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无乳、少乳症是指在泌乳期内没有局部症状的乳腺机能减退所致的泌乳量显著减少,甚至无乳。少乳症是能繁母猪比较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初产母猪和老龄母猪在产后的哺乳期内易发生无乳或少乳等泌乳障碍性疾病,该病易造成仔猪营养不良、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2.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也称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又称泌乳失败、产褥热、毒血症性无乳症。是指母猪产后表现乳房肿胀,缺乳或无乳,厌食,精神委顿,体温升高,便秘,排恶露,对仔猪反应冷淡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症候群的一种常见的复杂的繁殖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丁玉  孙学全 《畜禽业》2013,(5):95-96
<正>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也称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泌乳失败、产后菌毒血性无乳症,是猪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可造成母猪产后泌乳减少,乳汁稀薄如水,乳汁中带有凝乳絮片;也可造成部分产后母猪长期不发情、发情不规律,产仔数减少,严重的使母猪淘汰;仔猪生长发育不良,低血糖症,下痢,死亡率增高,严重的甚至整窝仔猪死亡。1发病原因及原因分析1.1营养因素营养不良或过剩,均可导致母猪生理机能下降、内分泌紊乱和抗病力差、无乳或缺乳。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母猪缺乳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升云  刘高生 《畜禽业》2004,(10):57-58
母猪产后无乳或缺乳,其原因,一是在母猪妊娠期间饲养管理不善,特别是妊娠后期饲养水平太低,营养不足,使母猪消瘦,乳腺发育不良;二是在母猪妊娠期间喂给大量碳水化合物饲料,而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供给不足,使母猪过肥,内分泌失调;三是患有乳房炎、血瘀等引起的乳汁减少或无乳。为克服以上情况,应根据病因进行审因论治,如因饲养管理不善、畜体衰弱引起者,应与健脾益气药同用,并喂给催乳饲料;因乳痈(乳房炎)血瘀引起的乳汁  相似文献   

5.
母猪缺乳是目前养猪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难题,由于常和母猪乳房炎、子宫炎同时发生,所以又称无乳综合征(MMA)。母猪产后无乳或缺乳,多由饲料单纯、营养不良、内分泌机能失调、后备母猪配种过早而乳腺发育不良或年龄老化、用药不当、意外惊扰以及乳腺炎、子宫炎等因素引起,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当措施及时加以防治,否则可能会造成全窝仔猪死亡的严重后果。藏母猪繁育过程中无乳综合征也是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调查掌握西藏林芝地区藏母猪出现无乳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定防治对策,减少因无乳综合征给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1病因1.1微生物感染微生物感染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且多呈混合感染。乳房炎的致病菌有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真菌、病毒等。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菌,无乳链球菌是乳腺的专门寄生菌。引起乳房炎的病菌在不同地区又有差异。病原微生物侵入乳头管引起乳房炎是主要途径。1.2人为因素一是缺乏无菌观念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光碧 《畜禽业》2008,(9):71-72
母猪产后无乳症是当今集约化猪场分娩母猪哺乳期的常见病,主要见于初产及老龄母猪。临床特征主要是厌食,精神萎靡,不愿让仔猪吮乳,乳房无乳及泌乳不足,泌乳期间乳腺机能紊乱,引起母猪元乳症的原因很多,不清楚发病原因,会使母猪得不到及时治疗,造成仔猪生长缓慢、发病率、死亡率增加,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简要介绍母猪产后无乳少乳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乳房疾病是养猪行业多发性的疾病,危及本身健康的同时,也影响着仔猪的生长发育,常给养猪生产带来极大危害,也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效益损失。临床上主要以乳房炎和无乳综合症,下面就其特点进行阐述。1乳房炎1.1病因1.1.1卫生条件差及饲养管理不当:猪舍地面粗糙不平,母猪分娩过程中劳累过度,尤其是夏天难产,猪圈面积少,通风不良,使得血流循环受阻,腹腔内压大,乳房容易水肿,加之管理不  相似文献   

9.
<正>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指母猪在分娩出第一头仔猪后72h内,泌乳量下降或无乳的疾病。病因与乳腺生长发育不良,激素水平低,泌乳机能紊乱,营养不良,患全身性热性病及  相似文献   

10.
韩有元 《畜禽业》2010,(5):39-40
<正>无乳综合征是母猪产后常发的疾病,初产母猪、年老和体弱的母猪易发。主要表现为母猪产后食欲差,泌乳少,不能满足仔猪的需要。有时还并发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该病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使仔猪的成活率下降。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6,(12)
正羊的乳房炎主要是指乳腺、乳池和乳头的局部炎症,本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以及某些病毒、真菌、霉形体等均可致病。我县是龙陵黄山羊主产区,近年来随着我县养羊生产的发展,产羔母羊乳房炎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多,给广大养羊户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1临床症状山羊乳房炎是山羊的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刺激引发的一种炎性,其特点是乳中的体细胞,尤以白细  相似文献   

12.
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腺和乳头发炎的一种疾病。本文综述了奶牛的发病原因、乳腺防御机制、乳房炎的治疗与综合防制指施,对指导奶业生产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6,(3)
正1产房母猪及仔猪产房仔猪主要的疾病有仔猪红痢、黄、白痢、轮状病毒性腹泻、仔猪球虫病等。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发生于产后的3~3 d,直接原因是大肠杆菌感染,间接原因是环境温度低、母猪发生乳房炎、子宫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或采食量低导致的泌乳量减少。产房管理要点如下。1.1母猪管理母猪进产房前,产房的地面、猪栏一定要彻底消毒,干燥至少1周才能进猪。进猪时母猪一定要全身清洁并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21,(4)
母猪乳房炎属于哺乳母猪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致病原因比较多。病猪主要症状为体温增高、食欲变差、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且常伴有乳房硬结等问题。该病主要导致哺乳仔猪无乳饿死或者进食乳汁后引发腹泻,造成脱水死亡,严重影响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就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常见防治措施进行论述,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6,(8)
酉州乌羊乳房炎是指酉州乌羊母羊乳腺、乳池、乳头局部的炎症,产后1~20 d内常发的疾病,以舍饲的高产母羊和经产母羊多发,是酉州乌羊母羊的常见、多发、难预防的疾病,如预防不到位、治疗不及时,将给规模化养殖酉州乌羊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目前仍然是奶牛养殖业治疗费用最高的疾病之一。乳房炎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及环境卫生有着直接的关系。但病原微生物的控制在乳房炎的防治过程中,一直是作为重点来对待,而对于乳腺自身特殊免疫的变化却极易为大家所忽视。本文首先就围产期乳腺免疫的变化对乳房炎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方法。1解剖学防御的变化乳头是抵抗乳腺炎的第一道防线。乳头括约肌在挤乳和阻碍细菌入侵上维持紧密关闭状态。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5,(9)
<正>母猪产后"三联症"是指母猪产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或少乳症。本病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夏秋季天气潮湿多雨,通风不良,贼风侵袭,本病多由于母猪产后护理不严,消毒不严格,滞产或难产时操作不妥,而损伤产道感染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博氏菌、绿脓杆菌等引起,有时也可因营养障碍、代谢紊乱、环境应激等引起本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会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哺乳母猪乳房炎是带仔泌乳母猪一种常见疾病,也是一种严重影响养猪经济效益的一种疾病。该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机械性、和微生物感染等多种因素,常发生于产后5~30 d,多发于1个或几个乳腺,临诊上以红,肿,热,痛及泌乳减少,拒绝哺乳为特征。母猪的肠道菌性乳房炎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20,(7)
猪场的关键点在于母猪饲养水平高低,而母猪的饲养重点在于产房。着重讨论无乳少乳、产后瘫痪、采食量差、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跛脚6种产房母猪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6,(9)
正羊的乳房炎是指乳腺、乳池和乳头的局部炎症,临床特征是乳房发热、红肿、疼痛,产奶量降低。多见于泌乳期的羊,绵羊发病率高于山羊。本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以及某些病毒、真菌、霉形体等均可致病。近年来随着养羊生产的发展,产羔母羊乳房炎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多,给广大养羊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临床症状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