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运用对比分析法对采用气刺微割技术与常规刺激割胶技术的胶园产量、经济效益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7年间,采用2种不同刺激割胶技术的胶园在天然橡胶产量和经济效益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产量方面:2015年和2016年,采用气刺微割技术的胶园年单位面积产量均比采用常规刺激割胶技术的胶园低,但2017年高于常规刺激割胶胶园;经济效益方面:2015—2017年间,采用气刺微割技术的胶园年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平均比采用常规刺激割胶技术的胶园高,收益率不如采用常规刺激割胶的胶园。但气刺微割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胶工的劳动生产率,胶工人均产胶量比采用常规刺激割胶的胶园高30.7%。采用气刺微割技术是解决当前胶工短缺、提高胶工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南滨农场金鸡队胶工高家花是农场有名的产胶能手,去年产胶4.889吨,割胶技术一级,被评为农场"十佳产胶能手"。1994年,在新胶工练割培训期间,高家花认真看、认真学,回到家又绑上胶桩继续勤学苦练,还让丈夫手把手指点,很快便掌握了胶刀要领和割胶步骤。培训结束考核时,她获得了割胶技术考核第一名。高家花上岗后管割的第一个割胶岗位,  相似文献   

3.
云南橡胶树气刺微割采胶新技术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云南植胶区进行气刺微割采胶新技术试验的研究内容及应用实施情况.通过4a的微割试验示范研究,比较系统的分析了云南微割采胶试验的产量效应、干含、割胶速度、耗皮量、死皮性状、净增长率等生产性数据。说明了微割采胶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割胶速度快、产量好、节约原生树皮、死皮较轻等特点,并能显著降低割胶劳动强度,有效的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全面的掌握了这一新技术的应用原理、实施技术、材料配用、操作规程、安全风险,积累了良好气刺微割推广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4.
1技术概述橡胶树气刺微割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割线短、割胶速度快、采胶频率低。通过微割可扩大树位株数(中国传统割胶每人每天割250~300株,微割可割1 000株),不仅提高了胶工日产,而且相应提高了年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5.
<正>800至900株,这是一名使用中国热科院新式电动胶刀的普通胶工可以在一个上午割的数量,总体产胶量还能提高约10%。近日,中国热科院橡胶所科研人员经过2年多的攻关,研发出了便携式旋切和旋割两款电动割胶刀。"这两款电动割胶刀设有特殊的割面限位保护装置,不仅可以控制割胶深度,还能将耗皮量控制在1.5至3.0毫米范围内,减轻了胶刀  相似文献   

6.
橡胶割胶新技术是以乙烯利刺激为手段,以减刀、浅割、低浓度、短周期刺激割胶为主要内容的新割胶技术体系,其主要要点如下。1、胶园开割前的准备工作开割前要严格掌握开割的标准,进行合理的割面规划以及充分准备各种割胶用具。2、严格掌握开割标准在相同树龄的橡胶林里,如果是芽接树的话,在离开地面110cm左右的树干,树围达到50cm以上的胶树占总橡胶数的50%的时候,就可以正式开割了。3、合理的割面规划合理的割面规划就是要最经济  相似文献   

7.
以控制胶水产量增加幅度(胶水产量与上年同期同刀次对比,增加幅度控制在10%~15%)为前提,在低产更新胶园开割胶树实施气刺微割,通过刺激割胶缩短割线长度、扩大胶工承包岗位、增加胶工割胶株数,以到达减轻胶工割胶劳动强度、提高胶工割胶收入的目的,并解决低产胶园胶工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天然橡胶品系红星1开展了气刺微割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气刺微割后,红星1的产量较稳定,5 a平均净增产率达7.00%,对干含影响不明显;气刺割胶采胶时间比传统割胶少用0.6 h,节省劳动时间13.9%,微割的耗皮仅为常规割胶的35%~40%。但长流胶和死皮现象较为明显,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低频割制的高效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割胶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有低频割胶,短线蛟,微割,针刺采胶,机械化采胶,管道流胶,尼龙袋收胶等等,但其中综合效益最佳的途径是低频割制。因为其它方法存在较大缺陷,有的造成减产,有的成本高,有的受环境制约,有的劳动强度太大等。当时,要提高我国低频割制的效能,就必须注意:(1)采用拖拉机运胶,减轻胶工的挑胶负担;(2)尽量采用大胶杯收胶,减少收胶次数;(3)采有S/2阴阳线轮换割制,少用S/4阴阳线同时割制,以简化割胶操作;(4)实行割胶和林这分开,或尽量采用机械化林管(化学队草和机械挖坑施肥);(5)加强当地天气预报,防止雨冲胶。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中国热科院橡胶所研究员罗世巧一行到海南东昌农场,就开割胶园刺激割胶进行调研,并向胶农讲解气刺微割技术在老龄更新橡胶树上的应用。在39队胶园,罗世巧对胶工说,当前是农忙季节,把乙烯气体袋子安在橡胶树上刺激排胶,采取三四天割一刀胶的方法,可以错开割胶与采收农产品的时间,增加产量和收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气刺微割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刺微割技术是应用在巴西橡胶树采胶生产上的一项新技术.核心是乙烯气体高效刺激技术.刺激强度为每周期施用30mL乙烯,每月3个周期,进行高部位树皮短割线采胶。连续10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气刺微割使得割胶效率大大提高,胶乳干胶含量保持正常水平,树皮产胶解剖结构、功能正常。长流胶是气刺微割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气刺微割是一种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橡胶树采胶技术。  相似文献   

12.
气刺微割技术在GT1胶树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在GT1更新胶树上采用S/4U d3+ETG、每周期5刀的刺激方式,株净增产率达61.1%,增产效果显著。在提高割胶速度、减少耗皮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两割年试验分析认为,在计划更新的GT1胶树上采用气刺微割采胶技术对挖掘胶树潜力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湿地松中长期化学采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松采脂强度在40%的割面负荷率和25cm以下的下降雨,采用食用漂白粉精片液和增产灵2号+碳酸氢铵及乙烯利+松针汁化学采脂技术,分别比常法采脂单株年平均产脂5.326kg提高13.65%,22.27%和31.00%,而且对松脂及其产品松香,松节油质量和林木生长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湿地松采脂强度在40%割面负荷率和25cm以下的下降面,采用食用漂白粉精片液和增产灵2号+碳酸氢铵及乙烯利+松针汁化学采脂技术,分别比常法采脂单株年平均产脂5.326kg提高13.65%,22.27%和31.00%,而且对松脂及其产品松香、松节油质量和林木生长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连续13年气刺微割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刺微割技术是近十几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采胶技术。连续13年在PR107.品系上进行的气刺微割试验。结果表明:气刺微割在年割胶刀数比对照少10%的情况下,产量稍比对照的高;死皮等副作用不明显,证明该技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考察死皮植株割线症状、胶乳产量及各胶乳生理参数,评估1-MCP对橡胶树死皮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施用1-MCP死皮植株割线症状得到显著好转,其死皮长度恢复率为54.44%,死皮指数由试验前的69.33降低为试验后的41.33,防效达48.47%;死皮植株胶乳产量显著增加,试验前后,处理和对照单株胶乳产量分别为:6.40、37.6 mL和10.33、4.87 mL,处理植株单株增产31.2 mL,而对照植株减产5.46 mL。从胶乳生理参数来看,施用1-MCP后死皮植株的各胶乳生理参数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胶乳硫醇含量的改善达显著水平。综上所述,施用1-MCP有利于改善死皮植株胶乳生理状况,增强其产排胶潜能,对防控橡胶树死皮、增加胶乳产量具有相对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试验在18割年的GT1品系上进行。从产量、干胶含量、树皮消耗、割胶速度、死皮率等性状综合分析气刺微割技术在GT1品系应用上的优越性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采用40%、50%、60%割面负荷率和天天割、隔天割的采脂方法,对不同密度的12、17和22年生马尾松林分进行采脂试验,结果表明,采割间隔期越短,割沟越长,越有利于松脂分泌;天天割的单位面积产脂量是隔天割的1.28倍,60%割面负荷率的平均单株单刀产脂量是40%、50%割面负荷率的1.19和1.07倍;中龄林采取40%割面负荷率和隔天割,近成熟林采取50%割面负荷率和隔天割的采脂方法,不但可获得较好经营效益,而且可延长采脂经营年限。  相似文献   

19.
陈昆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07-308,350
[目的]探讨切梗丝宽度对梗丝填充值、梗丝结构和堆积体积等梗丝工艺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设计不同烟梗切丝宽度,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随着切梗丝宽度的加大,烘梗丝出口梗丝的填充值、结构和堆积体积均呈现出明显的升高,含末率呈现了降低趋势;形成梗丝长丝率、整丝率、含末率和堆积体积随切梗丝宽度变化相关关系模型。[结论]研究可用于指导卷烟生产实践,以提高梗丝加工工艺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