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对有效约束和规范国家公务员的行为,促进廉洁从政,树立政府和公务员的良好形象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构建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还面临诸多障碍,难以有效监督公务员的财产状况。分析提出加快立法进程、加大监管力度、扩大主体范围、完善配套措施、建设廉政文化、借鉴国际经验等多维路径,以尽快完善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使之成为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利器。  相似文献   

2.
目前,实施官员财产申报的地方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继新疆阿勒泰和浙江慈溪之后,湖南浏阳日前下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十项廉政制度》的通知,明确今年将建立起官员申报示廉制度。  相似文献   

3.
时政     
官员财产公示能否成为反腐利剑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中国正在积极准备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这将是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在全国两会期间透露,中央纪委正在想办法制定官员财产公示的有关条例或者规定。新华网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中国正在积极准备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这将是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在全国两会期间透露,中央纪委正在想办法制定官员财产公示的有关条例或者规定。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1日,历时两个月的人民"2008年十大地方新政"评选活动揭晓.最终,"新疆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领跑十大新政,以28638票的绝对优势摘取桂冠.入选的十大新政凸显民生主题,具有改革创新精神,涵盖了干部作风、行政问责等一系列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反腐网之漏     
魏雅华 《百姓》2006,(12):22-23
最近几年来中国刮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反腐风暴,每年都有一些省部级高官落马。中国的反腐形势依然严峻,反腐风暴的震慑效果也非常有限。事实表明,不少的腐败案例就是在反腐行动紧张开展的时候发现的。这让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到,从制度上铲除腐败,才是根除腐败的根本举措。但是,作为中国反腐败最重要的两大制度,金融实名制和财产申报制度在中国实施的效果如何呢?金融实名制和财产申报制金融实名制要求每一个公民在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开设账户时,都必须使用实名,而且所有的金融交易也都必须使用真实姓名并记录在案。也就是说,一个人一生中任何有关…  相似文献   

7.
简牍可见,秦时里的职能是配合乡,负责民籍、赋役、狱案、治安等相关事务。具体而言:在里民申报年龄、户口和申请出分财产、"质"马牛人时进行审核,并定期上报里中户籍变动;协助乡征派徭役,参与田租、户赋的征收,对"癃"和"不傅"等避离徭役的情况进行审核;协助县、乡勘察狱案现场、检验证词,"封守""有鞫者"亲属、财产;逮捕、检举、制止里中的犯罪人员或行为。上述职能为将故六国地区基层社会纳入国家系统,并维护地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关东地区基层社会与统治阶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我国农村财产抵押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角度出发,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安排对农村财产抵押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现行农村土地法权制度、传统中国农村价值观念以及农村社保体系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农村财产抵押交易,最后就构建农村财产抵押制度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财产制度是联合社正常运行和日常管理的主要制度,也是联合社重要特征的体现,联合社要实现健康长远发展需要有健全的财产制度作基础。这里结合新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联合社的财产制度作一下分析梳理,希望对促进和规范联合社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科研项目重复申报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科研项目重复申报问题严重。文章分析了造成重复申报的原因,提出在制度上要禁止项目重复申报,在项目申报上要提供查新报告,在查新资源上要依靠科研项目数据库,利用备案的科研项目查重,是避免重复申报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1.
《百姓》2003,(4)
有文介绍特首董建华先生申报收受礼品材料非常翔实细致具体,过去的10个多月收到了200多种礼物,全部列入申报清单,连一包花生米也没有忽略。内地纪检部门也有此规定,如处级干部收入申报制度、收受礼品登记制度(起点是200元)。制订这些制度时肯定借鉴学习了境外经验,可执行的效果与特首如此认真申报的香港比起来,我们太惭愧了。  相似文献   

12.
李亚眉 《甘肃农业》2004,(11):97-97
在司法实践中“执行难”已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财产保全制度和先予执行制度。先予执行是针对比较特殊的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劳动报酬及一些情况紧急的案件 ,而财产保全制度则适用比较广泛 ,只要是给付之诉 ,有采取财产保全的必要性且有当事人的申请并且提供了担保的均可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必要时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职权决定。这有一制度中须有申请人提供担保 ,这是为了避免一旦财产保全制度出现错误的话可以以担保的财产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这就为担保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找到了连…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7,(7):116-117
国家对动物检疫实行申报制度,检疫申报是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对动物检疫的第一项程序性规定。下面从行政许可的角度对产地检疫申报的内涵进行简要分析,并对与其相关联的检疫申报审查事项进行探讨,以便厘清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用以指导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个人的生产、生活资料不断增加,当涉及婚姻时就有了财产分配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之下,离婚率不断增长,基于婚姻财产引发的法律纠纷日益突出,婚前财产的归属及范围确定已成为司法完善的关键。本文将介绍我国婚前财产公证制度的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不断优化我国的婚前财产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对农业科研单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和立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剖析了"十二五"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立项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农业科研单位在"十三五"要通过不断挖掘申报潜能、扩大申报规模、加强项目申报分类指导、提升项目层次及加大实施管理力度等策略,进一步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和立项工作,力争使农业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项目数量、项目层次、人才团队、成果方面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一、现行农村集体财产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过去几十年中,农村集体财产这一物质基础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集体财产制度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 财产所有权主体缺位 按照现行法律制度的规定,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属农村社区集体所有。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在许多地方集体经济组织已经解体或名存实亡,农民缺乏行使集体所有权的组织形式,即主体缺位。在主体缺位的情况下,必然造成主体错位。如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在许多地方村委会成了发包方。这里说的主体还仅仅是代表主体问题。至此尚不足以说明问题的本质,我们还应当弄清楚集体财产究竟是谁的,这就需要把握传统集体经济财产制度的特点。众所周知,集体财产归集体全体成员共同所有,但任何个人都不能单独占有某一部分财产的所有权,可以说,财产权利的这种整体性和不可分性是集体财产制度安排的基本特点。这种集体经济的财产制度虽然名为“集体所有”,但社区每个成员不晓得集体资产是否有自己的份额,仅知道这是大家的,其  相似文献   

17.
鉴于近年来宁夏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宁夏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任务与功能,提出了规范管理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要严格把好项目申报、建设管理、资金使用的"三个关键"和强化目标责任、绩效考核、财务管理、检查验收的"四项制度"。  相似文献   

18.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对解决小规模经营农户与农产品市场之间的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规范制度当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合作社财产制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经营和发展、成员利益的保护和市场交易安全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法律制度中设计财产制度的关键是明确界定合作社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19.
我校申报的 2 0 0 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准立项 6项 ,列全省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第一 ,占全省立项总数的 2 2 .2 2 %。他们分别为 :屈茂辉教授申报的《中国国有财产法律制度的缺陷分析与对策研究》获重点项目立项资助 ;彭念一教授申报的《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曾德明教授申报的《公司化后国有企业治理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伍中信教授申报的《债转股财务运作中的理论创新与现实问题研究》和苏武俊副教授申报的《交易费用理论与制度变迁中国有企业交易成本问题研究》等 4个项目获一般项目立项或立项资  相似文献   

20.
张数  武喜涛 《甘肃农业》2005,(12):191-192
互联网的发展不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便捷的交流工具,它对现行的财产法律制度有巨大的影响。比较显著地表现在,互联网带来了新的财产类型,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并由此对传统的财产法体来造成了冲击,迫使人们必须思考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完善既有财产法律体系,保护人们的财产利益,调整财产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