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20日龄略阳乌鸡为研究对象,对其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等6项性状指标,公鸡优于母鸡、差异极显著;公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腿肌率分别为89.15% 、82.40%、24.05%,显著高于母鸡,其他性状指标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公、母鸡腿肌肉色OD值、pH值和剪切力均高于胸肌,系水力、熟肉率低于胸肌,差异均显著,各项指标性别间差异不显著;水分、粗脂肪含量腿肌高于胸肌,粗蛋白、粗灰分含量腿肌低于胸肌,差异均显著研究表明,公鸡、母鸡均具有较好的产肉性能、优良的肌肉品质,但屠宰性能方面公鸡优于母鸡.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麒麟鸡的肉用性能,探讨麒麟鸡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关系。测定了12周龄麒麟鸡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特性,并对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屠宰性能:麒麟鸡公鸡的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全净膛率、胸肌质量、胸肌率、腿肌质量、腿肌率均显著高于母鸡,且腹脂质量、腹脂率、肌间脂肪宽和皮脂厚均显著低于母鸡,屠宰率和半净膛率与母鸡差异不显著。(2)肉品质:麒麟鸡公鸡/母鸡胸肌的肌肉肉色、剪切力与腿肌差异显著;公鸡胸肌肉品质与母鸡腿肌肉品质比较,差异显著。(3)相关性:屠体质量与半净膛质量和肉色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半净膛质量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全净膛与腿肌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腹脂质量与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肉色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麒麟公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优于母鸡,部分屠宰性状与肉品质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贵妃鸡与怀乡鸡、北京油鸡的肌纤维特性差异,为其品种选育及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120日龄贵妃鸡、怀乡鸡和北京油鸡的胸肌和腿肌,经石蜡切片后用苏木精染色,显微镜下测定肌纤维直径及肌纤维密度,对比不同品种鸡的肌纤维特性.[结果]3种鸡均表现为公鸡的胸肌肌纤维直径比母鸡的细,肌纤维密度比母鸡的高;但在腿肌肌纤维方面,贵妃鸡和北京油鸡表现为公鸡的腿肌肌纤维直径比母鸡的粗、肌纤维密度比母鸡的低,而怀乡鸡是公鸡的腿肌肌纤维直径比母鸡的细、肌纤维密度也比母鸡的低.贵妃鸡、怀乡鸡、北京油鸡的胸肌肌纤维直径均小于腿肌肌纤维直径,胸肌肌纤维密度则均高于腿肌肌纤维密度.肌纤维直径由粗到细依次为怀乡鸡>北京油鸡>贵妃鸡,肌纤维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北京油鸡>贵妃鸡>怀乡鸡.[结论]贵妃鸡的肉品质较细嫩,优于怀乡鸡而与北京油鸡相媲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机选择山地放养五华三黄鸡30只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体尺、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五华三黄鸡在体尺上存在差异,公鸡的体尺高于母鸡;公母鸡的屠宰率、胸肌率和腹脂率差异不显著.公母鸡肉色和熟肉率胸肌均显著低于腿肌,但胸肌失水率均显著高于腿肌;公母鸡胸、腿肌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均差异显著.公母鸡血液各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麒麟鸡的肉用性能,以及屠宰性能和鸡肉品质的关系。[方法]测定12周龄麒麟鸡的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腹脂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等多个屠宰性能和肉色、pH、剪切力三个肉品质特性指标,并对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麒麟鸡的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肌间脂肪宽和皮脂厚,公鸡分别为89.76%、81.54%、67.53%、7.82%、11.29%、2.42%、0.69 cm、0.48cm,母鸡分别为89.78%、80.87%、62.94%、6.19%、9.92%、3.91%、0.78、0.61 cm,部分性状差异显著(P0.05)。麒麟鸡肌肉肉色、pH值和剪切力公鸡胸肌分别为5.93、6.15、3.72 kg,腿肌分别为6.18、6.54、3.41 kg,母鸡胸肌分别为5.77、6.05、3.41 kg,腿肌分别为6.03、6.21、2.74 kg,公、母鸡胸肌肉品质与腿肌肉品质差异显著(P0.05)。屠体重与半净膛重和肉色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半净膛重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全净膛与腿肌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腹脂重与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肉色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该研究为我国优质耐热肉鸡的生产及优良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藏鸡选育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取300日龄藏鸡公、母各15只进行体尺、屠宰性能、肌肉品质测定。【结果】公鸡体尺指标高于母鸡(P0.05),公、母鸡平均宰前活重分别为1.43 kg和0.97 kg,平均胴体重分别为1.28 kg和0.88 kg,公鸡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母鸡屠宰率分别为90.26%和90.24%,全净膛率为60.16%和59.84%,半净膛率为79.20%和79.07%,腹脂率为1.69%和4.57%,胸肌率为13.03%和14.15%,腿肌率为31.19%和23.60%,公鸡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体斜长与全、半净膛重之间,胸深与胸、腿肌重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7.73%和77.34%。其中,母鸡胸肌中氨基酸Val、Met、Leu、His、Asp、Ala以及鲜味氨基酸Val、Met、Leu、Asp、Ala高于腿肌,公鸡胸肌中His优于腿肌(P0.05)。公母鸡粗蛋白含量分别为32.63 g/100 g和30.43 g/100 g;公、母鸡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4.25%和73.52%,母鸡腿肌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母鸡粗脂肪含量为6.29%和5.44%,公、母鸡均为腿肌优于胸肌(P0.05);肌苷酸含量分别为0.67 mg/g和0.80 mg/g。【结论】体斜长和胸深可作为间接选择藏鸡屠宰性状的选育指标,其腿肌率较高,鲜味氨基酸比例大,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公鸡屠宰性能总体上优于母鸡。藏鸡具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他留乌骨鸡的体重、体尺及屠宰性能进行测定,并对体重、体尺和屠宰测定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公鸡的生长速度比母鸡快;公鸡的体斜长、胸深、龙骨长、骨盆宽、胫长和胫围都显著高于母鸡(P0.01),胸宽差异不显著(P0.05),但母鸡的胸角却极显著大于公鸡(P0.01)。公母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胸肌重差异不明显(P0.05),屠宰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腿肌率均为公鸡显著高于母鸡(P0.01),但母鸡胸肌率显著高于公鸡(P0.01)。他留乌骨鸡体重与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胸肌重等屠宰指标均显著相关(P0.01),且相关程度较高;公鸡的体重与龙骨长、骨盆宽、体斜长、胸角、胫长和胫围均显著相关(P﹤0.01);而母鸡的体重只与体斜长和胸深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淮南麻黄鸡肌肉品质及脂肪酸合酶(FASN)、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表达量随日龄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肌内脂肪(IMF)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120,150和180日龄淮南麻黄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日龄公、母胸肌和腿肌肌肉品质(亮度(L~*)、红度(a~*)和黄度(b~*)值及pH、蒸煮损失、剪切力)、IMF含量和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荧光定量表达检测脂肪沉积相关基因FASN和LPL的表达量,Pearson法分析血脂指标和FASN、LPL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公鸡和母鸡胸肌L~*、pH、腿肌蒸煮损失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其余肉质指标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公鸡和母鸡胸肌IMF含量在180日龄显著高于90日龄(P0.05),公鸡腿肌IMF含量在180日龄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5),母鸡腿肌IMF含量在150和180日龄显著高于90日龄(P0.05)。除公鸡HDL浓度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外,公母鸡各血脂指标在不同日龄间均有显著差异。公鸡胸肌IMF含量与血清HDL浓度显著正相关,与VLDL浓度显著负相关;腿肌IMF含量与HDL浓度极显著正相关,与TG和LDL浓度极显著负相关。母鸡腿肌IMF含量与血清TG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血脂生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公鸡肝脏、胸肌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腿肌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母鸡肝脏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胸肌和腿肌FASN和LPL基因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公鸡和母鸡胸肌IMF含量均与胸肌FASN基因表达量显著正相关;公鸡胸肌IMF含量与肝脏FASN和LPL表达量均显著正相关;母鸡腿肌IMF含量与腿肌LPL表达量显著正相关。【结论】日龄对淮南麻黄鸡肉品质、血脂水平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表达量有显著影响,可通过血脂TG浓度间接选择IMF含量。FASN参与调控公、母鸡胸肌IMF含量,LPL参与调控母鸡腿肌IMF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京海黄鸡的肉品质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京海黄鸡为试验素材,研究不同日粮蛋白和能量水平对京海黄鸡肌肉中IMP和IMF沉积规律的影响。[结果]试验4组公鸡胸肌中IMP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1),在腿肌中IM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肌肉中IMP含量在同一部位、不同组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母混合后IMP含量随着蛋能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在相同部位、不同组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4组公鸡腿肌IMF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1),在胸肌中的IMF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肌肉中IMP含量在同一部位、不同组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母混合后,试验2组腿肌IMF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4组(P0.01)。[结论]不同蛋能水平与京海黄鸡肌肉中IMP的沉积呈正相关,与IMF沉积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日粮中添加整粒稻谷对河田鸡肉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6日龄的河田鸡进行9~12周、13~16周两阶段的饲养试验和肉质性状测定,结果表明,①同阶段同性别同部位3个处理间的理化性状(包括肌肉含水率、pH1值、pHu值、滴水损失率)差异不显著(P>0.05,13~16周公鸡胸肌pH1值除外);9~12周公鸡胸肌、母鸡腿肌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13~16周公鸡胸肌肌纤维密度和母鸡胸肌直径以及9~12周公鸡腿肌肌纤维密度不同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同阶段同性别3个处理间的肌肉组织学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日粮中稻谷添加比例的提高,上述肉质性状的变化趋势因阶段、性别及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②同阶段同性别不同部位间(胸肌、腿肌)的肉质性状存在差异;③同阶段同部位不同性别间的肉质性状存在差异,其中13~16周肌肉的组织学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④同性别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肉质性状存在差异,其中胸肌pH1值、胸肌及腿肌的组织学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以矮小型优质肉鸡品系(S2系)为素材,采用RT-PCR技术分析dw基因在12周龄S2鸡肝脏、胸肌、腿肌和骨膜中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dw基因在肝脏、胸肌、腿肌和骨膜中均有表达,但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不同。公母鸡在肝脏的mRNA水平(公鸡拷贝数为11.2±1.11,母鸡拷贝数为10.4±0.51)均显著高于胸肌、腿肌和骨膜(P<0.05);公母鸡在骨膜中的mRNA表达量(公鸡拷贝数1.8±0.37,母鸡拷贝数1.6±0.4)最低,且显著低于肝脏、胸肌和腿肌(P<0.05);母鸡在腿肌中的表达量(拷贝数为8.0±0.32)显著高于胸肌中的表达量(拷贝数为4.0±0.32)(P<0.05);公鸡在腿肌和胸肌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dw基因mRNA在肝脏和骨膜中的表达无性别效应,在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有明显的性别效应。  相似文献   

12.
以矮小型优质肉鸡品系(S2系)为素材,采用RT-PCR技术分析dw基因在12周龄S2鸡肝脏、胸肌、腿肌和骨膜中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dw基因在肝脏、胸肌、腿肌和骨膜中均有表达,但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不同.公母鸡在肝脏的mRNA水平(公鸡拷贝数为11.2±1.11,母鸡拷贝数为10.4±0.51)均显著高于胸肌、腿肌和骨膜(P<0.05);公母鸡在骨膜中的mRNA表达量(公鸡拷贝数1.8±0.37,母鸡拷贝数1.6±0.4)最低,且显著低于肝脏、胸肌和腿肌(P<0.05);母鸡在腿肌中的表达量(拷贝数为8.0±0.32)显著高于胸肌中的表达量(拷贝数为4.0±0.32)(P<0.05);公鸡在腿肌和胸肌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dw基因mRNA在肝脏和骨膜中的表达无性别效应,在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有明显的性别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拜城油鸡公鸡A-FABP基因的表达与肌内脂肪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拜城油鸡公鸡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采用索氏抽提法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在12、18和24周龄测定胸肌和腿肌中肌内脂肪含量和A-FAB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随着周龄的增长,肌内脂肪含量显著增加,相同周龄拜城油鸡公鸡腿肌中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胸肌中肌内脂肪含量(P0.01)。不同周龄间、胸肌和腿肌间A-FAB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拜城油鸡公鸡A-FABP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含量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地方品种肉鸡肌纤维组织学特性与肌肉嫩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地方品种肉鸡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及其与肌肉嫩度的关系,为提高地方品种肉鸡肌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量8、12、16周龄北京油鸡、福建河田鸡、泰宁乌凤鸡3个地方品种肉鸡胸肌和腿肌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及其剪切力,利用SAS软件分析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的差异及其与肌肉嫩度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以油鸡肌纤维直径最小,河田鸡肌纤维直径最大;以油鸡肌纤维密度最高,河田鸡最低;河田鸡腿肌剪切力最高,乌鸡最低(P〈0.05);胸肌剪切力以乌凤鸡最高,油鸡最低(P〈0.05)。相关分析表明,胸肌与腿肌剪切力与肌纤维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肌纤维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不同地方品种肉鸡肌纤维的特性存在一定差异,肌肉剪切力与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京海黄鸡及其杂交配套组合肌肉中肌苷酸和肌内脂肪沉积规律。[方法]以112日龄京海黄鸡(J×J)、70日龄京海黄鸡杂交配套组合(B×J)、70日龄B×B3个鸡群体为试验材料,分别取其胸肌和腿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中肌苷酸的含量。[结果]3个群体公、母鸡胸肌中的肌苷酸(IMP)和校正肌苷酸(IMPc)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腿肌(P<0.05或P<0.01),且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个鸡群体胸肌和腿肌的新鲜度分别为96.11%~98.16%和87.22%~93.07%,且胸肌新鲜度较腿肌高;3个鸡群体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0.36%~0.75%和1.84%~2.38%,且不论性别,腿肌中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母鸡混合后,J×J群体胸肌中IMP含量极显著低于B×J群体(P<0.01),但3个鸡群体胸肌和腿肌中IMPc和肌内脂肪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表明3个鸡群体胸肌和腿肌鲜味、风味存在一定差异,但3个鸡群体间鸡肌肉鲜味、风味相当。  相似文献   

16.
京海黄鸡肉用性能及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12日龄京海黄鸡为素材,测定其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化学指标.结果表明: 京海黄鸡产肉性能良好,112日龄屠宰率在91%以上,全净膛率在67%以上;胸、腿肌pH值分别为5.92、6.37;胸肌失水率大于腿肌,胸、腿肌水分含量为710~750 mg·g-1;粗蛋白质含量母鸡胸、腿肌分别为229.8、206.6 mg·g-1,公鸡分别为236.7、203.7 mg·g-1;粗脂肪含量母鸡胸、腿肌分别为10.9、42.5 mg·g-1,公鸡分别为10.8、38.8 mg·g-1;硫胺素含量母鸡胸、腿肌分别为0.27、0.51 mg·kg-1,公鸡分别为0.29、0.54 mg·kg-1;肌苷酸含量母鸡胸、腿肌分别为4.15、2.63 mg·g-1,公鸡分别为4.36、2.84 mg·g-1.胸肌与腿肌硫胺素和肌苷酸含量差异均极显著,说明不同部位肌肉在风味和鲜味方面存在差异,但性别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不同饲养方式对凉山岩鹰鸡屠宰率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871-1872
[目的]为凉山岩鹰鸡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管理方式饲养的100日龄凉山岩鹰鸡为研究对象,对其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在散放饲养条件下,凉山岩鹰鸡公、母鸡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极显著高于笼养鸡。公鸡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均显著高于母鸡。不同饲养方式下岩鹰鸡的胸肌和腿肌的肉色差异不显著,腿肌的肉色测定值小于胸肌。笼养条件下岩鹰鸡的嫩度和失水率均高于散放饲养。在宰后45 min,岩鹰鸡胸、腿肌pH值接近7,而宰后24 h有所降低。[结论]在散放饲养条件下,凉山岩鹰鸡的肉用性能优于笼养,主要与其在散放饲养条件下活动量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105日龄海康鸡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公母鸡屠宰率分别为91.48%和92.52%,全净膛率分别为61.85%和61.35%;腿肌的最大pH值显著高于胸肌(P0.05);胸肌肌纤维面积和直径均极显著低于腿肌(P0.01);海康鸡肌肉粗蛋白含量为15.54%~20.20%,总水分含量为71.93%~75.1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表现为公鸡高于母鸡、腿肌高于胸肌;参考FAO/WHO模式,大部分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参考值,且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在77.72~79.36之间,胸肌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腿肌(P0.05),初步表明海康鸡产肉性能良好,可作为优良的屠宰加工型肉鸡配套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放牧饲养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两阶段饲养模式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为寻求适合高效生产优质鸡肉的饲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的雪山草鸡(公鸡80日龄,母鸡120日龄),采用放牧饲养模式,分别于放养30和60 d后取右侧胸肌、腿肌及腹脂样品,测定屠宰性能和肉色。【结果】放牧饲养鸡的活体重、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略低于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性别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较大,放牧饲养雪山草公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母鸡,但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鸡(P<0.01)。在肉色指标方面,胸肌和腿肌的亮度、红度均随着放养时间延长呈递增趋势,而黄度则呈递减趋势。【结论】放牧饲养可以降低雪山草鸡的腹脂率,提高屠宰性能,同时还能提高肌肉的亮度及红度,有利于改善肉色及肉品质。  相似文献   

20.
淮南麻黄鸡屠宰性能与肌肉部分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60日龄淮南麻黄鸡的屠宰性能和肌肉部分品质。结果表明:淮南麻黄鸡的活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分别为877.2g、84.57%、74.72%、60.76%、20.68%和20.25%,且公鸡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母仔鸡间肌肉主要品质差异不显著;而在同一性别内,胸肌的红度板显著低于腿肌、亮度高于腿肌;胸肌的失水率、蒸煮损失、贮存损失及粗蛋白含量高于腿肌,腿肌的粗脂肪含量较高。肌纤维直径为28.59~29.59μm。淮南麻黄鸡的肉质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