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对受体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灵芝  唐志鹏  黄杨  李文朋  刘洪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42+8689-8642,8689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低耗的牛同期发情方法,为后期的胚胎移植奠定基础。[方法]选择120头健康经产黄牛作为胚胎移植受体,随机分为3个组。Ⅰ、Ⅱ和Ⅲ组黄牛分别采用1次注射4.0 mg前列腺素法、阴道栓+4.0 mg前列腺素法和阴道栓+0.4 mg前列腺素+2 m l促卵泡素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比较不同方法的同期发情率、输胚率和淘汰受体牛率。[结果]Ⅰ、Ⅱ、Ⅲ组黄牛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0.0%和77.5%;Ⅰ、Ⅱ、Ⅲ组黄牛的输胚率分别为27.5%、60.0%和45.0%。[结论]采用阴道栓+4.0 mg前列腺素法为最佳的黄牛同期发情方法。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将地方黄牛分为补饲混合精料组、农户自由补饲组和不补饲组进行饲养,3个月后用氯前列烯醇分别按1次和2次注射氯前列烯醇的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补饲混合精料组的发情率、受胎率及同期化程度都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而不补饲组最差;1次和2次注射比较,在补饲的两组中,2次用药的发情率、受胎率及同期化程度都显著高于1次用药组(p<0.01),而在不补饲组中,虽然2次用药高于1次,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不同方法对受体母牛诱导同期发情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胚胎移植寻找高效、低耗的同期发情方法,用99头同年引进的南阳牛作为胚胎移植受体牛进行试验,采用一次前列腺素注射法随机注射、海绵栓 PMSG PG法、口服孕酮法三种方法处理对比,结果表明:一次前列腺素法受体牛同期发情率达到25.0%,48h同期率达到14.3%,受胎率达到35.7%;海绵栓 PMSG PG法受体牛同期发情率达到75.0%,48h同期率达到62.5%,受胎率达到44.4%;口服孕酮法受体牛同期发情率达到50.0%,48h同期率达到33.3%,受胎率达到44.4%。比较而言,海绵栓 PMSG PG法有较高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并且处理成本低(85.8元),是三种方法中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洪华  余秀军 《农技服务》2009,26(11):76-76
对镇远县江古乡由农户饲养的经产母水牛共480头进行分组(A组:268头,B组:212头),A组用孕激素阴道栓同期发情处理9d,撤栓后清宫(生理盐水和青霉素G钾160万IU),再给每头母牛注射前列氯烯醇1支(0.2 ml/支);B组未用孕激素阴道栓,直接通过直肠检查(选健康、未受孕、中等膘情、体况良好的水牛)后清宫注射前列氯烯醇。结果表明:A组3~5 d内同期发情效果明显,同期发情率85.8%,4 d为发情高峰期,通过人工授精,受胎率为40%;B组同期发情效果不明显,同期发情率为42.4%,没有发情高峰期,通过人工授精,受胎率为36%。A、B组间发情率差异显著,发情高峰期差异显著,但受胎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将84头黄牛随机分为氯前列烯醇2次注射(Ⅰ组)、1次注射(Ⅱ组)和对照组(Ⅲ组)进行诱导同期发情。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9.29%、60.75%、32.14%(P<0.05);情期受胎率分别为72.00%、70.59%、66.67%(P>0.05)。  相似文献   

6.
同期发情处理是奶牛人工授精的一项重要技术,不同的方法因不同环境而产生不同的效果。笔者将63头奶牛(产后30~120天健康但未孕)分为两组进行试验。试验I组27头,注射前列腺素;试验II组36头,注射促排3号—前列腺素—促排3号。结果表明:试验I组和试验II组奶牛的发情率分别为56%和67%,发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3%和6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试验II组奶牛的发情率和发情期受胎率均显著高于试验I组(P0.05),即对未孕奶牛同期化处理时,使用促排3号—前列腺素—促排3号的处理效果优于单一使用前列腺素,前者明显提高了奶牛发情期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7.
应用CIDR加氯前列烯醇对受体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研究引进时间和不同的营养状况对受体牛同期发情影响的效果。结果显示,三个半月前引进的受体牛经过同期发情处理后,同期发情率93.75%,发情可用率90.69%;一个半月前引进的受体牛经过同期发情处理后,同期发情率77.21%,发情可用率77.05%。同期发情率和发情可用率介于两组受体牛之间差异为极显著(p<0.01);大部分受体牛在48h内表现发情,第一组发情牛所占比例为77.3%,第二组为77.2%;按饲养管理方法补充精料的受体牛平均发情率为80.37%,受体牛的平均发情可用率为79.23%,按当地饲养管理方法没有补充精料的受体牛的平均发情率为60.83%,平均可用率为60.30%,介于两个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受体牛群平均发情率和平均发情可用率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可用受体牛中左侧黄体平均占31.36%,右侧黄体平均占68.64%,左侧黄体所占比例同右侧所占比例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营养水平高的更能提高受体牛右侧黄体所占比例。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证实受体牛在引进3.5个月后和处理前1.5个月进行补饲是获得较好同期发情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奶牛同情发情及定时输精配种的实用技术,以达到缩短产犊间隔,提高受胎率和牛群的繁殖力。[方法]采用不同给药方式对奶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比较研究了定时输精技术对受胎率的影响。[结果]①采用注射2次氯前列烯醇的试验Ⅱ组、试验Ⅴ组的同期发情率极显著高于采用注射1次氯前列烯醇的试验Ⅰ(P<0.01)、Ⅳ组(P<0.01);②采用子宫颈内注入氯前列烯醇的效果较好,试验Ⅵ组(子宫颈内注入2次)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均高于试验Ⅱ组(肌肉注射2次)(P>0.05),试验Ⅳ组(子宫颈内注入1次)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也高于试验Ⅰ组(肌肉注射1次)(P>0.05);③采用定时输精方法的试验Ⅲ组、试验Ⅵ组的受胎率分别显著高于试验Ⅱ(P<0.05)、Ⅴ组的受胎率(P<0.05),试验Ⅲ和Ⅵ组的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和Ⅴ组的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定时输精技术不仅可以省去观察发情,还可以减少因发情鉴定不及时和隐性发情造成的漏配,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梅花鹿的同期发情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0年9月9日,在吉林松花湖鹿场对30头东北梅花鹿分两试验群进行了同期发情试验,两试验群分别采用不同的试验药物进行处理,第一试验群(共14头)采用了18甲基炔诺酮埋植并配合PMSG、HCG和些二醇的处理方法,其中18甲基炔诺酮采用了高(80mg/头)和低(60mg/头)两剂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第二试验群(共16头)采用了PG两次处理同时配合PMSG和HCG的处理方法,其中PG也采用高(600μg/头),低(500μg/头)两剂量进行对比试验,通过试验,第一试验群中;18甲基炔诺酮高,低两剂量组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57.14%和0,其中18甲基炔诺酮高剂量组的双仔率为42.86%,产仔时间也较上一年有明显的缩短,平均缩短天数为23d,第二试验群中;PG高,低两剂量组的第一情期同期发情率分别为25%和14.2%,PG低剂量组产仔时间也比上一年缩短了21d。本次试验的两试验群的受胎率均为100%,表明同期发情试验所用药物对受胎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贵州山区放牧肉牛的繁殖力,采用不同给药方式对肉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比较研究定时输精技术对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2次氯前列烯醇的试验Ⅱ组、试验V组的同期发情率极显著高于注射1次氯前列烯醇的试验Ⅰ组(P<0.01)、试验Ⅳ组(P<0.01);采用子宫颈内注入氯前列烯醇的效果较好,试验V组(子宫颈内注入2次)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均高于试验Ⅱ组(肌肉注射2次)(P>0.05),试验Ⅳ组(子宫颈内注入1次)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也高于试验Ⅰ组(肌肉注射1次)(P>0.05);采用定时输精方法的试验Ⅲ组、试验Ⅵ组的受胎率分别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V组的受胎率(P<0.05),试验Ⅲ组和试验Ⅵ组的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V组的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生殖激素对小尾寒羊同期发情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羊用孕酮栓、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和氯前列烯醇相结合的方法对 99只空怀小尾寒羊和 36只哺乳母羊 (产后 2 5~ 35d)进行同期发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99只空怀母羊在 2 4h内的同期发情率达到 81 8% ,4 8h内为 89 9%。孕酮栓在空怀母羊阴道内埋置不同时间 (12d与 14d)的同期发情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对空怀母羊注射不同剂量 (330IU/只和 2 5 0IU/只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对羊的同期发情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36只哺乳母羊在 2 4h与 4 8h内的同期发情率均为 80 6 % (2 9/36 ) ,对哺乳母羊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2 5 0IU/只的同期发情率为 90 0 % (18/2 0 ) ,优于注射 330IU/只的同期发情率 6 8 8% (11/16 )。  相似文献   

12.
对30头东北梅花鹿群分两试验群采用不同的试验药物进行处理:第一试验群(共14头)采用了18甲基炔诺酮埋植并配合PMSG、HCG和雌二醇的处理方法,其中18甲基炔诺酮采用了高(80mg/头)和低(60mg/头)两剂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第二试验群(共16头)采用了PG两次处理同时配合PMSG和HCG的处理方法,其中PG也采用高(600ug/头)、低(500ug/头)两剂量进行对比试验。通过试验,第一试验群中:18甲基炔诺酮高、低两剂量组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57.14%和0,其中18甲基炔诺酮高剂量组的双仔率为42.86%,产仔时间也较上一年有明显的缩短,平均缩短天数为23d。第二试验群中:PG高、低两剂量组的第一情期同期发情率分别为25%和14.2%,PG低剂量组产仔时间也比上一年缩短了21d。本次试验的两试验群的受胎率均为100%,表明同期发情试验所用药物对受胎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小尾寒羊同期发育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羊用孕酮栓、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和氯前列稀醇相结合的方法对99只空怀小尾寒羊和36只哺乳母羊(产后25-35天)进行同期发情.结果表明这种相结合的方法是成功的,99只空怀母羊在24小时内的同期发情率达到81.8%,48小时内为89.9%.羊用情酮栓在空怀母羊阴道内放置的天数不同(12天与14天)使同期发情率不同,但差异不显著 (P>0.05);对空怀母羊注射不同剂量(330IU/只和250IU/只)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对羊的同期发情率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36只哺乳母羊在24小时与48小时内的同期发情率均为80.6%(29/36),对哺乳母羊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250IU/只的同期发情率为90.0%(18/20),好于注射330IU/只哺乳母羊的同期发情率(68.8%),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为了发展肉用羊生产提供优质种羊,推进肉用羊产业快速发展,利用萨福克肉羊开展胚胎移植,本试验采用PG+FSH方法,对20只萨福克羊进行了超数排卵处理,超排有效率为100%,共冲胚158枚,平均采胚8.3枚/只,最高采配25枚;采用2次PG注射法,对100只本地哈萨克绵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24h发情率为95%;胚胎移植后妊娠率76.47%,实际产羔率48.24%。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同期发情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种不同的短期发情方法对崂山奶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探索一种有效、实用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结果]PG+CIDR+FSH+PG处理组48~96 h崂山奶山羊发情15头,同期发情率为75%,受胎率为80%,均高于CIDR+PMSG+PG处理组。[结论]PG+CIDR+FSH+PG方法可以诱导处于非繁殖季节崂山奶山羊同期发情并产羔,且可以获得较高的情期受胎率和产羔率。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于2017年4月与6月在浏阳市某羊场分两批次对湘东黑山羊适繁母羊进行同步产羔技术处理。处理程序为:0d注射PGF2a(100kg/0.2mg);第11天注射PGF2a(100kg/0.2mg)+PMSG(100kg/1000IU);注射后24h开始观察发情直至发情结束,并在42h直接配种1次,同时注射A3(50kg/0.02mg);配种2个月后统一进行B超妊娠诊断,确定妊娠情况与妊娠羔羊数。结果表明:(1)4月份同期发情处理适繁母羊60只,发情55只,总发情率91.7%(55/60);6月份同期处理湘东黑山羊适繁母羊46只总计发情39只,同期处理总发情率84.8%(39/46),稍低于4月份结果,但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6月气温升高对母羊的发情抑制有关;(2)经B超妊娠诊断显示,4月份同期处理经配种后,妊娠率达90.2%(46/51),双羔率(含多羔)达78.3%(36/46),而对照组自然配种母羊双羔率为60.7%(17/28),两者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6月份同期处理母羊的妊娠多羔率(含双羔)为73.5%(25/34),自然发情配种母羊的妊娠多羔率45.5%(5/11),两者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可见,采用本试验的同步产羔配套技术可以获得较自然发情更多的配种成功率,且显著提升单次妊娠的多羔率,尤其是针对乏情季节的母羊此效果更佳明显。  相似文献   

17.
外源激素处理对奶牛同期发情的调节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联合使用PGF2α和GnRH对荷斯坦奶牛进行不同的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结果表明:4次PGF2α、2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奶牛子宫黏液评分和直肠检测评分分别较试验前提高了0.55分(P 0.05)和0.45分(P 0.05),2次PGF2α、4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奶牛子宫黏液评分和直肠检测评分分别较试验前分别提高了0.30分(P0.05)和0.45分(P0.05)。4次PGF2α、2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和2次PGF2α、4次GnRH法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的奶牛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0%、90%,第1个情期受胎率分别为65%、70%,比对照自然发情牛分别高25、30百分点。说明利用外源激素PGF2α和GnRH处理能促进奶牛卵巢和子宫复旧,达到同期发情的效果,并提高奶牛受胎率。  相似文献   

18.
为新疆褐牛胚胎移植和人工授精选择高效的同期发情方法。经直肠检查,具有功能性黄体的新疆褐牛母牛149头,采用CIDR+FSH+PG、孕酮海绵栓+PMSG+PG、1次肌肉注射PG、2次肌肉注射PG、GnRH+PG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同期发情的效果。结果表明:1次肌肉注射PG与CIDR+FSH+PG、孕酮海绵栓+PMSG+PG、2次肌肉注射PG、GnRH+PG方法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48.28%与80.65%、75.00%、75.00%、72.41%,差异显著(p0.01)。可见处理方法以2次肌肉注射PG法为好,同期发情率高,简单易操作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19.
以徐淮白山羊为对象,设计了3种不同的短期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对同期发情率、发情后卵巢状态观察及情期受胎率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组1(CIDR+PG+PMSG)和组3(PG+PMSG)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2.5%,82%,显著高于组2(PG+三合激素)(P<0.05);组1处理后发情羊的卵巢状态明显优于其他2组;而且组1的情期受胎率也显著高于组2和组3(P<0.05).综上可见,CIDR + PG + PMSG是徐淮白山羊最有效的短期同期发情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青年奶山羊非繁殖季节诱发发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奶山羊非繁殖季节的4~5月份,对293只青年羊进行了诱发发情试验。试验组用孕激素药管埋植6天或9天,分别注射PMSG(10,15,20IU/w·kg),母羊发情时注射HCG 1000IU/只或注射LRH—A100μg/只。试验羊在除去药管后进行1~2次配种。结果表明用孕激素预先处理并注射PMSG 15IU/kg·w组母羊的同期发情率为97.6%(P<0.01);第一情期受胎率为78.3%(P<0.05);第一情期配种受胎分娩率为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