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新育成的18个大豆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底荚高、分枝数;而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主茎节数、株高、百粒重、底荚高、分枝数.明确了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关系,为选育高产夏大豆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陕西省关中地区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陕西夏播大豆的16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应用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次关系的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荚粒数结荚高度。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株高百粒重有效分枝数生育期结荚高度单荚粒数。通过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株高被认定为影响大豆高产最为重要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3.
对261份南方夏大豆材料及其中55份高产夏大豆材料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湖南,通过对夏大豆生育期、株高等农艺性状以及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产量性状的调控,可以选择出高产夏大豆品种;高产夏大豆在生育期、株高等农艺性状,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产量性状上趋于一致性,调控农艺性状对育种有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陕西省关中地区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陕西夏播大豆的16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应用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次关系的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荚粒数>结荚高度。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株高>百粒重>有效分枝数>生育期>结荚高度>单荚粒数。通过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株高被认定为影响大豆高产最为重要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5.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山东省育成的9个有限结荚习性大豆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底荚高、分枝数。明确了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关系,为选育高产夏大豆品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用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黄淮海地区79份夏大豆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无限生长型大豆中,产量与有效分枝数、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关联度较高的农艺性状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有效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和生育期。在亚有限生长型大豆中,产量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关联度较高的农艺性状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单株荚数和茎粗。在有限生长型品种中,产量与生育期、茎粗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百粒重间呈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关联度较高的农艺性状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生育期、茎粗、单株粒重、有效分枝数和底荚高度。以亚有限和有限生长型为主的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在进行单株选择时,应根据其不同的结荚习性而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7.
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数量性状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不同生态类型的10个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产量与主要数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株高、单株荚数、百粒重、节数、单株粒重、分枝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疆超早熟大豆品系(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为新疆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6个超早熟大豆品系(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单株粒重>株高>单株粒数>单株有效荚数>有效分枝>结荚高度>主茎节数>百粒重.[结论]单株粒重、株高、单株粒数、单株有效荚数是影响北疆超早熟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研究对高产、优质的超早熟大豆选育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豆品种的粒重与生育期、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关系密切。本试验对黑龙江省12个大豆品种(系)的子粒重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得出大豆子粒重量与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性状呈正相关;大豆子粒重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表明,分枝数、株高对大豆子粒重量的直接效应较大,与相关分析的结果相似。因此,对高产大豆进行选择时,应突出分枝数、株高、单株粒数等农艺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目的】大豆的多数农艺性状均为重要的数量性状。对大豆的数量性状进行基因定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方法】以美国半矮秆大豆品种Charleston为母本,东北农业大学高蛋白大豆品系东农594为父本及其F2:10代重组自交系的154个株系为实验材料。164个SSR引物经亲本筛选后用于群体扩增,并构建遗传图谱。对亲本间表现多态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及QTL分析。【结果】农艺性状包括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蛋脂总量等);产量性状(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和其它农艺性状(株高、生育期、分枝数、主茎节数、平均叶长、平均叶宽等)。结果表明,12个农艺性状共检出68个QTLs。每个性状的QTLs检出个数从平均叶宽的3个到百粒重、株高等的8个,平均每个性状检测出5.8个。与国内外对应农艺性状QTL检测结果相比,多个性状的QTL位点均一致,说明QTL检测准确率较高,可以进一步用于分子辅助育种。【结论】获得了大豆12个重要农艺性状的68个主效QTLs。  相似文献   

11.
以46份不同来源的春大豆种质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自然条件下节水胁迫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荚数百粒重株粒重株粒数有效分枝数底荚高主茎节数株高,单株荚数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百粒重、株粒重和株粒数,影响较小的是底荚高、主茎节数和株高。研究结果为宁夏春大豆节水抗旱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豆窄行密植与垄三栽培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试验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大豆产量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确定在垄三和小垄密植不同栽培模式条件下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大豆育种和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对大豆主要性状关联度的计算及关联序的排列。结果表明,在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下,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单株粒重主茎节数有效荚数百粒重地上部干物重单株粒数底荚高;在垄三栽培模式下,关联度顺序为单株粒重百粒重有效荚数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地上部干物重。  相似文献   

13.
组织实施大豆品种(系)在桂北地区适应性观察和鉴定性试验,为大豆数量性状选择提供参考。应用灰色关联度对多点鉴定试验的30个大豆品种(系)的12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单株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序为有效分枝(0.780 1)、百粒重(0.777 1)、主茎节数(0.768 1)、有效荚数和单株粒数相同(0.767 3)、每荚粒数(0.766 4)、底荚高度(0.764 1)、株高(0.757 6)、虫蚀率(0.740 4)、生育期(0.731 7)、褐斑率(0.728 3)、紫斑率(0.722 7)。由此表明,在桂北生态区进行大豆品种(系)选择和推广时应优先考虑有效分枝、百粒重、主茎节数、有效荚数和单株粒数。  相似文献   

14.
不同播种季节对早熟菜用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2个早熟菜用大豆品种(系),进行春夏播试验,研究不同播季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不同播季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春季播种条件下几乎所有性状均高于夏播;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小于夏播;单株荚数、全生育期等2个性状与单株产量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夏播条件下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2个性状与单株产量达显著相关。初步探讨了产生遗传差异的原因及分季播种条件下有关性状的选择,为早熟菜用大豆育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状选择与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春、夏2种类型大豆的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构成的影响;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15份春大豆和14份夏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大豆的单株粒数、百粒重和株高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在育种时可优先考虑;夏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对产量直接作用较大,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因此通过这3个性状进行选择效果较好,同时考虑到大豆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在育种时应注意各性状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及其主次关系,以安豆7号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结合相关分析法对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百粒质量、单株有效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在灰色关联分析中,百粒质量、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质量、单株粒数排在前4位,所有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百粒质量(0.754 8)单株有效荚数(0.744 9)单株粒质量(0.737 5)单株粒数(0.709 3)主茎节数(0.661 1)有效分枝数(0.658 7)株高(0.655 8)底荚高度(0.593 5)。研究结果明确了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为大豆高产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抗灰斑病大豆品种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选用了近年黑龙江省审定的17个抗灰斑病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各性状及性状组基因型值进行相关与典型相关分析,并建立了以产量性状为目标的各性状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是产量性状组的单株粒数、3粒荚数、单株荚数;农艺性状组的生育期、单株节数及株高,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组间以正相关为主;生育日数与百粒重呈正相关、底荚高与4粒荚数呈负相关;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组间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且生育日数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产量性状的选择应以株高中等、生育期适中、单株多有效节数、较低的结荚部位、粒中等大、单株粒数多为选育目标,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可通过生育日数及百粒重等性状间接达到。  相似文献   

18.
夏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区域试验大豆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通过对夏大豆区试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单株荚数、百粒重、单株粒数、有效分枝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选择综合农艺性状好的品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豆产量与生育期、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关系密切。我们对黑龙江省11个大豆品种(系)的产量进行的关联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得出大豆产量性状与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78、0.6913、0.6056,达到了显著水平;生育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分枝数、单株荚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与相关分析的结果一致。因此对高产大豆品种进行选择时,应突出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生育期等农艺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促进外引大豆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新疆大豆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数量性状多样性统计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49份外引大豆种质资源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和2个籽粒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49份大豆种质资源主要来源于11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较高的变异系数,变异范围为12.48;~67.13;,其中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最高,达60;以上;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低,为12.48;;基于10个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将149份材料聚为2大类5亚类,聚类结果与材料地理来源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该批种质资源极大丰富了新疆大豆的遗传多样性,为新疆大豆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