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中薯5号、中薯7号、中薯8号、中薯9号、中薯17号、中薯18号和中薯20号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中薯3号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中薯5号、中薯7号、中薯8号和中薯20号适应性较好,产量较高,外观品质良好,综合性状较优,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庄浪县旱地梯田的主栽模式——黑色全膜垄作穴播模式,对引进和自育的陇薯7号、陇薯10号、宁薯16号、宁薯17号、中薯18号、中薯19号、天薯12号、天薯13号、定薯3号、定薯4号、庄薯3号、庄薯4号等12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筛选试验,以期为大田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宜临夏旱作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临夏州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于2022年引进宁薯19号、陇薯14号、中薯28号、定薯4号、青薯9号、云薯108等21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临薯18号、陇薯12号、中薯24号、定薯4号、中薯28号、陇薯7号、陇薯14号、陇薯10号这8个品种亩产量均在2 500 kg以上,其中临薯18号、陇薯12号、陇薯7号、陇薯14号、陇薯10号5个品种在临夏地区已有种植,可继续推广种植;中薯24号、定薯4号、中薯28号3个品种为新引进品种,可以进入下一年的筛选试验;宁薯19号、陇薯16号、中薯19号、天薯11号、天薯13号、定薯3号、陇薯15号、云薯108、青薯9号、陇薯17号、冀张薯12号、中薯5号、希森6号13个品种表现一般,可进入下一年筛选试验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4.
临夏地区不同品种马铃薯引种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新大坪、陇薯6号、陇薯7号、民薯2号、庄薯3号、青薯2号、青薯9号为材料,以陇薯3号为对照(CK),在临夏县韩集镇双城村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生育期以新大坪最短,产量以青薯9号最高。综合试验结果:庄薯3号、青薯9号性状均比较优良,可在临夏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在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低纬高原德宏开展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引进甘薯新品种潮薯1号,徐薯22,鄂薯4号,鄂薯5号,南薯88,苏薯8号,徐薯18,12-8,豫薯抗病1号,与PJ-1对照。经试验得出徐薯18、潮薯1号、12-8、鄂薯5号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等一系列结论,为甘薯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榆阳区是陕西省马铃薯总产量第一大市,引进马铃薯新品种开展性状比较试验对当地马铃薯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试验参试品种10个,以克新1号(CK)为对照,通过对丽薯6号、丽薯7号、希森6号、青薯5号、青薯9号、兴佳2号、中薯18号、冀张薯12号、陇薯13号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兴佳2号和希森6号表现较好,较对照品种增产超过45%,适宜作为主推品种在榆阳区推广种植;青薯9号、丽薯6号的产量也较对照克新1号增产10%以上,符合当前马铃薯市场需求,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一、试验目的为增加新疆马铃薯高淀粉品种的多样性,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设置了陇薯、晋薯和青薯等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以筛选出适合新疆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二、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参试品种为晋薯18号、青薯9号、陇薯11号、陇薯8号、陇薯7号、陇薯3号共6个品种。以本地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适宜攀西干旱区冬种的马铃薯品种,本试验选择了云薯102、云薯304、丽薯6号、青薯9号、冀张薯12、大西洋、夏坡蒂、荷兰15共8个马铃薯品种,通过膜下滴灌的方式控制灌水量,在水分亏缺条件下进行了冬马铃薯品种抗旱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攀西干旱区选择丽薯6号、云薯102、青薯9号种植,均可获得较高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9.
山丹县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丹县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4号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晚熟品种进行大田试验示范;夏波蒂、张引薯1号综合表现分别为第二、第三位,可作为中晚熟品种进行大田试验示范;大西洋、陇薯3号、中薯4号、中薯3号、9408-10、克新6号综合表现次之,渭薯8号、费乌瑞它两品种均表现差不适合发展种植,可直接淘汰。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粮菜兼用型作物马铃薯高产优质品种,在宁南山区开展了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马铃薯品种全生育期较对照宁薯4号提前5~11 d,出苗整齐,主要病害发生较轻,生理病害未发现;与对照宁薯4号相比,参试品种产量均有提高,以庄薯3号产量表现最好,其次为青薯6号,之后依次为天薯11号位和青薯9号。在彭阳县茹河川区川旱地种植马铃薯,应选择高产品种庄薯3号与青薯6号,因地制宜搭配种植天薯11号、青薯9号、宁薯4号。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种薯生产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张薯8号和陇薯3号为试验品种,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冀张薯8号和陇薯3号单株结薯个数、大薯率、薯重、商品率呈下降趋势,但单位面积整薯数量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高密度下单位面积小薯个数增加明显,有利于增加整块薯种数量以满足生产需要小整薯种。试验种植密度条件下,总产量随着密度加大而呈递增。冀张薯8号和陇薯3号最佳繁种种植密度为7.2万株/hm2,理论最高产量为2 1750 kg/hm2、31 473 kg/hm2。  相似文献   

12.
以当地品种新大坪为对照,引进9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陇薯10号、陇薯3号大薯率较高,青薯168大薯率一般,青薯9号大薯率较低。陇薯3号、陇薯10号、青薯9号、青薯168号均属晚熟品种,且产量均较新大坪高;庄薯3号、同薯23号、S03—3349、甘农薯5号、丽薯6号五个品种由于较新大坪减产。  相似文献   

13.
紫甘薯的品种比较与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丰产性最好的品种为九州109,京薯6号次之,黑薯一号产量居第3;每100g鲜薯中紫罗兰的花青素含量最高,九州109次之,往后依次是京薯6号、黑薯一号、山川紫。春夏产量对比试验表明,春薯比夏薯产量高。茎蔓处理试验表明,提蔓比对照(不提不翻)增产,对照比翻蔓增产。脱毒后试验结果表明,脱毒薯产量明显高于未脱毒薯。肥料试验表明,花青素含量是品种本身固有的性状,与施肥水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寻找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提高种植效益,2010年组织安排了金薯3号、泉薯17、福薯19号、莆薯20等11个甘薯新品种以金山57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莆薯20、福薯88号表现丰产性好,金薯2号、金薯3号、泉薯17等品种表现丰产性较好、品质优、商品性和农艺性状好,可进一步加大试验力度.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陇西县种子管理子站技术人员对中晚熟马铃薯原原种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田间观察和记载工作。该试验示范位于福星镇庞家岔村,试验面积12.8亩。试验共引进陇薯3号、天薯4号、青薯9号、陇薯10号、冀张薯8号、川引1号等45个品种。据了解,技术员对参试的45个品种进行从花期、株高、叶色、花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田间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从省内外引进9个优质高淀粉甘薯新品种进行田间大区试验,结果表明:广薯87、福薯16号可作为优质食用品种及淀粉加工品种利用,福薯8号、金薯3号、龙薯14号可作为优质食用品种利用,泉薯9号、金山208、泉薯17可作为淀粉加工品种利用,泉薯76可作为食饲兼用型品种利用。这9个新品种均适宜在当地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从青海省农科院引进的青薯2号、青薯6号、青薯8号、青薯168与当地大面积马铃薯品种克新4号进行对比种植试验,从试验结果发现,青薯6号品种生长势强,各种性状表现较好,而且抗病性强,产量高,通过继续的多点多季示范,总结出适合当地的高产栽培技术并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以12个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春作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凤薯9518产量居第1位,折合单产54 357.15 kg/hm2,比合作88(CK)增产11 335.65 kg/hm2,增幅为26.35%;凤薯3号、会薯16号、云薯109、凤薯4号、丽薯1105五个品种均比合作88(CK)增产,增幅达2.95%~23.49%;丽薯1307、云薯108、会薯13号、昭薯2号、昭薯4号产量极显著低于合作88(CK),应给予淘汰。  相似文献   

19.
为给湟中县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便于更好的田间水肥管理,提高单产水平,特选用湟中县目前主栽品种青薯9号、青薯2号和青薯10号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研究各品种间的差异。当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条件下,青薯10号产量较高,各项农艺性状表现较好;青薯9号产量虽然同青薯10号,但小薯数量较多,商品率低;青薯2号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对10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田间性状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适合西北旱区种植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马铃薯品种出苗率、叶面积指数和冠层温度差异性不显著。青薯9号株高最高,为123.4cm,参试品种与庄薯3号株高显著性差异;主茎数为1.6个-3.2个,陇薯13号、定薯3号、定薯4号、天薯12号和陇薯6号主茎个数差异性不显著。经过田间抗病性统计,青薯9号抗晚疫病、抗早疫病最强,定薯3号、陇薯13号、陇薯14号和定薯4号次之,陇薯6号和丽薯7号抗病性最差。9个参试品种中,青薯9号田间测产最高,为72107.1 kg/hm2,较对照增产43.9%,与天薯12号、丽薯7号、庄薯3号和陇薯6号产量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水平。结合田间各性状和及产量构成情况,青薯9号、陇薯14号、陇薯13号、定薯3号、定薯4号和天薯11号田间表现较好,产量较高,综合性状好,可以在西北旱作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