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探讨链格孢菌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治潜力,采用离体叶片法检测了链格孢菌不同极性代谢产物、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对空心莲子草的致病性.结果表明,链格孢菌乙酸乙酯相代谢产物对空心莲子草离体叶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在最高浓度2 000 μg/mL时,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及水相导致叶片的病斑直径分别是对照的2.05倍、16.00倍、4.79倍和2.23倍.链格孢菌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同样对空心莲子草离体叶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致病性增强,在最高浓度9.88×106片段/mL和8.76×106个孢子/mL时,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所导致的叶片病情指数分别为最低浓度0.62×106片段/mL和0.55×106个孢子/mL时的2.78倍和3.41倍.链格孢菌具有开发为空心莲子草生防菌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国内外镰刀菌属(FusariumLink)种类鉴定现状的基础上,将采自山西省忻州地区的164个土壤样品进行土壤分离培养及单孢分离纯化,得到16个有大孢子的镰刀菌菌株。运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综合分析的方法对这16个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鉴定结果为:16个菌株分别属于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solani)、雪腐镰刀菌(F.nivale)、蕉斑镰刀菌(F.stoveri)、胶孢镰刀菌(F.subglutinans)、弯角镰刀菌(F.camptoceras)、砖红镰刀菌(F.lateritium)。由于土壤是镰刀菌的大本营,因此分析土壤中镰刀菌的类型对镰刀菌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成株为材料,采用植物抗性生理分析测定技术研究了链格孢菌毒素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空心莲子草叶片细胞膜透性、叶片内MDA含量、SOD、POD和CAT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叶片经细交链孢菌酮酸处理后,细胞膜透性随着细交链孢菌酮酸浓度的增加而增高,MDA含量在500μg/ml以下,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500μg/ml以上,又有所下降;随着细交链孢菌酮酸浓度的升高,SOD、POD、CAT活性下降,与对照相比,在1 000μg/ml时,SOD、POD和CAT活性达到最低,分别比对照(CK1)活性降低了86.24%、72.72%和82.05%。可见,细交链孢菌酮酸可严重降低空心莲子草叶片的生理生化活性,显示了其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空心莲子草叶片特征及生长期对莲草直胸跳甲产卵选择的影响,为莲草直胸跳甲的大量繁殖及空心莲子草的生物防治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选择性试验,接虫后24 h测定莲草直胸跳甲对空心莲子草的叶位、叶片性状(长宽比和表皮毛密度)的产卵选择情况;采用笼罩试验,测定空心莲子草生长期(苗期、生长期和老叶期)以及原有落卵量(0、1、2和4块/株)对莲草直胸跳甲产卵选择的影响.[结果]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喜好产卵在叶位3和叶位4上,在叶位3和叶位4上的卵块数和卵粒数分别占总数的81.52%和81.10%,显著高于叶位1和叶位2(P<0.05,下同),且这2个叶位的平均叶片长宽比显著大于叶位1和叶位2;偏好在叶背表皮毛密度适中的叶片产卵.莲草直胸跳甲对空心莲子草叶片背面(95.65%)和靠近叶片端部(61.96%)位置的产卵选择率显著高于叶片正面(4.35%)和叶片基部(38.04%)位置.莲草直胸跳甲对生长期植株和未被产卵的空心莲子草叶片的产卵选择率分别为55.09%和45.2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莲草直胸跳甲喜好将卵产在叶片长宽比较大的空心莲子草的叶位3和叶位4,被产卵叶片表皮毛密度适中;莲草直胸跳甲对空心莲子草叶片背面和靠近叶片端部的位置产卵选择率高,且偏好在生长期植株和未被产卵的空心莲子草叶片上产卵.  相似文献   

5.
链格孢菌毒素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空心莲子草的致病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空心莲子草离体叶片和植株为材料,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法及离体植株培养法研究链格孢菌毒素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空心莲子草的致病性。结果表明,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空心莲子草叶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在31.25 ~ 500.00 μg/mL浓度范围内,随着毒素浓度的升高,空心莲子草叶片的病斑直径增大,500.00 μg/mL时为2.41 mm;浓度为20.00 μg/mL时,毒素对空心莲子草植株不同部位叶片的致病性存在差异,对幼嫩的顶部叶片致病性较强;细交链孢菌酮酸对空心莲子草植株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抑制强度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与对照相比,当浓度达到125.00 μg/mL时,毒素对植株生长的长度、鲜重及平均根长的抑制作用达到显著水平,浓度达到250.00 μg/mL时,植株的生根数也受到显著抑制,在最高浓度500.00 μg/mL时,植株处于零生长,生长长度和生根数均为0,鲜重为负增长,达-0.77 g。本研究表明细交链孢菌酮酸具有开发为防除空心莲子草生物源除草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莲子草假隔链格孢毒素的致病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莲子草假隔链格孢(Nimbya alternantherae)毒素Vuculic acid对空心莲子草(Alligaror alternanthera)的致病机理进行了研究.分别用不同含量的毒素溶液处理空心莲子草离体叶片,测定其对叶片组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细胞内Na 、K 渗漏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叶片组织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随毒素含量的增高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大;Na 的渗漏量高于对照;叶片组织MDA的含量也高于对照;空心莲子草叶片组织内CAT和POD活性在处理前、中期(1~6 h),均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但酶活性都低于对照;APX活性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采用病原形态学观察、接种致病性测定及分子鉴定的方法对引起南京地区黄化萎蔫茄子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与鉴定.结果发现,从茄子黄化萎蔫植株上分离得到了2种病原菌:菌株VW003在PDA培养基上呈黑色圆形轮纹状,分生孢子呈卵圆形,经回接试验确定该菌为引起茄子黄萎病的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菌株FW007经培养的气生菌丝呈白色絮状,小型分生孢子团生,卵圆形至椭圆形,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接种健康幼苗后也可引起植株黄化、萎蔫和死亡;利用真菌ITS通用引物对菌株FW007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经测序鉴定与GenBank中尖孢镰刀菌菌株的ITS序列(登录号AY928409和JN107739)一致性高达99%,进一步确定菌株FW007为镰刀属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以上结果表明大丽轮枝菌和尖孢镰刀菌均可导致茄子的黄化萎蔫,且分别由这2种病原菌引起的茄子黄萎病和枯萎病通常伴随发生.  相似文献   

8.
试验测定了5个粘帚霉(Gliocladiumspp.)菌株的发酵液对镰刀菌(Fusariumsp.)、链格孢菌(Alternariasp.)、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小麦根腐叶枯病菌(Bipolarissorokiniana)4种病原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粘帚霉菌株的发酵液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生孢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菌株的抑制作用有所不同,HL-1-1菌株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SS-1-1和SH-1-1。供试菌株对4种病原真菌分生孢子萌发率12h的抑制率均达到45%以上,最高可达88.39%。  相似文献   

9.
从自然发病的空心莲子草中分离到尖孢镰刀菌,室内抑菌试验表明,尖孢镰刀菌对空心莲子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接种9d后,病情指数为46.69.尖孢镰刀菌与草甘膦以1∶1、3∶1、9∶1混合,喷洒至健康空心莲子草上,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POD活性在48~96 h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上升,1∶1复配剂96h后出现高峰,3∶1复配剂48 h后达到高峰,9∶1复配剂72 h达到高峰.9∶1复配剂48 h后SOD活性出现最高峰,较对照提高了40.0%.9∶1复配剂48h内CAT出现了活性高峰,随后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0.
山西晋中地区植物病原镰刀菌(Fusarium)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采自山西晋中地区57种不同罹病植物上的镰刀菌进行分离筛选,采用保湿分离和单孢子分离共得到46株镰刀菌菌株,其中34株有大小型分生孢子,12株只有小型分生孢子。运用传统镰刀菌分类鉴定方法对这34株有大小型生孢子的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分属于12个种和2个变种,其中8株尖孢镰刀菌、5株茄病镰刀菌、4株半裸镰刀菌、3株尖孢镰刀菌芬芳变种、3株串珠镰刀菌、2株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2株锐顶镰刀菌、1株禾谷镰刀菌、1株接骨木镰刀菌、1株镰状镰刀菌、1株束梗镰刀菌、1株黄色镰刀菌、1株木贼镰刀菌和1株砖红镰刀菌。  相似文献   

11.
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对光、氮及其互作的表型可塑性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的管理与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对其在光照和氮沉降及光氮互作的表型可塑性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喜旱莲子草通过增加株高、节长,降低根重比,提高叶重比、叶片叶绿素含量来适应较低的光照环境,其株高、节长、总生物量对光照的表型可塑性指数较大;随着土壤氮素的增加,喜旱莲子草植株的株高、节长、茎粗、叶长、叶宽、总生物量和叶绿素都显著增加,其对氮沉降的可塑性指数在株高、生物量和叶绿素上较大;氮沉降有利于喜旱莲子草对光照反应可塑性的增加,从而补偿低光环境导致的生长不利。因此,若在持续高氮沉降的情况下,喜旱莲子草种群有向贫瘠土壤和弱光环境拓展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外来入侵物种空心莲子草花粉形态和生活力。[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空心莲子草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采用花粉萌发试验、碘-碘化钾染色法和醋酸洋红染色法测定了其花粉的生活力。[结果]空心莲子草结籽比例很低,小于1%;花粉呈球形或近球形,直径为24~32μm,扫描电镜下,多数花粉发育畸形,萌发孔壁发育不完全,有断裂;花粉萌发率很低,约4.3%,碘-碘化钾和醋酸洋红的染色率也很低,分别为5.4%和6.8%;空心莲子草有性繁殖能力较低。[结论]花粉不育可能是空心莲子草结籽率很低或不结籽的主要原因;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治应重点考虑其无性繁殖能力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砷元素对水花生生长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6个不同砷浓度的营养液对水花生进行培养,结果表明:低浓度砷(〈50μmol/L)能够促进水花生的生长;高浓度砷(〉100μmol/L)使水花生的生长受到抑制,砷浓度越高水花生生长受抑制越强。水花生还具有较强的吸收砷元素的能力,在砷浓度为25~400μmol/L时植株砷吸收量随浓度增大而增加,其中茎为水花生主要吸收部位。  相似文献   

14.
空心莲子草对大蒜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明确空心莲子草对大蒜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观察了不同空心莲子草密度下大蒜各生长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蒜在空心莲子草的竞争干扰下,株高、鳞茎数、根数、田间透光率、蒜薹及蒜瓣产量均随空心莲子草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对数函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空心莲子草与大蒜产量损失间的关系(y=6.039lnx 0.977,P<0.001).大蒜田采用人工拔除方法对空心莲子草进行防除时,空心莲子草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5.21%,经济阈值为4.02株/m2.  相似文献   

15.
合肥市不同生境喜旱莲子草的分布和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喜旱莲子草的入侵机制及控制其入侵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合肥市7种不同生境喜旱莲子草的盖度、出现频率、密度、垫状厚度和叶面积,明确其发生和危害情况。[结果]喜旱莲子草在7种生境中的出现频率为100%;水库边和河道喜旱莲子草密度最大,垫状厚度和平均盖度也最大(分别为66.3%和58.3%),茎较长、较粗(分别为23.89、12.67 cm和0.77、0.64 cm);路边喜旱莲子草根最长(16.3 cm)、叶面积最大(1.53 cm2);耕地内喜旱莲子草分枝数、节数、根部分蘖数最多;林地喜旱莲子草伴生植物种类最多(11种133株);水库边和河道喜旱莲子草分枝数、节数、根部分蘖数和伴生植物种类最少(1种16株)。[结论]喜旱莲子草在合肥市广泛分布,且在不同生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喜旱莲子草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红英  陈中义  郝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21-6722,6724
综述对喜旱莲子草的科学研究,分析空心莲子草生理生态方面的特性,并指出科学防治喜旱莲子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农田环境杂草水花生分布及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江苏省6大农业生态区七种生境类型的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分布及危害进行了目测法调查采集数据后,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并赋以生态学意义解释.调查研究表明,江苏省水花生分布及危害与纬度和水分密切相关,纬度决定一个地区的整体危害水平,水分条件的不同导致各种生境水花生危害程度差异显著.统计分析表明,随着纬度的升高水花生的危害逐渐减轻,太湖地区危害最严重,淮北地区危害最轻;水生境危害严重,特别是沟渠和池塘,旱生境和水稻田危害很轻.  相似文献   

18.
不同pH值和重金属浓度对水花生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传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695-5696,5709
研究不同pH值和不同重金属浓度对水花生生根情况的影响。试验表明,水花生的适应性很强,在pH值为2~13范围内的溶液中均可生根。总体而言,水花生在碱性溶液中比在酸性溶液中生根情况好,当pH值在8.85左右时生根情况最好,根长为26.2 mm,根数为60根以上。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升高,其对水花生生根的抑制作用加大,但不同重金属离子对水花生的生根影响不同。当溶液中Pb2+浓度在10 mg/L左右时,水花生生长最好,根长达22.3 mm,根数达37根;当溶液中Cr3+浓度在5 mg/L以下时,水花生生长最好,根长为39.0 mm左右,根数为40根以上。  相似文献   

19.
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中的吸收与传导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利用草甘膦防除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植株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期的吸收与传导特性。结果表明,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的第四对叶处理时吸收和传导最快,且主要表现为向下传导。  相似文献   

20.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世界性恶性杂草,是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9种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采用不同渗透势的PEG(聚乙二醇)-6000和NaCl营养液模拟水分胁迫和盐胁迫处理喜旱莲子草,测定9d中其根数、根长、茎长、芽数、叶数的变化,旨在探讨喜旱莲子草对不同强度水分胁迫和盐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渗透势越低,根数、根长、茎长、芽数、叶数的增长越少,喜旱莲子草受PEG引起的低渗透势的影响比由NaCl引起的低渗透势的影响大,喜旱莲子草较强的耐旱和耐盐能力,是其快速适应多种生境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