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子成 《中国蜂业》2007,58(1):24-24
蜜蜂春繁好坏是养蜂夺取丰收的基础,特别是定地养蜂,一年只有2~3个蜜源能创收,如果春繁未抓好,那么全年只有投入而无收入。我根据近几年在蜜蜂春繁中的具体做法和蜂友们的经验,将蜜蜂(主要指西蜂)春繁中的几个重点方法向初学养蜂的蜂友们做几点提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孙玉 《蜜蜂杂志》2007,27(1):21-21
我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蜜源植物逐渐减少,大宗的蜜源只有油菜,因此夺取油菜蜜丰收成了摆在定地和小转地养蜂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丰收则全年生产主动,反之则将陷入窘境.  相似文献   

3.
刘安民先生出生于1927年,江西万安县人,畜牧师,是我国著名的养蜂大家。半个世纪以来,为了调查蜜源,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为了夺取更大的丰收,他运筹帷幄,决战在养蜂事业的千里战场。  相似文献   

4.
学无止境     
我国是一个养蜂大国 ,养蜂者很多 ,但并不是一个养蜂强国 ,真正懂养蜂科学的人不多 ,不少养蜂者文化水平和养蜂基础知识较低 ,养蜂收入全靠碰运气 ,经济效益低。有些养蜂者 ,建场一二年 ,获得了丰收 ,就以为养蜂是容易的事。殊不知 ,这是遇到了难得的风调雨顺年景 ,或者是蜜源特别好才获得的丰收。也有的养蜂人 ,养了几十年蜂 ,未必真正懂得了养蜂原理。即使歉收了 ,找不出失败的主要原因 ,则归咎于客观条件不好作罢。殊不知 ,科学是无止境的。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穷尽的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深化和扩大 ,永远也到不了终点。况且 ,老养蜂…  相似文献   

5.
《中国蜂业》2011,62(7)
荆条是夏季主要蜜源,它流蜜量大,对全年养蜂生产至关重要。科学组织荆条采蜜群是夺取蜂蜜、王浆高产的前提,下面谈谈荆条花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定地养蜂的蜂种选择与育王曾昭俭俗话说:“一只好王,千斤蜜糖”。可见,在同样蜜源气候的条件下,选择蜂种的重要性。凡是养蜂者都想得到一种全能的蜂种,那是不可能的。但可根据自己的生产目的和当地的蜜源、气候特点,选择比较理想的,适合于当地饲养的蜜蜂品种(品系...  相似文献   

7.
郭业寨 《中国蜂业》2005,56(3):36-36
蜜粉源是蜜蜂采集、生存的基础,是养蜂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一个地区能不能养蜂,能养多少蜂?采取何种方式饲养?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依蜜源而定.所以,在一个地区发展养蜂生产时,必须要调查和掌握该地区发展养蜂生产情况,才能把养蜂生产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适时和合理地利用各种蜜源植物,最大量地获得蜂蜜、王浆、花粉等多种蜂产品,使养蜂生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刘鑫 《中国蜂业》1993,(2):20-21
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悬殊,各地蜜源植物品种繁多,花期不一,因此定地养蜂没有一个定型的模式,定地养蜂者必须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他人的经验,南辕北辙,反受其害。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所见所闻谈谈我个人肤浅看法,供蜂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外出放蜂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答 :外出放蜂追花夺蜜 ,除要办理“检疫证明”外 ,还必须办理“养蜂证”。《养蜂管理暂行规定》第十条明确规定 :“凡养蜂单位、专业户和兼业户 ,可凭本单位或乡 (镇 )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介绍信 ,向所在县养蜂生产主管部门领取养蜂证。养蜂证由农业部统一设计 ,由县印发。二、外出放蜂如何落实场地 ?答 :《养蜂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对此作了详实的规定 :“出县放蜂的蜂场 ,凭养蜂证到所去县养蜂生产主管部门 ,办理入境手续和落实场地。放蜂场地的安排 ,由县养蜂主管部门统一负责 ,并根据当地蜜源资源与有关…  相似文献   

10.
我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蜜源植物逐渐减少,大宗的蜜源只有油菜,因此夺取油菜蜜丰收成了摆在定地和小转地养蜂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丰收则全年生产主动,反之则将陷入窘境.  相似文献   

11.
杜宏业 《中国蜂业》2012,(9X):48-50
<正>养蜂生产的改革养蜂历史悠久,好技术、好经验、好传统要传承、发展,而对那些不适应的、落后的进行改革,以推动养蜂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改革饲养模式在养蜂过程中,多数为定地饲养,即蜂群在一个地方不用移动,蜜源少,花期不连续,产量低,顺其自然;此方法不用运输,省开支、省工、  相似文献   

12.
孙立广 《中国蜂业》2015,65(2):30-31
<正>传统养蜂靠转地放蜂,追花夺蜜,获得养蜂高产。近年来由于运输费用上涨,各地对放蜂人雁过拔毛,转地放蜂风险加大,不少蜂农寻求定地养蜂模式。但定地养蜂突出的问题是蜜源不足,半年养蜂半年闲,还要喂糖。因此,人工种植蜜源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不  相似文献   

13.
养蜂好是好,就是富不了。少数挣了钱,多数盼来年。养蜂好是好,蜜源不好找。托人到处跑,还是很难找。 走千山,过万水,上车下车像土匪。争场地,霸蜜源,人少孤单不敢言。  相似文献   

14.
温饱防盗蜂     
张德志 《中国蜂业》2004,55(4):12-12
防止盗蜂是养蜂中的一件大事,书刊上有诸多介绍,我根据实践的体会,介绍一种"温饱防盗蜂"的方法,供蜂友参考. 顾名思义,该方法的要点就是始终保持蜂巢内不缺饲料,尤其在外界蜜源结束、没有流蜜的情况下,更应足额饲喂,超量饲喂,让蜂群始终处在温饱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5.
葛蓬 《养蜂科技》2004,(5):10-11
对于北方来讲,进入8月时,将意味着一年的养蜂工作已接近尾声,面临着繁殖时期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培育好越冬适龄蜂。越冬蜂是否适龄、健康和强壮直接影响到下一年的养蜂工作。由此而得出的经验为“养蜂的一年之计在于秋”。一般地区,秋季最后一个蜜源的后期蜂王所产的卵,正是越冬蜂。  相似文献   

16.
张印 《养蜂科技》2005,(3):21-21
在没有主要蜜源的地方定地养蜂,要饲养善于采集零星蜜源的蜂种。要精心饲养,使蜂群总保持强壮。一旦外界出现蜜源,就可采蜜。笔者因工作关系一直定地养蜂,这里是大豆之乡,没有主要蜜源。但每年都能或多或少地采到商品蜜。例如1994年6月25日就开始上蜜了,经考察是大葱蜜。大葱,我们这里农村每家都有种植。  相似文献   

17.
蔡呈贵 《蜜蜂杂志》2021,41(4):I0015-I0015
在养蜂界,传统纯粹的养蜂采蜜已经很难发家致富了。养蜂的人多,就船多碍港,争蜜源,堵销路,竞争激烈,蜜贱伤农。蜜多难销,是大场的通病,蜂难养强,是小场的共性。笔者平时与一线蜂农交流较多,见一些养10~20箱的蜂友,养着,养着,偃旗息鼓了;一些信心满满的企业老板投资养蜂,三五年后纷纷抱怨养蜂的钱难赚。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不论从气候、地理条件还是蜜源植物各个方面来看,都比较适合养蜂业的发展.我定地养蜂已30余年,每年卖一部分,自已还留有100多群.常有人对我说:"想养蜂就是不懂技术,怕养不好….我便告诉他们说:"只要不怕蜂螫,订一份<中国养蜂>便可以了."  相似文献   

19.
李易谷 《中国蜂业》2010,61(7):27-27
利用养蜂车进行长途转地放蜂,可大大降低养蜂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可根据蜜源情况,随时转入最合适的场地,最大限度地利用蜜源,提高蜂产品产量,进而大大提升蜂蜜品质,生产优质蜂蜜。  相似文献   

20.
曾传勇 《中国蜂业》2005,56(1):11-12
作者的话:海南四周环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且山林多,素有"百果园"之美称,蜜源植物种类多,许多棕榈科植物和红树林月月开花不断,还有许多杂花接连开花,是养蜂得天独厚的好地方.去年3月全国蜂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在海口市召开,总结我国已成世界第一蜂业大国,有700万群蜂,年产蜂蜜2万t;而海南只有不到2万群蜂,专业蜂农不到100人,作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省、健康岛,名扬四海,誉满全球,养蜂却没形成产业实在可惜,因此,企盼全国蜂业专家、学者到海南来实地考察指导,也希望蜂业界人士来海南投资养蜂,组织蜂农走上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化、规模化的经营道路,为海南的农作物授粉增产和提高质量;为国家和海南创造较大的社会效益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