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防渍抗旱花生在花针期,植株生长发育快,气温高,叶面蒸腾作用旺盛,是花生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这时遇到干旱天气,要及时进行灌水抗旱,保持土壤湿润,有利开花结果;遇到连续阴雨,要及时清理水系,排除田间积水,防茎叶徒长和烂果。2.中耕除草花生根系的生长、荚果的发育,土壤要有  相似文献   

2.
酸性土壤花生增施钙肥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需钙量大的作物。沿海旱砂地酸性土壤和因化肥过量施用造成的酸化土壤,由于酸度较大使土壤中钙素流失严重,严重影响花生籽粒的发育和产量的形成。本研究阐明了钙离子信号途径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和调控荚果发育的分子机理,探明了酸性土壤增施钙肥花生增产原因,明确了钙肥与有机肥和微生物肥配施可显著提高酸性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在多年钙素基础理论和田间钙肥施用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创建了酸性土壤花生增施钙肥高产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酸性土壤花生产量,666.7m2最高产达到675.5 kg。  相似文献   

3.
花生覆膜栽培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花生覆膜栽培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开花习性、根系发育、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覆膜栽培能提高花生出苗率和单株生产力,抗旱及增产效果极显著;同时覆膜花生花量增多、开花提早,果针入土率高,果大、仁大。与裸地花生相比,覆膜花生出苗早、齐、全、匀,根系发育良好,果针入土结实,花生品质提高,抗旱保墒能力增强,花生覆膜栽培非常适合吉林西部地区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花生覆膜栽培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开花习性、根系发育、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生采用覆膜栽培能提高出苗率和单株生产力,抗旱及增产极显著。同时覆膜花生具有花量增多,开花提早,果针入土率高,果大仁大等特点。与裸地花生相比,覆膜花生出苗早、齐、全、匀、壮,根系发育良好,果针入土结实,花生品质提高,抗旱保墒能力增强,花生覆膜栽培非常适合吉林西部地区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花生起垄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起垄种植不仅有利于灌溉和排水防涝,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改善花生的生长环境,促进根系发育,加快花生的生育进程,增强花生的抗旱耐涝能力,同时还便于田间管理和机械化操作。  相似文献   

6.
保水剂对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保水剂的两种施用方法对花生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保水剂能明显改善土壤供水状况,促进花生出苗,使植株维持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和根系活力,提高植株的抗旱性,从而促进了花生的生长和发育,显著提高花生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花生根结线虫侵染花生的群体动态规律,发现花生根结线虫在花生根结内的增长与花生的生长发育、土壤中虫量及土壤温度有关。该线虫在根结内从2龄幼虫发育到雌虫产卵期,春季需31-32d,夏季需28d。花生根结线虫侵染花生,其根结的增长遵循逻辑斯蒂规律。该线虫侵染花生有两个明显的高峰期,分别出现在花生出苗后的21d和31d,第1个高峰期正值花生新根大量增长期,第2个高峰期正值第2代2龄幼虫在土壤中虫口密度增长期。防治该病的关键措施是播种前应作好土壤处理,以压低初始虫量,有效地保护主根。  相似文献   

8.
<正>一、新县适宜种植花生花生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才能播种,主要生育期气温要求在20~28℃,秋季气温降至11℃左右时,荚果停止发育。中国花生产区生育期平均积温在3 500℃左右,生育期100~150d,个别晚熟品种可达180d。花生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除过于黏重的土壤外,一般质地的土壤都可以种植,最适宜的土壤是肥力较高的偏酸性沙壤土,并且喜钙。新县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  相似文献   

9.
<正>花生种植除了科学管理生长期间的水、肥和药,控制花生茎叶的繁盛也是确保花生高产的重要措施。花生生长过旺会耗费大量土壤养分,如果不及时控制,将导致植株过高、茎细而弱、容易倒伏;随着营养物被茎和叶转移,花生荚果发育所需的营养得不到满足,果实不会饱满,最终影响产量。因此,合理控制花生旺长是实现花生增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花生对肥料三要素的吸收量和要求是不相同的,一般说花生从土壤中吸收磷肥和钾肥多于氮肥。氮素肥料主要为增加植株重量,并能促进花生植株茎叶生长旺盛,若缺少氮肥,花生生长和发育不旺,产量减低,但施用过多,植株生长嫩弱,不但延迟成熟,且易遭受病虫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耕地土壤有效硫状况及作物硫肥肥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耕地土壤有效硫含量在6.6~265.1 mg/kg之间,平均(36.8±3.1) mg/kg,其中低于16 mg/kg的土样占20.9%.土壤有效硫含量以湘西和湘北较高,湘东和湘南较低.八种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有效硫含量高低次序为:石灰岩>第四纪红土>砂岩>花岗岩>河流冲积物>湖积物>板页岩>紫色砂页岩.13个硫肥肥效田间试验表明,油菜、花生施硫分别增产14.4%和7.1%,水稻基本上无增产效果.油菜和花生的施硫量以30kg/ha较为适宜,其产投比分别为2.29∶1和6.05∶1.  相似文献   

12.
不同硒肥施入量对黑花生的产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土壤拌施亚硒酸钠的方法,研究不同硒肥施入量对黑花生的产量和硒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施硒量的增加,黑花生的产量先增加后减少,且黑花生的硒含量呈递增趋势.当土壤施硒量为2 mg/kg时,黑花生的硒含量达到人类食用的最高标准0.3 mg/kg.当土壤施硒量为1.9mg/kg时,黑花生的产量达到最高,为4 35...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嘧菌酯在花生植株、花生、花生壳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及其消解动态进行分析,评价嘧菌酯在花生生产上的残留安全性.[方法]对不同施药次数、施药剂量及采收间隔期与花生植株、花生、花生壳及土壤中嘧菌酯最终残留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嘧菌酯进行了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嘧菌酯在花生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7.24~12.07 d和5.57~13.48 d.嘧菌酯在花生植株、花生、花生壳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低于1.135、0.154、0.922和0.957 mg/kg,嘧菌酯残留量排序为花生<花生壳<土壤<花生植株.根据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嘧菌酯在花生中的残留中值为0.05 mg/kg,普通人群嘧菌酯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0.418785 mg/k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3.32%左右.采收间隔期为21和28 d时,在不同施药次数、施药剂量和采收间隔期条件下,嘧菌酯在花生植株、花生、花生壳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按常规方式施用嘧菌酯通常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但采收间隔期为14 d时,施药剂量和施药次数对最终残留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花生平衡施肥技术研究I.土壤主要养分限制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分析了湖北省花生主产区的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并在田间试验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湖北省花生主产区土壤普遍缺氯,部分地区缺磷,大面积缺钾和硼.平衡施肥能够明显提高花生产量,但不同地区花生对各元素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应该在测土基础上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5.
在风沙半干旱区顶凌期地膜覆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顶凌期地膜覆盖有很好的蓄水保墒效果,到播种时地膜覆盖的土壤水分含量比裸地提高了1%~2%,保证了花生正常播种出苗.同时地膜覆盖改善了土壤的微环境,促进了植株的健康发育,花生产量比裸地增产42.9%,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此法是风沙半干旱区"春墒春保"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花生常年地膜覆盖面积超过2 400万亩,由于花生生产上应用的地膜厚度多为0.006 mm,甚至为0.004 mm的薄膜,收获后回收困难,花生秧和土壤中残膜较多,对生产效益、土壤地力和生态环境均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还影响花生秧的饲用等。降解地膜能够减少花生秧和土壤中的地膜残留,减少人工捡拾,一定程度上减轻残膜污染,提高花生秧的利用率,增加花生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7.
小京生花生是浙江省新昌县的名、特、优传统农产品,而病害问题一直是花生生产的主要障碍.测定和比较了不同发病地块的主要土壤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小京生发病区土样有明显的酸化现象,土壤中钾、钙、镁、锌、锰等元素的有效态成分含量普遍下降,而有效铜的含量有上升的趋势,有效铁含量呈不规律的增减.可见,土壤酸化、电导率下降以及土壤中一些必需营养成分的流失是影响花生生长、导致花生抵抗力下降而易致病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地面覆盖薄膜后,由于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促进了土壤养分的分解作用和作物植株代谢功能地增强,增加对有机肥料和磷、钾营养元素的需要量,所以地膜覆盖花生与大田花生管理措施大不相同.其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没置应用不同畦宽的试验田及玻璃室有底测坑,控制调节不同土壤水分研究,对花生不同生育期的生育规律及对油分累积动态的效应等问题。试验应用了测定土壤结构的理化分析;花生花芽分化及荚果发育进程的细胞解剖;油分的累积过程中有关脂、肪糖、淀粉的消长关系的生化分析等方面。初步证明不同畦宽,不同土壤渍水状况下对各生育期的总耗水量,花生主茎,分枝茎,叶,花等器官发育,花芽分化,子房柄发育,荚果发育等过程,及叶绿素,叶净同化率以及油分累积动态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影响。本研究结果对调节土壤分水,控制春花生徒长,改进栽培技术,增加结荚率,饱果率而达到增产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土壤肥力对花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影响花生品质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量化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程度,为花生品质区划、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8年全国18个花生主产省的花生品质数据及其对应点的土壤数据为基础,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肥力因子对花生品质的影响.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脂肪含量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仪法(以占干物质重量的百分率表示);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采用K2Cr2O7-H2SO4氧化法;土壤全氮测定采用凯氏法;土壤速效钾测定采用火焰光度法;土壤速效磷的测定采用钼蓝比色法.[结果]相关分析表明,花生蛋白质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花生脂肪含量和油亚比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全氮含量是影响花生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Y=0.000 179 4 X2+25.597;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花生脂肪含量的主要因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Y=0.162 X1+43.317;同时土壤有机质也是影响花生油亚比的主要因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Y=0.015 04X1+0.954.[结论]不同肥力因子对花生品质的影响不同,改善花生的品质应通过施用合适配比的肥料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