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203-204
近年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报道触目惊心,无论他们的人身安全还是心理健康所面临的问题,都让人深思。父母进城务工,是为了给家庭更好的生活,但是留守儿童却在生活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比如性格、人生观、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不健康的行为,为此家庭和学校都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快乐健康的成长。结合当今形势,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心理健康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6,(7)
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农村儿童成长中一个较为重大且又棘手的问题,处理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对于我国的国情来说更是刻不容缓。1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问题1.1日常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属于传统的熟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集体中,一些传统和约定的习俗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关键。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发挥农村集体的教育优势,采取互助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弥补父母缺位的作用。本文详细探讨了互助模式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使得进城打工成了目前农村青壮年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使得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突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较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有留守经历。目前对留守现象的研究大都拘泥于留守儿童当前的心理状况,负面因素偏多,而留守经历对其心理发展方面的长期影响和留守人群的积极心理因素的研究却极少涉足。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对留守经历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进行探讨,以期为高职院校相关教育教学机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93-4295
概述留守儿童家庭的类型:单亲家庭型、隔代抚养型、亲友代管型和自我管理型。指出由目前监护人监护农村留守儿童会导致一系列儿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提出要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就要有效利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资源。  相似文献   

6.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国家关注"三留守"问题的背景下,由于儿童处于心智发育关键时期、易敏感、可塑性强的特点,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三留守"问题的重中之重。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入手,初步分析留守儿童教育差异的感性原因,结合儿童教育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深层次原因,并寻求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3):203-204
由于城乡发展间的巨大差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普遍存在。团中央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关爱服务团,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重点,鼓励各高校组织大学生团队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活动。但是随着实践的进行,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针对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组织规范化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0):151-152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相应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产生了。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揭示其内在根源,探究其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尽管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仍然任重道远。以宿迁市经济开发区南蔡中心小学为例,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出一定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安徽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斌  雷红生  曹鹏飞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0):126-128,131
对安徽省农村儿童进行访谈,获取有效问卷245份,重点分析了安徽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状况、生活满意度、品德行为、心理健康的差异性。研究显示,安徽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状况、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3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非留守儿童好于留守儿童;在品德行为方面,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很令人堪忧,他们不仅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心理的贫困更是亟待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安全感的主要原因是亲人的疏离和方方面面的压力。通过思想教育能够有效提升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从而使留守儿童能够树立起自信心,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勇敢地面对未来。  相似文献   

12.
陈琳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12):171-173+200
乡村振兴视域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目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研究主要聚焦在4个方面。首先,围绕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成长环境、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现状研究。其次,针对某个具体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调查、关联、原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第三,将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留守经历与自我发展、自我认知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第四,聚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落后状态,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日益明显,导致大批年轻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以便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因此在农村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并随之出现了如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行问题、学习成绩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一系列的教育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是对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的科学概括,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指导之下,对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突出的教育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218-21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人口涌入城市,其子女大多被留在原来的乡村继续生活求学,被留在乡村的孩子形成"留守儿童"群体。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2亿人左右,留守儿童有61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40%左右。随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的成长与教育成为城市化建设引发的一个问题,关于如何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更好的成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群体长期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已经产生了厌学、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孤僻、内心孤独、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为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和对绥化市已有留守儿童关爱活动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结合绥化市实际情况,初步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四位一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多元关爱体系。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农村普通学校由于教学环境、设施、师资等弊端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各种发展都有较深的负面影响。农村"贵族学校"是指模仿城市的贵族学校,以城市教育水平为标准,开设在农村,采用全封闭寄宿制的教学方式,拥有优良教学硬件设施、优秀师资队伍建设,非免费且收费较高的民办学校。这一办学新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农村传统办学模式的缺陷,并为留守儿童提供更佳的课程知识和文化氛围,为他们的生理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也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使得进城打工成了目前农村青壮年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使得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突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较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有留守经历。目前对留守现象的研究大都拘泥于留守儿童当前的心理状况,负面因素偏多,而留守经历对其心理发展方面的长期影响和留守人群的积极心理因素的研究却极少涉足。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对留守经历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进行探讨,以期为高职院校相关教育教学机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8):223-224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社会问题,如何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有效促进教育资源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公平分配,是促进教育现代化转型的重要议题。本文从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实质出发,详细列举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试着找出几种有效应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不公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9):226-228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所面临有监护、受教育、人身安全保护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不完善、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的保障力度弱、留守儿童人身安全保护不完善等。对于这些问题,应从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完善、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法律援助与司法保护等方面入手,以加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数量正在迅速的增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我国的社会转型而产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亲子长期分离.而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无力转变教育职能,监管力度不够,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观念不够重视,致使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令人担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