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胡葱为供体,以莴苣、小白菜、萝卜和黄瓜为受体,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及幼苗生长试验,对 胡葱浸提液的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胡葱浸提液对莴苣和萝卜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对小白菜和黄瓜种子萌发影响不大;对莴苣、小白菜、萝卜和黄瓜幼苗生长整体上来说具有一定的促进 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萝卜种子分别进行不同浸种时间和不同浓度药剂浸种的发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浸种1 h以上可以提高种子萌芽整齐度及种子发芽率,而干粒直接播种不利于种子萌发;浓度为500 mg/L的3种药剂(GA3、NAA、2,4-D)对萝卜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明显,而浓度为100 mg/L的GA3对萝卜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郝转 《中国瓜菜》2019,(1):33-36
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3种萝卜(‘花樱萝卜’‘西春伏萝卜3号’‘水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SA处理150 mmol·L-1NaCl胁迫下的萝卜种子,测量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NaCl胁迫显著抑制了萝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2)不同浓度SA处理下,1.5 mmol·L-1的SA处理(T3组)对盐胁迫下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缓解效果最好,‘西春伏萝卜3号’在该处理下比其他处理的发芽率高6.67-14.45个百分点,‘花樱萝卜’T3组发芽率高于其他组7.78-26.67个百分点,‘水萝卜’T3组发芽率最高,但与其他处理相差不大。研究发现,外源SA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盐胁迫对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其中以1.5 mmol·L-1的SA处理缓解效应最好,且缓解效应在不同萝卜品种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沙埋是沙地植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选择压力之一,也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和幼苗存活的关键因素。选择梭梭典型自然生境,模拟梭梭种子自然埋藏深度状况,研究了0、0.5、1.0、2.0、3.0cm 5种沙埋深度对其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梭梭种子出苗率随埋深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沙埋深度为0cm时出苗率为4.2%,沙埋深度为0.5、1.0、2.0cm时,出苗率分别为31.9%、14.7%和0.9%,沙埋深度为3.0cm时无出苗。出苗早期,幼苗死亡率均较高,达到平均80.7%;其后,死亡率下降,且2.0cm埋深幼苗死亡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直至幼苗全部死亡。埋深对幼苗生长动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幼苗生长早期,0.5cm埋深幼苗的地上、地下部分生长以及根冠比均大于0cm和1.0cm埋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逐渐减小。表明0.5cm埋深是梭梭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深度。综上,中度沙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梭梭种子的萌发出土与幼苗的早期生长,而重度沙埋抑制幼苗的生长,甚至导致幼苗的死亡。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核桃果实不同部位水浸液对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莴笋、萝卜、马蹄金、野牛草4种种子为试材,对其进行核桃种子、种仁及种皮的水浸液浸泡处理,进而研究核桃果实不同部位水浸液的化感作用,旨在探讨核桃水浸液对4种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特定浓度下,核桃种子的水浸液对莴笋、萝卜、马蹄金、野牛草种子萌发均起到抑制作用,对萝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莴笋幼苗的生长,对马蹄金和野牛草种子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莴笋和萝卜。核桃种仁的水浸液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其余2个部位的影响,表现为:核桃种仁大于核桃种壳和核桃种子。本研究探索了核桃种子水浸液的化感作用及抑制植物种子萌发的物质,为农作物间作套种、化感抗害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铁冬青(Ilex rotunda Thunb)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优良园林绿化树种,但其种子有深度休眠的特性,常规播种发芽率低,繁殖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探索铁冬青种子休眠是否有化感作用的参与,以期为实践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萝卜(Raphanus sativus)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受试植物进行试验,测定铁冬青种子浸提液对受试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冬青种子中存在化感物质,抑制萝卜和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根系的生长,高浓度条件下抑制较为显著;沙藏处理可消除铁冬青种子的化感作用。因此,在实践生产过程中,适当沙藏可促进铁冬青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7.
赤霉素对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品种"洛育201"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0、5、10、20、30、40mg·L~(-1))的赤霉素(GA3)对萝卜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研究了GA3对萝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GA3可以促进萝卜种子萌发,能够显著提高萝卜幼苗根长、根系活力、株高,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GA3浓度为20mg·L~(-1)时对萝卜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大,GA3浓度为10mg·L~(-1)时对萝卜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8.
以黄瓜、萝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对蔬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对黄瓜、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邻苯二甲酸不利于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生长发育;而对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峰值浓度为0.05 mmol/L,当浓度范围在0.50~2.00 mmol/L时,邻苯二甲酸显著抑制了种子萌发、幼苗干鲜物质积累及根系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从"马来10号"番木瓜Carica papayacv.Malai 10两年生植株采集3个成熟果实,放置1天后,剖开发现果实内均有大量种子萌发;平均含种子590粒,其中127粒已萌发,萌发率达21.6%;发芽种子根长0.2~1.8 cm,平均根长0.6 cm。说明种子在果实采摘前已萌发。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处理对萝卜种子萌发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萝卜种子的发芽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均未产生显著性影响;而对发芽指数产生了显著性影响,25、28、30℃下的发芽指数较高,种子萌发较快.综合各项指标来看,25℃是萝卜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莴笋和萝卜种子的萌发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莴笋和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8℃、22℃和25℃下莴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虽然不同温度处理未对萝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产生影响,但25℃、28℃和30℃下萝卜的发芽指数较高,有利于种子萌发.综合抗氧化酶活性来看,22℃是莴笋种子的最佳发芽温度,而25℃是萝卜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SOD和POD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重金属锌、镉胁迫对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锌、镉处理萝卜的种子。结果表明:重金属镉具有低剂量刺激效应,但高浓度则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锌可以促进种子和幼苗的生长,并有效缓解镉胁迫毒害的作用。这表明施用适量的锌肥,可以促进萝卜对逆境的抵抗,促进其生长发育。这为进一步研究蔬菜对重金属的耐受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豇豆和萝卜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豇豆和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8℃和30℃下豇豆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虽然不同温度处理未对萝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产生影响.但25℃,28℃和30℃下萝卜的发芽指数较高,有利于萝卜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4.
以萝卜"新科原种791"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150、200mg/L)的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溴化盐([C6mim]Br)对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浓度的离子液体溶液中均加入相同浓度(30mg/L)的水杨酸(SA)对离子液体的影响进行缓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各浓度的离子液体处理均使萝卜种子发芽率以及幼苗的干鲜重比值降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升高。SA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6mim]Br对萝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毒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厨余沼液直接施用的可行性及其适宜施用浓度,比较了来自浙江省湖州市(沼液A)和内蒙古赤峰市(沼液B)的两种厨余沼液原液(稀释倍数为0)及不同稀释倍数(100、250、500、1 000倍)对黄瓜和萝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厨余沼液的原液都会抑制种子萌发,但抑制作用随稀释倍数的增加逐渐消失并转化为促进作用。沼液A稀释100倍时,萝卜种子胚根长、活力指数提高;稀释500倍时,提高了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稀释1 000倍时,黄瓜种子的胚根长、胚芽长、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综合效果最好。沼液B稀释100倍时,显著促进了萝卜种子根和芽的生长;稀释250倍时,黄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稀释1 000倍时,促进了黄瓜种子胚根和胚芽的生长,提高了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综上,厨余沼液直接施用会抑制种子萌发,使用时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稀释倍数。  相似文献   

16.
3种蔬菜种子萌发与胚根生长对铅胁迫的耐受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比较大白菜、黄瓜和萝卜种子发芽过程中对重金属铅的耐受性,研究了不同浓度铅溶液胁迫对3种蔬菜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铅处理对大白菜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黄瓜、萝卜种子的萌发有显著影响,尤其对3种蔬菜种子的胚根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胚根变短、变小,甚至畸形、褐化坏死。进一步的光学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根尖生长锥随着铅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变短、变粗、畸形,根尖细胞变短、变小。通过比较胚根生长的抑制指数,3种蔬菜种子对铅胁迫的耐受性依次为萝卜>黄瓜>大白菜。  相似文献   

17.
萝卜保鲜3法     
丁立威  丁乡 《蔬菜》2008,(1):28
一、埋藏法 萝卜埋藏首先要挖宽1 m左右,深0.8~1.5 m的沟(因气温不同沟深不一样,一般在冻土层以下稍深处),然后将萝卜码在沟底.堆放时萝卜根部朝上,一个挨一个排紧.  相似文献   

18.
李娟  林海丹  童家赟 《北方园艺》2021,(23):114-120
以野生何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种子为试材,采用光照培养箱进行萌发试验,设置了4个温度条件(20~25、20~30、25℃和25~30℃),2种发芽床(纸上和沙上),3个浓度赤霉素溶液(0.125、0.250、0.500 mg·mL-1,蒸馏水作对照)浸种;采用育苗盘进行育苗试验,设置了3种育苗基质(塘泥、沙、塘泥加沙混合)和3个播种深度(0、0.5、1.0 cm);以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和苗长等指标,考察了各组种子萌发和出苗效果,以期为何首乌种子质量检测和育苗栽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温度考察中,何首乌种子在变温20~25℃条件下获得最高发芽率(75.8%),恒温25℃(TP)培养时发芽势最高(P<0.05);3个浓度赤霉素溶液浸种均能显著提高发芽率,浓度为0.500 mg·mL-1时发芽率最高(87.0%).育苗基质选择试验中塘泥培养出苗率最高,沙子培养的幼苗胚根最长(P<0.05).采用塘泥为基质,播种深度0.5 cm时有最高的出苗整齐度(GE),播种深度增加至1.0 cm时出苗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沙枣种子在干旱地区的育苗试验,测定在不同处理下沙枣的萌发、出苗率以及不同播种时期对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胀初期,吸胀速率快,呈指数增长;随着时间增长,吸胀速率减慢,后期基本停止;随着温度的增加,吸胀速度明显增加。不同水温浸泡后发芽率不同,并具有显著差异,处理温度越高,出苗率越高。种子经过硫酸处理、播种深度为1.5 cm、基质用砂壤土、床面覆盖地膜是沙枣容器育苗较为理想的技术方案。4月下旬播种的出苗率最高(为67.2%),播种后7 d开始出苗,5 d内幼苗基本出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萝卜、豇豆、南瓜、茄子种子进行吸湿—回干处理萌发试验,研究了处理后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湿—回干处理能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对根系活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