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石斑鱼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海水经济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食用与商业价值,本文介绍了石斑鱼池塘养殖中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的主要方法,为石斑鱼的成功养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珍珠龙胆石斑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的持续增加,海水生态环境的失衡等问题出现,珍珠龙胆石斑鱼病害频发,给养殖从业者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损失惨重。珍珠龙胆石斑鱼养殖过程中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都有发生,其中寄生虫病和由寄生虫病引起的细菌病危害较大。在徐闻地区,珍珠龙胆石斑鱼养殖从2017年开始有鱼蛭病发生,且发病情况逐年严重。经过多年对石斑鱼病害的跟踪监测和诊断治疗,现将徐闻地区珍珠龙胆石斑鱼鱼蛭病的防控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石斑鱼病害日趋严重,是阻碍石斑鱼大规模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原因之一。石斑鱼的病害防治首先应该从疫苗的开发使用和综合管理入手,疫苗、药物、生产管理的配合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石斑鱼的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石斑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沿海渔民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病害发生和流行也日益频繁。为了从根本上防治石斑鱼病害,本文根据石斑鱼生活习性和生长周期,采取优化养殖技术、免疫药物预防和化学药物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美洲黑石斑鱼海水网箱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黑石斑鱼是名贵的海水养殖鱼类,隶属于艏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俗称鱼会鱼。美洲黑石斑具有抗病能力强、病害少、生长快等优点,且营养丰富、美味,是海水养殖开发理想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刘瑞棠 《河北渔业》2011,(10):28-29
美洲黑石斑鱼隶属艏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俗称鱼会鱼,是名贵的海水养殖鱼类。它具有抗病能力强、病害少、生长快等优点,是海水养殖开发理想的品种之一。美洲黑石斑鱼营养丰富、美味、市场经济价值昂高、极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7.
正在当前的淡水石斑鱼人工养殖中,流水养殖模式仍为主流,但随着环保和土地资源管控愈发严格以及养殖病害的逐年增多,淡水石斑鱼养殖业迫切需要转变现有养殖模式和调整养殖结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集工程化、设施化、集约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新型养殖模式,具有节水、节地、环保、高效和产品质量可控等优点。为优化淡水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苗种培育技术,笔者于2020年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了淡水石斑鱼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将试验过程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淡水石斑鱼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广东河源市的水产养殖结构偏重于青鱼、草鱼、鲢、鳙四大家鱼,并且经济鱼类养殖模式单一,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低。而黄金石斑鱼价高、病害少,既可食用又可观赏的新品种石斑鱼有着很好的推广前景。本研究主要讨论黄金石斑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形成一套完善特定的养殖黄金石斑鱼的高效高产技术,促进当地水产养殖业养殖结构转型和渔业增产增收,为今后  相似文献   

9.
<正>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的统计,2009年全球石斑鱼总产量约7.5万t,其中养殖产量占70%。中国大陆为石斑鱼主产地,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养殖品种包括斜带石斑鱼、褐点石斑鱼等15个品种。但目前在石斑鱼产业界,仍有诸多问题制约其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包括种质退化和病害蔓延等主  相似文献   

10.
林浩然 《福建水产》2012,34(1):1-10
石斑鱼是驰名世界的名贵海产鱼类,是中国南方沿海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海水养殖业的主要对象,经济价值巨大。中国石斑鱼类养殖兴起于20世纪80、90年代;进入21世纪,中山大学的研究团队围绕石斑鱼苗种繁育和养殖产业化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对其生殖调控、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病害防治、种质分析、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等方面进行集成创新,建立苗种繁育和成鱼养殖各个环节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措施,实现了石斑鱼苗种规模化繁育和自养自足,从而带动石斑鱼养殖产业发展到相当的规模。石斑鱼类养殖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资源高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产品优质安全的现代渔业基本内涵为目标,改革和提升传统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和提升产业链上的各项技术,包括:(1)优化苗种人工繁育技术,提高苗种成活率和苗种质量;(2)培育抗逆、抗病、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3)配制高效、优质的人工配合饲料;(4)建立病害检测和防控新技术和研制主要疾病的特异性疫苗;(5)建立高效、低碳、节能的养殖技术,因地制宜地采用先进的养殖模式;(6)加强石斑鱼类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以及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协同发展,为石斑鱼养殖产业的技术创新和集约化与工程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赤点石斑鱼俗称红斑、鲙鱼,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海水网箱养殖的一种重要鱼类。尽管网箱养殖石斑鱼优点很多,但是仍然存在着养殖过密、海区污染严重,以及病害严重,特别是赤点石斑鱼被鱼虱寄生而发病致死,造成养殖户经济损失惨重。同时,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扩大了江河入口的湖泊沼泽等低盐水环境,因此,海水养殖石斑鱼并不是唯一理想的养殖方式。但鱼虱等多种海水寄生虫在低盐环境中不易存活,进行低盐养殖石斑鱼的试验研究具有生产上的实际意义。目前已有学者在赤点石斑鱼成鱼对盐度范围11~41适应性方面与盐度对受精卵发育的影响做  相似文献   

12.
虎龙杂交斑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势头,其中新品种培育和推广起了关键作用。目前,我国特别是南方沿海省份石斑鱼养殖业发展迅猛,但所有养殖的石斑鱼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人工选育,其种质还是野生型的,生长速度、抗逆能力乃至品质质量都急需经过科学的人工选育而加以改进。同时,随着石斑鱼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石斑鱼的种质退化以及病害问题越来越突出。所  相似文献   

13.
黄金石斑鱼苗种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金石斑鱼具有色彩艳丽、生长快、病害少、易养殖、体型大且肉质鲜美等优点。近年来,已在福建省、广东省兴起养殖,作为新品种养殖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目前该鱼苗种主要来自台湾省,运输不方便,价格高,因此亟待就地开展黄金石斑鱼苗种繁育。文章从池塘条件与准备、关键技术、管理要点三个方面介绍了技术详情,最后通过效益分析,证明开展黄金石斑鱼苗种繁育很有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4.
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俗名龙胆或龙趸石斑鱼,它体呈椭圆形,头部体侧及各鳍均散布着很多青黑色斑点。鞍带石斑鱼作为海水养殖的名贵经济鱼类之一,具有生长快、病害少、市场价值高且稳定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如同硬币的两面,石斑鱼产业从无到有,从零星到壮大的发展之路现今也呈现正反两面。
  正面是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石斑鱼产业诞生至今,这个高档海水鱼品种日趋成熟,种苗、养殖、饲料、病害防治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斜带石斑鱼、点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的大规模产业化人工育苗技术已经成熟,可以满足供应产业化养殖的需求;至2009年,在海南省储备斜带石斑鱼亲鱼数量约有2万尾,生产斜带石斑鱼仔鱼量约2.5亿尾;现行饲料的饲料系数可达1.0,饲料成本也只有8.5元/斤;目前已有以刺激隐核虫肌动蛋白为抗原的疫苗,中和虫体能力较强;“陆海接力”模式使得南鱼北养成为可能,给北方养殖者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推进了石斑鱼安全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16.
龙胆石斑鱼中间培育与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胆石斑鱼学名为Epinephelus Lanceolatus,属鲈形目,鮨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的鱼类。龙胆石斑鱼主要产地在东南亚,是热带亚热带暖水性海水鱼,该鱼为中下层底栖鱼类,性凶猛,地域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肉味鲜美,经济价值很高。近几年,其人工繁殖、中间培育(俗称标粗)和成鱼养殖产业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台湾、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地区。但龙胆石斑鱼苗标粗病害多,成活率低且不稳定,造成龙胆石斑养殖规模难以扩大,影响了龙胆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利用鱼、虾对空间水质的不同要求及鱼能吃  相似文献   

17.
赤点石斑鱼的病害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是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海产鱼类。近几年来,广东、福建、浙江等省除暂养出口外,尚大力发展网箱养殖,开展人工繁殖研究。在生产与试验中,鱼病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有关石斑鱼的病害,Yamaguti(1934,1935,1941,1965,1970),汪溥钦(1984,1986)等曾做过研究,但多偏重于病原体的分类方面,对鱼病则研究得很少,尤其是防治方面。黄琪琰等(1981)报导了石斑鱼的白斑病及其防治,欧瑞木等(1987)记载了石斑鱼的病害及防治。除外,新加坡、香港也有过一些报道。 1984年以来,作者就赤点石斑鱼的病害进行调查,并开展防治试验,先后发现有烂尾病、隐核虫病、鳞盘虫病及鱼虱病等10余种病害,可引起石斑鱼严重死亡或影响鱼的生长。现将初步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国内外资料介绍了近年来石斑鱼养殖过程中发现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供广大业者参考。 1石斑鱼苗培育过程常见病害 1.1病毒 石斑鱼苗培育过程,极易遭受病毒性病原的侵害,而简称为NNV的病毒性神经坏死症(Nervous Necrosis Virus),是造成石斑鱼苗培育中经常发生的主要病毒性疾病。神经坏死病毒(NNV)主要感染寸苗前期的多种类石斑鱼苗,感染后的鱼体出现异常泳姿,  相似文献   

19.
美洲黑石斑与对虾、花蛤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黑石斑隶属熊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是一种名贵的海水养殖鱼类.具有病害少、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点,最适宜的生长温度、盐度、pH值分别为17~27℃、23~33‰,7.8~8.6。非常适于在我国温带、亚热带海域养殖。  相似文献   

20.
为规避水质污染及养殖病害带来的风险、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乐亭县姜各庄镇谢树田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合作,于2007年7月在南海滨村南建成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养殖场.开发循环水养殖青石斑鱼。养殖场面积3000m^2.车间净水面积1444m^2养殖过程中.利用地热水交换调节水温.泡沫生物包吸附过滤、蛋白分离器及紫外线杀菌消毒等处理水质.确保循环养殖用水质量。2007年8—9月从福建调入青石斑鱼苗6万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