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鸡志贺氏菌病和鸡白痢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腹泻病鸡群中鸡志贺氏菌病和鸡白痢的发生情况,利用鸡鲍氏型?鸡痢疾型志贺氏菌凝集抗原和鸡白痢鸡伤寒多价抗原对河南省6个县市52家鸡场的鸡血清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鸡鲍氏型、痢疾型志贺氏菌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5%和14.6%,鸡白痢为3.2%。所有县市的鸡鲍氏型志贺氏菌血清抗体阳性,4/5的县市鸡痢疾型和鸡白痢血清抗体阳性;78.8%的鸡场为鲍氏型血清抗体阳性,61.2%的鸡场为痢疾型血清抗体阳性,24.4%鸡场为鸡白痢血清抗体阳性。不同鸡群中,鸡鲍氏型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4%~85.7%,鸡痢疾型为0.0~60.0%,鸡白痢为0.0~30.0%。不同品种鸡中,罗曼鸡鲍氏型?痢疾型血清抗体阳性率都较高,其次为固始鸡。不同日龄中,22~28日龄鸡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鸡鲍氏型为68.8%,鸡痢疾型为27.1%,而鸡白痢仅为6.5%。混合感染中,鸡鲍氏型和痢疾型混合感染占待检血清总数的10.1%。  相似文献   

2.
为摸清河南地区鸡群鸡白痢沙门氏菌流行现状,本研究采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对2019~2020年采集河南省214家养殖场户的6320份样品进行鸡白痢血清学检测,并对不同代次、不同养殖模式和不同年份的鸡白痢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种鸡场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45.16%和28.35%,明显高于商品代养殖场的34.88%和8.59%;规模鸡场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36.45%和11.83%,散养户的分别为9.09%和1.1%,散养户的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显著低于规模鸡场;从不同年份看鸡白痢的流行情况,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次调查表明河南地区的鸡白痢感染情况比较严重,亟待推进鸡白痢的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益阳地区规模鸡场鸡滑液囊支原体的流行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对鸡群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区县鸡群滑液囊支原体血清阳性率在36.36%~57.14%,平均阳性率为43.68%;不同品种鸡群滑液囊支原体血清阳性率在35.13%~72.22%,平均阳性率为48.65%;不同用途不同日龄鸡群滑液囊支原体血清阳性率在21.43%~64.58%,说明不同区县、不同品种、不同用途和不同日龄的鸡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滑液囊支原体感染。调查结果表明,鸡场与农村居民区之间距离较近、没有选择敏感药物预防、鸡场使用时间长、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松散、生物安全措施执行不严的鸡场滑液囊支原体阳性率高,需要采取注意引种、疫苗免疫、药物预防、实行精细化管理和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控制其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安徽省优良地方品种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的感染状况。[方法]对安徽省8个鸡场、7个不同地方品种鸡开展了ALV-J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安徽省被检测鸡场均存在ALV-J感染,被检测鸡群个体阳性率高达49.9%,甚至部分鸡场鸡群个体阳性率高达86.2%。AHDF5品种鸡个体阳性率高达86.2%,其次为AHDF2、AHDF6、AHDF3、AHDF7、AHDF4和AHDF1品种鸡。4个周龄段的鸡群均有ALV-J抗体阳性鸡,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12周龄以下鸡群ALV-J阳性感染率相对较低,为7.1%;随着周龄的增大,ALV-J阳性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最高达50%。[结论]安徽省地方品种鸡中ALV-J的感染非常严重,应及早对ALV-J进行净化和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黔东南小香鸡原种场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状况,通过全血平板凝集法检测黔东南小香鸡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在采集的2 711份血清中检测出鸡白痢沙门氏菌阳性305份,总感染率(阳性率)为11.25%(305/2711);鸡白痢在种母鸡、种公鸡、后备种鸡、商品鸡中均有感染,感染率分别为7.32%(54/738)、3.74%(4/107)、7.98%(65/815)和17.32%(182/1051),商品代鸡鸡白痢感染率显著高于种鸡群(P0.05)。黔东南小香鸡原种场鸡白痢感染严重,迫切需要净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方法对江西省部分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的鸡群进行了鸡白痢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在614份鸡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194份,阳性率为32%;不同品种及类型的鸡感染率差异较大,最高达45%,最低为14%。鸡白痢杆菌病在江西部分地区鸡群中感染较普遍,阳性率很高,且流行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沈阳地区鸡慢性呼吸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玻片凝集试验结合现场观察,对沈阳地区15个鸡场不同品种和日龄的未免疫鸡进行了鸡慢性呼吸道病(CRD)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测了300份鸡血清,平均阳性率33%。被调查的15个鸡场中的12个鸡场显示有CRD血清抗体阳性鸡,表明沈阳地区一些鸡场鸡群已被鸡败血霉形体(MG)感染,有的鸡场还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黔东南小香鸡种群禽白血病(AL)、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和鸡白痢(PD)的感染状况,便于有效预防、净化疫病,更好地保护黔东南小香鸡的种质资源,从鸡群采集524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检测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ALV-p27)、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及鸡白痢感染抗体水平,采用PCR核酸检测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B、J亚群(ALV-A、B、J)鉴定。结果表明:样品中ALV-p27抗原的阳性率为85.88%、ALV-J亚群的阳性率42.67%,REV抗体的阳性率为25.57%,鸡白痢抗体的阳性率为3.82%。根据检测结果,建议尽早对种群采取净化措施,以避免AL进一步发生及流行。  相似文献   

9.
禽白血病毒(ALV)和鸡白痢沙门氏菌(SP)均可以垂直传播。通过禽白血病病毒(ALV)J亚群抗体和群特异性P27抗原的商品化ELISA检测试剂盒和全血平板法等调查了江西省13个种鸡企业的8个地方品种鸡群ALV和SP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ALV-P27抗原、ALV-J抗体均有检出,江西省地方鸡ALV-J亚型感染相当严重,迫切需要净化。江西地方品种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率相差较大,同一品种鸡在不同场之间的SP感染率差异明显。生物安全措施会影响鸡白痢的感染情况,在鸡白痢的净化过程中,采取严格的淘汰制度的同时,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措施来控制鸡白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禽白血病毒(ALV)和鸡白痢沙门氏菌(SP)均可以垂直传播。通过禽白血病病毒(ALV)J亚群抗体和群特异性P27抗原的商品化ELISA检测试剂盒和全血平板法等调查了江西省13个种鸡企业的8个地方品种鸡群ALV和SP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ALV-P27抗原、ALV-J抗体均有检出,江西省地方鸡ALV-J亚型感染相当严重,迫切需要净化。江西地方品种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率相差较大,同一品种鸡在不同场之间的SP感染率差异明显。生物安全措施会影响鸡白痢的感染情况,在鸡白痢的净化过程中,采取严格的淘汰制度的同时,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措施来控制鸡白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江西省地方品种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状况,利用针对禽白血病病毒(ALV)J亚群抗体和群特异性P27抗原的商品化ELISA检测试剂盒,对江西省12个种鸡企业的6个地方品种鸡进行禽白血病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江西几个地方品种鸡ALV的感染相当严重,迫切需要净化。但不同品种鸡的P27抗原的检出率与ALV-J抗体的检出率有一定差异。P27抗原阳性率最高的为JXDF4品种鸡(36.67%),其次为JXDF5、JXDF1、JXDF3、JXDF6、JXDF2品种鸡。与P27抗原检出情况类似,JXDF4、JXDF5的ALV-J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5%、30%,而其他4个地方品种的鸡群ALV-J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10%)。调查还显示,同一品种鸡在不同种鸡场之间的ALV-J感染率差异较大。试验结果为各种鸡场开展净化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福州市9个养殖场鸡群进行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抗体检测。共采集了鸡血清样品427份。结果表明,被检样品总的阳性率为29.51%(126/427),阳性的鸡场数占鸡场总数的77.78%(7/9),养殖场个体阳性率在0~98.36%之间。经比较不同品种REV抗体阳性率,发现肉鸡的感染率最高(61.18%),蛋鸡次之(15.48%),种鸡最低(6.60%)。不同日龄段不同品种的鸡群REV抗体阳性率呈散在分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在河北省鸡群中的感染状况,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对河北省10个不同地市的677份鸡血清样品进行了鸭源鸡杆菌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对鸭源鸡杆菌的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不同地区鸡群均存在鸭源鸡杆菌感染,平均阳性率为48.60%,其中血清Ⅰ型抗体阳性率为29.54%,血清Ⅱ型抗体阳性率为29.69%,血清Ⅳ型抗体阳性率为22.16%。不同地市的鸡群血清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张家口和石家庄的鸭源鸡杆菌血清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2.73%和80.95%。  相似文献   

14.
鸡白痢鸡伤寒对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白痢鸡伤寒是一种经蛋垂直传播且具有严重危害性的传染病。为在种鸡群中进行血清学检查,检出并淘汰阳性鸡以确保无白痢的健康种鸡群,达到种群净化的目的,本研究应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对江苏太仓广东温氏家禽有限公司某种鸡场的5133羽新兴黄鸡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鸡白痢鸡伤寒的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7%。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通过为时40 d试验,对阳性鸡群与阴性鸡群的产蛋率,受精率及孵化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鸡白痢鸡伤寒抗体呈阳性鸡群的上述生产性能在不同程度上低于抗体呈阴性鸡群。鸡白痢疾鸡伤寒阳性带菌鸡群的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低于鸡白痢阴性鸡群为8.1%~21.8%、0.87%~1.6%、10.6%~11.4%。  相似文献   

15.
主要用琼脂扩散试验,对位于呼和浩特近郊和远郊五个鸡场的鸡群作了调查,除了一个新建的仅有百日龄左右来航小鸡的鸡场,抽查血清无阳性反应外,其它四场均有不同感染程度的鸡马立克氏病存在。本院教学牧场,抽查13月龄来航、边鸡及洛岛红等品种鸡共345只,血清反应阳性鸡177只,平均阳性率为51.3%,若单计来航鸡的阳性率则高达72.5%;东营子鸡场,抽查成年鸡及青年鸡173只,血清阳性率为15.6%,幼鸡26只,仅检出1只为阳性;仆拉门更鸡场采血143份,全部阴性;内蒙古畜牧科学院鸡场,抽查约五百日龄母鸡238只,检出阳性鸡65只,血清阳性率为27.3%;讨速号鸡场抽查六月龄及五岁龄各种不同品种鸡169只,检出阳性鸡43只,血清阳性率为25.4%。凉城边鸡场送检青年边鸡三只,其中二只经用琼扩方法检查,为马立克氏病患鸡。通过以上调查,首次证明呼和浩特地区及凉城有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河南省禽白血病感染情况,对来自39个鸡场的血清样品和蛋清样品分别进行禽白血病A/B亚群抗体、禽白血病J亚群抗体检测和禽白血病抗原检测,并按场点类别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禽白血病A/B亚群抗体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17.49%和41.03%,种鸡场个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商品代鸡场;禽白血病J亚群抗体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10.40%和23.08%,种鸡场个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商品代鸡场;禽白血病P27抗原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7.45%和23.08%,种鸡场和商品代鸡场个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河南省规模鸡场禽白血病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禽白血病净化工作亟需推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地区养鸡业发展状况及鸡白痢情况的调查,采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结合单抗协同凝集试验检疫净化鸡场,提出了呼和浩特市地区鸡白痢的综合防制措施使鸡白痢的阳性检出率由15.76%下降到0.34%以下。为呼市地区各鸡场及全国养鸡业鸡白痢的净化与防制提供了科学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全面掌握了解广西各地猪、牛、羊、鸡戊型肝炎(HE)的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特点.[方法]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来自广西各地猪(850份)、牛(392份)、羊(428份)、鸡(352份)共2022份血清中的抗HEV抗体,并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动物间抗HEV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4种主要畜禽的血清总抗HEV抗体阳性率为44.76%(905/2022),其阳性率大小排序为:猪(77.53%)>牛(27.81%)>羊(21.03%)>鸡(13.35%);不同地区的畜禽血清抗HEV抗体阳性率都是以猪群的最高,均在59.00%以上.而从不同地区的4种畜禽血清总抗HEV抗体阳性率来看,以南宁市的最高(61.94%)、河池市的最低(30.93%).[结论]广西的猪、牛、羊、鸡群中均存在HEV感染,且猪在传播HEV方面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河南某鸡场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感染状态,采集该鸡场绿壳蛋鸡、青脚麻鸡和固始鸡的泄殖腔棉拭子、蛋清和血清,利用ELISA方法检测泄殖腔棉拭子、蛋清和血清样品中的ALV-p27抗原及血清样品中ALV-A/B和ALV-J抗体的水平,同时采集其血液接种DF-1细胞进行外源性ALV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绿壳蛋鸡泄殖腔棉拭子、蛋清和血清中的ALV-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3.55%、11.96%和26.63%,血清中ALV-A/B和ALV-J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0.43%和16.85%,外源性ALV的分离阳性率为13.04%;青脚麻鸡泄殖腔棉拭子、蛋清和血清中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0.99%、5.43%和22.83%,血清中ALV-A/B和ALV-J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8.48%和6.52%,外源性ALV的分离阳性率为8.00%;固始鸡泄殖腔棉拭子、蛋清和血清中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1.07%、12.32%和25.00%,血清中ALVA/B和ALV-J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8.26%和17.39%,外源性ALV的分离阳性率为12.50%。表明3个地方品种鸡都不同程度地感染外源性ALV,且可能存在ALV-A/B和ALV-J 2种或3种亚群同时感染。  相似文献   

20.
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生产性能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在生产性能上的差异,在对安徽省某地方品种鸡开展禽白血病和鸡白痢检测净化研究中,对获得的净化鸡群和非净化鸡群在死淘、产蛋、种蛋孵化以及后代生长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净化鸡群及其后代的死淘率较非净化组有较大程度降低;6~11月龄间月均产蛋率较非净化组提高5.91个百分点;蛋重显著高于非净化组(P0.05),且料蛋比较非净化组低0.46个点;净化组鸡群种蛋在合格率、受精率、出雏率和键雏率指标上均高于非净化组;净化组后代3月龄内体重除1月龄母鸡体重外,其他均高于非净化组,其中2月龄母鸡体重差异显著(P0.05);与非净化组相比,净化组后代的平均日增重有所提高,3月龄总增重较非净化组增加24.80 g,料重比降低0.05。综上结果可见,鸡群经过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后在生产性能上明显优于非净化鸡群,可显著提高养殖效益,开展种鸡群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对提高养鸡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