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无角陶赛特羊与藏绵羊杂交的效果,试验选择年龄、胎次和体况一致的2群藏母羊,分别采用无角陶赛特公羊和藏公羊与其交配,对所产羔羊2月龄断奶后强度育肥。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与藏母羊杂交可以极显著提高羔羊的初生重、2月龄断奶体重、4,6月龄体重及育肥期的日增重(P<0.01)。说明陶藏杂一代羔羊的饲料报酬明显高于藏羔羊,育肥期平均每只可多增收49.20元。  相似文献   

2.
选取同等条件下饲养的健康、无异常、6月龄的小尾寒羊×陶赛特羊二元羔羊和陶赛特羔羊作为实验动物并对其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检测、肉品质及产肉性能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6月龄血常规结果显示,除了二元杂交羊羔的平均红细胞体积与陶赛特羔羊有显著差异之外,其他各项指标都与陶赛特羔羊无显著差异;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二元杂交的羔羊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与陶赛特羔羊的相应指标差异显著;在相同饲养条件下,6月龄二元杂交羔羊的屠宰体重比陶赛特羔羊高2%以上(P0.05),屠宰率高3.32%以上(P0.05),6月龄二元杂交羔羊的眼肌面积比陶赛特羔羊高6.07%(P0.05),6月龄二元杂交羔羊的屠宰性能和产肉潜力均略高于陶赛特羔羊。  相似文献   

3.
选用生产性能优良的无角陶赛特种公羊与本地藏系母羊进行经济杂交,利用杂一代羔羊生产性能好,生长发育快,产肉量高,品质好,饲料利用率高,育肥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优势生产优质羔羊肉。在实际操作中注重种公羊的选择、怀孕期母羊及哺乳期母羊和羔羊的饲养管理、羔羊育肥期的饲料调配及管理方式等饲养管理技术。通过试验表明:6月龄的杂一代30只羔羊进行屠宰试验,平均胴体重16.25kg、平均日增重为156g,该技术在高寒牧区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优质肉用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羔羊的屠宰性能,试验在坝上沽源县同一个养羊场将200只小尾寒羊按不同年龄、胎次随机分成5组,采用药物诱导发情,试情公羊试情后,分别取无角陶赛特、萨福克、特克塞尔和德国美利奴公羊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小尾寒羊纯繁采用本交方法作为试验对照组.在各组合杂交一代育肥羔羊6月龄时,从每个组合中随机挑...  相似文献   

5.
无角道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与藏系羊杂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寒农区放牧加舍饲条件下,分别采用优良肉用无角道赛特、特克塞尔公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交,利用杂交优势进行羔羊肉生产。道藏 F1和特藏 F1羔羊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40 kg 和3.35 kg,3月龄重分别为11.45 kg 和12.32 kg,6月龄断奶重分别为28.24 kg 和27.67kg,6月龄羯羊胴体重分别为14.65 kg 和14.24kg,屠宰率分别为51.34%和51.1%,净肉率分别为76.45%和76.27%。两品种肉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一代羔羊的肉用生产性能显著高于藏系羔羊(P<0.01)。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产肉性能良好的陶赛特羊公羊、特克塞尔羊公羊、白头萨福克羊公羊及南非美利奴种公羊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为母本,所产F1母羊与小尾寒羊公羊进行三元杂交,观察其生产性能,筛选出适合高寒山区的三元杂交组合。结果表明:陶细寒、萨细寒、南细寒三元杂交羔羊初生重与断奶重均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P0.05);特细寒三元杂交公羔与母羔的初生重分别比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高41.27%和36.45%,且均差异极显著(P0.01),断奶重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P0.05)。4组三元杂交羔羊6月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均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说明三元杂交羔羊生长发育快,屠宰成绩高,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健康无病的萨福克种公羊10只为父本,小尾寒羊种母羊为母本,另以陶赛特种公羊为父本,以小尾寒羊种母羊为母本,对其所产杂交羔羊的初生重及30、60、90日龄体重进行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养条件下,萨寒F1代羔羊比陶寒F1代羔羊生长快,增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藏系羊个体产肉性能,试验对道赛特羊与藏系羊杂交羔羊采用综合配套技术进行育肥,当年出栏.结果表明:道×藏一代羔羊2月龄、4月龄、6月龄、8月龄体重比对照组羔羊分别提高87.23%、57.55%、53.43%、50.67%,差异均极显著(P<0.01);6~8月龄出栏育肥羔羊胴体重达到16.10~21.0 kg,日增重比同龄当地羔羊提高42.48%~44.07%,羔羊胴体重增加5.8~7.2 kg,产肉量提高56.31%~52.17%,每只杂种羔羊增收8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藏系羊个体产肉性能,试验对道赛特羊与藏系羊杂交羔羊采用综合配套技术进行育肥.当年出栏.结果表明:道×藏一代羔羊2月龄、4月龄、6月龄、8月龄体重比对照组羔羊分别提高87.23%、57.55%、53.43%、50.67%,差异均极显著(P<0.01);6~8月龄出栏育肥羔羊胴体重达到16.10~21.0kg,日增重比同龄当地羔羊提高42.48%~44.07%,羔羊胴体重增加5.8~7.2 kg,产肉量提高56.31%-52.17%,每只杂种羔羊增收8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肉羊品种与湖羊杂交F1代羔羊育肥效果,本试验选择国外优良的肉羊品种杜泊羊、无角陶赛特羊和萨福克羊作父本,国内优良地方品种湖羊作母本开展杂交试验研究,所获得的杂交F1代羔羊在全舍饲条件下进行育肥。测定杂交F1代羔羊初生重、不同月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等生长性能。结果表明:试验A组(杜泊公羊与湖羊母羊杂交F1羔羊)、试验B组(无角陶赛特公羊与湖羊母羊杂交F1羔羊)、试验C组(萨福克公羊与湖羊母羊杂交F1羔羊)6月龄平均重分别为44.76±3.62 g、 43.65±4.18 g、43.28±3.34 g,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D 6月龄平均重36.32±3.86 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A组、B组、C组与对照组D相比较,试验A组、B组、C组每只羊的利润较对照组分别多收入80.02元、69.74、42.74元,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试验A组的生长性能和利润均优于试验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引进国外早熟、生长速度快、肉用性能好的肉用品种无角陶赛特羊和萨福克羊,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将两品种的胚胎移植到小尾寒羊的体内后所生羔羊,进行了哺乳期不同阶段生长速度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胚胎移植的萨福克羔羊的平均初生重为6.65 kg,大于无角陶赛特羔羊5.54 kg,胚胎移植的萨福克羔羊的平均日增重以出生后10日龄最高(473.13 g/d),无角陶赛特羔羊平均日增重以出生后90日龄(断奶)最高(457.03 g/d).哺乳期前40天即10日龄、20日龄、30日龄、40日龄胚胎移植的萨福克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73.13 g/d、343.13 g/d、459.38 g/d、359.38 g/d,分别高于无角陶赛特羔羊的平均日增重288.75 g/d、296.25 g/d、394.38 g/d、313.75 g/d.从哺乳期50天后到断奶(90日龄),胚胎移植的无角陶赛特羔羊平均日增重368.75 g/d、457.03 g/d大于萨福克羔羊的平均日增重350.00 g/d、314.06 g/d.说明哺乳前期胚胎移植的萨福克羔羊生长速度快于无角陶赛特羔羊,到哺乳后期(50日龄)至断奶(90日龄)时胚胎移植的无角陶赛特羔羊生长速度大于萨福克羔羊.因此,在哺乳期前40天应注重加强萨福克羔羊的营养,在哺乳期50天后到断奶应注重加强无角陶赛特羔羊营养.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优质肉用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羔羊的屠宰性能,试验在坝上沽源县同一个养羊场将200只小尾寒羊按不同年龄、胎次随机分成5组,采用药物诱导发情,试情公羊试情后,分别取无角陶赛特、萨福克、特克塞尔和德国美利奴公羊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小尾寒羊纯繁采用本交方法作为试验对照组。在各组合杂交一代育肥羔羊6月龄时,从每个组合中随机挑选15只(10公、5母)羔羊进行产肉率和肉质品质屠宰测定。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羔羊的产肉性能均显著优于小尾寒羊羔羊的产肉性能(P<0.05),且杂交羔羊的肉用体型明显优于同龄小尾寒羊羔羊的肉用体型;萨×寒杂交羔羊产肉性能稍优于其他杂交羔羊;4种杂交羔羊一、二等优质切块的质量明显大于同龄小尾寒羊(P<0.05),且以萨×寒杂交羔羊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2008年8月,天祝县种羊场从兰州信和牧业有限公司引进3月龄无角陶赛特种羔羊28只,其中公羊3只,母羊25只,进场1月后,多数羔羊出现咳嗽,8只羔羊并发直肠脱出症状,经诊断后采取下列方法治愈,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无角陶赛特羊杂交藏绵羊的效果,选择年龄、胎次和体况一致的2群藏母羊,分别采用无角陶赛特和藏公羊与其交配,所产羔羊2月龄断奶后强度育肥。结果显示:无角陶赛特羊杂交藏绵羊可以极显著提高其羔羊的初生重(P<0.01)、2月龄断奶重(P<0.01)和育肥期的日增重(P<0.01);陶藏杂种羔羊的饲料报酬明显高于藏羔羊,育肥期只均可多增收49.20元。  相似文献   

15.
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笔者从本地羊为父母本的羔羊与无角陶赛特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的羔羊中随机分别抽样30只羔羊进行初生重和8月龄屠宰率测定。结果显示,本地羔羊平均初生重3.01 kg,杂交肉羔平均初生重3.26 kg;本地羔羊平均屠宰率15.66%,杂交肉羔平均屠宰率17.63%。杂交羔羊两项指标均高于本地羔羊,宜首选无角陶赛特肉用种公羊作为杂交肉羔生产品种。  相似文献   

16.
(接上期) (2)无角道赛特羊无角道赛特羊(Polled Dorset),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由雷兰羊和有角道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再用有角道赛特公羊回交,选无角后代培育而成的肉用绵羊品种.我国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主要用于经济杂交生产羔羊的父本.  相似文献   

17.
无角道赛特羊原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由雷兰羊和有角道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再用有角道赛特公羊回交选无角后代培育而成。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主要用作经济杂交生产羔羊的父本,是目前理想的肉羊生产的终端父本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选用160只从山东引进的小尾寒羊作母本,以该场从山西省农科院畜牧所种羊场引进的特克塞尔肉用种羊、无角陶赛特肉用种羊和萨福克肉用种羊为父本,随机分成特寒、陶寒、萨寒和小尾寒羊4组.试验采用全舍饲饲养方式,通过综合比较各杂交组合试验羊的产羔率、羔羊成活率、羔羊初生重、1~6月龄体重以及6月龄体尺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用肉用羊品种杂交小尾寒羊后,杂种后代的生长发育速度明显高于小尾寒羊,杂种羔羊比小尾寒羊只均收入多135元.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藏系羊个体产肉性能,试验对道赛特羊与藏系羊杂交羔羊采用综合配套技术进行育肥,当年出栏。结果表明:道X藏一代羔羊2月龄、4月龄、6月龄、8月龄体重比对照组羔羊分别提高87.23%、57.55%、53.43%、50.67%,差异均极显著(P〈0.01);6~8月龄出栏育肥羔羊胴体重达到16.10~21.0kg,日增重比同龄当地羔羊提高42.48%-44.07%,羔羊胴体重增加5.8~7.2kg,产肉量提高56.31%-52.17%,每只杂种羔羊增收8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用肉用品种无角道赛特羊为父本,西藏绵羊为母本,进行两品种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杂交受胎率为75%,产羔475只,羔羊繁殖成活率80%;F1的出生重、断奶重和6月龄重比同龄藏系羔羊分别提高8.16%、4.77%、24.70%,差异显著(P<0.05);道×藏F1的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比同龄藏系羔羊分别提高3.69 kg和2.26kg,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提高了4.1个百分点。杂种一代羔羊早期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肉质均优于西藏绵羊羔羊,杂种一代羔羊对藏东南的气候条件、饲草饲料、管理方式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初步认为,无角道赛特羊是西藏东南地区开展肉羊杂交生产较为理想的父本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