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木实木地板坯料两种干燥工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产于江苏宿迁美洲黑杨25 mm厚的地板坯料湿材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干燥工艺、气干窑干联合工艺对试材进行干燥质量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气干与窑干联合干燥工艺,使杨木的含水率降低到25%左右时,再进行窑干,不仅没有降低干燥效率,还能克服杨木髓心板直接窑干带来的易端裂、皱缩、变形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马占相思木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占相思属速生树种,其人工林木材径级小,幼龄材含量高,易干燥,但容易产生皱缩及内裂,宜采用低温软基准,且干燥过程中要增加调湿处理次数,减少表层的干燥应力及塑性变形,采用气干和窑干联合干燥方式时,不仅有效避免皱缩及内裂等干燥缺陷,而且可缩短干燥时间,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干燥成本。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干与窑干联合干燥方法对水曲柳地板坯料进行干燥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气干与窑干联合干燥工艺干燥,比单独采用窑干干燥工艺节约成本62.43%~67.78%,木材综合合格率可提高约2.0%,而生产周期仅延长了2.5天。  相似文献   

4.
木材窑干     
正Kiln drying of wood又名木材室干、炉干。木材置干燥窑(室、炉)内,控制介质的温度、湿度和气流循环速度,按预先确定的基准进行干燥处理。窑干的基本建设投资大,成本高,工艺复杂,但干燥速度快,且可使木材干到任何规定的终含水率。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可以将气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常规窑干工艺和气干—窑干联合干燥工艺对20 mm厚尾赤桉锯材进行了干燥试验,并对2种工艺的干燥速度、干燥质量和能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种工艺的干燥质量均达到GB/T 6491-2012《锯材干燥质量》二级材标准;常规窑干工艺的周期为310 h,气干—窑干联合干燥工艺的周期为406 h,比常规窑干法多96 h;采用联合干燥法,可节约能源67.4%。  相似文献   

6.
针对移行材和早材皱缩等主要气干缺陷,拟定出赤桉半干材的干燥工艺,窑干前进行回复皱缩和减小表面硬化的汽蒸处理,窑干至目标含水率时进行终了调湿处理.结果表明:汽蒸预处理可以有效地回复皱缩材和显著地减小表面硬化;5 d内将试材的平均含水率25.61%下降到11.72%;3 h的汽蒸处理和24 h的湿空气处理均可有效地减小含水率梯度和残余塑性变定,但后者效果更佳;板材干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二级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顾炼百 《林产工业》2002,29(2):46-47
锯材窑干前根据不同的树种、用途和质量要求分别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可达到缩短干燥周期、保证干燥质量或提高产品档次的效果。现分述如下:1 预干处理硬阔叶树材的生材含水率一般都较高,通常在90%以上。若生材锯材直接进窑干燥,不但干燥周期长,能耗大,而且干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硬阔叶树材进行常规干燥前,最好先实施预干处理。预干的方法有两种:①气干预干;②低温窑预干。1.1 气干预干有条件的企业──地处南方气温较高或西部地区空气湿度低,且有较大的场地和木材库存量──可实施气干预干。将生材锯材气干到约30%~2…  相似文献   

8.
人工林杨木和杉木的干燥特性与干燥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人工林杨木和杉木的干燥特性和干燥工艺.并对连续式干燥基准与传统的阶段式干燥基准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人工林杨木和杉木均属较易干燥的树种,在百度试验中主要发生的是端裂、端表裂以及表裂,无内裂发生,但截面变形较为严重,木材窑干后主要缺陷也是翘弯等变形。采用连续式干燥基准干燥的杨木、杉木,其干燥应力及干燥缺陷都比阶段式干燥基准少。  相似文献   

9.
石梓和米老排木材干燥特性及干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厚度2.5厘米的板材进行了气干和窑干试验。结果指出,石梓除易发生扭曲外,一般不发生其它缺陷;米老排除易发生扭曲外,还易发生表裂、内裂、皱缩等缺陷,提出了气干-窑干联合干燥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锯材窑干是当前生产中最常用的干燥方法,但这种方法的一个最大缺点是能耗大,并且干燥质量不理想。寻求一种既能提高木材干燥质量又经济实用的干燥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锯材气干与窑干联合干燥就是比较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窑干木材时,通常于材堆中设置检验板,定期取出测定木材含水率及其内部应力的变化,借此衡量窑内材堆的干燥工况。这种方法虽传统采用,但操作烦琐,费时费力,并且容易损耗热能。据美国费吉尼亚(Viaginia)州立大学C.skaar教授报告,目前他们正在试验和研究一种新的检验木材干燥状况的方法——利用声音发射法控制木材窑干过程。在窑干过程中,由于含水率和内部应力的急剧变化,常常导致木材产生表裂和端裂,当  相似文献   

12.
王艳  沈秋华 《木材工业》1995,9(4):27-27,26
沙兰杨生产胶合板的初步经验王艳,沈秋华(洛阳人造板厂河南洛阳471009)沙兰杨(Populuseuramericana)是河南省主要的速生阔叶树种。木材纹理直、结构细,气干密度0.376g/cm ̄3,干燥快,油漆和胶合性能良好。但由于这种速生材受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人面子木材的干燥特性,根据百度试验结果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拟定了相对偏软的24 mm和50 mm 2种厚度规格家具用材干燥工艺基准,进行了生产试验。24 mm厚人面子木材从初含水率85%干燥至12%,共用时506h,干燥质量良好,达到预期要求。针对50 mm厚毛边板材干燥速度慢,干燥不均匀,同一块板材内局部区域含水率异常偏高的现象,拟定了气干/窑干联合干燥工艺和相应的半波动窑干基准。  相似文献   

14.
滇青冈是典型难干材,易发生表裂、内裂、变形等干燥缺陷。在常规连续干燥试验的基础上,拟定25 mm厚滇青冈材间歇干燥工艺基准。结果表明:采用间歇干燥工艺,可在22 d内将板材含水率从39%降低至12%,干燥质量较好,无表裂,但扭曲和瓦弯缺陷比例偏高;适用于除湿干燥窑和气密性不佳的常规干燥窑,工艺仍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5.
桦木板材的快速干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阶段连续升温干燥基准,增加热湿处理工艺,用炉气间接加热木材干燥窑对不同厚度桦木锯材进行快速窑干工艺试验,实践证明不但干燥周期缩短30%,且提高了干燥质量,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6.
木材窑干时风扇转速对干燥速率、干燥质量与电力消耗的影响1绪言减少能源消耗,增加干燥速率,是降低木材干燥成本的主要手段。其方法有修订窑干基准,改善干燥设备,更新干燥方法和改良叠材技术等。但除此之外,循环系统的风扇转速对能源消耗与干燥速率亦具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广东琼楠木材的干燥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干燥基准,采用百度试验法对33 a生广东琼楠木材的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琼楠木材干燥速度为4级,较慢;截面变形程度较轻,为2级;初期开裂也较严重,为4级;扭曲等级为2级;无内裂产生,为1级;广东琼楠木材的干燥条件为:初期温度50℃,干湿球温度差2~3℃,末期温度80℃,拟定33a生25~30 mm厚广东琼楠木材的干燥基准。在实际窑干生产中只需对拟定的干燥基准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便可得到适合于广东琼楠木材的窑干工艺,为广东琼楠木材的实木加工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24种南方阔叶树材的干燥特性及窑干基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24种南方阔叶树材进行100℃干燥试验和窑干试验,说明了这些树种的干燥特性,提出了这些树种适宜的干燥基准。试验结果指出,多数树种在实际窑干试验中发生降等的倾向与100℃试验中发生的干燥缺陷是一致的,但少数树种不一致,这些树种的预定干燥条件需要通过多次窑干试验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9.
木材干燥 第4讲 锯材窑干工艺过程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炼百 《林产工业》2002,29(5):43-45
在选定锯材窑干工艺基准后,还需认真实施窑干工艺过程,才能保证干燥质量。其主要环节是:含水率检验板和应力检验板的选取及其测定计算;窑内介质温、湿度的正确测定;窑的升温和木材预热处理;干燥过程的实施;适时的中间调湿处理;终了平衡处理及调湿处理;“闷窑”及冷却出窑。  相似文献   

20.
李晓玲  高瑞清  周永东 《木材工业》2004,18(5):15-17,20
本文对柠檬按、巨按、尾巨按和窿缘按4种按树人工林木材进行气干特性和干燥规律的研究,预测它们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含水率阶段的气干速度,并对气干质量进行分析,为有效利用其气干特性和规律合理地组织气干-窑干联合干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