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α-萘乙酸钠(NAA)、赤霉素(GA_3)和6-苄氨基嘌呤(6-B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质量浓度对不同程度盐胁迫条件下黑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在盐渍地区种植黑小麦提供可能性和科学依据。【方法】以紫麦一号的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纸床法分别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程度盐胁迫条件下黑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在无盐胁迫条件下,NAA、GA_3、6-BA质量浓度分别为150 mg·L~(-1)、GA_3 200 mg·L~(-1)和6-BA 5 mg·L~(-1)时,黑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等萌发指标均为最佳;复合盐(NaCl∶Na_2SO_4=1∶1)溶液浸种显著抑制了黑小麦种子的萌发;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预处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复合盐胁迫对黑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在中低浓度(40~80 mmol·L~(-1))复合盐胁迫条件下,GA_3 200 mg·L~(-1)和6-BA 5 mg·L~(-1)预处理均能有效缓解复合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随着复合盐浓度的增加,各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下降,当复合盐浓度为120 mmol·L~(-1)时,只有6-BA 5 mg·L~(-1)预处理对缓解胁迫有一定作用。【结论】在中低复合盐浓度胁迫条件下,采用GA_3(200 mg·L~(-1))或6-BA(5 mg·L~(-1))预处理能够缓解盐胁迫对黑小麦种子的伤害,从而显著促进在盐胁迫条件下黑小麦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芍药种胚启动培养、丛生芽诱导及增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以芍药种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种胚(授粉后65,75,85,95d)、暗培养时间(0,4,8d)以及3种激素(1.0mg·L~(-1)6-BA、0.5mg·L~(-1)GA_3、0.2mg·L~(-1)NAA)对芍药种胚启动培养的影响;同时研究6-BA(0.5mg·L~(-1)和1.0mg·L~(-1))与GA_3(0.5mg·L~(-1)和1.0mg·L~(-1))的激素组合对种胚丛生芽初步诱导的影响;也探究不同浓度的6-BA(1.0,2.0,3.0,4.0mg·L~(-1))与1.0mg·L~(-1)GA_3组合对种胚丛生芽二次诱导以及不同浓度的CH(0,0.3,0.5g·L~(-1))对种胚丛生芽增殖成苗的影响;本试验还以子叶节为外植体,接种在种胚丛生芽最适的诱导及增殖的培养基中,对种胚丛生芽及子叶节丛生芽形态特征的差异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芍药种胚启动培养的最佳胚龄为授粉后的75d;胚苗最佳的培养方式为暗培养4d后置于正常光照条件下培养;启动培养最适激素组合为0.5mg·L~(-1)GA_3+1.0mg·L~(-1)6-BA;丛生芽初步诱导及二次诱导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1.0mg·L~(-1)GA_3+1.0mg·L~(-1)6-BA及MS+1.0mg·L~(-1)GA_3+2.0mg·L~(-1)6-BA;丛生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0mg·L~(-1)MS+GA_3+3.0mg·L~(-1)6-BA+0.3g·L~(-1)CH+0.1mg·L~(-1)NAA+1.0g·L~(-1)PVP,适宜浓度的CH可显著提高丛生芽的增殖系数,也可以使丛生芽苗更健壮。丛生芽初步诱导过程中,子叶节的诱导效果及生长状态优于种胚直接诱导,但种胚具有更高的萌发潜质。种胚丛生芽的增殖效果优于子叶节丛生芽。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春兰组培各阶段的最佳培养条件,建立优良的春兰快繁体系,为春兰大规模生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春兰‘黄梅’ב黄荷’F1无菌播种形成的根状茎为试验材料,通过基本培养基(1/2MS、改良1/2MS、HyponexⅡ)和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TDZ、IBA)等因子不同组合,围绕增殖、分化、生根等阶段建立其再生体系,并对培育出的组培苗进行移栽练苗。【结果】增殖最适培养基为3.0 g·L~(-1) HyponexⅡ+0.5 mg·L~(-1)6-BA+3.0 mg·L~(-1) NAA+1.0 g·L~(-1)活性炭(AC)+30.0 g·L~(-1)白砂糖(Su)+7.0 g·L~(-1)琼脂(Ag),生长速度和增殖系数分别为7.31和6.02;分化最适培养基为2.0 mg·L~(-1) 6-BA+0.3 mg·L~(-1) NAA+30.0 g·L~(-1) Su+7.0 g·L~(-1) Ag,分化率、芽诱导个数和株高分别为90.00%、 5.44个和2.53 cm;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5 mg·L~(-1) IBA+2.0 g·L~(-1)蛋白胨+1.0 g·L~(-1) AC+25.0 g·L~(-1) Su+7.0 g·L~(-1) Ag,生根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分别为100.00%、8.03条和3.00 cm;春兰组培苗练苗移栽60 d后存活率达96.53%。【结论】新型基本培养基HyponexⅡ(3.0 g·L~(-1))对春兰增殖培养有高效促进作用,高水平的IBA(1.5 mg·L~(-1))有利于春兰组培苗生根壮苗。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宜不同状态油?种胚的胚培育条件,提高种胚萌发率。【方法】以福建特色果树油?为试验材料,分析油?种胚状态、培养基种类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种胚萌发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进行胚培育,提高种胚的萌发率。【结果】在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条件下,接种于WPM培养基的半败育种胚最高的萌发率为40.00%;在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条件下,接种于WPM培养基添加2.0 mg·L~(-1)6-BA+0.1 mg·L~(-1) IBA(6号)的半败育种胚都有着最高的萌发率,为46.67%。完整种胚的最高萌发率为100.00%,分别为不添加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WPM培养基、MS培养基或添加1.0 mg·L~(-1) 6-BA+0.1 mg·L~(-1) NAA(2号)、2.0 mg·L~(-1)6-BA+0.2 mg·L~(-1) NAA(3号)、2.0 mg·L~(-1) 6-BA+0.1 mg·L~(-1) IBA(6号)的WPM培养基。【结论】最适宜油?种胚萌发的是WPM培养基+2.0 mg·L~(-1) 6-BA+0.1 mg·L~(-1) IBA,且完整胚的萌发率都要高于半败育的萌发率。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WPM培养基和MS培养基也都具有较好的萌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200、500、1 000mg·L~(-1) 3个浓度梯度的外源6-BA,研究其对大红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Crimsonlake’)生长、开花以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6-BA对大红三角梅的生长影响效果不明显;3种浓度下的6-BA均能促使大红三角梅提前开花,浓度越高提前效果越明显,但同时会使其花苞片有减小趋势,开花数量减少、品质降低;500、1 000mg·L~(-1)处理延长了大红三角梅的花期天数,但效果并不显著;200、500mg·L~(-1)浓度下使大红三角梅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保持相对较高水平,以利于其生长和开花。总体来看,500mg·L~(-1)浓度下对大红三角梅的综合调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前牡丹、芍药远缘杂交种胚的挽救未能建立起高效稳定的体系,杂交种胚珠和幼胚培养的研究也鲜少报道。本文通过对牡丹、芍药杂交败育前的杂交胚进行培养,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杂种胚萌发的影响。以牡丹品种‘凤丹白’(Paeonia suffruticosa ‘Feng dan bai’)、芍药品种‘粉玉奴’(Paeonia lactiflora ‘Fen yu nu’)为亲本,进行远缘杂交。本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杂交种胚正常生长的初代培养基进行了筛选,认为处理为MS+6-BA 1.0 mg·L~(-1)+NAA 0.1 mg·L~(-1)+3%蔗糖的膨大率,发芽率及发芽势相对较高,是较好的初代培养基。将初代培养基上的幼苗转移至继代培养基上,30 d后发现,各项指标最优的处理为MS+IBA 0.2 mg·L~(-1)+GA3 0.2 mg·L~(-1)+6-BA 0.2 mg·L~(-1)+3%蔗糖,其次为MS+IBA 0.1 mg·L~(-1)+GA3 0.3 mg·L~(-1)+6-BA 0.2 mg·L~(-1)+3%蔗糖。本试验在生根培养30 d后发现,MS+IBA 0.3 mg·L~(-1)+NAA 0.2 mg·L~(-1)+3%蔗糖的培养效果较好,根状突起较多,根数及根长都相对较高。胚培养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类不同,对胚的诱导分化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生长调节剂对降香黄檀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长调节剂对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影响,为不同经营目标的降香黄檀人工林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0年生降香黄檀为研究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叶面喷施3种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多效唑(PP333)和6-苄氨基嘌呤(6-BA),测定盛花期内一年生新梢、花、叶的形态生长和干质量变化,再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降香黄檀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叶面喷施200、100 mg·L~(-1)的GA3和500 mg·L~(-1)的6-BA均能显著促进降香黄檀的营养生长,抑制其生殖生长;其中,200 mg·L~(-1)的GA3对生殖生长的抑制效果最理想,施用后其营养枝率比对照显著提高140.84%,花序数显著降低79.41%;100 mg·L~(-1)的GA3对营养生长效果显著,施用后其营养枝枝长、直径、复叶数和单叶干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18.08%、120.70%、132.38%和217.33%,且均达显著水平。1 500、2 000 mg·L~(-1)的PP333和50 mg·L~(-1)的6-BA均能显著促进降香黄檀的生殖生长,以2 000 mg·L~(-1)的PP333作用效果较好,处理后其花枝率、花序数量和花序径依次比对照提高73.50%、50.37%和31.30%,且均达显著水平。【结论】降香黄檀人工林培育中,叶面喷施200或100 mg·L~(-1) GA3能显著抑制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生长,有利于大径级木材培育,2 000 mg·L~(-1)的PP333则有利于生殖生长,有利于良种壮苗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红双喜月季各阶段最佳培养条件,并建立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工厂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指导。【方法】以红双喜月季茎段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等试验方法,开展红双喜月季初代培养、继代增殖、生根培养以及炼苗移栽的研究。【结果】茎段最佳灭菌处理为75%C_2H_5OH 30 s+0.1%HgCl_2 6 min;最适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3.00 mg·L~(-1) 6-BA+0.30 mg·L~(-1) NAA,诱导率高达95.56%;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1.00 mg·L~(-1) 6-BA+0.10 mg·L~(-1) IBA,增殖系数高达6.61;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4MS+0.05 mg·L~(-1)IBA+2.50 g/L活性炭,生根率高达95.56%;最适移栽基质为V_(细沙)∶V_(蛭石)∶V_(珍珠岩)∶V_(椰糠)=1∶2∶3∶1,移栽成活率高达98.33%。【结论】通过茎段直接诱导丛生芽,可以建立红双喜月季高效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大花、单花花期仅为2 d的玉蝉花(Iris ensata)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浓度CaCl_2的瓶插液处理下的保鲜效果和生理反应。将花材置于4℃的冰箱内预处理24 h后,瓶插于30 mg·L~(-1)蔗糖+250 mg·L~(-1)8-羟基喹啉(8-HQ)+1 000 mg·L~(-1)CaCl_2中,结果表明,CaCl_2处理可以有效延长玉蝉花切花保鲜期。第1朵花瓶插寿命延长至6.3 d,较水插寿命延长3.7 d;花枝的2朵花都能正常开放,整枝花枝开放时间可达11 d;同时在增加花枝鲜质量,缓解花瓣中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速度,提高其SOD活性,延缓MDA含量的升高等方面存在良好的切花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加快矾根的繁殖速度,以引进的矾根"狂野"、"莱姆里奇"、"黄桃派"和"乔治亚桃子"四个品种为材料,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方法】选取矾根植株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设计不同的激素配方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各项指标就行统计分析。【结果】6-BA0. 5 mg·L~(-1)+NAA0. 5 mg·L~(-1)的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四个品种的平均诱导率达到84. 05%;品种"莱姆里奇"增殖系数最高,平均可达3. 48,采用6-BA0. 2 mg·L~(-1)+NAA0. 05 mg·L~(-1)的诱导率达4. 2;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 MS+6-BA 1. 5mg·L~(-1)+NAA 1 mg·L~(-1)四个品种平均诱导率可达74. 13%。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盆栽和大田种植条件下,研究两种氮素水平与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对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产量和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外源激素调控苗期小麦生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济麦22(JM22)为试验材料,盆栽种植条件下,设置低浓度氮(0.63 mmol·L~(-1))、高浓度氮(3.75 mmol·L~(-1))和叶面喷施清水、30 mg·L~(-1)的6-苄基腺嘌呤(6-BA)及300 mg·L~(-1)的洛伐他汀(Lovastatin)6个喷施组合处理,即高氮下喷清水的对照(HN)、高氮下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HN+6-BA)、高氮下喷施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HN+Lov)、低氮下喷清水的对照(LN)、低氮下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LN+6-BA)、低氮下喷施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LN+Lov)。处理后每隔3 d,测定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GS和NR活性、内源激素含量。大田条件下,设置低施氮量(120 kg·hm~(-2),N1)、常规施氮量(240 kg·hm~(-2),N2)、叶面喷施清水、30 mg·L~(-1)的6-BA和300 mg·L~(-1)的Lovastatin 6个喷施组合处理,即N1、N1+6-BA、N1+Lov、N2、N2+6-BA、N2+Lov。于成熟期测定籽粒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和穗粒数。【结果】盆栽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喷施外源6-BA显著提高了小麦幼苗地上部植株干重;喷施抑制剂Lovastatin则显著降低小麦幼苗地上部植株干重。与对照HN和LN相比,处理后12d,HN+6-BA和LN+6-BA两处理的植株干重分别提高21.39%、43.92%。与对照HN相比,HN+6-BA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净光合速率(Pn);处理后12 d,HN+6-BA处理的Gs、Tr、PN、Ci分别提高68.32%、58.66%、30.72%、51.61%。高氮水平的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分别比低氮水平高103.39%、94.44%。与对照HN相比,HN+6-BA处理显著提高了9—12 d Chl a含量和3—12 d的叶片Chl b含量。高低氮水平下,喷施Lovastatin均显著降低了Chl a和Chl b含量。高低氮水平下,喷施6-BA显著体高了叶片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而外喷Lovastatin则显著降低了叶片NR及GS活性。快速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表明外源6-BA处理改变了OJIP曲线。与对照HN相比,HN+6-BA显著提高了Ψo和PIabs,降低了Wk和Vj值。与对照LN处理相比,LN+6-BA处理的Wk和Vj分别降低22.09%和36.05%。外源6-BA对小麦幼苗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影响显著。与对照HN相比,HN+6-BA显著提高了3—12 d叶片Zt含量和6—12 d叶片IAA含量。喷施6-BA显著降低了叶片ABA含量,而Lovastatin处理则显著提高了叶片ABA含量。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N1和N2相比,喷施外源6-BA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N1+6-BA和N2+6-BA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0.48%和16.61%。【结论】外源6-BA与氮素配合施用,通过提高内源Zt含量,降低内源ABA含量,一方面提高了Chl a及CHl b含量和NR及GS活性,进而改善了叶片氮素同化能力和光能捕获、传递转化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PSII反应中心电子传递链供体侧和受体侧的电子传递能力,进而改善了改善光系统性能,提高叶片光合性能,叶片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从而提高苗期地上部植株干重,最终提高了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2.
剪根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剪根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L_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剪根长度(剪去总根长的2/3、1/2、1/3)和3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细胞分裂素(6-BA)、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对杉木幼苗水培生根的影响,并优化生根条件。[结果]剪根处理可增加侧根数,但主根停止生长;不同浓度的6-BA、NAA和IBA对侧根生长的影响不同,但作为生长素信号均可促进植物侧根生根。其中,IBA浓度对侧根数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对侧根长生长效果显著。[结论]侧根生根数最优方案为:剪根1/3长度+50 mg·L~(-1) 6-BA+200 mg·L~(-1) NAA;侧根长最优方案为:剪根1/3长度+25 mg·L~(-1) 6-BA+100 mg·L~(-1) NAA+50 mg·L~(-1) IBA。  相似文献   

13.
实验选用山西省陵川县板蓝根种子幼苗为材料,取幼苗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和种类的激素组合,使用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筛选得到各阶段最佳的培养基配方。由实验可知:板蓝根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2,4-D+1.0 mg·L~(-1)6-BA,愈伤组织最大诱导率为60.0%;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0.8 mg·L~(-1)NAA+1.0 mg·L~(-1)6-BA,最大分化率为53.3%;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2 mg·L~(-1)NAA+0.3 mg·L~(-1)IAA,根的最大诱导率为:75.3%。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旱半夏组织培养体系的最优激素配比,本试验以旱半夏块茎为材料,以MS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激素,设置9个处理,筛选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以及生根最适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激素以及不同的浓度配比对半夏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6-BA、NAA两种激素以及不同浓度配比均对半夏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以及生根有显著影响,其中添加0.8mg·L~(-1)6-BA和0.4mg·L~(-1) NAA时出芽数最多,出芽率达到90%;生根培养中,添加1.0mg·L~(-1) NAA时生根数最多,平均根长达到6.4cm。因此,半夏最佳愈伤组织诱导以及不定芽分化的条件为:MS+0.8mg·L~(-1) 6-BA+0.4mg·L~(-1)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1.0mg·L~(-1) NAA。  相似文献   

15.
为预防菜用大黄玻璃化苗的产生、提高组培苗的培养质量,以菜用大黄丛生芽为外植体,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蔗糖、琼脂、6-BA对菜用大黄组培苗玻璃化现象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玻璃化苗与正常苗的生理指标差异。结果表明:适于菜用大黄组培苗最大增殖及玻璃化率最小的培养基组合是添加30g·L~(-1)蔗糖+6g·L~(-1)琼脂+1.0mg·L~(-1) 6-BA+1.0mg·L~(-1) NAA的1/2 MS培养基;正常苗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玻璃化苗,而玻璃化苗的组织含水量比正常苗的略高。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秋海棠金正日花的规模化生产,以球根海棠(Begonia tuberhybrieda Vosa)金正日花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植物细胞分裂素6-BA、ZT、TDZ和生长素NAA不同种类和浓度对金正日花试管苗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诱导培养基是MS+6-BA1.5mg·L~(-1)+NAA0.2mg·L~(-1),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不定芽诱导数达7.2;最佳丛生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1.5mg·L~(-1)+NAA0.2mg·L~(-1),增殖系数达8.32;最适生根培养基是MS+NAA0.3mg·L~(-1),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小果型西瓜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对小果型西瓜重要种质材料的保存扩繁提供技术支持。以小果型西瓜为材料、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试验,筛选小果型西瓜快速繁殖与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子叶苗茎尖丛生芽诱导培养基MS+6-BA 1.0mg·L~(-1)+NAA 0.1mg·L~(-1)效果较好,试管苗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5mg·L~(-1)+NAA 0.1mg·L~(-1),诱导试管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IBA 0.3mg·L~(-1)。  相似文献   

18.
欧洲卫矛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欧洲卫矛(Euonymus europaea)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时间对叶片消毒的影响,不同激素种类及质量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75%酒精30 s+3%次氯酸钠18 min消毒效果最好,污染率最低,为18.74%。6-BA(6-苄氨基嘌呤)对欧洲卫矛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效果好于TDZ(噻苯隆),愈伤组织质量更优。适宜作欧洲卫矛诱导培养基的为MS+1.0 mg·L~(-1)6-BA+0.1 mg·L~(-1)NAA,出愈率达60.7%。适宜作欧洲卫矛增殖培养基的为MS+2.0 mg·L~(-1)6-BA+0.3 mg·L~(-1)NAA+0.1 mg·L~(-1)2,4-D(2,4-二氯苯氧乙酸),增殖率达98.1%,增殖系数达1.953。适宜作欧洲卫矛分化培养基的为MS+1.0 mg·L~(-1)6-BA+0.1 mg·L~(-1)NAA,分化率达47.1%,分化的芽点多。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野生湖北百合资源保存与利用,选用黔东南州野生湖北百合为材料,鳞茎及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其不定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1) 6-BA+0.5mg·L~(-1) NAA,但茎段诱导不定芽高于鳞片,出芽率分别为66.67%和59.63%,单块外植体出芽个数分别为2和1,且茎段污染率比鳞片的污染率低。茎段诱导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1mg·L~(-1) 6-BA+1.0mg·L~(-1) NAA,增殖率为83.33%,平均增殖系数为2.11,其生长状况良好,为最佳增殖培养基。茎段诱导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3mg·L~(-1) NAA,诱导生根率高达93.33%,平均生根数为3.18。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处理对德克萨斯组铃铛铁线莲打破休眠及胚胎挽救的影响,解决德克萨斯铃铛铁线莲萌发时间过长,高温胁迫引起种子发育中途败育的问题,为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方法】以德克萨斯组铃铛铁线莲‘王梦’为材料,设计12种不同浓度6-BA、NAA的正交试验筛选铃铛铁线莲胚胎挽救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讨论椰乳作为培养添加物对胚胎挽救的促进作用;比较低温、变温及不同浓度GA、6-BA对打破铃铛铁线莲种子休眠的影响。【结果】将授粉后45 d的杂交铃铛铁线莲种子离体培养,MS基本培养基添加0.5 mg·L~(-1) 6-BA和0.05 mg·L~(-1) NAA可以使铁线莲胚胎正常发育成熟的成功率达到47%,发芽率为54%;在此基础上培养基中再添加10%的椰乳,种子发育成熟率和发芽率均显著提高到62%。低温处理和光培养25℃/暗培养15℃的温度可以促进铃铛铁线莲种子发芽,配合50 mg·L~(-1) GA或30 mg·L~(-1) 6-BA处理打破休眠更加显著。【结论】铁线莲胚可以通过离体挽救解决高温带来的败育问题;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以显著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