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枣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枣锈病症状,病原和发病规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间作物及枣树品种等有密切关系。在病害传播感染和再侵染期,分别选用25%粉锈宁、5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灵等3种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粉锈宁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而对照区的病害自然控制率仅为5.4%,防治区红枣株产量由8kg提高到36kg,樯长350%,投入产出比为1:82,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国外松枯梢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外松枯梢病作施硼和药剂防治试验,晶体硼砂30克/株的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80.4%,其次是2;2:100波尔多液为76.5%,40%多菌灵400倍液为59.3%,7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为59%,营林措施防治效果为65.8%-66.2%。  相似文献   

3.
对国外松枯梢病Diplodiapinea(Desm)Kickx.作施硼和药剂防治试验,晶体硼砂30克/株的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80.4%。其次是22100波尔多液为76.5%,40%多菌灵400倍液为59.3%,7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为59%。营林措施防治效果为65.8%—66.2%。  相似文献   

4.
枣缩果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张月英,焦荣斌,张冀珍,郝玉军(石家庄市林业局)(新乐市林业局)枣缩果病又名枣黑腐病。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5省的红枣集中产区。枣缩果病是北方枣树的一种新病害,近10多年发生日趋严重,据在新乐市枣区调查,...  相似文献   

5.
多菌灵在云杉幼苗及土壤中残留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同位素14C示踪技术,研究初冬喷施多菌灵等防治云杉雪霉病和雪枯病,在雪盖条件下,药剂在云杉幼苗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绝大部分药剂吸附在针叶表面,降解十分缓慢,150天时(相当融雪后期)残留量为喷药当天原始沉积量的48.4%,高出病原菌的平均抑制中量5.2μg/g;多菌灵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小,全部剂量都集聚在0—10cm表土层中,在0—2cm土层中,占总量的72.5%,从而对田间试验筛选出的多菌灵,以及与其性能相近的甲基托布津、粉锈宁等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做出了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太谷县枣产区对枣缩果病进行了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67%万兴乳油+68.75%易保颗粒剂+72%链霉素防治效果最好,高达90.77%,平均病果率仅为5.89%;20.67%万兴乳油,20.67%万兴乳油+68.75%易保颗粒剂,绿盾农抗120,10%世高水分散粒剂+新植霉素防效均达到75%以上,防效较好,平均病果率分别为12.67%,11.67%,13.89%,10.11%;大生M-45,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剂,40%福星乳油,50%退菌特WP防效均在65%以上,平均病果率分别为17.55%,18.78%,20.22%,21.00%,次于上述5种处理;50%多菌灵WP+70%甲基托布津WP平均病果率为32.00%,防效为49.83%,与上述药剂相比防效差,一般不提倡选用;72%链霉素和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平均病果率高达50.78%,防效仅为20.38%,生产上不适宜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7.
花椒褐斑病菌(Cereospora zanthoxyli)以菌丝体、子座和分生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初侵染始于5月上、中旬,生长季有多次再侵染发生。药剂防治应在5月下旬进行,50%甲基托布津500倍和50%多菌灵800倍喷雾效果较好,全年喷药3~4次可控制为害。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西省交城县枣产区危害严重的枣缩果病,于2011年对其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菌速清水剂800倍液处理外,其余处理的防治效果与对照均差异显著。其中,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000万单位3%o液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7.6%.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000万单位3‰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000万单位3%。液6个处理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与菌速清水剂800倍液处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枣缩果病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查阅国内枣缩果病(F ru it shrink d isease)相关文献资料39篇,综述了枣缩果病研究历史、分布及危害、枣缩果病的病原、枣缩果病的传播途径、枣缩果病发病与果实生理指标的关系、枣缩果病的药物防治技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枣缩果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枣树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放任管理、防治枣步曲、病虫防治常规管理、精管一号、精管二号、精管三号不同示范区,采取不同管理技术措施,对枣树的产量和品质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精管三号区综合配套技术效果最好,与常规管理区比较,单株产量57.68kg,增加1.42倍;枣吊/果比值1.00,增加0.50;平均单果重10.3g,增加1.8g;虫果率0.3%,病果率3%,浆果率3%,裂果率0.5%,分别降低94%、25%、40%、88.1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不同,结合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以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为例.分析生态旅游业的兴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草坪在城市绿化美化工程中所占比例的加大和提升,其养护管理措施也成了人们探讨和研究的热点,而灌溉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就灌溉措施中的灌溉时间选择、灌溉频率和灌溉水量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影响作了简要阐述,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亟需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性能价格比高、文化底蕴充分及标识功能强的优点。通过对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乡土树种应用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试验表明:稀土、白糖、氯化钾和磷酸二氢钾均能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香荚兰的抗寒能力,使用浓度依次为400、333.3、250和1000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野生动物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森林抚育会引起森林结构的变化.而森林结构决定森林野生动物曲种类、数量和分布。文中综述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状况.指出森林的组成、年龄、林分密度、树体的大小、抚育强度、机器噪音及林下层是影响野生动物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子.同时也提出了该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发林 《森林防火》2003,36(4):16-17
森林火灾与森林水文的关系比较密切,而鱼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所以森林火灾对鱼类的影响就会存在,主要表现在扑救森林火灾过程中喷洒灭火剂和火灾过后水温升高、水土流失等对鱼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三种杨树树皮真菌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毛白杨、陕林4号杨、北京杨不同年龄枝条、树体空间层次的真菌种类、数量及季节动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杨树树皮真菌群落组成不同,链格孢属(Alternaria)、曲霉属(Aspergillus)、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毛壳属(Chaetomium)等为毛白杨上的优势菌种群;链格孢属、曲霉属、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等为陕林4号杨的优势菌种群;链格孢属、曲霉属、盾壳霉属(Coniothyrium)、青霉属等为北京杨的优势菌种群。真菌种类及数量在树体空间层次的分布趋势是由上到下逐渐增多;真菌群落季节变化趋势为夏、秋季种类和数量稍高,春、冬季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9.
海堤边坡几种树种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海堤绿化及沿海防护林的营建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海堤边坡水分、盐分以及大气等立地因子的综合研究分析,结合海堤边坡造林试验,对杂交柳、紫穗槐、黄金条、刺槐、楝树、铅笔柏6个树种的生长适宜性作出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海堤边坡土壤属于中度到强度盐渍化土且土壤含水率季节变化大,其中海雾、海风也是海堤立地条件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炭化、蒸煮及复合改性剂浸渍工艺对竹片工艺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次炭化工艺可以显著提高竹片工艺品质,竹片炭化最优工艺参数为:一次炭化蒸汽压力0.3 MPa、炭化时间180 min;二次炭化蒸汽压力0.2 MPa、炭化时间100 min。蒸煮处理结合复合改性剂浸渍处理也可以提高竹片工艺品质并代替炭化工艺生产出高品质的竹片材料,竹片蒸煮最优工艺参数为:煮蒸水温80℃,蒸煮时间7 h;竹材复合防腐剂压力浸渍工艺的最优参数为:浸渍压力1.0 MPa、时间120 min、DP∶UF为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