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养猪业向模化的转变,一些养殖大户已过渡为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在多数坚持自繁自养的过程中,如何做好保育猪养殖,已成为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内容。1加强保育猪猪群管理1.1保证猪舍良好的通风环境在规模化养猪过程中,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保育猪的健康生长意义重大。(1)应做好猪舍良好通风,以减少猪舍中的病原微生物,降低感染率。冬春时,由于猪舍猪群具有较大密度,需在气温最高时换气。若猪群密度较小,不仅要做好通风换气,还应控制好温度。而保育  相似文献   

2.
正近些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越来越繁荣,规模化猪场也越来越多,怎样进行保育猪科学养殖是当前我国保育猪养殖中的重要问题。随着人们对猪肉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都不断提高,规模化养猪场正在成为养猪业的重要经营模式。保育猪养殖是仔猪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对其科学养殖具有重要意义。对规模化猪场进行科学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成活率,还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发育速度,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3.
集约化猪场断奶仔猪也叫保育仔猪,研究表明,猪要在生长肥育期内生产性能优良,就必须在断奶后尽可能促进其快速生长,尤其是断奶后第一周的长势,将对其以后的生长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保育仔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虽然比新生仔猪明显增强,但较成年猪仍有很大差距,其饲养管理的关键是控制猪舍环境及猪群内的环境,减少应激,预防疾病,给保育仔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保证其快速生长,防止落膘,为肥育舍提供数量多、质量好的育肥猪。  相似文献   

4.
保育猪是成猪生长的必然阶段,保育猪饲养良好,才能保障仔猪的成活率,提高幼猪的生长性能,促进幼猪的生长发育。保育养殖工作作为规模化猪场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猪的生长状况,更关系到养猪业的发展。本文改善保育猪的养殖环境、做好猪群分群工作、做好保育猪饲料管理工作、做好保育猪疫病防控工作4个方面阐述了规模化猪场保育猪饲养管理关键技术,旨在提高保育猪的产量,进而提升猪场养殖效益,促进生猪养殖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保育仔猪各项器官机能发育较好,但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在断奶、换料和转群等变化后,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出现保育仔猪的患病、死亡等现象.为了提高仔猪成活率,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充分考虑到保育猪的特殊性,加强对保育猪的科学养殖管理,构建完善的养殖管理方案,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升保育猪的生长质量,并实现规模化猪场养殖效益.本文将结...  相似文献   

6.
比较一种太阳能辅助地热保育猪舍与普通水泥地面保育猪舍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头仔猪平均日增重增加60g/d,存活率提高8.57%,医药费减少2.62元/头。太阳能辅助地热保育猪舍内的湿度和氨气浓度明显下降,保育猪生长环境得到改善,猪的生长速度、抗病力和存活率均有所提高。说明太阳能辅助地热保育猪舍可以有效减少猪场药物的使用,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市的规模化养猪业已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而猪病和对规模化养猪生产的危害日趋加重,而且新增疫病不少,疾病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剧,对疾病的控制也越来越难,笔者就猪病防治总结以下几点。1猪场必须实行全进全出饲养空舍消毒,切断疫病的传播新建猪舍必须实行多点式生产,将种猪舍、产房、保育舍和育肥舍分  相似文献   

8.
洪华 《养猪》2023,(6):40-43
保育猪阶段是仔猪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管理直接关系到猪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及后续养殖效益。本文首先对保育猪养殖环境的准备工作、饲喂管理、日常管理以及疾病防治策略进行了详细讨论。通过对保育舍环境的优化、饲料和营养的精细化管理、疾病预防及时治疗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一套完善的保育猪饲养与疾病防治方案。本论文旨在为养殖业者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保育猪饲养管理方案,从而提高养殖效率,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仔猪是养猪业生产的基础,仔猪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一个猪场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猪场的经济效益,只有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才能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仔猪的成活率。1母猪的饲养管理1.1从猪舍卫生抓起加强消毒,消灭蚊蝇,圈舍及时清扫,定期进行消毒,可明显减少猪舍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及时消灭蚊蝇,可明显减少疫病在猪舍内的传播机会,保证母猪健康。  相似文献   

10.
保育猪是指断奶后的小仔猪,它们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较差.随着当前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就成为了极为关键的环节.1猪舍的准备保育猪是养猪场中较为脆弱的一个群体,猪舍的准备就显得较为重要.为了能让保育猪有较佳的成长环境,每日都需要定时对猪舍进行清扫,并在第一时间将猪粪运到指定地点,尽量避免出现有水撒漏在猪舍内部的情况.在整个饲养期间,要注意确保圈舍处于干燥状态,不要直接用水冲洗圈舍.同时,猪舍内的喂食设备也要做到整洁干净,要对猪舍的地面、卧床、食槽等设备予以清洗,避免疾病发生.要每周对猪舍外的空地清理和消毒1/次,还要对场区的植被与树木进行有效地护理.若处于天气寒冷、气温较低的夏季,在确保猪舍内温度适宜的基础上,还需要保证猪舍内的氧气充足、空气质量新鲜.  相似文献   

11.
1保育猪舍 舍实行全进全出,舍内的猪群按计划饲养到出栏,全部转出,一头不留,然后对猪舍内外进行大范围消毒,消毒后的猪圈需闲置净化2天以上才能进猪。在猪圈消毒闲置期间,对破损的圈舍、门窗要抓紧修复,猪舍内外的明沟、暗渠要进行疏通,对缺少的工具、物品需要补充,总结上一批仔猪饲养的经验教训,迎接下一批仔猪进舍。  相似文献   

12.
仔猪断奶后腹泻是瘦肉型猪饲养中的一个难题,病因繁杂,要想彻底根除非常困难,但通过综合性技术措施,耐心细致地做好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控制仔猪断奶后腹泻在实践中是完全可能的。1营造良好饲养环境,切断病原微生物入侵途径1.1建好理想的产房和保育舍产房和保育舍应建在整个猪场中最好的位置,座北朝南、背风向阳,确保干燥、保温、通风良好。产房采取高床分娩栏,保育舍采用漏缝地板,减少仔猪接触粪、尿。1.2实行空栏消毒和带猪消毒制度减少病原微生物产房和保育舍实行空栏消毒制度,空栏时间要有15d左右。空栏时先把…  相似文献   

13.
<正>猪从出生到出栏大约经过哺乳期、保育期和育成期3个阶段。在保育期间,如何让断奶仔猪平稳渡过困难的断奶期并保持稳定的生长速度尤为重要。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后生产环境发生了改变,很容易引起应激,这就要求饲养员把工作做细。1为断奶仔猪提供干净无菌的生活环境转入猪前,保育舍要进行彻底的浸泡、冲洗和消毒,彻底干燥,空栏时间不少于3d,要检查维修好各种设施,设定好房间温度,并进行预热。  相似文献   

14.
<正>保育猪是指3~5周龄断奶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仔猪断奶是继出生的又一强烈刺激,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很重要。1进猪前的准备(1)圈舍消毒。待转猪舍转猪前一定要空栏,并彻底清洗和消毒,晾干(舍内不存一滴水)空栏5天以上方可使用。(2)进猪前的准备工作。保持门窗干净、整洁、通风透光良好,逐个检查饮水器,保持饮水通畅、清洁。转群前排净管内陈水,开通加药饮水系统。每个栏侧悬挂布条、铁环、料袋或割青饲料转移猪只的注意力,并及时喷洒有气味的消毒药,防止转群后的咬斗。  相似文献   

15.
正保育阶段是仔猪生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将会对仔猪的生长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保育猪自身的特殊性,在饲养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值得特别关注的方面。本文结合现阶段我国保育猪的饲养情况,针对其饲养管理的特点和目标,对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意见,促进我国养猪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1保育猪的特点保育猪也称断奶仔猪,保育阶段是仔猪生长过程中的重  相似文献   

16.
影响养猪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传染病的频发和仔猪因疾病而大量死亡,可以说疾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1/3的损失。有效控制猪繁殖障碍相关疾病的肆虐,严防此类疫病在大中型养猪场的传播和蔓延是我国当前的紧迫问题。我们要有一个全方位的防疫思想和总体的卫生防疫概念,做好猪场的选址和布局,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猪舍消毒、饮水消毒和带猪喷雾消毒,及时处理猪粪与病死猪,  相似文献   

17.
<正>1仔猪——养猪的未来1.1仔猪是养猪业的未来和希望,养好仔猪特别是断奶后仔猪(保育猪)就是为养猪业创造充满阳光的未来。养猪的成败在于仔猪成活率的高低。1.2保育———保育首先是保,就是要为仔猪创造最适宜的生存条件,保证成活。育就是养育,要人为的为仔猪创造最佳的营养条件和生长条件,保证仔猪快速健壮生长。断奶仔猪是一生中生命最脆弱的时期,所以必须进行特殊的饲养——保  相似文献   

18.
<正>仔猪断奶后转入保育舍,营养、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等发生改变,面临各种应激,此时其生理机能和免疫机能尚不完善,抗病力低,各种病原微生物极易趁机侵入,造成极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1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以减少仔猪随意进出带来的疫病传染风险。进猪前1周将保育猪舍天棚、窗户、墙壁、料槽、垫板、地面、通道及排污沟等彻底清扫、冲洗干净,干燥后用甲醛和高锰酸甲熏蒸。空  相似文献   

19.
<正>1科学选择保育猪保育猪饲养管理作为生猪养殖的关键环节,养殖人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育猪也被称为断奶猪,该阶段仔猪开始独立生活,因为仔猪不再接受母猪母乳喂养,其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比较差,而且保育猪的肠胃功能不佳,以至于保育猪养殖难度较大,死亡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20.
保育猪饲养及疾病防治,是养猪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规模化猪场中表现尤其重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1 保育仔猪饲养管理技术分析 1.1 建立科学合理的保育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保育猪健康生长,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率,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加强对保育猪的管理.首先要坚持落实好"全进全出"的机制,也就是说,在保育猪进入到猪舍之前,需要对猪舍进行全方位的清理,保证猪舍内没有任何有害物质残留,在清理过程中尤其要加强对一些"死角"位置的监督和管理,比如说,饲料槽和水槽等位置,需要重点清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相关设备拆开.其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卫生安全处理制度,保证猪舍内电线、电气以及其他基础设施都能够正常使用,门窗能够正常关闭等.此外,要科学设置保育猪舍的温湿度,如果猪舍温湿度没有达到标准要求,那么仔猪的健康生长就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基于这样的原因,还需要重点做好这方面的管理工作,要避免猪舍内温度忽高忽低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