70%~80%;  相似文献   

11.
牛AGPAT6基因遗传特征与奶牛产奶性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牛AGPAT6基因的遗传多态及其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以期找到可用的分子标记,为奶牛的分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RFLPs方法分析了3个不同品系荷斯坦牛AGPAT6基因第3内含子PstI等7种酶切多态性,分析了2个多态位点对3个品系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中体细胞评分的影响。【结果】牛AGPAT6基因第3内含子的PstI-RFLPs和BanI-RFLPs普遍存在于中国荷斯坦、澳洲荷斯坦和加拿大荷斯坦3个试验群体。PstI-RFLPs和BanI-RFLPs与荷斯坦牛的乳脂率呈显著的相关(P <0.05);PstI-RFLPs与荷斯坦牛的体细胞评分呈显著的相关(P <0.05);BanI-RFLPs与荷斯坦牛的305 d产奶成年当量呈显著的相关(P < 0.05)。【结论】牛AGPAT6基因第3内含子的PstI酶切位点突变,等位基因B为乳脂率和体细胞评分的优势等位基因。BanI酶切位点突变,等位基因D为乳脂率的优势等位基因;等位基因C为产奶量的优势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新农业》2009,(12):60-60
奶牛良种补贴2.6亿 ——2009年奶牛良种补贴资金达2.6亿元,比2008年增加2000万元。在继续补贴荷斯坦奶牛、奶水牛、乳用西门塔尔、褐牛、牦牛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耐湿热和耐高寒奶用品种娟姗牛和三河牛的补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物模型BLUP法在估计新疆地区荷斯坦牛育种值中的应用,为荷斯坦牛的选种选配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新疆呼图壁种牛场牧一场、牧二场及牧三场1996~2010年共15 a荷斯坦牛生产性能记录资料,运用动物模型BLUP法,对荷斯坦牛进行单性状育种值估计.[结果]估计得到公牛产奶量育种值、乳脂率育种值、乳蛋白率育种值排名第一的分别为94166、8466、11100120号;母牛产奶量育种值、乳脂率育种值、乳蛋白率育种值排名第一的分别为120030103、120040007、320030159号;并根据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育种值制定了荷斯坦牛总性能指数公式(TPI).[结论]为使种牛评定更准确,需综合考虑产奶量和乳成分等性状,制定荷斯坦奶牛总性能指数公式.  相似文献   

14.
娟姗牛是世界上存栏量仅次于荷斯坦牛的优质高产奶牛品种,适应性强、原乳品质优异,被各国广泛引进。该文回顾近几年我国娟姗牛的引进、分布和养殖现状;系统阐述了娟姗牛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测定结果;展示了基于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娟姗牛本土化选育进展,为娟姗牛种质资源创新利和系统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寻找与乳房炎相关的分子标记,为荷斯坦牛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基础,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和测序的方法对宁夏农垦303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Nramp1基因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Nramp1基因c.200CG突变对泌乳性状及产奶量影响。结果显示,Nramp1基因c.200CG突变与乳脂率、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值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关联。因此,可以把该位点作为中国荷斯坦奶牛体细胞评分、测定日产奶量和日乳脂率的遗传标记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棉籽替换TMR(全价混合日粮)中精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产奶量、膘情、胎次相近、泌乳后期健康的荷斯坦奶牛30头,褐牛25头.采用自身对照,对照期按牛场常规TMR饲喂奶牛,试验期在TMR中用2kg全棉籽替换等量的精料饲喂奶牛,与对照期相比较.[结果]试验期乳脂率、乳糖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期(P<0.01),荷斯坦奶牛和褐牛的乳脂率提高了9.09;和8.70;;荷斯坦奶牛和褐牛的乳糖率提高了2.82;和7.98;;试验期奶牛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乳蛋白都有增高的趋势,但与试验期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奶牛泌乳后期,用2kg全棉籽替换TMR中等量(2kg)精料可以提高奶牛的乳脂率和乳糖率,但对体细胞数及其它乳成分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新西兰娟姗奶牛和澳洲型荷斯坦牛进行正反杂交试验(即娟姗公与荷斯坦母、荷斯坦公与娟姗母),选育出两个杂交组合奶牛(即娟荷杂和荷娟杂),对两个杂交组合进行适应性观察,科学饲养,生产性能测定分析。统计结果:两个杂交组合在适应性、耐热性和疾病抵抗力方面均优于荷斯坦牛,娟荷杂组合泌乳性能较高,其与荷娟杂及亲本娟姗、荷斯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荷娟杂与荷斯坦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娟姗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张佳兰  昝林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2970-12971
[目的]寻找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候选基因。[方法]以中国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对AGPAT6基因第2内含子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多态位点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中体细胞评分的影响。[结果]扩增出462bp的中国荷斯坦牛AGPAT6基因第2内含子;PCR—SSCP分析该基因第2内含子有AA、AB和BB3种基因型,其频率分别为0.1511、0.6578和0.1911;不同基因型与中国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之间显著相关(P〈0.05),与体细胞评分相关不显著(P〉0.05)。[结论]初步认为AGPAT6是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一个候选基因或分子标记,该研究为奶牛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荷黄级进杂交后代在生长发育和泌乳性能方面与纯种荷斯坦奶牛的异同,将32头奶牛根据荷斯坦牛血统含量分为3个组,测定了各组的不同月龄体重、体尺指标和泌乳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荷黄级进杂交代数的提高,杂种后代在生长发育和泌乳性能方面与纯种荷斯坦牛的差距逐渐缩小;荷黄级进杂交三代与纯种荷斯坦牛305d产奶量、乳脂率、15月龄体重、体高、胸围、腹围差异不显著,改良效果明显,适宜在北方农区生产体系中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85年国颁专业标准《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ZBB43002-85规定,高产奶牛是指一个泌乳期305d产奶量6000kg以上,乳脂率3.4%(或与此相当的乳脂量)的牛群和个体奶产。又据1994年我国良种登记牛695154头的统计,平均产奶量为7511kg。同年美国荷斯坦登记牛中,有产奶记录的256945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