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一、适时停奶 抓好干乳期的管理.合理安排奶牛停止生产,对奶牛进行下一周期的生产至关重要。高产奶牛在停奶时。日产奶量仍在10~20公斤。为使奶牛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生产.在饲喂上要及时调整日粮,少喂精料、青绿饲料,减少挤奶次数。选择停奶的方法要根据乳房的健康状况制定,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缩短或取消干奶期在高产奶牛生产中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本文主要分析了2003—2020年有关干奶期长度对奶牛的泌乳、健康、繁殖力和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文献。结果表明:1)缩短干奶期至30d或取消干奶期可导致下一周期泌乳量下降,但分娩前额外的产奶量可部分弥补产奶损失。2)缩短或取消干奶期可显著改善奶牛泌乳初期的能量负平衡问题,且缓解由能量负平衡导致的代谢紊乱,提高奶牛繁殖力。奶牛健康水平和繁殖力提高带来的收益,可部分弥补产奶量降低带来的经济损失。3)缩短或取消干奶期对犊牛健康水平无显著影响。目前该干奶策略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和应用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数据支撑,未来研究可聚焦于30或0d干奶期相匹配的饲养管理策略研发,适宜干奶期长度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干奶期乳腺退化和乳腺组织更新的分子机制探究,为将来奶牛适宜干奶期长度的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实际生产中奶牛干奶期长度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日本奶牛的饲养主要依赖于国外饲料的进口,国际饲料价格的上涨使得日本奶业陷入了危机,奶农的生产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奶业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基于日本社团法人中央畜产会实施的全国农户生产经营指导项目中所调查的294个奶农农户的生产经营相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影响奶农经营收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奶牛饲养的收益、奶牛饲养的劳动效率、饲养规模这三个因素对奶农的生产影响最大;阐明了奶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奶农生产经营的改善应该着重于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合理进行投资,并且均衡大型机器设备和小农器具投资的比例以改善奶农饲养效率以及饲料生产效率,提高奶农的收入。最后,借鉴日本奶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对我国奶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产奶后期是奶牛从产奶100d到干奶的生产阶段,理论值为205d,即产奶期305d。但在当地生产中有相当数量的奶牛不能完成305d的产奶周期而提前进入干奶期。在产奶后期,奶牛的产奶量逐渐下降,最后停止产奶进入干奶期。产奶后期奶牛的食欲旺盛,干物质采食量超过产奶的需要,奶牛体重逐渐回升。因此,奶牛日粮要求相对较低的营养浓度。1试验材料1.1试验奶牛继续使用洮南市科园奶牛养殖小区9个奶牛养殖户参加  相似文献   

5.
正干奶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对奶牛机体和乳房恢复有着较大影响,是饲养人员需要加强重视的环节,若存在饲养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则会影响奶牛后续的生产性能,从而造成较大损失。要确定干奶的目的,掌握好干奶的时间和方法,实现饲养技术的有效落实,明确干奶期奶牛管理期间的注意事项,提高饲养管理水平,让奶牛身体保持良好状态,为下一阶段的泌乳和繁殖打下基础,从而提升奶牛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科学饲养奶牛是奶牛场经营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母牛产奶性能的高低和繁殖性能的好坏,进而影响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因为不同生长周期奶牛的生理特点、营养需求都不同,所以各阶段的饲养管理也不同。奶牛的主要生产性能是泌乳,因此,它的生产周期是围绕泌乳进行,又称泌乳周期。一般奶牛的1个泌乳周期包括泌乳期和干奶期两个阶段。现将奶牛不同泌乳期及干奶期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利用内蒙古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原料奶生产组织模式对奶农安全养殖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散养模式、奶牛养殖小区模式对奶农消毒安全行为的影响系数为负,散养模式对挤奶安全行为的影响系数也为负.奶牛养殖场模式和奶联社模式在规范奶农行为、保障奶源质量安全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以奶牛、奶山羊为主的奶畜生产目前在临朐县发展迅猛,被群众誉为“奶包银行”。去年1~8月份,县乳制食品厂收购鲜奶6000吨,生产奶粉698吨,直接向社会投放奶款840万元,实现社会效益1400万元;完成产值118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134万元,利税123万元;全县新购奶牛891头,奶牛存栏量达到了1691头;新购奶羊1.6万只,奶山羊达到了11.1万只。整个奶畜生产形成了规模饲养,龙头带动的产业化格局。 全县“奶包银行”之所以发展较快,其主要经验措施是:(1)加强领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疾病。乳房炎不仅给奶牛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存在影响人类健康的潜在危险;临床型乳房炎造成明显的弃奶损失和管理成本增加,而隐性乳房炎引起的奶产量损失更为严重。笔者认为在奶牛生产上既要尽早彻底治疗临床型乳房炎,更要尽可能地预防和控制隐性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政府支持农户奶牛生产发展的政策主要表现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土地使用,技术服务,畜产品市场建设等。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山东两省区奶农饲养奶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获得的分析,研究了畜牧业政策对奶农生产和行为的影响,从一个方面反应了中国畜牧业政策对农户饲养奶牛的效用。  相似文献   

11.
奶牛妊娠后,干奶和分娩期的良好管护措施直接关系到产后奶牛的健康及高产,干奶期是能量贮备期,也是矿物质和其他对奶牛健康有用物质的贮备期,也是体力恢复阶段,以便健康顺利的分娩。而分娩阶段的良好管护也可降低产后的发病率,总结生产中的经验,对干奶和分娩期的奶牛采取以下保健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进入冬季,气温将逐渐降低,低温对奶牛生产和产奶性能造成极大影响,出现产奶量下降,高的能下降40%;有的可使奶牛乳头冻坏、乳房冻伤,新生犊牛因寒冷死亡率会大幅度上升。为减少严寒冬季对奶牛生产造成的影响,奶农应该加强防寒、防冻措施,强化饲养管理。一、加强保暖御寒,减少寒冷应激一是做好牛舍的保温。一般奶牛舍内最适宜温度为12~14℃,妊娠奶牛与泌乳奶牛舍内最适宜温度为16~20℃,犊牛舍内最适宜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及泌乳阶段布鲁氏菌病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南方地区某奶牛场297头奶牛2014年的DHI生产性能测定记录,采用多因素方差法分析布鲁氏菌病阴性与阳性奶牛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泌乳阶段对奶牛泌乳性能(日产奶量、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奶损失、尿素氮、产奶高峰日、90 d产奶量)的影响。[结果]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泌乳阶段对奶牛的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奶损失、高峰日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对其他泌乳性能无显著影响。布鲁氏菌病对荷斯坦奶牛的日产奶量、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奶损失、产奶高峰日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尿素氮和90 d产奶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产犊季节、泌乳阶段、胎次、测定季节等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公司各位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在四川新阳平奶牛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精心筹备,新希望奶牛研究中心于2005年3月22日开始正式运行。该中心的建成,可以更好的指导新希望乳业板块下属所有牧场的奶牛生产,对奶牛的增产、牛只健康改善、原料奶质量提升、品种改良以及对牛奶的风味有着重要作用。奶牛中心可以检测牛奶的乳脂、乳蛋白、乳糖、干物质、体细胞等各项指标。新希望奶牛研究中心的建成,标志着新希望乳业的奶牛生产技术管理、原料奶质量管理和奶源建设达到国内最先进水平。新希望奶牛研究中心建成  相似文献   

15.
当前奶业的形势比预想的好,总体来看,奶牛存栏量恢复到95%,同比下降了一点,生鲜乳价格虽然同比下降,但有所回升。为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和发展,国家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奶牛养殖水平。二、加强生鲜乳价格的监测,指导奶农合理安排生产,引导整个行业稳定发展。三、加强奶站整顿清理。虽然奶站清理整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由于我国一些地区奶牛养殖分散,  相似文献   

16.
宁夏奶产业发展面临奶牛饲养管理有待规范、奶业科技水平仍然较低、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增大、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生鲜乳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和动物疾(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等因素的挑战。为持续推进奶产业发展需加快奶牛养殖模式创新,推进奶产业集约化发展;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奶产业升级;加强饲草料生产基地建设,保障奶牛高产饲料供给;创建区域性奶业联合会,提高奶产业组织化程度;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确保生鲜乳市场安全;完善疫病监控和防疫体系,保障奶产业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乳房炎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采集西安市某奶牛场618头荷斯坦奶牛完整记录的各月DHI报告中体细胞数据和兽医记录,统计分析乳房炎发病率、临床乳房炎及其患病时期对奶牛305d奶量的影响。同时另采集108头奶牛有完整记录的150个泌乳期的1 368条DHI记录,对比分析不同体细胞水平对奶牛胎次奶量、日产奶量和乳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年发病率为50.5%,临床乳房炎头阳性率为4.37%,头次阳性率为8.25%。临床乳房炎极显著降低奶牛305d奶量(P0.01),而在泌乳盛期患病的牛305d奶量降低可达32.5%。隐性乳房炎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随患病程度加重而加重,平均体细胞数20万/mL胎次奶量就会显著减少(P0.05),而体细胞数50万/mL,胎次奶量极显著降低(P0.01)。奶牛泌乳盛期患隐性乳房炎比泌乳中后期患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和乳蛋白率的影响更大,患病程度重的奶牛相对于健康牛日平均奶量显著降低(P0.05),乳蛋白率显著增高(P0.05),乳脂率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吴忠市利通区奶牛养殖业情况、奶产业现状调研,分析了利通区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奶产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养殖效益,增加经济收入,确保奶产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市场上对奶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奶牛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其繁殖力有所下降。结合笔者工作实践,从对日常口粮进行合理搭配、控制膘情、多让奶牛运动、勤刷拭牛体、精心护理肢蹄、保证有恰当的干奶期、降低热应激、产后全面监控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奶牛繁殖力的技术措施,以期为奶牛饲养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干奶指奶牛在分娩前一两个月内停止产奶的过程。低产奶牛临床可以在产前自行停奶,高产奶牛此时还有较高的产奶量。高产奶牛在临产前必须给予人工干奶,使其在产前有一段时间休整,以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和乳脉组织的周期休整,同时使母牛在体内贮积营养,恢复体质,以减少产后代谢病的发生。为下一个泌乳期高产打好基础。但在实际生产中,因干奶方法不当,常引起乳房炎发病或出现胀坏乳房的现象,轻者影响奶牛生产潜力的发挥,重者造成高产奶牛提前淘汰,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