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葡萄白腐病、炭疽病是葡萄生长中后期的主要病害,如防治失时,一般减产20%~30%,重者在60%以上,甚至绝产。为了寻找安全、高效的防治药剂,减少葡萄损失,我们于2001年引进了瑞士先正达公司的30%爱苗EC,进行了葡萄白腐病、炭疽病防治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葡萄酸腐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酸腐病,近几年在我国已成为葡萄重要的病害之一,很多人把酸腐病与炭疽病或白腐病相混淆,使用防治炭疽病或白腐病的药剂,不但没有防治效果,照样造成果实的腐烂,而且增加了成本,威胁食品安全(农药残留超标)。本根据有关资料,并依据近5年的实际观测和试验,介绍一下葡萄酸腐病,为葡萄种植正确防治酸腐病提供参考,同时望各位同行商榷和指正。  相似文献   

3.
赵燕 《中国园艺文摘》2013,(12):210-210,216
介绍葡萄炭疽病、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水罐子病等葡萄常见病害及主要危害症状,并总结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绿盲蝽在我省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幼嫩果,造成叶片焦枯,果穗枯死。炭疽病、白腐病主要危害葡萄果实,造成果粒腐烂。绿盲蝽为害葡萄未展开的芽或刚刚展开的幼叶、新梢、幼果,致使叶片皱缩、畸形,果实出现小黑斑。因病虫害在生长季节可重复侵染,加之防治不当,每年可造成经济损失20%~30%,严重年份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5.
葡萄白腐病又称烂穗病,是葡萄生长期引起果穗腐烂的主要病害,如防治失时,一般减产20%-30%,重者在60%以上,甚至绝产。为了寻找安全高效的防治药剂,减少葡萄损失,我们于2004年引进了瑞士先正达公司生产的25%势克EC,进行了葡萄白腐病防治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有机酿酒葡萄园主要病虫害发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9-2012年的调查,发现北京地区波龙堡酒庄有机酿酒葡萄园内发生的病害有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葡萄炭疽病、葡萄酸腐病、葡萄灰霉病、葡萄穗轴褐枯病、葡萄白粉病等10余种,其中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和葡萄炭疽病为主要病害,对园区葡萄产量影响最大.园区发生的主要害虫为二星叶蝉和绿盲蝽.不同葡萄品种上病虫害发生程度有明显的差别,园区主栽品种中霞多丽受二星叶蝉危害最重,且易感葡萄霜霉病,赤霞珠易感葡萄炭疽病;不同葡萄品种间葡萄白腐病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王江柱 《落叶果树》1997,29(3):45-45,47
葡萄四大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王江柱(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保定市071001)在我国北方地区为害葡萄的病害主要有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和炭疽病4种,下面就这四大病害的综合防治予以综述,供广大果农及有关科技人员参考。黑痘病主要为害葡萄的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属葡萄...  相似文献   

8.
以'赤霞珠'及'霞多丽'2种酿酒葡萄为试材,采用单独或与化学药剂交替施用微生态制剂绿康威及绿地康3号的施药方法,研究了其对葡萄炭疽病与白腐病的田间防效,以期探究出高效环保的田间防治方案。结果表明:单独施用绿康威和绿地康3号对2个品种葡萄炭疽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52.0%和36.1%,对白腐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45.9%和43.9%;2种微生态制剂与化学药剂交替施用对2个品种葡萄炭疽病与白腐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2.1%和90.8%;单独施用化学药剂对这2种病害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6.0%和90.1%。单独喷施绿康威或绿地康3号对葡萄炭疽病与白腐病的防效较低且不稳定,与化学药剂交替喷施时对炭疽病与白腐病的防效与单独施用化学药剂的防效相当,且减少了35%的化学药剂使用量。  相似文献   

9.
当前葡萄专业户、专业村日益增多,葡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因而发病的病原相对增加。葡萄村多为毗邻,葡萄园之间的病害极易交叉传播,增加了发病机率,特别是进入高温多雨季节,炭疽病、白腐病、霜霉病等极易发生、传播、蔓延,一旦染病将直接影响浆果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必须运用综合防治措施,从农业防治入手,控制、消灭病源,切断病菌传播途径,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同时采用农药防治,对症下药,抓住喷药关键时期,及时喷药。  相似文献   

10.
50%翠贝干悬浮剂防治葡萄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炭疽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严重威胁我市酿酒葡萄的生产.主要在果实膨大后期发生,造成大量烂果,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为筛选防治葡萄炭疽病的有效药剂,2004年引进新型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菌剂50%翠贝干悬浮剂,对葡萄炭疽病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1.
葡萄冬季防寒前的灭病技术近几年,夏秋季节阴雨多,气温高,湿度大,日照不足,致使葡萄的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病害的流行与为害不断蔓延扩大。尤其是欧亚品种抗病能力差,加之防治不当,为害更为严重,给葡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为了综合防治葡萄病害,把越冬病...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桐庐县从80年代初开始引种葡萄,至今面积还不到33.3hm2,究其原因,主要是葡萄病虫害难以防治。本人通过10多年实践,摸索出在南方高温高湿条件下葡萄丰产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桐庐县葡萄病害主要有葡萄黑痘病、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霜霉病、锈...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吕梁地区危害葡萄的病害主要有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和炭疽病4种。现将我们对这4种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简介如下,供果农及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重庆属中亚热带湿润区,高温多湿,少日照,不太适宜葡萄生长,尤其是葡萄生长季的5—7月降雨量大(月平均146·0~191·9 mm),导致病害种类多,发生普遍,程度重,防治难,其中果实上发生的炭疽病和白腐病等常造成大量烂果和落果,造成葡萄大幅减产。近年来,巨峰葡萄在重庆市近郊区九龙坡区发展较快,目前面积267 hm2,大部分已进入投产期。据近3年调查统计,由炭疽病和白腐病等病害引起葡萄减产30%~40%,有的超过70%,严重者绝收。病害已成为九龙坡区葡萄生产发展的“瓶颈”。葡萄套袋栽培为防治果实病害,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性措施之一。为筛选出对葡萄果…  相似文献   

15.
在辽西葡萄产区,发生比较普遍且危害较重的葡萄病害有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葡萄黑痘病、葡萄炭疽病、葡萄褐斑病等10余种,多数病害雨季发病加重,常因防治不及时造成大面积减产减收,甚至造成死树。因此,抓好雨季葡萄病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沂源县现有葡萄面积5333.3hm^2,主栽品种为巨峰和红提。由于两品种均高度感染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从而导致叶片早期脱落和落粒、烂果,减产20%~30%,给果农造成严重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2004~2005年,我们引进了三种高效、低毒新型杀菌剂,分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原产美国的提子(即葡萄),以个大,色艳,肉厚,味甜,质优,耐贮等优良性状而著称,近年来已成为我国葡萄发展的主流之一,但其在温暖湿润的豫南果区,病害发生极为严重,致使果树丰产而不丰收,甚至面临毁园的危险,其中以霜霉病,白腐病,褐腐病,炭疽病等为害最重,是提子在我区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为探讨良好的防治方法,寻求理想的防治药物,我们自1998-2000年在遂平县花庄乡,商城县白塔集乡,平玉县玉岗乡和汝南县三里店乡等主要葡萄产区,运用中科院研究的990A植物抗病剂防治提子真菌病害,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利于葡萄黑豆病、白腐病、炭疽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特别利于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致使葡萄落叶、落枝、烂果甚至死亡。因此,夏季多雨季节要加强葡萄的管理,及时防治葡萄病害。  相似文献   

19.
几种药剂对葡萄病害的防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60%百泰水分散粒剂、30%翠泽悬浮剂、25%阿米西达悬浮剂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等4种低毒低残留的化学杀菌剂,对温州夏黑葡萄上的葡萄白腐病Conioth yrium di plodiella (Speg.) Sacc.和葡萄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化学杀菌剂对葡萄白腐病和葡萄炭疽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产量和糖度都有一定的提高.以60%百泰和30%翠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巨峰葡萄在南方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病害严重,特别是果穗病害往往造成绝收。90年代中期,我镇相继应用套袋技术,但也由于用药问题,果穗病害仍难以有效控制,为此,笔者在弄清本地葡萄果穗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黑腐病、房枯病、白腐病及其发病规律的基础上,应用多种杀菌药剂在果穗套袋前进了处理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