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杏山地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河林区具有大面积的阳陡坡山地,造林不易成功。在这些地块营造适应性强的山杏经济林,对促进林区经济发展,保护和改善阳陡坡山地生态条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上规模求效益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林基地苗普辽宁省朝阳市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指导“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上规模,求效益,讲速度,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把造林与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仅1993年就营造山杏、...  相似文献   

3.
调查分析现有山杏林的基础上 ,对满洲里市山杏经济林的发展 ,从造林措施和技术措施两个方面作了详实的研究 ,提出了“山杏林产业”这一观点 ,阐明了满州里市发展山杏经济林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沙地山杏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杏作为三北地区生态经济林建设的当家树种,根系发达,抗旱耐寒、耐瘠薄、耐风沙,适应性极强,是固沙保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文章主要阐述了沙地山杏的育苗、造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为加快沙区山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杏耐干旱瘠薄土质特性显著,在半干旱的辽西地区分布广泛,不仅是重要的生态造林树种,而且还是经济林造林树种,开发种植山杏,可获生态、经济双重效益,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赤峰市郊区采取育苗造林的方法,大力发展山杏经济林,提高了造林质量,获得了理想效果. 山杏喜光照、耐瘠薄,是适宜在温暖向阳坡生长的经济树种.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区,每亩百株的  相似文献   

7.
山杏是一个经济林树种,价值日益提高.山杏具有喜光、耐旱、耐寒、耐土壤贫瘠等特性,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由于山杏种子粒大.传统的造林方法是播种造林.但是,直播山杏有许多弊端,如用种量大,幼苗根系若受到钙积层的阻隔.很难穿透,致使生长受阻、多呈低矮的“小老树”状态,结实也欠佳.据在兴安盟科右前旗的俄体  相似文献   

8.
在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增加生态经济林兼用树种的造林比重,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性互动的途径之一。在作业设计中,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原则为基础,应兼顾造林的经济效益。生态经济林兼用树种山杏,是一个适合乌盟后山地区种植的很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圃地实生山杏苗嫁接大扁杏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杏是北票地区重要的生态林和经济林树种,在干旱地区造林,它具有耐干旱、抗病虫害、耐瘠薄、分布广、成林快、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但随着山杏造林面积的扩大,如何提高山杏的商品价值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山杏杏核及果仁的利用价值不及栽培种大扁杏经济效益高,通过嫁接改良技术措施,可将山杏变为大扁杏,进一步提高山区经济。文章在山杏繁育方法、大扁杏嫁接技术方面作了较为详细总结,可作为山杏嫁接大扁杏一套实用技术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树食叶害虫杨毒蛾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华 《内蒙古林业》2008,(12):26-26
突泉县近几年,人工造林树种以杨树为主,兼有落叶松、樟子松、沙果、苹果等果树经济林和山杏、柠条等;由于受气候条件影响,人工杨树受杨树食叶害虫杨毒蛾大面积危害,严重影响了树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山西省“三北”地区(即西山地区)的黄土丘陵区和残垣沟壑区山杏、柠条混交造林模式,晋西北黄土丘陵防风固沙林油松、沙棘混交造林模式,吕梁山黄土丘陵、残垣沟壑区水土保持林侧柏、刺槐造林模式和晋西吕梁山红枣经济林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今春,突泉县部分乡镇在退耕还林和天然次生林中发现食叶害虫天幕毛虫。山杏经济林中发生面积较大,危害程度比较严重。为了有效控制这一灾害的蔓延,最大限度地减轻虫害造成的损失,保护造林成果,突泉县林业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山西省"三北"地区(即西山地区)的黄土丘陵区和残垣沟壑区山杏、柠条混交造林模式,晋西北黄土丘陵防风固沙林油松、沙棘混交造林模式,吕梁山黄土丘陵、残垣沟壑区水土保持林侧柏、刺槐造林模式和晋西吕梁山红枣经济林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4.
风沙干旱地区山杏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黑龙江省西部沙化土地面积大、适宜山杏生长的实际情况,经过多年试验探索,全面总结出了黑龙江省风沙干旱地区山杏经济林培育技术,并在苗木培育、造林密度、栽植技术、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提高山杏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蓬 《中国林业》1994,(3):16-17
我国经济林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陈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林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国平均每年营造经济林面积超过1100万亩,1979—1992年,全国共营造经济林1.53亿亩,约占全国人工造林总面积的15%,其中山东、河北、山西、湖北等省,每年...  相似文献   

16.
孙欣  张军 《林业月报》2000,(1):24-24
陕西省在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过程中,在恢复森林植被的同时,大力营造经济林,在渭北、黄河沿岸、白于山区等地发展经济林70万公顷,建成了苹果、花椒、柿子、核桃、梨、红枣、山杏等八大经济林基地。据统计,八大经济林基地共带动建立各类果品加工厂、包装厂400多个,各类果品市场1000多处,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10余万人。  相似文献   

17.
曹芹 《山西林业》2010,(5):19-20
介绍了营造混交林的好处,总结了五台山林区营造油松、刺槐混交林,油松(落叶松)、柠条(沙棘)混交林,刺槐、柠条混交林和山桃(山杏)、柠条混交林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南省卢氏县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山杏这一干旱山区生态经济林树种。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山杏直播、植苗造林8万多亩,成活率、保存率均达到90%以上。首先,抓观念转变,充分认识发展山杏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优势。野山杏在卢氏县全县均有分布,以往由于缺乏必要的水土保持工程和管理措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大多数处于靠天收获的状态,并不为人们所重视。以往该县的荒山造林主要是侧柏、刺槐等一些用材林树种,2004年国家将退  相似文献   

19.
山杏是丰宁县优势乡土树种之一。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防沙治沙、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项目以来,山杏已被广泛用于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成为造林绿化优选乡土树种。由于野生山杏自然分布区多为石质山区,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管理粗放,缺乏水土保持工程,因而衰弱、老化日趋严重,产量低而不稳。新发展的山杏幼林因水盆失修,缺少技术管理,不  相似文献   

20.
生态脆弱区兼有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重压力,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脆弱区改善自然环境、调节区域气候、促进农户增收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以辽西低山丘陵区为例,对3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态经济林的营造技术和综合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山杏适合荒山荒地低成本造林绿化,大枣适合退耕还林地块和立地条件较好的荒山配套造林,核桃对立地条件要求最高,需要较高的林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