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3月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目前,明晰产权的基础改革已基本完成。同时,开展了发展新型林业经营体系,引导合作规模经营;完善林业融资保险制度,为林农提供林权抵押贷款和政策性森林保险服务等多种配套改革。但仍然存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不够,林权抵押贷款费率高、抵押率低等问题。该文就此提出建议对策:增大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加大林权抵押贷款贴息力度,尽快制定林权流转方面的法律法规等。旨在不断深化改革,让林农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促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林权抵押贷款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以来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是解决林农贷款担保难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强农惠农战略的重要举措,对增加劳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林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必将推动农村抵押担保方式创新,盘活森林资源,使农民手中的森林资源资产变为活的资金,激发农户和社会各方面投入林业的积极性,促进林业投资多元化。但由于林业的特殊性,林权抵押贷款与普通的贷款相比,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不断地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充分发挥林权抵押贷款这一金融杠杆的作用,实现林农和金融系统的双赢,促进会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杭州市富阳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在改革中亟待解决的林地流转呈现出"四多四少"现象、规模经营不多,林权抵押贷款量少面窄,商品林综合保险进展缓慢等问题,并从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引导,加大林权抵押贷款及林业融资创新力度,规范做好林地流转服务,切实加强政策性林木保险推进工作,引导与鼓励农民结成林业经营体、发展股份制林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发展后劲,合力防范山林纠纷、打造平安林区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业》2009,(16):15-15
遂昌是浙江省的重点林区县。2007年以来,遂昌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优化服务,大胆探索林权抵押贷款新模式,有效盘活了森林资源资产,成功突破了资金不足对农民发展林业的瓶颈制约。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林权贷款制度建设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也是开展林业金融服务的重要基础。在金融支持林改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林业是一个具有巨大生态价值和综合效益的战略产业,但是由于森林资源的自然属性等导致林权抵押发展滞后,林权抵押只能作为追加或是抵押补充担保方式,这一现状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发展。为此,文章针对现状和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分析,探讨抵押担保贷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降低林权抵押担保风险和提高贷款抵押的实现的建议,以期为林农致富借鉴,推动林业融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劼 《云南林业》2012,(5):14-14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今年一季度报表显示:截至3月31日,云南省林业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余额分别为102.65亿元和83.5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6.08亿元和9.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71%和54.75%,林权抵押贷款增长超过五成。2010年,云南林权抵押贷款余额突破50亿元,居全国第一位。2011年,云南林权抵押贷款余额突破70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完善金融支持林业制度,依旧是今年云南集体林权配套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为将林农手中的资源变成资产、资产变成资本,为云南林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林业部门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林业的信贷产品,拓展林业融资渠道,开办林权抵押贷款、林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建立国家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和政策性林业保险制度,促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11月22日,林权抵押贷款与森林保险问题座谈会在国际竹藤大厦举行。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林权抵押贷款的收入效应,明确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基于扶贫目标的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5省702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研究林权抵押贷款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不同贫困程度农户的林权抵押贷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林权抵押贷款可显著提升农户农业收入水平,一般贫困农户农业收入增加幅度最大,生产性固定资产对农业收入影响显著;不同贫困程度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参与程度均较低,其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及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其中,有家人生大病对重度贫困农户贷款需求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林业补贴政策认知对非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有家人在政府部门工作、养殖业收入比例对非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生产性固定资产对一般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非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林权抵押贷款增收效果明显,但当前林权抵押贷款的扶贫功能不明显,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低,贫困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不高。林权抵押贷款政策要适应林业扶贫战略新需要,要拓展和提升林权抵押贷款功能和绩效,必须建立和完善基于扶贫目标的林权抵押贷款产品设计与精准帮扶模式,着力提升贫困农户承贷能力,切实提高贫困农户贷款可得性水平,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扶贫多元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合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政策的扶贫功能及绩效的拓展和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林权抵押贷款是支持乡村振兴、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金融创新,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大量的工作。2007年贵州省实施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部门为林农统一发放了林权证,明确了广大林农的林权;加之贵州森林资源丰富,为全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但目前全省林权制度改革和抵押贷款工作仍相对滞后,丰富的森林资源未能有效盘活。文中总结贵州省林权抵押贷款处置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发现工作中存在4个方面的难题,即林权证变更不动产权证难、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难、抵押资源资产管理难、抵押资产处置变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4个方面的建议以进一步深化贵州省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1)完善产权制度体系,推进确权登记工作;2)加强评估体系建设,推进“林票”制度发展;3)加强资源经营管理,推进林权资产处置;4)加强政策保障服务,推进林业产业融资。  相似文献   

10.
林业贷款贴息政策是国家扶持林业产业发展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扶持林业产业发展,促进林业生态建设,该文就桓仁县林业贷款贴息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提出优化发展的对策。存在的问题有林权抵押贷款难,林业贷款贴息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乡镇机构薄弱,重视程度不够。建议完善贴息政策、加大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建设、大力推进小额金融服务、切实加强林业贷款贴息项目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建立国家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和政策性林业保险制度,促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11月22日,“林权抵押贷款与森林保险问题座谈会”在国际竹藤大厦举行。会议由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蕾和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副司长刘金富主持,福建、江西、浙江、辽宁等省的代表分别介绍了本省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浙川县林业用地面积大,资源丰富,但由于森林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给林权抵押贷款带来了诸多不便,详细分析了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了克服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建立完善林权评估机制、加快林权流转体系建设、完善林权风险保险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背景、基本路径与主要特点,对其改革目标进行评价、成效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生态补偿机制不够完善,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力度不够大,林业经营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不高,林下经济发展不够科学规范,林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有待巩固落实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全省林木收储中心建设、争取金融保险对林业的更大支持、完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限伐补偿、加快培育林业经营新型组织、引导林农科学经营林下经济等全面深化福建省林改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宁陕林权制度改革后,信用联社抓住这一契机,积极研究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形式,创新"三农"信贷投入机制,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破解"三农"融资担保难问题寻求新途径。一、林权抵押小额贷款的操作模式林权抵押贷款是指森林资源资产权利人以《林权证》或有权依法处分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作抵押,经林业行政管理部门确  相似文献   

15.
杨春花 《绿色科技》2015,(3):297-298
指出了林权抵押贷款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以来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分析了会泽县实施林权抵押贷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促进会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林权抵押贷款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林权收储担保对于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四种林权收储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每种模式的适用条件以及应用推广策略。研究表明:当地的森林资源发展状况、林地权属情况、林业产业发展水平、林权抵押贷款规模都是影响林权收储担保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建议应当从林权收储担保机构建设、收储担保业务模式创新、收储担保机构配套措施以及林权收储担保补助政策等不同方面促进我国林权收储担保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阐述林权抵押贷款概念及其法律依据以及云南省近年来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基本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着金融机构由于担心自然灾害导致林权报押灭失而使贷款风险升高,不愿开展贷款业务,林权抵押实现有一定难度,贷款数额较小等问题.籍此,提出了借鉴国外森林保险立法经验,降低和持移林权抵押贷款风险;利用反担保制度解决林农林权抵押贷款难;组建林业担保公司等对策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全面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经营出现的新情况和林业生物灾害管理面临的新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转变基层林业管理部门和森防机构的工作职能,建立和完善多种组织形式的社会化防治服务体系,不断创新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主的防治投入机制,积极探索以政策性保险为主的森林保险制度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9.
普洱市林权抵押贷款主要做法及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明晰产权,夯实基础,建立机构,试点探索,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发挥作用等方面阐述普洱市林权抵押贷款主要做法,分析了普洱市林权抵押贷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配套改革和扶持力度,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改进金融服务,加快培育和引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加快林权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林木采伐管理体制等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林权抵押贷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林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从交易费用视角探讨林权抵押贷款的发展演变规律发现:发展演变的本质是对森林资源价值属性的不断认识与确认,发挥林地的财产功能;发展演变的动力是交易费用通过新的制度安排转化成外部利润,形成规模收益;发展演变是朝着降低交易费用的方向进行。由此提出如下建议:及时改善交易市场环境,鼓励多种市场主体参与贷款交易,不断设计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创新符合林业普惠金融与林业规模化经营双重要求的信贷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