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中央财政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对各地的生态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现行的补偿制度还不尽完善,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要保护、经营好国家级公益林,充分发挥国家级公益林的综合效益,实现国家级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好严格保护和促进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创新补偿制度,完善补偿机制,逐步改补助为补偿,以实现补偿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当地林业生产实际,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宿松县生态公益林补偿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措施,为促进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奉化市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管理工作已初见成效,全市38316.8hm^2重点公益林已全面实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林业生态效益正在逐步显现。该文从资源管理、资金管理、管护队伍方面总结奉化市生态公益林保护的主要成效以及基本做法和经验,并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建立和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大力推广生态经济栽培模式;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分类补偿是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重要研究课题,该文拟通过建立影响生态效益因子的分类标准,提出生态公益林分类补偿计算公式,并采用泉州市集体生态公益林的基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完善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生态公益林的公益性与农民注重经济效益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本文从公益林生态效益的重要性说起,主要介绍公益林的尴尬现状,重点对补偿制度的完善以及公益林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如何有机结合进行了研究,期望能够通过一系列措施缓解公益林和农村经济发展之矛盾。  相似文献   

6.
生态公益林是保护人类居住环境,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自然生态资源。由于生态公益林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效应,由国家出资来为社会提供生态公益林是必然的政策选择。国家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正是为此而制定的。首先论述了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及我国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建立过程,重点分析了目前补偿制度中所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态补偿是以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2019年新修订的《森林法》对于公益林生态补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中国公益林生态补偿仍在法律制度建设、生态补偿金标准、补偿金来源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生态补偿标准,丰富补偿方式,以保护公益林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尤溪县生态公益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区划、管护、资金使用等管理现状;深入分析地尤溪县生态公益林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包括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切实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适当调整生态公益林布局等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现状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省自2001年作为 “国家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试点省之一,生态公益林补偿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全省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达到475万hm2,国家和省财政投入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增加到7.13亿元。然而,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讲,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补偿对象、补偿责任、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还存在问题。在构建湖南省生态公益补偿体系的基础上,从前提、架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进行了设计,并从动力、投入和保障三个方面对所设计的补偿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公益林管理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公益林经营管理成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公益林区划界定,国家级公益林面积已占到林业用地面积的38%,全国公益林面积已占到森林面积的56%.公益林管理制度已初步建立.通过实施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中央财政建立了稳定增长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机制,地方财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了地方公益林补偿机制,公益林建设成效已有显现.但也存在诸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各地对公益林管理政策落实不到位,以及相关法律依据缺失等问题.要根据国家财力状况逐步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实施差别化的补偿政策;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公益林保护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立法,建立公益林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公益林管理政策贯彻落实的监督.  相似文献   

11.
建立公益林动态补偿机制既是完善补偿机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切实保障林农利益的根本要求.该研究在对生态公益林动态补偿的概念内涵与基本原则进行概括与总结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成功经验,提出建设生态公益林动态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2.
公益林生态补偿对于生态建设和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综述了前人对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公益林生态补偿研究成果,具体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利益相关者、范围、模式、标准和筹资渠道进行了总结评述,同时对国内外公益林生态补偿实践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现阶段中国公益林生态补偿研究存在重复性、微观层面研究和定量分析缺乏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对生态补偿机制内部机理进行深层次探析,同时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对微观主体的作用程度进一步调查研究,以期推动中国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进一步明确森林生态补偿的方向与法律政策调整思路.【方法】运用实证调查与文献分析送给.【结果】北京市森林生态补偿法律政策调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森林生态服务付费,但也存在补偿范围过窄、补偿主体与受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有限、森林管护人员存在年龄偏大等问题;指出北京市森林生态补偿问题的解决需要构建和完善相应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结论】通过立法政策调整来扩大北京市森林生态补偿范围,将平原地区所营造的公益林纳入森林生态补偿范围;进一步完善北京市森林生态补偿各项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由于生态公益林建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尤其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初步建立,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模式如何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改)后林权主体分散经营的体制,以及基层林业站监管机制如何建立等,是目前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建设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根据近几年的工作实践,通过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管护模式和监管机制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生态补偿是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关键问题。通过计量研究,发现:家庭年纯收入对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影响负向显著,树龄和"禁伐对您造成的经济损失"对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影响正向显著等。因此,提出要以生态公益林禁伐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基础,确定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中央政府要提高贫困地区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建立生态公益林分龄级补偿标准制度,补偿标准从高到低分别为过熟林、成熟林、近成熟林、中龄林和幼龄林。这有利于提高林农保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生态补偿是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关键问题。通过计量研究,发现:家庭年纯收入对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影响负向显著,树龄和“禁伐对您造成的经济损失”对补偿标准接受意愿的影响正向显著等。因此,提出要以生态公益林禁伐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基础,确定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中央政府要提高贫困地区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建立生态公益林分龄级补偿标准制度,补偿标准从高到低分别为过熟林、成熟林、近成熟林、中龄林和幼龄林。这有利于提高林农保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梳理国内学者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研究现状及动态。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绩效相关性较强的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国内学者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同时也发现林改过程的权属纠纷、林地流转欠规范、流转市场发展滞后、林权抵押贷款获得困难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不完善等方面都会对绩效的提升造成影响。从解决林权纠纷、规范林地流转、多角度解决林权抵押贷款问题和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提出下一步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发放关系到我国广大林农的切身利益,是我国能否建设好生态公益林的关键.文章在对贵州省织金县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及补偿金发放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织金县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织金县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发放的管理对策,以期对织金县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和其它地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刘国雄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0):128-129
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已步入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生态公益林面临着生态功能等级不高,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地方配套补偿难以落实等问题,如何解决生态公益林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对生态公益林管护的积极性,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该文结合兴宁市林业产业的发展经验,介绍了公益林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公益林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更好地促进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钦  刘伟平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5):386-388,392
本文简述了公益林生态效益市场化补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动态。对我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市场化提出一些建议,例如明晰公益林生态产权、降低交易成本、提供相关信息和创新相关制度等;同时提出以虚拟的公益林生态产品,即某种“生态权利”,作为公益林生态效益的市场交易对象。分析了意识形态及其教育在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市场交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