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超级稻、超级玉米产量屡创纪录,但实际单产增幅甚微,中国玉米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与美国相差280千克之多。中国超级稻研究举世闻名,但查询《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并统计发现,1995年水稻平均单产402千克/667平方米,2009年为440千克/667平方米,年均增幅仅为0.63%。在玉米行业同样如此,李登海在2005年创每667平方米产1402.86千克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9月1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667米2产量达926.6千克,刷新了我国大面积水稻667米2产量纪录。由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三期目标是,同一生态区两个点连续两年百亩示范片产量达到每667米2900千克。667米2产量突破900千克的喜讯令国人欢欣鼓舞,预示着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又上一个新台阶。不过,据记者调查,市场真实情况不能盲目乐观,超级  相似文献   

3.
<正>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攻关的湖南省溆浦县横板桥乡红星村超级稻基地,经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6.7公顷(百亩)示范片每667平方米产量1026.7公斤。这标志着中国杂交水稻第4期每667平方米产量1000公斤攻关获得成功,再创世界纪录。当天,已是耄耋之年的袁隆平仍不辞辛劳抵达基地,行走在田间地头,认真视察超级稻情况。超级杂交稻新的单产数据公布后,袁隆平说,夺取超级稻高产,必须要良种、良法、良田和良  相似文献   

4.
正4月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三亚宣布启动实施"中国千公斤超级稻攻关计划"。这一计划由袁隆平院士总牵头,计划用5~8年时间重点突破亚种间强大杂种优势利用的技术瓶颈,培育具备每667平方米产1000千克以上产量潜力的超级稻新品种。据农业部统计,自1996年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以来,2012年全国超级稻推广面积达806亿平方米,每667平方米增产60千克以上,带动全国水稻单产  相似文献   

5.
广西河池市是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山区农业市.为探讨高寒山区中稻田一年三熟免耕丰产栽培模式,提高农民种田收入,2003年以来,在我市中稻地区实施2390公顷的"超级稻-再生稻-大蒜"免耕丰产栽培试验与示范,其中超级稻免耕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71.3千克,再生稻平均每667平方米产326.9千克,大蒜免耕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蒜头368.4千克,一年三熟每667平方米产值达3291.7元,比传统耕作每667平方米增加纯收入2319.5元.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科技短波     
《新农村》2013,(1):56
中国超级稻"甬优12"创平均亩产963.65千克新纪录最近,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洞桥镇百梁桥村种粮大户许跃进的高产创建百亩方"甬优12"超级稻进行测产验收,百亩方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达到963.65千克。据了解,"甬优12"超级稻由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联合育成,于2011年通过国家超级稻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7.
<正>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的国家"十二五""863"计划课题"超高产水稻分子育种与品种创制"2014年9月30日宣布取得重大突破:该课题最新成果"Y两优900"湖南隆回百亩高产示范片,经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现场测产,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到1006.1公斤,首次实现了超级稻百亩片单产过千公斤的目标,标志着第四期超级稻研究的重大突破。据悉,"Y两优900"是通过进一步塑造理想株型和扩大利用籼梗亚种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农业部正式启动实施1000千克超级稻攻关计划(超级稻四期目标)。该计划由袁隆平院士总牵头,组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研究团队,通过联合协作攻关,选育出在我国水稻主产区(以长江中下游稻区为主),百亩方实现每667平方米产量1000千克以上的超级稻品种。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  相似文献   

9.
, 《北京农业》2012,(31):38
正这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超级杂交稻第三期667米2产攻关目标预计该超级稻组合品种2013年可在湖南省推广2015年推广面积可超过6.7万公顷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获悉,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三期亩产900千克攻关"日前通过现场测产验收,以百亩片加权平均667米2产917.72千克的成绩突破攻关目标。袁隆平表示,连续两年百亩片平均  相似文献   

10.
<正>8月10日,福建省农科院科研处邀请同行专家赴尤溪县对杂交稻新组合Ⅱ优623示范片产量进行现场验收,结果表明,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主持选育的Ⅱ优623每667米2产高达800千克以上。谢华安说,这一数据超过国家规定的超级稻百亩示范片平均667米2产780千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我省超级杂交早稻示范"种三产四"(即种植3公顷超级杂交早稻,产出种植4公顷普通水稻的产量)工程,展示出超级稻巨大的增产潜力.据湖南省超级稻办公室综合各地测产情况,每667平方米超级稻产量将普遍超500公斤.  相似文献   

12.
<正>"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透露,第四期超级稻每667平方米产1000千克攻关目标很可能于今年提前实现,2015年将启动第五期攻关。按照国际惯例以公顷为面积单位,第五期目标定为16吨/公顷,相当于每667平方米产1067千克。位于长沙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试验田里,被袁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10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指导的超级杂交稻"百千万"工程百亩片攻关基地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收割。该基地的水稻实验品种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超优1000",经以中科院院士谢华安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实测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到1013.8千克,创造了新的杂交水稻高纬度亩产世界纪录。据了解,"超优1000"作为第5期  相似文献   

14.
一、水稻产量期待第三次突破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而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0%。稻米是我国50%以上人口的主食。在我国人口每年增加约1500万,而耕地不断减少的形势下,要保证粮食自给,就必须大力提高水稻单产。   在提高水稻单产的诸措施中,选育和推广良种最为经济有效。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利用矮秆基因率先育成高产抗倒品种,形成了第一次“绿色革命”;在70年代初,又在世界上首次将杂交籼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单产的这两次重大突破,促使我国水稻平均单产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先后跃上每667平方米(1亩)产250公斤和300公斤的平台。其后,随着主要是良种更新和良法的推广应用,到90年代初期,我国水稻以播种面积计,单产又进一步提高到接近400公斤的水平,从而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但是,当前水稻高产更高产的难度越来越大,90年代以来单产处于徘徊局面,迫切需要实现水稻单产的第三次重大突破。   二、超级稻的由来   “中国超级稻研究”是农业部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开展新的技术革命的指示,站在开创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战略高度,筹划未来,期望最终以科技来解决下世纪初我国粮食供求矛盾,从199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农业部重大科技项目。1998年和1999年又被列入总理基金项目和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   超级稻,包括超级常规稻和超级杂交稻。从广义上说,所谓超级稻,应是在各个主要性状方面如产量、米质、抗性等均显著超过现有的品种(组合)水平;从狭义上说,是指在抗性和米质与对照品种(组合)相仿的基础上,产量有大幅度提高的新品种(组合)。现阶段的超级稻是指狭义的概念,它是我国水稻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深入。在矮化基础上寻求产量的突破,需要构建理想的株型并与强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这是超级稻现阶段的特定含义。农业部于1996年制订了超级稻产量、米质和抗性标准,如长江流域的超级杂交稻,至2000年,要求连续两年在两个地点66700平方米(百亩)片上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超过700公斤,主要米质指标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抗当地1~2种主要病虫害。开展超级稻研究,就是要促成水稻单产的第三次飞跃,力争为2010年达到全国水稻平均每667平方米产460公斤左右,并为在2030年育成广义概念的超级稻,使水稻产量跃上500公斤的新台阶做好技术储备。   三、主要超级稻品种和组合介绍   我国的超级稻育种由于技术路线先进,育种与栽培技术到位,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自开展超级稻研究后,已育成10多个超级稻苗头品种和组合,累计推广100万公顷左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国水稻年种植面积3000万公顷,如每年种植200万公顷超级稻,每667平方米增产100公斤,则每年可增稻谷100亿公斤,这对我国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主要超级稻品种和组合介绍如下:   1.两系法籼型超级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   两优培九是江苏农科院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协作育成。在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和9.2%。作一季中稻大面积每667平方米产650~750公斤,比汕优63增产10%~15%。1998年江苏建湖113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734公斤,比汕优63增产15%~20%。1999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9月在湖南郴州66700平方米(百亩)片经专家实割和测产验收平均每667平方米产778公斤,最高田块667平方米产达808公斤。   两优培九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广,结实率85%左右,充实度良好,抗性和株型等综合性状优良,米质上佳,所测9项指标中6项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通过现场鉴定和品尝,米质被评为江苏省1999年11个审定品种之首。其缺点是在某些地区后期有早衰现象。两优培九因是杂交稻,需年年制种,不能自行留种。   2.三系法籼型超级杂交稻组合协优9308   协优9308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区试和生产试验667平方米产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7.2%和12.8%。1999年春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1999年10月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对浙江省新昌县66700平方米示范片考察验收,66700平方米片平均667平方米产超过700公斤,其中的高产田块1141平方米(1.71亩)667平方米产高达812.54公斤,单产创浙江省历史最高纪录。2000年10月,农业部科教司组织有关专家在相同地点66700平方米示范片进行实割和测产验收,66700平方米示范片平均产量达789公斤,最高田块达818公斤。协优9308集超高产、优质和高抗于一体,但由于弱感光,生态适应性欠广。同样,因是杂交稻,需年年制种,不能自行留种。   3.北方直立穗型超级粳稻沈农系列品系   沈农606由沈阳农业大学稻作室育成,为沈农265的衍生品系。沈农265于1997年13340平方米(20亩)验收平均667平方米产734公斤,获辽宁省水稻小面积高产竞赛第一名,但该品系米质略逊。沈农606在保持沈农265的超高产特性的基础上,米质和抗性有了重大改进。1999年9月辽宁省科委组织省内外专家对沈阳市胡台镇种植的沈农606进行测产验收,折每667平方米产达815.4公斤;2000年由辽宁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沈阳市苏家屯区红菱镇沈农606-3、新民市胡台镇沈农606-14和盘锦市东风农场沈农265三个66700平方米片进行测产验收,平均667平方米产达809.6公斤。沈农606适于北方粳稻区种植,引种南方,生长量变小,产量下降。因是常规稻,可自行提纯留种。  相似文献   

15.
<正>扬州大学农学院与江苏兴化市农技推广中心共同实施的"江淮下游(江苏)粳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项目经专家组随机抽取验产,核算出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961.2公斤,其中产量最高田块达992.6公斤。刷新了我国稻麦两熟条件下水稻高产纪录,并创造了同一地点稻麦两熟连续8年"百亩连片地块"667平方米产量突破800公斤的稳定超高产战绩。  相似文献   

16.
一、水稻产量期待第三次突破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而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0%。稻米是我国50%以上人口的主食。在我国人口每年增加约1500万,而耕地不断减少的形势下,要保证粮食自给,就必须大力提高水稻单产。   在提高水稻单产的诸措施中,选育和推广良种最为经济有效。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利用矮秆基因率先育成高产抗倒品种,形成了第一次“绿色革命”;在70年代初,又在世界上首次将杂交籼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单产的这两次重大突破,促使我国水稻平均单产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先后跃上每667平方米(1亩)产250公斤和300公斤的平台。其后,随着主要是良种更新和良法的推广应用,到90年代初期,我国水稻以播种面积计,单产又进一步提高到接近400公斤的水平,从而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但是,当前水稻高产更高产的难度越来越大,90年代以来单产处于徘徊局面,迫切需要实现水稻单产的第三次重大突破。 二、超级稻的由来 “中国超级稻研究”是农业部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开展新的技术革命的指示,站在开创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战略高度,筹划未来,期望最终以科技来解决下世纪初我国粮食供求矛盾,从199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农业部重大科技项目。1998年和1999年又被列入总理基金项目和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   超级稻,包括超级常规稻和超级杂交稻。从广义上说,所谓超级稻,应是在各个主要性状方面如产量、米质、抗性等均显著超过现有的品种(组合)水平;从狭义上说,是指在抗性和米质与对照品种(组合)相仿的基础上,产量有大幅度提高的新品种(组合)。现阶段的超级稻是指狭义的概念,它是我国水稻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深入。在矮化基础上寻求产量的突破,需要构建理想的株型并与强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这是超级稻现阶段的特定含义。农业部于1996年制订了超级稻产量、米质和抗性标准,如长江流域的超级杂交稻,至2000年,要求连续两年在两个地点66700平方米(百亩)片上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超过700公斤,主要米质指标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抗当地1~2种主要病虫害。开展超级稻研究,就是要促成水稻单产的第三次飞跃,力争为2010年达到全国水稻平均每667平方米产460公斤左右,并为在2030年育成广义概念的超级稻,使水稻产量跃上500公斤的新台阶做好技术储备。 三、主要超级稻品种和组合介绍   我国的超级稻育种由于技术路线先进,育种与栽培技术到位,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自开展超级稻研究后,已育成10多个超级稻苗头品种和组合,累计推广100万公顷左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国水稻年种植面积3000万公顷,如每年种植200万公顷超级稻,每667平方米增产100公斤,则每年可增稻谷100亿公斤,这对我国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主要超级稻品种和组合介绍如下:   1.两系法籼型超级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   两优培九是江苏农科院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协作育成。在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和9.2%。作一季中稻大面积每667平方米产650~750公斤,比汕优63增产10%~15%。1998年江苏建湖113公顷平均每667平方米产734公斤,比汕优63增产15%~20%。1999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9月在湖南郴州66700平方米(百亩)片经专家实割和测产验收平均每667平方米产778公斤,最高田块667平方米产达808公斤。 两优培九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广,结实率85%左右,充实度良好,抗性和株型等综合性状优良,米质上佳,所测9项指标中6项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通过现场鉴定和品尝,米质被评为江苏省1999年11个审定品种之首。其缺点是在某些地区后期有早衰现象。两优培九因是杂交稻,需年年制种,不能自行留种。   2.三系法籼型超级杂交稻组合协优9308   协优9308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区试和生产试验667平方米产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7.2%和12.8%。1999年春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1999年10月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对浙江省新昌县66700平方米示范片考察验收,66700平方米片平均667平方米产超过700公斤,其中的高产田块1141平方米(1.71亩)667平方米产高达812.54公斤,单产创浙江省历史最高纪录。2000年10月,农业部科教司组织有关专家在相同地点66700平方米示范片进行实割和测产验收,66700平方米示范片平均产量达789公斤,最高田块达818公斤。协优9308集超高产、优质和高抗于一体,但由于弱感光,生态适应性欠广。同样,因是杂交稻,需年年制种,不能自行留种。   3.北方直立穗型超级粳稻沈农系列品系   沈农606由沈阳农业大学稻作室育成,为沈农265的衍生品系。沈农265于1997年13340平方米(20亩)验收平均667平方米产734公斤,获辽宁省水稻小面积高产竞赛第一名,但该品系米质略逊。沈农606在保持沈农265的超高产特性的基础上,米质和抗性有了重大改进。1999年9月辽宁省科委组织省内外专家对沈阳市胡台镇种植的沈农606进行测产验收,折每667平方米产达815.4公斤;2000年由辽宁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沈阳市苏家屯区红菱镇沈农606-3、新民市胡台镇沈农606-14和盘锦市东风农场沈农265三个66700平方米片进行测产验收,平均667平方米产达809.6公斤。沈农606适于北方粳稻区种植,引种南方,生长量变小,产量下降。因是常规稻,可自行提纯留种。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三千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通过早造测产验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选育的超级稻新组合实割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到832.1千克(干谷),刷新了双季早稻产量世界纪录。该项目2015年启动,由广东省农业厅组织,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为技术支撑单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的国家超级稻在全国13个省、市的30个示范片进行高产示范攻关。前不久从山东省日照市传来好消息,该市莒县高产示范基地的杂交水稻经过现场测算,667平方米(1亩)产量突破900公斤,达到968.37公斤,成为世界高纬度水稻最高产量。968.37公斤是世界高纬度水稻最高产量,这也意味着杂交水稻种植可以再向北延伸。北方超级稻产业化中  相似文献   

19.
《广东农业科学》2007,(11):15-15
10月15~16日,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在江西省上高县举行。据了解,2007年,上高县超级早、晚稻示范推广面积达2.33万hm2,占全县水稻面积的58.3%。超级早稻平均每667m2产量为486.5kg,比非超级稻区增产63.2kg,带动全县早稻平均每667m2增产34.1kg;超级晚稻平均每667m2产量为525kg,比非超级稻区增产65kg,带动全县晚稻平均每667m2增产35kg。优质稻率较上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每667m2增收107元。优质高产超级稻品种的示范推广,为该县农民带来了3000多万元的增收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信息》2011,(11):15-16
2011年9月1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产量达926.6kg/667m^2,刷新了我国大面积水稻亩产纪录。由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三期目标是,同一生态区两个点连续两年百亩示范片产量达到900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