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5月5日,省农委财务处举办了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培训班,安排部署全委资产清查工作。培训班邀请长春市财政局国资处王延葵副调研员解读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吉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久其软件公司人员讲解了吉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系统操作方法,并进行现场答疑。委相关处(室)、各事业单位主管财务  相似文献   

2.
<正>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66号)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管理培训班暨全国农广校省校校长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和启动实施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吉林省农委于9月10日在长春市春谊宾馆举办了全省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管理培训班,全省54个项目县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1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相似文献   

3.
正9月3~4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山西举办2018年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培训班,邀请相关专家对我国谷子、高粱、花生等登记作物产业发展、品种选育和登记情况进行了专题报告,解读了品种登记相关法律法规,讲解了登记审查工作规范,研讨了下一阶段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全国各省种子管理部门、有关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及种植大户代表共计110余人参加了培训。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刘天金出席培训班并讲话。  相似文献   

4.
<正>为深入开展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积极培育主食加工示范企业,提高引领带动能力,9月23~29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主要负责人、相关省级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人员近200人参加了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和知名专家进行授课,重点培训了宏观政策、财政金融、电子商务、技术研发和营销模式等课程。培训班期间,组织学员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嘉和一品中央厨房进行现场教学;同时围绕主食加工、消费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切实提高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业务水平,省农委于11月23日在吉林省农科院科技交流中心举办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暨演练培训班,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环资局、各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科)有关负责人及省农委有关直属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共计90多人参加培训班。培训班由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王军主持,省农委夏季副主任做了开班动员讲话。省农科院董英山副院长致辞。  相似文献   

6.
正为认真贯彻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农村宅基地改革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要求,了解掌握农村宅基地管理的相关工作流程。8月21日,省农业农村厅在昆明举办全省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业务培训班。  相似文献   

7.
正5月12日,松原市农委举办了"三品一标"知识培训班,宣传推广"三品一标"相关知识,提高从业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助力绿色农业基地建设。培训班上,省绿办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三品一标"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与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绿色食品认证程序及审查要点,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与有机产品认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全市有"三品一标"申报意向的企业、合作社、绿色农业示范基地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县级主管单位相关人员、从事"三品一标"相关工作的管理与技术人员接受了培训。据松原市农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近年来,松原  相似文献   

8.
关于援外热带农业技术培训班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通过承办援外热带农业技术培训班,扩大了其在热带国家的影响,加强了与热带国家的国际合作。本文在分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承办援外热带农业技术培训班的管理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援外热带农业技术培训班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11月14日,"中国农业大学—金正大公司"第四期国际型管理人才培训班启动仪式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举行,此次培训班开办的目的是学习国际先进的肥料生产技术以及科学的推广模式,以缩短我国肥料与世界技术水平之间差距。中国农业大学副书记翟志席、金正大公司党委书记张晓义以及20余位培训班学员参加了启动仪式。此次培训班主要访问澳大利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18日到28日,江苏农垦组团赴澳大利亚参加了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化培训班.在澳期间,我们听取了相关专家的讲座,了解了澳大利亚的农业历史,发展现状、农业管理、营销以及创新等方面的情况,参观考察了新南威尔士州第一产业部、农民协会和农牧场,时间虽短,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11.
郭际  易魁  李懿 《农业考古》2021,(2):22-28
源远流长的茶道文化蕴含着华夏文明独特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茶道天然的共情能力正逐渐凸显,不断促进着民族融合与共同繁荣。文化融则民心通,探索茶道中传统文化促进民心相通的本质内涵,有助于理解茶道文化共情效应的生成机理,能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之于社会进步的意义、价值与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逻辑推导与实证分析,解构了茶道文化共情效应的作用维度,结论表明:茶道中的共情观可认知为社会精神品格、价值观念内涵和艺术认同表达到人文交流互动,再到民心相通的过程。应当将茶道中的文化内涵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宋代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客观上推动了宋代茶艺的繁盛。而以宋徽宗为首的文人们留下大量关于茶事的文学作品,不遗余力地倡导了茶艺向更高更精致的方向发展。"点茶"是宋代茶艺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由"点茶"更新的一系列茶艺理念,后来成为真正影响茶艺演变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茶道插花,是东式插花的延续,融入了茶道之神性.在现代花艺发展过程中, 茶道插花表现出的主要风格特点是:线条优美的造型、简洁淡雅的用材、自然清新的情趣、诗情画意的意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笔者在江西省南丰县石邮村调查的“跳傩”仪式,从文献和田野两方面,分析傩仪式中的“四方”观念和“播撒”动作转化并进入戏剧的过程。在中国的戏剧传统之上,考察仪式对中国戏剧发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工夫境界是研究中国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工夫境界解读中国茶道哲学,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茶道哲学的工夫与境界。中国茶道哲学的核心在"和"。茶人通过一系列的工夫持守,力求进入到"和"境界。在"和"的工夫境界观照下,茶人的生命体验与心灵体验高度凝结,进以凸显中国哲学与文化中独有的"天人合一"思想,使中国茶道哲学思想提升了又一高度。  相似文献   

16.
宋时磊 《农业考古》2021,(2):234-240
日本茶道史上的茶道具专著,亦被称之为"茶器名物记",对日本茶道的成立具有独特价值。以21部古典茶书文献为主线和中心,可分为茶道具从附属于"唐物""御物"的室内书院装饰物记录的时代、走向作为"茶器名物记"专集的时代和多样化及个性化展开的时代三个阶段,分别对应镰仓到室町时代中前期、室町后期和江户时代。其中,在江户时代,"茶器名物记"走向多样化、个性化的同时,又继承和延续了以唐物为中心的"大名物"与以和物为中心的"中兴名物"传统。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为日本茶道的成立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揭示了其发展的轨迹和脉络。  相似文献   

17.
Marshall E 《Science (New York, N.Y.)》2000,288(5475):2294-2295
At a White House ceremony on 26 June, two scientific groups, one fund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other privately funded, announced that they have generated a nearly complete readout of the 3.1 or so billion nucleotides in the human genome. The White House ceremony was more than a celebration; it was also designed to heal a split in the research community. The ceremony brought together leaders of the rival groups in a kind of truce, cooling off a competition that had grown intense in recent months.  相似文献   

18.
杨胜男 《农业考古》2020,(2):254-258
日本对中国茶文化的接受,经历了一个从学习、模仿,到自我树立的过程。三谷良朴所撰《和汉茶志》一书,融合了大量中国茶书与日本本土茶文化的内容。他在介绍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日本茶器的描摹,对珠光等日本著名赏茶家饮茶活动的回顾与总结,来强调日本茶道的本土意识,又将文艺的“体”“用”概念运用到茶文化中,提出了一种以茶礼为外现形式,以雅道风情为内在核心的文艺茶道思想。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南涧彝族罐罐茶茶艺和糊米茶茶艺,概括提炼出南涧民族茶礼,指出南涧民族茶艺和茶礼要突出南涧本土民族——彝族的民族特色,将民族礼仪、民族风俗、民族音乐、民族服饰、民族饮食、茶的保健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奉献出南涧茶艺的精品。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文化变迁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相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71-4473,4529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梳理了当代贵州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变迁特点,认为变迁中的贵州少数民族民居具有涵化、仪式消褪与神灵错位、功能的迷失与困惑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