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在目前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方式下,养殖过程中猪群仍面临较大的疫病发生风险,主要是因为当前疫病流行复杂,饲养环境中病(菌)毒的遗传多样性增加,临床发病特点主要表现为新老疾病的普遍流行以及不同病原的协同感染、持续感染等,常规饲养模式下疫情的防控难度增加。就目前规模化养殖场环境下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的免疫和控制技术作简要阐述,以期为提升规模猪场健康养殖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2009年秋季至今,规模化猪场疫病表现为以高热症状为主的混合感染,控制难度越来越大。猪瘟、蓝耳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频发,免疫抑制普遍存在,呼吸道疾病有所抬头,霉菌毒素危害呈现越来越严重的发展态势,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败血型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肺炎病变。该种疾病虽然造成的死亡率较低,传播速度较为缓慢,但是整个病情传播时间较长,会导致鸡群反复感染反复发生。此外,成年鸡感染支原体之后,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成为养殖场的主要传染源,给整个鸡群的净化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就需要我们加强诊断力度,充分做好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提高防控效果。本文主要结合一个养殖场的实际发病经过,分析了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现将具体研究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猪支原体肺炎也被称作猪喘气病,是因为感染了猪肺炎支原体而引发的一种疾病,患病猪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猪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死亡率不高,但容易与其他疾病发生继发或并发感染,大大地增加了疾病的死亡率,并且由于病情复杂,诊治的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困扰着许多猪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其发病原因多而复杂,临床表现共性特征多,个性特征不明显,加之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严重,给临床防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主要针对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及防控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鸡滑膜支原体又叫滑液囊支原体,主要引起鸡关节疾病,导致鸡站立和行走困难。由于治疗难度大,治疗效果不理想,对养鸡业造成了很大危害。一、临床症状鸡滑膜支原体病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一般都处于慢性发病状态,以蛋鸡、肉种鸡、柴鸡和长时间饲养的三黄鸡发病为主,早期感染的鸡在2月龄左右开始表现症状,以2~3月龄为症状集中表现期。随着该病的流行与发展,部分地区肉鸡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  相似文献   

7.
<正>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的急性传染病。易感动物感染该病后具有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等典型症状,均为致死性感染。猪感染该病后一般不表现上述症状,它的主要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主要表现神经症状,还可侵害消化系统。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道系统症状。公猪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  相似文献   

8.
正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各种品种、年龄的鸡都能感染,雏鸡感染该病后通常表现为急性经过,典型的临床症状为肠炎和灰白色下痢,成年鸡则表现为局部感染,部分病例表现为慢性隐性感染。本病为一种很常见的传染病,一旦发病可导致雏鸡很快死亡,产蛋鸡产蛋减少或停止产蛋,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该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病鸡和隐性带菌鸡。传播方式主要为垂直传播,也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以及交配  相似文献   

9.
刘冰 《新农业》2013,(11):40
近年来,肉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临床中,大肠杆菌病常与支原体、新城疫、球虫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混合感染,导致治疗难度加大,鸡群死亡率升高。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属最常见。各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在雏鸡阶段呈急性败血症经过,青年鸡大肠杆菌经常与其他病并发。本病主要通过种蛋、空气、饲料、饮水传播,一年四季均可  相似文献   

10.
郭刚 《中国畜禽种业》2013,9(9):120-121
猪轮状病毒病是仔猪易感染发病的一种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以腹泻为特征,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不表现任何症状。因该病主要感染幼畜,且犊牛、仔猪、犬、羔羊均可发病,同时也可传染给人类,因此该病对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都有较大的危害。近几年来,随着养猪的迅猛发展,以及生猪的异地调运,该病的发生率、死亡率也逐渐增高。又因为该病是一种病毒病,防治难度较大,防控效果不明显,一旦发病,会给养猪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防治,效果十分显著。1流行特点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的肠道内,随粪便排到外界环境,污染饲料、饮水、垫草和土壤,经消化道传染而感染其  相似文献   

11.
正1水疱性口炎的重要性水疱性口炎会引起猪出现与猪水疱病、口蹄疫和水疱疹区别不大的临床症状。然而,更多时候,猪感染后表现为亚临床感染~([1-3])。就其本身而言,本病对猪的危害不大。在严重感染的病例中,猪蹄部疼痛,使其跛行,增重降低。其余情况下,猪感染后表现出非常温和的症状,以至看不到临床症状,如跛行或发病。2感染的动物种类在家养动物中,水疱性口炎主要是引起马和奶牛发病,偶尔会使猪表现临床症状。许多野生动物会发生感染,如野猪、鹿、浣熊及一些海洋哺乳动物。人也会感染,表现出流感样症状。  相似文献   

12.
<正>除了外科损伤外,猪只关节肿胀往往与以下3种传染性疾病有关。一、副猪嗜血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感染5~16周龄的仔猪,母猪、种公猪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或慢性跛行。1.临床症状。严重的,病猪四肢关节肿大,跛行,疼痛尖叫,颤抖,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慢性型病猪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难,四肢无力或跛行。  相似文献   

13.
<正>除了外科损伤外,猪只关节肿胀往往与以下3种传染性疾病有关。一、副猪嗜血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感染5~16周龄的仔猪,母猪、种公猪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或慢性跛行。1.临床症状。严重的,病猪四肢关节肿大,跛行,疼痛尖叫,颤抖,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慢性型病猪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难,四肢无力或跛行。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揭示了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可以引起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复发。复发的主要表现为盲肠内容物的肠炎沙门氏菌阳性率和数量再次显著地升高;肠炎沙门氏菌在盲肠中的滞留时间显著延长。这种复发与肠炎沙门氏菌的初始感染量及球虫感染时间有关。肝脏和脾脏阳性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羊肠毒血症主要危害绵羊,山羊也能感染,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患病羊只主要表现为腹泻、麻痹、惊厥等,通常会突然死亡,对养羊业的危害严重。本文主要论述了羊肠毒血症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揭示了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可以引起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复发。复发的主要表现为盲肠内容物的肠炎沙门氏菌阳性率和数量再次显著地升高;肠炎沙门氏菌在盲肠中的滞留时间显著延长。这种复发与肠炎沙门氏菌的初始感染量及球虫感染时间有关。肝脏和脾脏阳性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揭示了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可以引起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复发。复发的主要表现为盲肠内容物的肠炎沙门氏菌阳性率和数量再次显著地升高;肠炎沙门氏菌在盲肠中的滞留时间显著延长。这种复发与肠炎沙门氏菌的初始感染量及球虫感染时间有关。肝脏和脾脏阳性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发展,猪病发病概率明显提升,且发病原因复杂,病毒及细菌变异情况严重,增加了诊断和防控难度,尤其是一些混合类型的感染病例不断出现,与单一性病症相比,混合感染防控难度更大,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挑战.为此,要加强对混合感染病例的研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做到全面防控,减少混合感染疾病带来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19.
猪伪狂犬病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是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该种疾病,会造成不同年龄阶段的猪出现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妊娠母猪突然出现流产,产下弱胎、木乃伊胎和死胎;新生仔猪表现为急性死亡,对生猪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伪狂犬病除了引起不同年龄的猪出现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引发严重的发病和死亡之外,还会造成整个猪群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很容易激发感染多种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给疾病的诊断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相似文献   

2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传染性疫病,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废绝,出现高热稽留,呼吸困难等症状,该病常与其他疾病发生混合型感染,这样的混合感染发病加大了兽医对于疾病的临床诊断难度,因而,在治疗过程中又存在巨大难度,增加治疗成本,导致病猪死亡率增高,增加养殖成本并给养殖户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重视两种疾病的混合型感染,强化疫病的预防措施,提升饲养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因感染疾病带来的危害。本文笔者结合临床经验总结猪附红细胞体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的的临床症状、诊治方法和具体的防控措施,希望给予养殖户以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