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巴氏杆菌病属于继发性与散发性或者急性流行性传染性病症,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导致此病症形成的主要机制。通常,患有此病症的猪只会出现烦躁不安、颈下咽喉部红肿以及食欲减退等病症表现,不仅会对猪只的健康构成严重影响,而且还会使养殖人员的经济利益受影响。本研究通过探析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病理变化和病症情况,简要阐明对应的防治方案,降低猪巴氏杆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需求市场的扩大,猪肉的养殖模式开始发生变化。在养殖过程中,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管理越来越为养殖户所接受。在此情形之下,猪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就成为关注的重点,如何应对猪只染病和如何治疗猪只感染疾病是当下所需要关注的问题。猪只在患病过程中,不仅会对猪肉质量产生影响,使得猪只生长缓慢,还会造成猪只重量下降,产肉量减少等情况,严重者可导致猪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猪只常见病症和猪只疫病发生原因以及防治猪常见疾病等方面提  相似文献   

3.
猪只的体温调节能力差,所以低温对养猪的影响非常大。寒冷会使猪只的成活率降低,饲粮转化率降低,猪只生长发育速度和增重减慢,还会影响种猪的繁殖性能及猪场管理的工作效率。本文简要讨论了寒冷对养猪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市场上对于猪肉及其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猪只饲养量也随之上升,但是寄生虫病属于养猪生产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会对养猪生产产生比较大的危害。寄生虫会非常明显的对于猪只健康产生影响,临床中可见病猪发育状况比较差,在生长方面明显减缓,严重的会发生死亡。所以在日常生产中应该对寄生虫病加以重视,并且加强对于猪群中常见的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以保证饲养场的经济收益。本文主要针对猪只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进行分析,并且总结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降低饲养者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猪蓝耳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还有起病急等特点,不仅能够对猪只的生长予以抑制,而且病情严重时,还会危害猪只安全,使饲养员经济受损。由于此病症不易控制,再加上发病较快,很容易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猪死亡。因此,及时有效的预防治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文章通过分析猪蓝耳病的病症表现,简要阐述猪蓝耳病的预防工作及治疗方法,能有效降低病症的传播,确保猪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6.
生猪养殖中支原体肺炎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患病生猪会出现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降低的状况,阻碍了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猪支原体肺炎疾病主要通过生猪呼吸道感染,患病猪只和隐性携带病原菌的猪只是疾病的主要传染源,可以通过咳嗽和喷嚏将肺炎支原体病原传播到空气中,健康猪只通过吸入而导致感染。文中对生猪养殖中支原体肺炎疾病的流行特点和患病猪只临床症状进行介绍,旨在为猪支原体肺炎疾病的科学防治及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当猪肉渐渐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不可缺少的部分后,肉猪的疾病预防和控制也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重点。某些疾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猪只数量的减少,还会造成猪只质量下降,出肉率少,同样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我就从环境、种猪、猪的发病原因出发,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两个方面入手,针对猪的疾病预防控制提出注意事项和施行方案。一、环境对猪发病的影响和防治措施猪群疾病的发生和环境往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脏乱潮  相似文献   

8.
猪应激综合症容易持续、反复患病,致使猪只生产性能降低,抵抗力减弱,从而遭受致病微生物的侵袭产生继发感染。并且出现应激综合症的猪只猪肉品质严重下降,影响养猪经济效益。可以通过选育淘汰易感猪,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环境中应激因素有效预防应激综合症。  相似文献   

9.
猪蓝耳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还有起病急等特点,不仅能够对猪只的生长予以抑制,而且病情严重时,还会危害猪只安全,使饲养员经济受损。由于此病症不易控制,再加上发病较快,很容易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猪死亡。因此,及时有效的预防治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文章通过分析猪蓝耳病的病症表现,简要阐述猪蓝耳病的预防工作及治疗方法,能有效降低病症的传播,确保猪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养殖业蓬勃发展。在养殖业中,养猪所占比重占到一半以上。在养猪过程中,影响猪只产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猪只自身的病害过程,如猪细小病毒病危害问题。本文从猪只的临床表现,浅析猪细小病毒病综合防治措施,旨在能够使日后猪只尽量避免出现猪细小病毒病,使猪只养殖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区的畜牧业也在不断地完善,种猪的养殖量迅速的增多,养殖密度大大增加,售出猪的运输频度增多,种种因素导致猪只的接触机会增多,这就加大了猪只传染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几率,如何在猪只高频率接触的情况下,预防相互之间的传染,降低致病性猪蓝耳病给商户造成的经济损失,现今科研界对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进展如何,是人们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也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而环境温度作为影响仔猪以及生长肥育猪健康的关键因素,一旦环境温度变化过大,不仅会让猪只出现应激反应,严重还可能造成猪只死亡。所以,为了保证猪只的健康以及生产力,相关部门或企业应该对猪舍的环境温度变化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  相似文献   

13.
猪气喘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传染病。患猪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率下降,饲料利用降低。在一般情况下,本病的死亡率不高,但在流行爆发的早期以及饲养管理条件不良,猪只抵抗力降低,继发性病原体感染也会造成严重的死亡,给发展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  相似文献   

14.
日常给猪打针,首先要保定好猪只,才能顺利而有效地把疫苗或药液注射到猪的肌体内,否则,一些性情粗野的猪在注射时很难把药液注射到其肌体内,这样会影响其效果,有时还会导致注射部位肿胀或出血等.  相似文献   

15.
正在生猪养殖中,坏死杆菌病会导致猪只患有猪坏死性皮炎病。这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皮肤病,对各种年龄的猪群均具有传染性。一旦感染此病,如治疗措施应用不当或治疗不及时会造成病猪死亡,进而使养猪场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养殖场应加强对猪坏死性皮炎病流行特点的分析,采取可靠的预防与治疗方法降低此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董湘清 《现代农业》2006,(12):94-94
耳部血肿会给猪只造成不适许多猪场都存在这种问题。即使不经治疗,患猪通常都会自行康复然而,康复过程可能长达数周,在此期间,患猪会感觉不舒服。耳部血肿由多种损伤造成。可能因疥癣而引起外耳道刺痒,或内耳感染猪会剧烈地摇头,挫伤耳部。环境应激的情况下,猪只会互相咬耳这也是造成耳部血肿的常见原因通过管理的改进可降低耳部血肿的发病率。然而,管理的改进需要耗费时间和金钱。怎样治疗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治疗效果和生长率?这个问题在兽医专家当中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的目的就是确定不同治疗方法之间对耳部血肿的治愈率和感染率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 猪只的分群是猪场经常进行的工作,如断奶仔猪的合圈;中猪群的疏散;新购种猪入舍和成猪宰杀后并圈均需进行合理的分群。这项工作组合不合理就会引起猪只的互相咬斗,以致强欺弱、大欺小,造成猪群的混乱不安局面,使猪群猪只吃不好、睡不安,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使饲料报酬与生产效益显著降低。并可引起猪群的应激反应,使猪只体质下降抗病能力减弱而易于诱发其它疾病。因此,猪的合理分群是养猪生产中既平常而又重要的问题,必须引起猪场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以免给猪场造成无形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地利用饲料和圈舍,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应将整个猪群进行合理分群,以保证各类猪得到正常的发育。猪的合理分群主要应根据体重的大小、体质的强弱、年龄的大小、品种的特性和性别的差异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8.
猪喘气病是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一旦感染发病,将会严重阻碍猪只的正常生长发育、生长周期延迟、降低饲料报酬,给养猪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猪场有必要加强猪喘气病的控制和治疗。作者简要介绍了猪喘气病及其综合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疫病防治     
<正>随着家猪养殖规模的增加,在养殖过程中提高猪成活率和出肉率,提高养猪户的经济效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猪的养殖过程中,猪的疫病防治变得尤为重要。随着季节的不同家猪患病也发生变化,有些疫病能够直接导致猪只的死亡,而有些疫病则会造成猪只肉量的减少,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这里,笔者从猪的常见疫病出发,分析猪常见的综合发病情况,简要谈谈关于猪的疫病防治的有关问题。1猪的常见疾病1.1病毒性拉稀  相似文献   

20.
春季气温变化幅度大,北方多沙尘天气,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养猪要因势利导,注意饲养管理和预防保健等工作. 一、加强管理,减少疾病发生和蔓延 控制温度:春季时要预防低温的应激,因为低温会使仔猪行动缓慢,易诱发腹泻或排稀软粪,而成猪和育肥猪虽然变化不明显,但在10℃以下的气温下,猪体激热增多,猪只会为了维持体温而增加采食量,导致饲料利用率降低.此外,温差太大或低温还容易导致猪只感冒,诱发细菌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